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聪如
摘 要:《网页设计与制作》是计算机专业的必修课程,该课程集知识与实践一体,深受学生的喜爱。目前多数院校在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重制作,轻设计”的问题,致使学生制作出来的网页粗糙拙劣。本文提出《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的教学应以“技术为设计服务”为指导思想,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课程考核等方面,对《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和创新研究,旨在提高学生的网页设计与制作能力,为其适应市场需求打下良好基础。
关键词:网页设计与制作 网页与网站设计原则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3(a)-0209-02
内蒙古科技大学是地方高等院校,毕业生大多到企业从事设计、生产、管理等技术工作,故人才培养定位于“工程实施型人才”,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基础知识,能够教深入地掌握专业知识和流行生产技术,具有较强的工程实施能力,因此内蒙古科技大学的毕业生具有“上手快,留得住,后劲足”的特点,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位居自治区高校前列,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就业先进工作单位”光荣称号。该校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在学校人才培养思想的指导下完成了专业定位,重新制定了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在此背景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开设了《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
1 《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 《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改革思路
以适应企业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学生网页设计能力为根本,以项目教学和案例教学为手段,以实际网站为目标,进行课程内容的编排和改革。[2]紧跟当前市场需求,及时对教学内容作出调整,特别强调网站与网页设计原则理论知识,在讲授网页制作技术的过程中注重网页设计基本理论与基础知识的渗透,努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形成“技术为设计服务”的思想,让这种思想指导其网页设计与制作行为,最后将这种认识转换为能力,最终体现在其网页设计作品上。
3 《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教学改革方案
以“技术为设计服务”为指导思想,以项目教学和案例教学为手段,通过项目驱动,[3]让学生在32学时讲授+32学时上机的学习过程中,独立完成上机项目。上机项目按照具备知识水平由易到难,需求由低到高,设计方案由局部到整体的梯度进行,符合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结课后,以一个综合项目的开发作为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最后的评价。综合项目的开发,实际上是学生实践和独立探究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增长了学生的知识,培养了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1 教学内容的编排
网页与网站设计原则模块:在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处于指导地位和核心地位。通过该模块的教学,首先让学生掌握网站的3C设计原则,即简洁、一致性、对比度。通过一些优秀网站设计案例的展示,使学生对3C设计原则有初步的体会和认识。其次让学生掌握页面设计要点,包括:精心组织的内容、格式美观的正文、和谐的色彩搭配、较好的对比度、生动的背景图案、页面元素大小适中,布局均匀、不同元素间的留白等。通过优秀网站设计案例的讲解,让学生初步体会每一个页面设计要点。在随后的课程讲授及上机实践中,通过具体案例,强调网页与网站设计原则,让学生对3C设计原则及页面设计要点有更深的体会和认识,在潜移默化中,学会用网页与网站设计原则指导自己的网站制作行为。
4 《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考核体系
本课程的考核方式为考察,主要考察学生的实践能力及学生网页与网站设计原则的掌握情况。将平时表现,上机项目完成情况、综合项目的开发情况相结合,从而得出学生的最终成绩。
考核方案设计如下。
平时表现10分:包括上课出勤,上机出勤。有课堂主动回答问题的额外加3分。
综合项目开发:通过本课程掌握的网站设计原则及制作方法,完成综合项目的设计与制作。(50分)
设计要求(25分):需求分析充分,栏目设计合理,功能完善,网站深度不低于3级别(5分);主题鲜明,页面布局合理,配色和谐,形式美观,风格统一(10分);logo、banner的设计应突出主题,与页面风格相协调(5分);要有便捷的导航信息。网站内容丰富,具有良好的可读性(5分)。
技术要求(25分):站点文件组织规划合理,主页必须以index命名(2分);代码书写符合XHTML语法规范(3分);用Div对网站进行总体布局,局部布局可用表格(6分);用css进行页面的美化,对样式的定义统一写在外部样式表中(6分);多媒体元素运用得当,适合网络传输(3分);页面中包含有JavaScript实现的特效(5分)。
5 结语
改革后的《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重视学生网页设计能力的培养,在每一次的教学实践环节中,都在强调网页与网站设计原则,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学会用网页与网站设计原则来指导自己的制作行为。在此原则的指导下,74名学生完成的综合项目开发作品中,符合网站与网页设计原则的作品有62.3%,其中优秀作品比例为 12.6%,较未实行教改前学生的设计与制作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实践证明,以“技术为设计服务”为指导思想的《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教学改革实在可行,提高了学生网站设计与制作水平,为其以后的就业打下了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 邵小兰.浅析网页设计中的艺术设计[J].科技资讯,2011(15):14.
[2] 王晓红,周立.《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教学改革[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4):90-92.
[3] 吕立霞.以产品开发为工作过程的《静态网页设计》课程改革[J].当代教育论坛,2011(4):116-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