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指导,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2014-11-07 18:21熊春燕
学周刊·下旬刊 2014年11期
关键词:课文情感水平

熊春燕

朗读训练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关键,朗读训练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还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因而抓好朗读训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朗读和默读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各年级都要重视朗读,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感的作用。因此,语文阅读教学要落到实处,扎实有效,就必须从最根本的朗读上多下工夫,重视并加强对朗读的指导与训练,把“朗读”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通过多年来的教学实践与探究,我发现了几种能提高学生朗读水平的有效方法,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采用多种形式,激发朗读的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兴趣对于朗读训练而言尤为重要。因为只有学生想读、乐读,才会用心去读,才能读得如情入境。因而,教师的任务就是给学生创造一种氛围,用灵活多样的形式激发学生的朗读欲望,让学生自读自悟,提高水平。朗读一旦成为学生的爱好,那么就一定能唤起学生对阅读的深爱。

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文章内容的需要,可采用集体读、分小组读、分角色读、引读、想象读、表演读、配乐读等多种形式来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增强学生参与学习的动机和信心。

1.表演读。孩子是天生的表演家,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对表演情有独钟。教师可充分挖掘学生的表演天赋,让学生边表演边朗读。这不仅能调动学生的朗读兴趣,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想象读。让学生闭上眼睛,边听课文录音朗读或教师范读边想象画面,这种方式既可以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又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3.配乐读。悠扬舒缓的音乐,能唤起学生们无穷的乐趣,教师可根据课文内容选取恰当的音乐给学生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在音乐的感染下,入情入境地朗读。例如,教学一年级《夏夜多美》一课时,为了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教师可以让学生边听音乐,边想象画面进行配乐朗读,使学生在优美的音乐中,沉醉于课文叙述的优美意境。这样,学生就会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了语感,在读中受到了情感的熏陶。

4.分角色读。让学生扮演文中的不同角色进行读文是他们很喜欢的一种朗读形式,教师可利用一些简单的道具,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二、充分发挥教师范读的作用

在教学中,教师范读十分重要,教师朗读时的语音、语调,哪怕是一个字的读音都会影响到学生,在他们的心目中,教师就是朗读的“权威”。因此,教师准确无误的范读对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他们善于模仿,可塑性很高,示范朗读对他们来说更是必不可少。

在示范朗读时,教师应做到语言准确,富有激情,表情到位,感情到位,真正为学生起到示范的作用。比如读到高兴处,教师要喜笑颜开,读到悲伤处,则要眼红眉皱。这种有声语言和无声动作、表情的配合,可以使范读收到良好的效果。

在教材中有许多描写自然景观的文章,如《桂林山水》《七月的天山》《火烧云》等,都用优美的文字描绘出秀丽的自然风光。教学时,教师把自己对文本的理解融入朗读中,通过声情并茂的范读,用声音再现画面,让学生受到感染,入情入境,不但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能唤起美的共鸣,从而,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这样的范读,有助于学生读出那种意境美的“味道”来。

三、教给学生朗读的技巧与方法

学生对课文的内容有了深入的理解,是朗读好的基础。然而,要想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还得需要教给他们恰当的朗读技巧与方法。

1.基调。每一篇文章都有一定的感情基调,是激昂、兴奋,还是悲伤……在指导朗读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心去体会、去感受作者内心的真切感受,要根据不同的情感,读出不同的语气。

比如,爱的情感一般要读出“气徐生柔”;恨的情感一般要读出“气足生硬”;悲的情感一般要读出“气沉生缓”;喜的情感一般要读出“气满生高”……

2.重音。重音是语句中表达语音的重点字。重音可以重读,也可以轻读。但不能错位。

3.停顿和语速。在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时,关键在于停顿和语速。与表达中心关系密切的要读慢些,关系不大的要读快些;内容比较难于理解的要读慢些,内容不难理解的要读快些;情绪欢快的内容要读得快些,情感凝重、低沉的内容要读慢些。

四、重视评价方式的多样化。

教学评价是提高学生朗读水平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朗读过程中的积极因素,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更好地提高自身的朗读水平。

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尝试运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善于发现学生在朗读中的闪光点,当学生朗读得不尽如人意时,教师应尽量发觉其闪光的地方,给予鼓励,使学生对自己充满信心,乐于朗读,如果学生读得非常好,那好在哪里?可用这样的评价语进行评价:“听了你的朗读,老师感觉就是一种享受,你不但读得很流利,而且读得特别入情入境。真了不起!”如果学生读得一般,要先肯定他的优点,然后再用委婉的语气鼓励他在某一方面继续努力;如果学生确实读得不好,也要帮助他指出不足之处,告诉他只要多学多读,朗读能力就会提高,要给他足够的信心和勇气。有时候,一个真诚的微笑、一个肯定的眼神,还有夸奖时竖起的大拇指等等,在适当的时候都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另外,评价语不要太单一,尽量以激励、肯定性的语言为主,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一种愉悦感和自豪感,从而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扬起前进的风帆。这样,学生受到老师的表扬或鼓励后,就有了朗读的热情,朗读水平自然就会不断地提高。

总的来说,有效的朗读指导能使学生从中受到感染,也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其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这对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能起到很好、积极的促进作用。然而,要提高小学生的朗读水平,并不是一朝一暮的事情,但是,只要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有耐心,有恒心,对学生充满信心,采用科学、恰当的训练方法,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是不难实现的。

(责编 张景贤)

猜你喜欢
课文情感水平
张水平作品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背课文的小偷
作家葛水平
情感
加强上下联动 提升人大履职水平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情感移植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