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五姓
摘 要:海石湾煤矿通过组织保障、制度完善、现场管理、职工培训、个体防护、资金保障等六方面进行职业病危害的预防和控制,确保了职工的身心健康,营造了优越的工作环境,全面提升海石湾煤矿职业健康管理水平。
关键词:职业病 预防 控制
中图分类号:R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7(a)-0253-02
海石湾煤矿是窑街煤电集团公司的生产接续矿井,于1988年由中国统配煤矿总公司批准矿井建设立项。2000年7月,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组成专家组对矿井项目进行了全面评估,2001年恢复建设。2004年8月30日投入了重载联合试运转,2007年5月30日通过由省发改委组织的矿井竣工验收后,投入正式生产。目前生产能力为180万t/年,现主采的煤二层煤种为特低硫、低灰弱粘煤,属易燃煤,发热量25MJ左右,是优质动力和化工用煤,也是甘肃省内乃至全国少见的优质配焦煤。
海石湾矿井为煤与CO2(含甲烷等复杂气体)突出矿井,是全国瓦斯重点监控45对矿井之一。主采近水平单一特厚煤二层,平均厚度19.6 m,距地表垂深600~1400 m,吨煤混合瓦斯含量最高可达42 m3/t,属于II类易自燃发火煤层,煤尘具有爆炸危险性,爆炸指数为29.03%~34.04%。矿井水文地质条件简单,目前矿井正常涌水量为86 m3/h,最大涌水量为125 m3/h。矿井的瓦斯(CO2、油气)灾害是制约生产发展和威胁安全生产的主要因素。职业危害也成为制约海矿跨越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在职业危害防治方面重点落实以下工作。
1 加强组织保障,全面开展职业危害防治工作
在抓安全、保生产、增效益的同时,海石湾煤矿要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上级职业危害防治会议精神,结合“预防为主,分类管理,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职业病防治方针,全面加强职业卫生工作,成立以矿主要领导为组长、以各生产区队长为成员的职业危害防治工作领导组,必须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生产区队直接抓,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同时,立足企业实际,建立符合企业的制度,并在每年年初召开的安全工作会上将职业健康管理工作内容纳入《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中,必须层层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把职业安全卫生管理责任分解到每个人,形成一级对一级负责的管理模式。
2 建立完善制度,提升职业危害防治工作
为确保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规范运行,确保广大职工的健康和安全,及时制定、修订《海石湾煤矿职业病防治管理制度》,《职业危害应急救援预案》,完善了《职业危害防治奖惩管理办法》、《职业危害防治责任制度》等措施制度,建立《粉尘浓度监测台账》、《职工职业健康档案》等台账为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工作的扎实有效推进提供制度保障。
3 落实现场管理,创造良好的作业环境
为给职工有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工入手,加强现场管理。
一是建立完善的综合防尘洒水系统。
在全矿所有巷道都布设了防尘水管,安设防尘喷雾、采煤工作面回风顺槽安装捕尘网、坚持每天冲尘洗巷工作、产尘点机械设备严格落实机开水开、机停水停制度,有效降低产尘率,做到职业危害防治无盲区。
二是加强综采、掘进等重点区域的管理。
在综采工作面安装红外线尘源跟踪防尘系统,在源头上杜绝粉尘飞扬。掘进工作面严格执行湿式打眼、放炮喷雾、水泡泥、开机开水等综合防尘措施,同时,对粉尘产生密集的区域安装捕尘网,有效降低煤炭在采、掘、运环节的粉尘浓度,创造良好的作业环境。
三是设置完善的监测监控系统。
使用安全监控系统,并进行科学合理的布置,对井下各区域有毒有害气体、粉尘等进行24 h不间断监控,并有专人值机、维护,确保把各类问题消灭在萌芽之中。
四是落实防尘措施。
根据不同的作业环境,安设职业危害警示标识和危险源辨识牌板,根据《煤矿安全规程》、《作业规程》要在现场落实好综合防尘措施,以防粉尘飞扬和堆积。
五是加强现场监督检查。
充分发挥各部门的职能作用,加强治理各环节的危害。定期用直读式粉尘监测仪、红外线测温仪对各扬尘点、高温点进行一次全面检查,不留死角;定期对全矿范围内的特殊区域和要害地方进行彻底检查,确保职工的安全。
4 加大宣传培训,提高全员职业健康
高度重视职业危害防治工作的培训,深入持久地学习《职业病防治法》,不断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并保证职工的健康。
一是利用矿广播、区域网络等媒体和矿井口LED显示屏、标语横幅、宣传栏等宣传阵地,对职业危害进行传输,提高职工自我健康保护的意识。
二是注重新职工上岗前职业健康知识培训和准入,普及职业病防治知识,让职工识别警别标志,自觉维护防尘设施。
5 确保个体防护,强化职工身体健康
一是按照有关规定,根据矿实际情况,为采掘一线职工配备有效的个体防护用品,切实保障职工对粉尘的有效防治。建立健全劳动防护用品发放登记卡,按时对职工发放劳保用品及个人防护用具,严格按标准采购高质量、高标准的符合国家及行业要求“LA”标志的防护用品,并建立健全有关的台账及防护用品的保管制度,由监督部门对职工现场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二是严格履行职工健康体检制度。认真按流程办事对于新入矿职工进行全面的岗前健康检查。在医院出具体检证明后由矿培训中心组织进行岗前培训后方可上岗。
三是坚持做好在岗人员和离岗人员的职业健康体检工作,加大对职工的关心力度,定期对在岗职工进行职业健康体检,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并调整相应的工作岗位。对离岗人员应按相关规定体检后方可办理离岗手续。
四是及时签订劳动合同,认真履行危害告知义务,明确告知矿井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在井口候车室设置职业卫生预警告知栏,并及时实将职业健康危害因素及防治措施进行公示,履行好职业危害告知义务。
6 落实资金保障,推进职业危害防治
为了实施“以人为本,和谐发展”战略,促进职业健康稳步向前推进,在改善作业环境、增强人员防护、维护全员健康等方面加大资金投入,做到专款专用。在职业健康体检方面,建立个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和职业健康监护信息管理制度,全面掌握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接触人数及危害状况,并委托集团医院对接触粉尘人员进行定期体检和职业病诊断,确保职业病及时发现,及时治疗,有效预防职业病的发生。
7 结语
总之,开展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工作,对于提升矿井安全管理,具有十分重要而积极的作用。今后,在认真贯彻执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和各项规章制度的同时,狠抓管理创新,完善职业健康安全体系,强化职工的安全教育,建立标准化、规范化、程序化、科学化的管理体系,全面提升海石湾煤矿职业健康管理水平,打造行业一流示范企业,引领行业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 陈金玉.唐口煤矿瓦斯地质规律与瓦斯预测[J].矿业安全与环保,2010(6).
[2] 李德详.煤的残存瓦斯含量测定方法[J].煤矿安全,1992(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