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患者的临终关怀探讨

2014-11-07 01:52孙学超李铭铭
科技资讯 2014年18期
关键词:临终关怀病人

孙学超 李铭铭

摘 要:临终关怀最终目标在于让患者安祥地,有尊严地,无遗憾地走到生命终点,同时也为患者的亲属提供社会和心理乃至精神的支持,使他们的身心得到关怀与抚慰。文章着重从癌症患者临终关怀的必要性、关怀的内容、临终关怀的模式及意义等几个方面加以论述。

关键词:癌症患者 临终关怀 病人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3(b)-0244-01

临终关怀(hospitalpice)是指向临终病人及其家属提供一种全面的照料,包括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使临终病人生命得到尊重,症状得到控制,生命质量得到提高,家属的身心健康得到维护和增强,使病人在临终时能够无痛苦、安宁、舒适地走完人生的最后旅程,临终关怀已成为一门目的在探讨临终患者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实践规律,与多学科领域的知识和方法密切相关的一门新的边缘学科。[1]

1 癌症患者临终关怀的必要性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癌症已经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而成为世界致死率的罪魁祸首[2],这是多么可怕的事实,随着癌症发生率的大幅增加,对于癌症患者的临终关怀也被大家提到了工作日程上来,对于肿瘤患者我们有必要对其在临终时进行照顾,安慰。这不仅是我们作为医务工作者应尽的责任,也是不可推卸的义务。它不但可以使患者在心里得到慰藉,还可以使他免受不必要的痛苦,同时也可以让患者家属得到一种更高质量的服务满足,为患者家属免去对患者的担心,以及后顾之忧,它同时也体现了医患关系的良好发展,代表了医生的良好的道德素养。

2 癌症患者临终关怀的内容

(1)让患者对死亡不會心生恐惧,把死亡看作是一个正常过程。

(2)给予患者足够的关怀。使患者能够减轻痛苦,对于难以忍受的症状也可以从心理生理上更能接受。

(3)临终关怀并不是要延长患者的生命,而是要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4)在患者的最后阶段,出于人道主义,尽量的无痛苦,舒适、安详地离开。

3 癌症患者临终关怀的模式

3.1 打造确保临终关怀护理持续发展的人才队伍

典型的临终关怀服务团队是由医生,护士,社会工作者,宗教人士,志愿者,政府和慈善团体人士共同组成的跨学科的专业队伍所组成。先从医护人员这个团队做起,再发展影响更多人加入到临终关怀服务的队伍中。医护人员是临终关怀的直接实行者,这也可以说成是一门科学,保函了人文,道德,等内容,也可以设立《临终关怀》课程,普及学生临终关怀的认识,提高他们对临终关怀的正确认识,树立正确的临终关怀观念,将来加入临终关怀服务的队伍。继续教育是在校教育的补充和深化,是推动临终关怀发展的关键环节。通过成立临终关怀学习班,培训班,定期让在职医护人员接受理论学习,对医护人员普及临终关怀的理念[3]。对薄弱环节应加强教育,对癌症患者家属者的心理,临终阶段的心理及其特点,临终癌症患者常见的心理压力等以及相关的针对性措施需求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

3.2 建立多种形式的服务机构,多渠道发展临终关怀事业

应在现有医疗条件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建立以家庭—社区—医院相结合的临终关怀服模式。通过政府支持和社会资金的注入建立起以社区为中心的服务部门,使得这部分人群更方便,快捷的感受到这种便利的措施,及其以人为本的理念照顾到不同人群的需要。

3.3 建立专业标准,完善和改革相关制度

在国内外临终关怀研究基础上,建立适应本地医疗护理水平的层面,对相关人员进行专业化培训,尽量与国际化接轨,这是社会对癌症患者的权利和义务,临终关怀社区部门和临终关怀的人员配备,设施的配备,都要有临终关怀服务的标准,使得更规范化来指导各级医疗服务机构的医护人员开展临终关怀的临床实践。政府也应该加大对这方面工作的力度,社会的关注度也会对这项事业起到推波助澜的良好作用,同时要加大相关的法律保障体系建设,使得这项制度更加完善,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改革调整医疗保险制度[4]。将各种形式的临终关怀服务产生的费用纳入医疗保险范围,使临终病人能享受到医疗福利,真正受益。

4 临终关怀癌症患者社会给予的关注意义

临终关怀对于社会来讲,有着深远的意义所在,我们每个人都处在社会之中,我们每户家庭都会碰到这样的事情,所以他是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我们大家应该给予临终关怀一定的关注,这也充分体现了祖国大家庭的温暖,中华民族的几千年来的传统美德,社会发展的标准所在,人类进步的基础,对于临终关怀的人文关注是非常有必要的,从小处看,又与我们内心相连,对老人的责任义务,在今后的生活之中不会有内疚感,会对我们的学习和工作有所帮助。同时也是社会文明的标志临终者关心家庭子女等未竟之事。家庭亲友给临终者以照顾与爱心,以及临终关怀团队的成员给予临终者及家属全面的关怀,在这充分地展示了人类感情的真诚,生的意义,死的价值,都通过临终关怀显示出来了。死亡的存在促成了人生文明的发展,人类文化的铸成。而且临终关怀也反映了人类文化的时代水平,特别是非物质文化中的信仰、价值观、伦理道德、审美意识、宗教、风俗习惯、社会风气等集中的表现。现代社会生活模式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家庭规模与职能缩小,这些人在临终之际,将会只有一个子女照护,其精力往往不够,故而做为团队照护的临终关怀尤显迫切需要。总之,临终关怀将广泛地为临终者、为家属亲友、为社会所需要。它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它反映不同国家、地区和民族社会文化的时代特征,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意义。具有中国特色的临终关怀的建立对中国的临终关怀活动有着自己的特点、自己的模式,如据上海、天津的调查,对死亡采取“顺其自然”的态度,对死亡的惧怕心理较轻,对重危病人亦非强求全都给予继续的无效的治疗[5]。我们认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临终关怀研究体系和运行程序,就是建立多种形式的临终关怀机构,如安宁病院、医院附属病房和家庭护理等形式得到大力发展。对医务人员进行一些有关死亡教育,经临终关怀培训之后,由部分人组成的服务团队对医院中的临终病人进行集中照护,或居家照护,发展符合我国国情的家庭病床,这些作法都是值得大力推广的。

参考文献

[1] 孙燕,石远凯.临床肿瘤内科手册[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51-287.

[2] Sepulveda C,Marlin A,Yoshida T,et al.Palliative care: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s global perspective.Pain Symptom Manage,2002,3(2):91-92.

[3] SY Cheng,WY Hu,WJ Liu, et al.Good death study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terminal cancer in Taiwan[J].Palliative Medicine,2008(22):626-632.

[4] 徐群.美国临终关怀的发展及启示明[J].人口学刊,2000(3):52-54.

[5] 程琳.临终关怀及其社会学意义[J].医学与社会,1996,9(2):51-53.

猜你喜欢
临终关怀病人
谁是病人
肝硬化病人日常生活中的自我管理
提高临终关怀认知度和更好的开展临终关怀的研究
山东对肉鸡屠宰推行“临终关怀”
社会工作视角下的中国临终关怀探析
从浦东新区老年医院发展看地区机构临终关怀服务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老年人居家临终关怀的现状及对策
病人膏育
曲美他嗪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病人NT-proBNP、MMP-9、MPO的影响
我帮病人“走后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