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红强
摘 要:党性修养问题,是党的建设的一个根本问题,它关系到党的先锋队性质和党的历史使命的实现。加强党性修养是共产党员的立身之本,是共产党员的力量源泉,也是共产党员永恒的主题。党性修养有长期性,历史性与必然性。如何加强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做一个优秀的共产党员,是每个党员一生中都必须做的必修课。
关键词:党性修养 党员 党员干部 优秀
中图分类号:D2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5(c)-0191-02
党性修养又叫党性锻炼,只是党员干部与党员在自己学习与工作当中进行实践,不断提高自身的业绩,努力奋斗去完成党的理想。党性修养问题,是党的建设的一个根本问题,不仅关系到党的先锋队性质和历史使命的实现,而且也是共产党员永恒的主题,是共产党员的立身之本,是共产党员力量的源泉。
1 加强党性修养的必要性
在新的历史时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面临着新的考验。如何提高党的觉悟性,是一件非常重要的问题。
1.1 实现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任务,要求党员必须加强党性修养
习近平强调,在干部教育培训中,理论教育是根本,知识教育是基础,党性教育是关键。要坚持提高能力与增强党性相统一,更加突出党性教育,帮助干部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始终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本色。
1.2 党的领导方式的改善,要求党员切实加强自身的党性修养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改革的深入和党的领导方式的改善,党对国家事务的领导,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主要是依靠党的各级组织的活动和每个党员的具体行动来实现。只有具有高度党性觉悟的党员,才能在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过程中,自觉地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因此,在新时期提倡党员切实加强党性修养,自觉地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对推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实现党对社会各项事业的领导,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2 当前加强党性修养方面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们党提出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党的先进性建设和党的纯洁性建设等重大命题,对提高党员领导干部的执政意识,增强执政本领,发挥先锋作用起了很大作用。不容置疑,我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党的建设状况、党员队伍素质总体上同党肩负的历史使命是相适应的。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党内也存在不少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不符合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问题。
2.1 少数领导干部在党性修养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是党性观念不强,理论修养不够。有的对党的信念发生动摇,在一些大是大非面前缺乏应有的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有的对党的方针政策的学习理解不够深,指导工作的自觉性、主动性不够强,对改革发展稳定中一些重大问题的深入思考、对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入调查研究不够;有的不注重研究全局、不关注大势,认为改革开放30年来,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形势一片大好,思想上缺少一种忧患意识,盲目乐观;与此相反的是,有的看到前进中出现的失误,便对改革的坚定性产生动摇,看到少数领导干部腐败堕落,便对党的先进性产生疑问,结果导致在犹豫徘徊中迷失了方向,错失了发展机遇,丧失了改革信心。二是思想不解放,事业心不强。有的思想解放不够,服务于科学发展的理论不强,思想观念还不能完全符合科学发展的要求。在工作中瞻前顾后,没有锐气和生机,缺乏干事创业的精神。三是表率作用发挥不够,工作能力不强。有的把自己混同于普通的老百姓,平时表现不出色,关键时候不能站出来;有的做事敷衍塞责,对工作不能高标准,对自己不能严要求,党员领导干部的表率作用发挥不出来。
特别是当前,“四股歪风”盛行,成为党性存在的严重问题。第一股歪风是形式主义。有的干部习惯于做表面文章,不能深入基层;有的热衷于应付上级,应付群众,不干实事,报喜不报忧。由于工作不扎实、不切实、流于形式,导致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无法落实。第二股歪风是官僚主义。在一些地方和部门,有的干部无所用心,有的作威作福、脱离群众,引起了广大干部和群众的强烈不满。第三股歪风就是享乐主义。第四股歪风是奢糜之风。近年来一些地方出现的奢糜之风,愈演愈烈,让老百姓深恶痛绝。
2.2 党性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坚持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和改进党性教育,不断开发教育资源,丰富教育内容,改进方式方法,党性教育取得明显成效。但与时代发展的需要相比,与建设高素质执政骨干队伍的要求相比,党性教育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1)教学内容设置不太合理,党性教育方面的专题偏少。(2)联系实际不深阐释不透,不能有效回答党员干部关注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3)教育形式比较单一,吸引力、感染力有待加强;(4)经常性教育不够,缺乏持久性、长期性和系统性;(5)教与学相脱节,一些党员干部党性锻炼不够自觉,没有把自己真正摆进去,不能做到以知促行、以行促知、知行合一。
所以,现阶段,各级党组织要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的高度,增强紧迫感、责任感,采取有力措施,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性教育,着力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使党员干部始终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始终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和坚定的政治立场。
3 加强党性修养,发挥党员干部的表率作用
在新形势下加强党员干部党性修养直接关系到一个党员、一个党员干部、一个领导班子促进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的本领;直接关系到一个地方、一个部门的形象。加强党性修养,既是每个党员的终身课题,更是当前一项十分紧迫的政治任务。结合当前党员干部队伍的现状,我认为加强党性修养,发挥党员干部的表率作用应树立四种意识、强化四种观念、处理好四种关系。
3.1 党员干部首先要树立“四种意识”endprint
(1)强烈的使命意识。在第一次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集体公开亮相时,习总书记就指出“全党同志的重托,全国各族人民的期望,是对我们做好工作的巨大鼓舞,也是我们肩上的重大责任”,这个责任就是对党、国家、民族的责任。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的讲话中,他再次指出:“勿忘昨天的苦难辉煌,牢记今天的使命担当,不负明天的伟大梦想。”都强烈地体现了使命的意识,这种意识正是党性修养的重要体现。(2)深切的忧患意识。总书记多次强调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要善用“底线”思维;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做到有备无患,遇事不慌。(3)鲜明的创新意识。(4)浓厚的宗旨意识。视人民为本,走群众路线,以增进人民群众福祉搞改革,让人民群众享受改革成果,都十分鲜明地反映了这一点。
3.2 党员干部要强化“四种观念”
(1)“功成不离群众”的公仆观,(2)“功成不必在我”的政绩观,(3)“功成不移志向”的人生观,(4)“功成不需扬名”的名利观。
3.3 党员干部要处理好“四种关系”
3.3.1 正确处理公与私的关系
“公”即公共利益,“私”即个人利益。我们生活在一个利益差别与分化的时代。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社会生活实践中,我们都能真切地体会到自己身处利益重组和利益分化的进程之中。面对这一现实,如何认识并处理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关系,在一般情况下,考虑和维护个人的物质利益,这是无可厚非的。但是,我们提倡大公无私,反对极端的个人主义。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国家、集体的利益,才能出成绩,出政绩,才能为社会接纳,为百姓称颂。
3.3.2 正确处理人与己的关系
正确处理人与己的关系,从根本上来说,就是要建立一种和谐友善的人际关系。这个人不仅仅是生物意义上的人,还包括集体、社会、组织等与已对应的一面。
(1)正确处理好与他人的关系。
最根本的一条就是两个字:“真诚”,以真心换真心,以诚意换诚意(人无信不立)。我为人人,人人为我;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最重要的问题就是要学会宽容。宽容是美好心性的表现,是一种自律的美德要能容得下与自己意见不同的人。一个人要胸襟开阔,虚心向别人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特别是要与人为善,成人之美,凡事要多往好处想,总希望别人活得比自己好。最高的境界应是超脱。要从一些鸡毛蒜皮的小是小非中超脱出来。与同事相处,有一分退让,就多一分益;吃一分亏,就积一分德。相反,存一分骄,就多一分挫折;占一分便宜,就招一次灾祸。如果为一些小是小非纠缠不清,就会影响工作,不利团结,伤害身体。
(2)正确处理好与集体的关系。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是息息相关的。个人离不开集体,个人只有融入集体才具有生命力,才能发挥其聪明才智,实现其自身价值;反之,个人如果脱离了集体,即使有再大的力量,也会象水滴一样干涸。
(3)正确处理好与社会的关系。社会是由无数个成员组成的,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员。生活在社会这个大家庭里面,必须善于处理好同社会各方面的关系。省委党校徐晨光校长提出,正确处理好与社会的关系,关键是要接好“三根线”:第一根线是“天线”,就是上级的精神、领导的意图;第二根线是“地线”,就是群众的意见、工作对象的想法;第三根是“横线”,就是部门之间的关系、同行的动向。
(4)正确处理好与组织的关系。个人与组织的关系是十分重要的关系。作为党员干部,任何时候都必须以组织的需要为第一需要,象爱护自己的生命一样爱护组织,正确处理好个人与组织的关系。
3.3.3 正确处理义与利的关系
正确处理义与利的关系,从根本上来说,就是要帮助人们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崇高的理想信念。人既要讲利,更要讲义。有意义的人生,应当是义与利相统一的人生。
首先、要正确处理好理想与现实的关系,坚定理想信念不动摇。理想就是一种主义、一种信仰、一种追求。确立正确的义利观首先就是要树立远大的理想和追求,坚定理想信念不动摇。其次、要正确处理好物质与精神的关系,培养自己良好的精神追求。物质上富有是一时的、暂时的,只有精神上的富有才是长久的、永恒的。我们要在物质生活得到基本保障的基础上,更加重视精神生活的追求,开展丰富的精神文化活动,努力实现人生的自我价值。
3.3.4 正确处理好权与责的关系
首先是正确处理权与责的关系。从根本上来说,就是要明确权力就是责任,自觉恪尽职守,爱岗敬业,默默耕耘,无私奉献。其次是明确责权利。正确处理权力与责任的关系,还必须建立一种科学合理的机制。要正确行使权力,尽职尽责,机制是很重要的。一定要分工明确,责权统一,奖罚分明。其三是增强约束力。正确处理权力与责任的关系,还必须健全制度,严格管理,加强防范,强化监督。要发挥党内监督、法律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的作用,形成科学、规范、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真正把我们的各项工作置于有效的监督之下,严防权力滥用,确保责任落实。就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中纪委第二次全体会议上讲话时指出,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