DNA鉴定技术及其在刑事侦查中的应用

2014-11-07 11:10乔瑞
科技创新导报 2014年15期
关键词:刑事侦查

乔瑞

摘 要:该文在总结阐释常用DNA鉴定技术方法及其应用的基础上,重点探讨DNA鉴定技术在刑事侦查中的应用;以期对促进刑事案件侦查、司法审判水平的提高有所帮助。

关键词:DNA鉴定 刑事侦查 DNA数据库

中图分类号:D91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5(c)-0253-02

伴随生物科技水平的提高,DNA鉴定技术已经从传统只能检测酶、蛋白质的基因编码水平上升到直接检测基因的分子水平;因此,DNA鉴定技术可以直接用于刑事案件案发现场的指纹、血迹、唾液、毛发等微量腐败、污染检材的分析和鉴定,能够大大提高了刑事案件案发现场生物物证利用率,也是当前快速进行刑事案件犯罪分子认定的最有力武器之一。目前世界上诸多国家、地区都在使用DNA鉴定技术进行刑事案件侦破;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刑事侦查和司法审判水平。

1 DNA鉴定技术方法及其应用

1.1 STR鉴定技术

1.1.1 常染色体的鉴定

STR的中文名称为短串联重复序列,其主要存在于真核生物基因组中,是一种典型的DNA串联重复序列;核心序列为2-6bp,在常染色体中的重复次数达5-40次之间,是现代遗传学领域应用比较广泛的遗传标记。STR有明显的多态性特点,正是由于其多态性特点决定了其可以用于个体识别、亲子鉴定等物证检验。与DNA指纹鉴定技术相比,STR的多态分型检验操作更加的简便,灵敏度也更高,结果分析更加准确标准。同时,STR结构特点也决定了其比较适合于PCR的扩增,特别是在复合扩增技术条件越来越成熟情况下,加之荧光标记技术、自动化测序仪等新技术的应用,大幅提高了STR灵敏度、个体识别率,为微量生物学物证个体认定提供了完善的技术基础。

1.1.2 性染色体的鉴定

性染色体是一种特殊的遗传标记,性染色体STR分型也作为常染色体STR分型、线粒体DNA的重要补充的而现,成为个体识别、亲权鉴定新手段。Y染色体的STR有明显的父系遗传特点,同一家族中的男性其Y染色体的STR分型检验结果应该都是一样的。因此,其可以广泛应用于父系家族亲权鉴定、不同男性个体混合物分析、混合斑男性成分检测、追溯父系迁移历史、重构同一父系家族以及确定无名男尸身源等。而X染色体STR分型也可以用于个体识别、亲子鉴定,主要用来解决一些特殊亲子鉴定案件,如:缺乏双亲的同父异母姐妹亲缘关系的认定或者涉及父女关系的单亲鉴定。

1.2 线粒体DNA鉴定技术

线粒体DNA广泛存在于人体各个组织和细胞之中,是一种分布于人体细胞核之外的重要遗传物质之一,其主要结构呈双链环状,分别由编码区、非编码区两部分组成。伴随荧光测序技术、DNA测序仪等先进技术、设备的使用,使线粒体DNA测序鉴定技术的使用范围更加广泛。此项技术不仅可以使用用血、组织等基本检材外,也可以检测毛发、指甲等特殊检材。线粒体DNA鉴定技术有高排除率、高灵敏度优点,其测序结果可以被计算机分析和长期保存;加之线粒体DNA有母系遗传特点,所以在骨骸经过多年、直系亲属无法找到的情况下,仍然可以通过其母系亲属获得比对样本进行比对。

1.3 其他检验

1.3.1 性别检验

目前,基于PCR的性别检验已经相当成熟,荧光标记的STR复合扩增试剂中自带的Amelogenin基因座就可以用于性别检验。对于Amelogenin,它是牙齿发育萌芽时产生的一种细胞外基质蛋白;Amelogenin基质蛋白中存在着人的X、Y染色体中,存在的主要区别只是长度有所不同。

1.3.2 血型检验

基于PCR的ABO、MN血型检验,可以作为一种特殊物证使用,如:只有很少剂量的痕量血迹,即在传统血清方法无法检验血型情况下,可以采用PCR方法确定。ABO基因分型法在使用PCR酶切技术方面较早,已经发展到现在的直接测序、引物消耗和特异性引物扩增方法。对于荧光标记特异性引物扩增法,它具有操作简单、灵敏度高、兼容性好的特点。

2 DNA鉴定技术在刑事侦查中的应用

2.1 利用DNA鉴定技术确定犯罪嫌疑人

刑事犯罪现场一般都会留下犯罪嫌疑人的生物学证据,这样就可以利用DNA鉴定技术快速锁定嫌疑人范围。目前,DNA鉴定技术主要应用于凶杀、强奸、抢劫和盗窃等刑事案件的侦破,利用DNA技术检验现场生物物证,可以快速的定位犯罪嫌疑人的主要特征,提高了破案的速度,节省了人力和财力。随着DNA鉴定技术的发展且越来越成熟,可以用于检验的样本越来越多,除了必要的血痕、毛发、血液、唾液、精斑、软组织、骨骼、指甲等,传统办案方法中一些容易被忽视的微量物证,也可以作为DNA检验物证,如案发现场附着在烟头、牙刷、饮料瓶、果皮、牙签、口香糖、茶杯、口罩等物品上的人体脱落细胞等。

2.2 利用DNA鉴定技术获取案件侦破线索

在一些恶性刑事案件中,尤其是杀人碎尸案件,现场发现的被害人尸体可能不是完整的状态,这导致难以识别和确认尸体身份,与一般凶杀案件侦破相比,其侦破难度要更大一些。这种情况下,DNA鉴定技术就发挥了它的特殊作用,有了用武之地。利用DNA鉴定技术,可以依据不同尸体碎块的DNA鉴定结果判断其是否属于同一尸源;以及通过尸体组织碎块与失踪者父母的DNA图谱的对比鉴定判断、确定尸源。既使是对于那些经过长时间掩埋已经腐败严重或者经过焚烧等严重破坏的个体,也以可使用线粒体DNA鉴定技术、STR鉴定技术以及基因性别鉴定技术等方法认定其身源,为案件侦破提供有价值的线索。

2.3 利用DNA鉴定技术为串并案件提供依据

由于流窜作案系列案件的时空跨度较大,因此调查起来也相对比较困难。对于这种系列案件的侦破,除了使用个案侦破的一般方法外,更要注意生物物证属性的留存与分析,其可能成为某个或某些案件的并案依据;这就离不开DNA数据库的有力支持,在DNA数据库资源共享前提下,实现不同案件犯罪嫌疑人DNA数据的网上比对,保证那些跨区域、长时段系列案件的串并与侦查。总之,在系列案件串并、侦破中,DNA鉴定技术、DNA数据库的应用可以成为新的案件侦破增长点。

参考文献

[1] 吴琼.DNA鉴定技术在刑事侦查中的应用研究综述[J].甘肃警察职业学院学报,2012(1).

[2] 尚云.杰刑事侦查中DNA技术应用的反思[J].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2).

[3] 荣婧.DNA数据库——科技时代下的双刃剑[J].法制博览(中旬刊),2014(3).endprint

猜你喜欢
刑事侦查
关于刑事侦查与刑事技术的探析
侦查阶段公民隐私权保护的法律规制
公安机关刑事侦查行为与治安行政行为的界定
刑事侦查中的手印变形原因和规律初探
刑事拘留及公安派出所刑事侦查活动检察监督之探究
刑事诉讼法修改施行对公安刑事侦查工作的要求及对策
论刑事技术与刑事侦查的衔接与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