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生消费及理财状况调查报告

2014-11-07 01:00唐琼
科技创新导报 2014年15期
关键词:理财中职生消费

唐琼

摘 要:随着时代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理财已成为人们合理支配钱财的必修课程。21世纪的学生不仅需要有高“智商”,还必须具备一定的“财”商。中职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一方面他们年龄偏小,大多数只有16~19岁,经济上尚未独立,还需父母资助完成学业;另一方面,他们处于一个特殊的年龄段,有着自己对生活的看法和强烈的消费欲望;此外,他们即将踏入社会,很快会面临就业、买房、结婚、生子等一系列事情,因此理财这堂必修课迫在眉睫地摆在了中职生面前。在学生时代养成良好的理财习惯,为自己的现在和将来精打细算,这样对于以后走向社会收益巨大。

关键词:中职生 消费 理财

中图分类号:C91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5(c)-0186-02

在国外,理财观念早已深入人心。然而在中国,在进入信息时代的今天,你会惊讶地发现作为具有时代特征的“理财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少之又少。在一些教育专家的呼吁下,城市少数学校开始设立专门的理财教育课程,对学生实施理财教育,获得了一些实践经验。但理财教育研究重点偏向于大中小学,对中职教育的关注则较少。本人觉得,对于中职生这个特殊群体来说,生财并不是理财的最终目的,理财的目的在于学会使用钱财,使个人的财务处于最佳的运行状态,能在有限的物质财富下享受生活的无穷乐趣,从而提高生活的质量和品位。那么,如何更好地管好你的物质财富,用好你的每一分钱——这是每个当代中职生面临的首要问题。

此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展开,结合相关数据资料,做了初步的分析和探讨。

1 调查目的

通过此次调查,旨在对我校学生的消费及理财状况有个全面客观的了解,发现我校学生在消费与理财方面存在的不足,为我校相关机构工作的决策做参考,以帮助我校学生树立正确消费观和养成科学理财习惯。

(1)了解我校学生的消费状况、消费观念及消费水平。

(2)了解我校学生对理财的认识程度,掌握学生理财价值取向。

(3)提高同学们对个人理财的重视度,引导同学们树立良好的消费观念。

2 调查基本情况

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我校学生进行随机调查,共发放问卷1000份,收回有效问卷739份。问卷有效率74%。调查问卷采用单项选择的方式来回答问题,主要包括月消费水平、消费来源、消费结构以及自己的理财观念和能力等几个方面。这些问卷内容从不同角度真实地反映了当前中职生的消费观和理财观。

3 当前中职生的消费现状

3.1 中职生月生活费

我校学生月生活费主要集中在400~600元之间,占56.1%;19.2%的同学的生活费在400元以下,18.9%的同学生活费在600元到800元之间,而生活费在800元以上的同学只占到5.8%。通过数据分析我们发现,在物价如此之高的今天,绝大部分同学的生活费并不算很高。

3.2 生活费来源

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同学的生活费来源于父母资助,所占比例为88.5%;依靠校内勤工俭学的占6.5%,获得奖学金助学金的同学占12.9%;有课余兼职的占3.1%,其他来源占3.9%。以上表明我校学生的主要经济来源仍是父母,只有极少部分同学具有一定的自立能力。

3.3 消费结构

数据表示学生每月的生活费主要是用来支付伙食,伙食费在学生的总体花销中占主要地位(图3)。我们可以看出其中伙食费在300元以下的占49.7%,300~500元之间的占40%,500~800元之间的的占8%,800元以上的占2.3%。而花在学习上的费用则太少,100元以下的占66.7%,100~200元之间的占17.5%,200~300元之间的占8.1%,300元以上的只占5.7%。在其他方面的花费上,衣服的费用相对较多,50~100元之间占45.2%;通讯、日用品费用30~50元的居多,分别占40.3%、39.2%;娱乐方面的费用最少,20元以下的占了55.9%。由此可见,伙食费和购物花费是学生们资金的主要去向,其他方面占得比重较小。

如图4,数据显示,当学生获得助学金时,有66.2%的同学会留作生活费,21.4%的同学会用于学业投资,4.9%的同学会用于应酬、请同学吃饭,1.6%的同学会用于班费,5.6%的同学会用在其他方面。可见,中职生对于助学金的合理使用仍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3.4 中职生的理财观念与认知

(1)如何处理盈余生活费

对于月生活费盈余的处理是一门大学问,每个人的消费观、理财观不同,自然处理方式也不同。如图5,就调查结果显示我校学生选择将盈余存入银行的同学占28.6%,选择逛街消费的同学占到26.8%,请客的占3.8%,40.8%的同学选择用于其他。就此问题的处理差异可见学生目前的理财观念不是很强。

(2)当生活费紧张时所做出的选择

(3)对自己的理财能力评价

(4)对理财目的认识

调查显示,70%的学生认为理财的首要目的是为了养成良好的习惯、为将来做准备,20.2%的学生认为是为了花钱更合理,可见同学们对理财的目的认识还是比较正确。

4 当前中职生消费与理财现状分析

4.1 中职生经济独立意识较为薄弱

由于中职生年龄偏小,绝大多数同学的生活费来自于父母,生活费收入相对固定,使得其形成了一种依赖心理,只有3.1%的学生做过兼职。当问及“做兼职的目的”时,有62.7%的学生选择是增长社会经验,48%的学生是为了补贴生活费,14.2%的学生选择渴望独立,可见现在学生的打工目的不单纯是为补贴生活费,减轻家里负担,而更多的是为增长见识,增加社会阅历,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等。endprint

4.2 消费结构不是很合理

学生们除了把大部分的钱用在生活费上外,其余的钱大多都用在购置衣物上面,用在学习上的比例则很少(包括对助学金、奖学金的使用也如此)。当问到“如何处理盈余生活费”的,有26.8%的同学选择逛街消费,还有40.8%的同学选择其他。由此可见,很多学生在支配金钱的时候并没有严格的计划,平时没有记账和编制预算的习惯。

4.3 理性消费是主流

价格、质量是吸引中职生消费的主要因素。从调查结果来看,讲求实际、注重质量仍是当前中职生主要的消费观念。据了解,在购买商品时,学生们首先考虑的因素是价格和质量。由于消费能力有限,在花钱时往往十分谨慎,力求“花的值”,他们会尽量搜索那些物美价廉的商品。由于各种社会活动较以前增多,加上城市生活氛围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他们比较注重自己的形象,追求品位和档次,虽然不一定买品牌,但质量显然是他们非常关注的内容。

4.4 理财观念淡薄,理财能力缺失

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中职生的理财认识与能力存在很大的不足。大家对“理财”这一概念的认识并不是很清晰,同时大家的理财意识并不是很强烈。很多学生不懂得合理分配自查结果显示我校学生选择将盈余存入银行的只占28.6%,逛街消费的占到26.8%,40.8%的同学选择其他。当出现生活费紧张的情况时,有20.2%的学生选择向父母要,20.3%的学生向同学借钱周转。59.7%的同学认为自己的理财能力一般,而对自己的理财能力很自信的同学占2.4%。当问到“如果学校里面有关于个人理财知识讲座,您是否有兴趣去听”时,绝大多数同学兴趣不大或没兴趣,只有37.2%的同学表示有兴趣且一定去听。大家对自己的理财能力满意度很低,没有具体的理财知识和能力,迫切需要得到专业指导。

综合以上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当前中职生的消费心理总体上处于成长健全期,而理财意识还仅仅处于起步阶段,应当趁早了解相关的理财知识,养成一种理财的习惯,树立理财的意识。结合自身的消费情况,综合各方面的因素,详细的编制自己的理财计划,并努力将其实现,显得迫在眉睫。同时,在学校等教育机构应当开设理财课程,帮助学生实现理财计划的实现。

参考文献

[1] 曾庆东,李志春.在校大学生消费情况分析及科学理财模式的构筑[J].理工高教研究,2007(4).

[2] 斯翠青.加强对中职生的消费教育[J].中等职业教育,2011(2).endprint

4.2 消费结构不是很合理

学生们除了把大部分的钱用在生活费上外,其余的钱大多都用在购置衣物上面,用在学习上的比例则很少(包括对助学金、奖学金的使用也如此)。当问到“如何处理盈余生活费”的,有26.8%的同学选择逛街消费,还有40.8%的同学选择其他。由此可见,很多学生在支配金钱的时候并没有严格的计划,平时没有记账和编制预算的习惯。

4.3 理性消费是主流

价格、质量是吸引中职生消费的主要因素。从调查结果来看,讲求实际、注重质量仍是当前中职生主要的消费观念。据了解,在购买商品时,学生们首先考虑的因素是价格和质量。由于消费能力有限,在花钱时往往十分谨慎,力求“花的值”,他们会尽量搜索那些物美价廉的商品。由于各种社会活动较以前增多,加上城市生活氛围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他们比较注重自己的形象,追求品位和档次,虽然不一定买品牌,但质量显然是他们非常关注的内容。

4.4 理财观念淡薄,理财能力缺失

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中职生的理财认识与能力存在很大的不足。大家对“理财”这一概念的认识并不是很清晰,同时大家的理财意识并不是很强烈。很多学生不懂得合理分配自查结果显示我校学生选择将盈余存入银行的只占28.6%,逛街消费的占到26.8%,40.8%的同学选择其他。当出现生活费紧张的情况时,有20.2%的学生选择向父母要,20.3%的学生向同学借钱周转。59.7%的同学认为自己的理财能力一般,而对自己的理财能力很自信的同学占2.4%。当问到“如果学校里面有关于个人理财知识讲座,您是否有兴趣去听”时,绝大多数同学兴趣不大或没兴趣,只有37.2%的同学表示有兴趣且一定去听。大家对自己的理财能力满意度很低,没有具体的理财知识和能力,迫切需要得到专业指导。

综合以上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当前中职生的消费心理总体上处于成长健全期,而理财意识还仅仅处于起步阶段,应当趁早了解相关的理财知识,养成一种理财的习惯,树立理财的意识。结合自身的消费情况,综合各方面的因素,详细的编制自己的理财计划,并努力将其实现,显得迫在眉睫。同时,在学校等教育机构应当开设理财课程,帮助学生实现理财计划的实现。

参考文献

[1] 曾庆东,李志春.在校大学生消费情况分析及科学理财模式的构筑[J].理工高教研究,2007(4).

[2] 斯翠青.加强对中职生的消费教育[J].中等职业教育,2011(2).endprint

4.2 消费结构不是很合理

学生们除了把大部分的钱用在生活费上外,其余的钱大多都用在购置衣物上面,用在学习上的比例则很少(包括对助学金、奖学金的使用也如此)。当问到“如何处理盈余生活费”的,有26.8%的同学选择逛街消费,还有40.8%的同学选择其他。由此可见,很多学生在支配金钱的时候并没有严格的计划,平时没有记账和编制预算的习惯。

4.3 理性消费是主流

价格、质量是吸引中职生消费的主要因素。从调查结果来看,讲求实际、注重质量仍是当前中职生主要的消费观念。据了解,在购买商品时,学生们首先考虑的因素是价格和质量。由于消费能力有限,在花钱时往往十分谨慎,力求“花的值”,他们会尽量搜索那些物美价廉的商品。由于各种社会活动较以前增多,加上城市生活氛围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他们比较注重自己的形象,追求品位和档次,虽然不一定买品牌,但质量显然是他们非常关注的内容。

4.4 理财观念淡薄,理财能力缺失

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中职生的理财认识与能力存在很大的不足。大家对“理财”这一概念的认识并不是很清晰,同时大家的理财意识并不是很强烈。很多学生不懂得合理分配自查结果显示我校学生选择将盈余存入银行的只占28.6%,逛街消费的占到26.8%,40.8%的同学选择其他。当出现生活费紧张的情况时,有20.2%的学生选择向父母要,20.3%的学生向同学借钱周转。59.7%的同学认为自己的理财能力一般,而对自己的理财能力很自信的同学占2.4%。当问到“如果学校里面有关于个人理财知识讲座,您是否有兴趣去听”时,绝大多数同学兴趣不大或没兴趣,只有37.2%的同学表示有兴趣且一定去听。大家对自己的理财能力满意度很低,没有具体的理财知识和能力,迫切需要得到专业指导。

综合以上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当前中职生的消费心理总体上处于成长健全期,而理财意识还仅仅处于起步阶段,应当趁早了解相关的理财知识,养成一种理财的习惯,树立理财的意识。结合自身的消费情况,综合各方面的因素,详细的编制自己的理财计划,并努力将其实现,显得迫在眉睫。同时,在学校等教育机构应当开设理财课程,帮助学生实现理财计划的实现。

参考文献

[1] 曾庆东,李志春.在校大学生消费情况分析及科学理财模式的构筑[J].理工高教研究,2007(4).

[2] 斯翠青.加强对中职生的消费教育[J].中等职业教育,2011(2).endprint

猜你喜欢
理财中职生消费
国内消费
论如何培养高中生理财意识
大学生理财能力现状分析及提升途径的研究
如何在语文课上提高中职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新消费A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