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太空巴士计划提速

2014-11-05 18:03津田
看世界 2014年20期
关键词:航天局航天飞机巴士

津田

美国东部时间2011年7月8日11时30分,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升空,这一幕成为美国航天飞机时代的谢幕之旅。在完成这次太空飞行之后,美国仅存的3架航天飞机——奋进号、发现号以及亚特兰蒂斯号集体退役。

随着亚特兰蒂斯号的退役,唯一能沟通地球与国际空间站之间的交通工具只剩下俄罗斯的宇宙飞船。不论哪国宇航员,都必须在哈萨克斯坦境内的拜科努尔发射基地搭乘俄罗斯“联盟”号宇宙飞船才能进入国际空间站。不过,就在最近,美国表示,他们将不继续花钱“打的士”去太空了,而是要打造属于自己的新型太空巴士。

不再“打的”上太空

“奥巴马政府从一开始就明确表态,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不应该依靠其他国家进入太空。”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局长博尔登的这一表态显得底气十足,这一底气来自于美国波音公司和太空探索公司。这两家公司承接了NASA共计68亿美元的订单,各自打造新型航天器,帮助美国摆脱对俄罗斯航天飞船的依赖。

CST-100飞船,波音公司打造的新一代载人航天器,高约5.03米,直径4.56米。在外形上,CST-100飞船和上世纪探月之用的阿波罗飞船十分相似,但技术已经大有不同。目前处于研发阶段的CST-100可以搭乘5名宇航员,完工时则可以搭乘7人。

按照计划,CST-100在2017年投入使用后,将由阿特拉斯-5型火箭送入太空。届时,7名宇航员与一定量物资可以搭乘CST-100前往国际空间站。由于采用特种电池作为推进舱动力源,CST-100能够在预定轨道持续飞行长达7个月之久,这也可以让它充当国际空间站的救生船。

2010年10月7日,美国私营公司太空探索公司研发的“龙”飞船升空,首次成功将重约400多公斤的食物、衣服、科学器材等物资运往国际空间站。“龙”飞船成为首个可以往返国际空间站的商用飞船。而第二代“龙”飞船的目标要从载货升级为载人。第二代“龙”飞船拥有子弹状的前卫外形,高约6.1米,直径约3.7米,最多可搭载7人。飞船配备了8个超强引擎推进系统,无需借助空间站的机械臂,就可以和国际空间站自动对接。

而在返回着陆方面,“龙”飞船可以像直升飞机一样低空减速和悬停,可以靠飞船外部四台反推火箭发射机和四个支架,垂直降落在机场、草原等处,甚至无需出动搜救队。按计划,第二代“龙飞船”最快于2016年运送宇航员往返于宇宙与地球之间。

与只能使用一次,且只有返回舱能平安回到地球的俄罗斯“联盟号”相比,美国正在研发的两款太空巴士寿命更长,且都可以连续使用10次之多。尽管NASA没有对两家科技公司规定硬性的项目时间表,但由于2017年年底,美国与俄罗斯宇航局的合同将到期,NASA希望这两款太空巴士到时候能够承担起接送宇航员往返太空与地球之间的任务。至于具体让谁先来执行第一次的载人任务,NASA将会视具体情况,在CST-100和“龙”飞船之间做出选择。

“靠不住”的俄罗斯

斥巨资重启载人航天计划,在经济不断衰退的当下,听上去不像是奥巴马政府乐意干的事情。事实上,美国这么做也是迫不得已。

今年2月以来,乌克兰危机不断加剧,美国对俄实施制裁,两国关系不断趋紧。4月29日,俄罗斯副总理罗戈津在推特上用俄语发表评论:“分析了美国针对我国航天工业的制裁后,我建议美国去找一个蹦床,用蹦床把他们的宇航员送往国际空间站。”

一句玩笑,却狠狠地戳中了美国的软肋。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NASA加快了与美国航天企业的合作计划,促使美国载人航天走向商业时代。这种转变如同二战之后航空业由军方转交给航空公司一样。航天飞机每次发射都要耗费15亿美元,而这种让市场力量介入的方式,则可以大幅度缩减开支。在CNN看来,NASA不再像过去那样,掌控国际空间站的运输服务,细致到每一个螺钉螺母;一种新的商业模式,正在美国的航天领域出现。

但事实上,2017年这个时间节点并不仅仅是因为俄美合同到期,这其中还关乎预算问题。早在2011年,美国航天局官员表示,由于预算方面的不确定性,航天局借助私营企业开发“太空巴士”运送宇航员的计划至少要推迟到2017年。

美航天局副局长比尔·格斯登美尔对媒体表示,航天局2012财年的总体预算有所增加,但用于支持“太空巴士”发展的资金低于预期,因此“太空巴士”计划至少要推迟到2017年。据悉,航天局原计划“太空巴士”能在2016年年底前服役,希望政府每年拿出8亿美元资助研发,但国会仅批准4亿美元。格斯登美尔说,航天局今后将更多地与私营公司签署弹性价格而不是固定价格的合同。而彼时,受航天局资助开发“太空巴士”的企业共有4家。

美国航天飞机2011年全部退役,在“太空巴士”执行任务前,美国宇航员将依赖俄罗斯飞船前往空间站。推迟“太空巴士”计划意味着美国航天局将向俄罗斯方面多支付数亿美元。由于通货膨胀,2014年至2016年,每名美国宇航员往返空间站的平均票价将从2011年的5100万美元涨到6275万美元。

毫无疑问,太空巴士项目的启动,意味着美国航空业正在朝着更为广阔的前景迈进。这种变迁如同当年的互联网:从军方开发,然后向企业开放,最终成为席卷全球的新兴技术产业。而如今这种由NASA斥巨资打造的商业项目是否也会最终取得同样的效果呢?这真是值得期待。endprint

猜你喜欢
航天局航天飞机巴士
植物巴士
希望巴士
巴士上的座位
超萌宇航员航天飞机包
美贱卖 退役航天飞机
水陆两栖巴士
卫星
插一:航天飞机发射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