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德馨
进补是中医众多治疗法则之一法,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深邃的内涵。若盲目进补,不仅无益,反而有害。
进补当以平衡为贵
进补是利用药物的偏胜来纠正人体中阴阳气血不平衡的疗法。其目的是调理人体脏腑、阴阳、气血各方面的不足,使机体恢复平衡,即所谓“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平衡是中医养生和治病最基本的主体思想,若补其有余,往往会适得其反。清代名医徐灵胎曾谓:“病未去而用人参,则非独元气不足而病遂固,诸药罔治,终无愈期。”说的就是补而不当的危害。我强调进补当以辨证论治为纲。人的体质各异,男女老少有别,而人参补气,西洋参滋阴,鹿茸壮阳,阿胶补血,各有不同。服补品当根据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平其有余、补其不足”。如精神倦怠,汗出气短等气虚者,宜服补中益气汤;面色萎黄,头晕心悸等血虚者,可服归脾汤;潮热盗汗,口燥咽干等阴虚者,当进六味地黄丸;四肢不温,阳痿早泄等阳虚者,可用右归丸。此外,尚有阴阳双补、气血兼顾、扶正祛邪等方法,用药皆具规范,稍有偏差,皆贻后患。
膏滋药乃中医在冬令闭藏季节对慢性病的一种适时治疗方法,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冬令盲目求补者日众,小病大补,儿童也以服膏滋为尚;滥用人参、绿毛枫斗或冬虫夏草,只求价格昂贵,不讲究气血平衡,于事无补,多不足取。所以,膏滋药必须针对病人的体质、病机等特点全面剖析,从而制订揽全局的治疗方案,以平衡为贵。
补前应运脾健胃
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脾胃有消化、吸收、输送营养的功能,是人体赖以不断化生气血、充盈元气的渊源。口服补品通过脾胃运化,才能发挥作用。清代名医叶天士有一句名言:“胃以喜为补。”其有两种含义:所谓“喜”,就是吃了舒服,能消化吸收,方可言“补”;其次,胃“得谷者昌”,脾胃功能低下乃老化之渐,进补应重视运脾健胃之道,以“喜”为界,如一味蛮补,反而出现腹胀便溏等副作用。民间常有以驴皮胶加南货制膏进补,为此损伤胃气者屡见不鲜,因其既不符“胃以喜为补”,又妨气碍血,对健康无益。中医习惯在进补前先服消导药开路,制订膏方时也应先考虑运脾健胃。
进补需与活血结合
中老年人由于新陈代谢功能逐渐减弱,排泄功能日益降低,废物停留于体内,势必造成气血流行阻滞,影响身体健康。因此,从另一种意义上来讲,促使机体气血流畅,消除代谢产物,使脏腑、气血恢复和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保持动态平衡,也是一种进补的方法。
我在生命科学的研究中发现,人体衰老的主要原因不是“虚”,而是气血失畅失衡、瘀血作祟的结果,应主张以动养生。中老年人除坚持适当运动,以促气血流畅外,入冬之后服一些调气活血药,也能强身防病;即使是虚像十分明显的老年人也不宜滥施蛮补。补品性多黏腻,纯补峻补,每每会壅滞气血,反遭其害。将补药与活血药合在一方之内,动静结合,补而不滞,既能消除补药的黏腻之弊,又可充分发挥补药的功效,有一举两得之妙。
药补不如食补
药物究属补偏祛病之品,不宜乱吃、久服,而平时常吃的食物同样有着养身和治病的功效。历代医家在这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如汉代张仲景的当归生姜羊肉汤可治贫血;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中的冬虫夏草炖鸡可治肺气肿、高血压病;民间流传的苡米汤防治结核、肿瘤,扁豆红枣汤专补脾胃,桂圆肉汤补心脾,杞子汤可明目、美容,羊肉、牛肉、狗肉能御寒等。
当然,食补也应辨证而施,阳热体质的人不宜多服生姜、大蒜、辣椒、羊肉和狗肉等温性食物,属阴寒体质的人不宜多进水果、冷饮、鸭子、蛏子、蛤蜊等凉性食品。否则,也达不到进补目的,反而易致疾病丛生。
(摘自《中国中医药报》)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