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研发补贴的政策促进效应研究

2014-11-05 15:29许国艺史永杨德伟
软科学 2014年9期
关键词:分位数回归

许国艺 史永 杨德伟

摘要:利用OLS回归和分位数回归的方法研究了政府研发补贴对产权性质和研发强度不同企业的政策促进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政府研发补贴对民营企业和中等研发强度企业的政策促进效应更大,政府应考虑将研发补贴配置到受研发补贴政策影响显著的民营企业和中等研发强度的企业。

关键词:政府研发补贴;政策效应;分位数回归;研发强度

中图分类号:F1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409(2014)09-0030-05

Research on the Incentive Effect

of the Government R&D Subsidy Policy

XU Guoyi1, 2, SHI Yong2, YANG Dewei3

(1.School of Accountancy, Zhengzhou Institute of Aeronautical Industry Management, Zhengzhou 450015;

2.School of Accountancy, Zhongnan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Law, Wuhan 470043;

3. Henan Investment Group, Zhengzhou 450000)

Abstract: This paper studies the incentive effect of the government R&D subsidy in the enterprise of different property and different R&D intensity by using OLS regression and quantile regression. The research finds out that the government R&D subsidies will be more incentive in private enterprises and enterprises with medium R&D intensity. The government should consider allocate government R&D subsidies to private enterprises and enterprises with medium R&D intensity.

Key words: Government R&D subsidies; policy effect; quantile regression; R&D intensity

1引言

技术研发成果具有公共物品属性,单纯通过市场来配置研发资源,研发投资水平将低于社会理想水平。政府对技术研发厂商进行补贴,会缩小研发投资私人收益与社会收益的差距,降低企业研发投资成本,分散企业研发投资风险,促进企业增加研发投资,增加整个社会的研发投资规模[1]。研发补贴成为政府引导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工具。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引导企业技术创新已写入“十二五”规划,政府通过对企业补贴引导企业进行技术创新。

绝大多数国内学者认为,政府研发补贴有利于促进企业增加研发投资。但国内的实证研究多集中于行业层面(朱平芳等,程华等,白俊红),基于微观层面的研究多基于某一区域的调查数据(程华等,汪静),基于上市公司层面的研究较少。本文从微观企业的层面进一步思考以下问题:第一,国有企业是否会比民营企业获取更多的研发补贴?政府研发补贴在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中的资源稀缺程度可能存在差异,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获取的政府研发补贴是否具有同样的政策效应?第二,如果政府研发补贴具有研发投资的促进效应,在不同研发强度的企业中政府研发补贴对企业研发投资的政策促进作用是否存在差异?第三,政府的研发补贴如何配置才能发挥应有的政策效果。

本文在以下2个方面丰富了现有的研究:第一,与国有企业相比,政府研发补贴对民营企业研发投资的政策促进效应更大;第二,研发强度较高的企业和研发强度低的企业与处于中等研发强度的企业相比,前者的政府研发补贴对企业研发投资的政策促进效应没有后者明显。政府应该考虑将研发补贴配置到受研发补贴政策影响显著的民营企业和中等研发强度的企业。

2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熊彼特的创新理论认为创新是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动力。研发投资是企业技术创新的必要条件。企业研发产品具有公共物品的社会属性,R&D活动的溢出导致私人收益小于它的社会收益[2],在市场经济体制内,R&D活动效率不足[3],私人厂商无法通过市场获取相应的研发收益,也就没有足够的动力去进行技术研发。政府研发补贴可以补偿因技术外溢导致的企业研发投资收益的减少,增加企业研发投资收益,缩小厂商研发投资收益与社会收益的差距,提升企业研发投资的积极性,分散企业研发投资的风险,促进企业增加研发投资[4~6],体现为一种互补效应。但也有研究认为政府研发补贴导致企业自身的研发投资减少[7,8]。本文假设:

H1:政府研发补贴具有促进企业增加研发支出的政策促进效应。

在我国,政府将承担的多重目标内部化到国有企业,形成企业的政策性负担(Lin,Cai 和Li),政府出于实现社会管理的需要有动机对国有企业进行政策支持,这成为国有企业与政府之间特殊政治联系的基础,国有企业利用政治联系获取政府补贴上的信息优势,并利用该信息优势对自身投入进行夸大以获取更多的政府补贴[9]。与此同时我国政府权力配置经历了从集权到分权的过程,地方政府获得了财政自主权、经济管理权等权力,出于发展地方经济的需要,地方政府具有竞争资源的动机(Cao等,Poncet)。国有企业在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增加就业、促进技术进步、提高国家对于外界经济环境变化的适应性方面具有比民营企业更大的优势。因此本文假设:endprint

H2:国有企业比民营企业能获取更多的政府研发补贴。

Faccio 等[10]认为:当政府将公共资源补贴给特定企业时,资金分配的市场原则被政府补贴强行改变,资金偏离了价值最大化的用途,政府补贴的经济效率令人质疑。国有企业承担了政府的多重目标和政策性负担,企业会把经营性亏损和政策性亏损都归因于政策性原因,以政策性亏损的名义向政府申请补贴,由于信息不对称,政府分不清楚这两种亏损的差别,只好都给予补贴[11]。民营企业因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弱,信用能力低,普遍面临融资约束,与国有企业相比,民营企业获取政府补贴的资源稀缺程度更大,政府补贴资金在民营企业中的效用更大。市场竞争使得民营企业具有主动发展、创新的愿望和要求,渴望政府对企业创新的支持和引导,政府研发补贴在民营企业中的政策诱导效应更显著。本文假设:

H3:政府研发补贴对民营企业研发投资的政策促进效果更显著。

资源基础理论认为:有价值的企业资源是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来源。企业所拥有的资源和能力是不同的,研发强度较低的中小企业与研发强度较高的企业相比,会存在显著的能力差异并会持续很长时间,创造资源的能力和成本很高,通过获取政府研发补贴的途径进行科技能力创新必须要经历一个漫长而艰难的学习过程,具有较高的资源和能力的路径依赖性。同时,由于自身的研发能力不足,缺乏足够的研发资源,而政府给予的研发补贴有限,并未实质上提升企业研发投资积极性。而对于研发强度较高的企业,自身具有较强的研发投资能力,企业会根据市场需求自主决定研发投资水平,并不会因为政府的补贴而进一步加大研发投资,研发行为是市场导向的,并不受到政府研发补贴的影响。而处于中等研发强度的企业自身具备一定的研发能力,但研发能力不强,这种情况下如果政府给予适当的研发补贴则可以有效促进企业增加研发投资。本文假设:

H4:政府研发补贴对中等研发强度企业的政策促进效果更显著。

3研究设计

31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了2007~2010年至少连续3年披露了研发强度数据和政府研发补贴数据。由于研发补贴对企业研发投资的影响存在滞后性,对于2006年的部分数据本文用2007年的年初数来表示,所有政府研发补贴相对于企业研发投资滞后一期,共选取了深市中小板上市公司194家共597个样本组成混合截面数据。研发强度数据手工收集来自董事会报告。政府研发补贴是企业申请政府科技计划获取的补助资金,也包括政府对新产品开发的奖励、贷款贴息等与企业技术创新有直接关系的补助。反映企业人力资本状况的本科以上员工比例数据手工取自于上市公司年报,其他数据取自国泰安数据库。

32变量设定

本文采用研发强度来衡量企业研发投资状况。借鉴余明桂[12]的做法,本文将政府研发补贴除以期末总资产进行标准化来反映政府研发补贴强度,用合并利润表附注营业外收入中与技术创新有关的补助金额除以期末总资产来衡量。

熊彼特的创新理论认为,只有大企业才能负担巨额的研发费用,承担研发的风险。Arrow构建模型分析不同市场结构下的企业创新行为时发现,竞争更能够促进企业开展创新活动。绝大多数经验研究表明行业是影响企业研发投资的重要因素,对处于产业价值链上游的高科技行业,研发投资远高于处于价值链下游的制造企业。不同所有权性质的企业研发投入存在较大差异。内生经济理论认为,人力资本是促进企业技术进步乃至经济增长的关键要素。企业研发投资需要持续的资金支持,企业生产经营获取的利润是持续创新的资金来源。本文选取这些变量,同时还选取了企业年龄、资产负债率以及年度效应。表1变量定义表

变量名称变量符号变量定义研发强度rd研发支出除以营业收入政府研发资助强度rdsubsidy合并利润表报表附注营业外收入项目下与技术创新有关的补助金额除以期末总资产规模lnasset期末总资产取对数行业indus行业代码为C43,C47,C5,C78,C8,G为高科技行业取1,其他为0市场竞争程度sellratio企业销售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率企业年龄age企业成立至当年的时间人力资本因素bkratio本科以上员工所占的比例资产负债率debt长期负债除以总资产营业利润率operatio营业利润除以营业收入所有权性质own实际控制人为民营主体取1,否则为0年度效应dyear2008年金融危机后取1,之前取033模型设定

对假设1,本文以研发强度为因变量,对政府研发补贴强度进行多元回归分析,构建模型(1);对假设2,本文对不同所有权性质下政府研发补贴强度的均值差异进行T检验;对假设3,在模型(1)的基础上加入所有权性质与政府研发补贴的交乘项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即模型(2);对假设4,本文采用分位数回归的方法来验证在不同研发强度的企业中政府研发补贴对企业研发投资的促进作用是否存在差异。

rdit=α0+α1rdsubsidyit-1+α2control+εit(1)

rdit=α0+α1rdsubsidyit-1+α2rdsubsidyit-1×owni,t+α3control+εit(2)

4实证分析

41描述性统计分析

从描述性统计结果看,样本公司研发强度均值达到420%,表明中小板上市公司研发投入较高,但研发投入的差距很大,最小的仅有001%,而最大的达到2590%。研发补贴强度的均值为043%,表明政府对中小板上市公司的研发补贴力度还不够大。通过对变量间皮尔森相关系数的检验发现,研发强度与政府研发补贴在1%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解释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均在04以下,表明模型不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问题,限于篇幅不列示结果。表2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表3是普通最小二乘回归分析的结果,各参数的估计结果经过异方差稳健标准误修正,结果显示:政府研发补贴与企业研发强度在1%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验证了假设1。控制变量的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科技行业研发投资较大,市场竞争有利于激励企业开展研发投资活动,规模、盈利能力和人力资本因素与企业研发投资显著正相关,资产负债率和企业年龄与研发投资显著负相关,与已有的研究结论一致。endprint

43研发补贴强度均值差异检验

表4是不同所有权性质下政府研发补贴强度均值差异T检验,结果显示国有企业中政府研发补贴占总资产的比例为00056,民营企业为00044,且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国有企业研发补贴强度大于民营企业。政府会将有限的政府研发补贴资源重点支持国有企业开展研发活动,研发补贴会更多地流向国有企业,支持了本文的假设2。

44考虑产权影响的回归分析

在模型1中加入所有权性质与政府研发补贴的交乘项再次进行回归,交乘项的系数为03367,且在5%的水平下显著,说明与国有企业相比,政府研发补贴对民营企业研发投资的促进效应更大,验证了假设3。原因在于,我国国有企业多集中于垄断行业,利润主要依靠市场的垄

5分位数回归分析

对研发强度不同的企业而言,政府研发补贴对企业研发投资的促进效应可能不同,对于研发强度很低的企业,政府研发补贴难以促进其增加研发投资,而对于研发强度很高的企业而言,在市场化的环境中无论政府是否给予研发补贴企业都会进行研发投资。为了反映在不同研发强度的企业中政府研发补贴对企业研发投资的促进作用是否存在差异,本文进一步采用分位数回归进行分析。分别在5个常用分位点10%、25%、50%、75%和90%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如表6所示。表6分位数回归结果

表6的结果显示:对于研发强度较低和研发强度较高的企业,政府研发补贴并未显著增加企业研发投资,政府研发补贴对企业研发投资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研发强度处于25%分位点和50%分位点的企业。这表明,政府研发补贴对中等研发强度企业的政策促进效应要比高研发强度和低研发强度企业更显著,支持假设4。政府给予中等研发强度企业适当的研发补贴会产生更好的政策效果。

46稳健性检验

政府研发补贴促进了企业增加研发投资,而研发强度高的企业本身很可能会吸引更多的政府研发补贴,考虑到内生性的问题,本文采用企业注册地作为工具变量进行两阶段回归,检验结论一致(限于篇幅不列示)。本文选取的样本以制造业和信息技术业为主,有13家公司为其他行业,考虑到行业的特殊性会对估计结果产生影响,为了证明本文研究结论的稳健性,本文剔除这13家公司,仅仅用制造业和信息技术业的数据再次进行实证分析,发现结论基本不变。

5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研究表明:政府研发补贴具有促进企业研发投资的政策效应,与国有企业相比,政府研发补贴对民营企业研发投资的政策促进效应更大;在研发强度较低和较高的企业中,政府研发补贴与企业研发投资不具有统计上的相关性,政府研发补贴对企业研发投资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中等研发强度(指25%和50%分位数)的企业。

本文为政府研发补贴纠正研发市场失灵提供了上市公司层面的经验证据,为政府研发补贴的科技资助政策效果提供实证支持。在实践上为政府研发补贴资源的有效配置指明方向,即政府研发补贴应该补贴给具有良好政策效应的创新型民营企业和中等研发强度的企业。对于已经具备了一定自主创新能力的企业,应通过市场引导企业进行自发性研发投资;而对于创新能力差的企业,即使获取政府研发补贴也难以提升其技术创新能力,造成研发补贴资源的浪费。这要求政府制定一个面向中等研发强度企业的专项补贴计划,制定详细的认定标准,对符合条件的企业给予补贴,对于技术创新水平低的企业,政府应鼓励其与技术创新能力强的企业开展合作创新。

参考文献:

[1]Arrow K. The Economic Implication of Learning by Doing[J].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1962,29(2):155-173.

[2]Jones Charles,I Williams.Measuring the Social Return to R&D[Z].Federal Reserve Board,1997.

[3]Cohen W M,D Levintha1.Innovation and Learning:The two Faces of R&D [J].Economic Journal,1989(99):569—596.

[4]Lichtenberg F. The Private R&D Investment Response to Federal Design and Technical mpetitions[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88(3):550-559.

[5]Busom I.An Empirical Evaluation of the Effects of R&D Subsidies[J].Economics of Innovation and New Technology,2000,9(2):111-148.

[6]Hussinger K. R&D and Subsidies at the Firm Level:An Application of Parametric and Semiparametric Two-step Selection Models[J], Journal of Applied Econometrics, 2008(6):729-747.

[7]Wallsten S.The Effects of Government-industry R&D Programs on Private R&D:The Case of the Small Business Innovation Research Program[J],RAND Journal of Economics, 2000(1):82-100.

[8]Gorg H, Strobl E. The Effect of R&D Subsidies on Private R&D[J].Economica,2007(74):215-234.

[9]杨其静,杨继东.政治联系、市场力量与工资差异一基于政府补贴的视角[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0(2):69-7.

[10]Faccio M, Masulis R W, McConnell J J. Political Connections and Corporate Bailouts[J]. Journal of Finance, 2006(61):2597-2635.

[11]林毅夫, 蔡舫, 李周. 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M].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4.

[12]余明桂,回雅甫,等:政治联系、寻租与地方政府财政补贴有效性[J].经济研究,2010(3):65-77.

(责任编辑:李映果)endprint

43研发补贴强度均值差异检验

表4是不同所有权性质下政府研发补贴强度均值差异T检验,结果显示国有企业中政府研发补贴占总资产的比例为00056,民营企业为00044,且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国有企业研发补贴强度大于民营企业。政府会将有限的政府研发补贴资源重点支持国有企业开展研发活动,研发补贴会更多地流向国有企业,支持了本文的假设2。

44考虑产权影响的回归分析

在模型1中加入所有权性质与政府研发补贴的交乘项再次进行回归,交乘项的系数为03367,且在5%的水平下显著,说明与国有企业相比,政府研发补贴对民营企业研发投资的促进效应更大,验证了假设3。原因在于,我国国有企业多集中于垄断行业,利润主要依靠市场的垄

5分位数回归分析

对研发强度不同的企业而言,政府研发补贴对企业研发投资的促进效应可能不同,对于研发强度很低的企业,政府研发补贴难以促进其增加研发投资,而对于研发强度很高的企业而言,在市场化的环境中无论政府是否给予研发补贴企业都会进行研发投资。为了反映在不同研发强度的企业中政府研发补贴对企业研发投资的促进作用是否存在差异,本文进一步采用分位数回归进行分析。分别在5个常用分位点10%、25%、50%、75%和90%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如表6所示。表6分位数回归结果

表6的结果显示:对于研发强度较低和研发强度较高的企业,政府研发补贴并未显著增加企业研发投资,政府研发补贴对企业研发投资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研发强度处于25%分位点和50%分位点的企业。这表明,政府研发补贴对中等研发强度企业的政策促进效应要比高研发强度和低研发强度企业更显著,支持假设4。政府给予中等研发强度企业适当的研发补贴会产生更好的政策效果。

46稳健性检验

政府研发补贴促进了企业增加研发投资,而研发强度高的企业本身很可能会吸引更多的政府研发补贴,考虑到内生性的问题,本文采用企业注册地作为工具变量进行两阶段回归,检验结论一致(限于篇幅不列示)。本文选取的样本以制造业和信息技术业为主,有13家公司为其他行业,考虑到行业的特殊性会对估计结果产生影响,为了证明本文研究结论的稳健性,本文剔除这13家公司,仅仅用制造业和信息技术业的数据再次进行实证分析,发现结论基本不变。

5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研究表明:政府研发补贴具有促进企业研发投资的政策效应,与国有企业相比,政府研发补贴对民营企业研发投资的政策促进效应更大;在研发强度较低和较高的企业中,政府研发补贴与企业研发投资不具有统计上的相关性,政府研发补贴对企业研发投资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中等研发强度(指25%和50%分位数)的企业。

本文为政府研发补贴纠正研发市场失灵提供了上市公司层面的经验证据,为政府研发补贴的科技资助政策效果提供实证支持。在实践上为政府研发补贴资源的有效配置指明方向,即政府研发补贴应该补贴给具有良好政策效应的创新型民营企业和中等研发强度的企业。对于已经具备了一定自主创新能力的企业,应通过市场引导企业进行自发性研发投资;而对于创新能力差的企业,即使获取政府研发补贴也难以提升其技术创新能力,造成研发补贴资源的浪费。这要求政府制定一个面向中等研发强度企业的专项补贴计划,制定详细的认定标准,对符合条件的企业给予补贴,对于技术创新水平低的企业,政府应鼓励其与技术创新能力强的企业开展合作创新。

参考文献:

[1]Arrow K. The Economic Implication of Learning by Doing[J].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1962,29(2):155-173.

[2]Jones Charles,I Williams.Measuring the Social Return to R&D[Z].Federal Reserve Board,1997.

[3]Cohen W M,D Levintha1.Innovation and Learning:The two Faces of R&D [J].Economic Journal,1989(99):569—596.

[4]Lichtenberg F. The Private R&D Investment Response to Federal Design and Technical mpetitions[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88(3):550-559.

[5]Busom I.An Empirical Evaluation of the Effects of R&D Subsidies[J].Economics of Innovation and New Technology,2000,9(2):111-148.

[6]Hussinger K. R&D and Subsidies at the Firm Level:An Application of Parametric and Semiparametric Two-step Selection Models[J], Journal of Applied Econometrics, 2008(6):729-747.

[7]Wallsten S.The Effects of Government-industry R&D Programs on Private R&D:The Case of the Small Business Innovation Research Program[J],RAND Journal of Economics, 2000(1):82-100.

[8]Gorg H, Strobl E. The Effect of R&D Subsidies on Private R&D[J].Economica,2007(74):215-234.

[9]杨其静,杨继东.政治联系、市场力量与工资差异一基于政府补贴的视角[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0(2):69-7.

[10]Faccio M, Masulis R W, McConnell J J. Political Connections and Corporate Bailouts[J]. Journal of Finance, 2006(61):2597-2635.

[11]林毅夫, 蔡舫, 李周. 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M].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4.

[12]余明桂,回雅甫,等:政治联系、寻租与地方政府财政补贴有效性[J].经济研究,2010(3):65-77.

(责任编辑:李映果)endprint

43研发补贴强度均值差异检验

表4是不同所有权性质下政府研发补贴强度均值差异T检验,结果显示国有企业中政府研发补贴占总资产的比例为00056,民营企业为00044,且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国有企业研发补贴强度大于民营企业。政府会将有限的政府研发补贴资源重点支持国有企业开展研发活动,研发补贴会更多地流向国有企业,支持了本文的假设2。

44考虑产权影响的回归分析

在模型1中加入所有权性质与政府研发补贴的交乘项再次进行回归,交乘项的系数为03367,且在5%的水平下显著,说明与国有企业相比,政府研发补贴对民营企业研发投资的促进效应更大,验证了假设3。原因在于,我国国有企业多集中于垄断行业,利润主要依靠市场的垄

5分位数回归分析

对研发强度不同的企业而言,政府研发补贴对企业研发投资的促进效应可能不同,对于研发强度很低的企业,政府研发补贴难以促进其增加研发投资,而对于研发强度很高的企业而言,在市场化的环境中无论政府是否给予研发补贴企业都会进行研发投资。为了反映在不同研发强度的企业中政府研发补贴对企业研发投资的促进作用是否存在差异,本文进一步采用分位数回归进行分析。分别在5个常用分位点10%、25%、50%、75%和90%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如表6所示。表6分位数回归结果

表6的结果显示:对于研发强度较低和研发强度较高的企业,政府研发补贴并未显著增加企业研发投资,政府研发补贴对企业研发投资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研发强度处于25%分位点和50%分位点的企业。这表明,政府研发补贴对中等研发强度企业的政策促进效应要比高研发强度和低研发强度企业更显著,支持假设4。政府给予中等研发强度企业适当的研发补贴会产生更好的政策效果。

46稳健性检验

政府研发补贴促进了企业增加研发投资,而研发强度高的企业本身很可能会吸引更多的政府研发补贴,考虑到内生性的问题,本文采用企业注册地作为工具变量进行两阶段回归,检验结论一致(限于篇幅不列示)。本文选取的样本以制造业和信息技术业为主,有13家公司为其他行业,考虑到行业的特殊性会对估计结果产生影响,为了证明本文研究结论的稳健性,本文剔除这13家公司,仅仅用制造业和信息技术业的数据再次进行实证分析,发现结论基本不变。

5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研究表明:政府研发补贴具有促进企业研发投资的政策效应,与国有企业相比,政府研发补贴对民营企业研发投资的政策促进效应更大;在研发强度较低和较高的企业中,政府研发补贴与企业研发投资不具有统计上的相关性,政府研发补贴对企业研发投资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中等研发强度(指25%和50%分位数)的企业。

本文为政府研发补贴纠正研发市场失灵提供了上市公司层面的经验证据,为政府研发补贴的科技资助政策效果提供实证支持。在实践上为政府研发补贴资源的有效配置指明方向,即政府研发补贴应该补贴给具有良好政策效应的创新型民营企业和中等研发强度的企业。对于已经具备了一定自主创新能力的企业,应通过市场引导企业进行自发性研发投资;而对于创新能力差的企业,即使获取政府研发补贴也难以提升其技术创新能力,造成研发补贴资源的浪费。这要求政府制定一个面向中等研发强度企业的专项补贴计划,制定详细的认定标准,对符合条件的企业给予补贴,对于技术创新水平低的企业,政府应鼓励其与技术创新能力强的企业开展合作创新。

参考文献:

[1]Arrow K. The Economic Implication of Learning by Doing[J].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1962,29(2):155-173.

[2]Jones Charles,I Williams.Measuring the Social Return to R&D[Z].Federal Reserve Board,1997.

[3]Cohen W M,D Levintha1.Innovation and Learning:The two Faces of R&D [J].Economic Journal,1989(99):569—596.

[4]Lichtenberg F. The Private R&D Investment Response to Federal Design and Technical mpetitions[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88(3):550-559.

[5]Busom I.An Empirical Evaluation of the Effects of R&D Subsidies[J].Economics of Innovation and New Technology,2000,9(2):111-148.

[6]Hussinger K. R&D and Subsidies at the Firm Level:An Application of Parametric and Semiparametric Two-step Selection Models[J], Journal of Applied Econometrics, 2008(6):729-747.

[7]Wallsten S.The Effects of Government-industry R&D Programs on Private R&D:The Case of the Small Business Innovation Research Program[J],RAND Journal of Economics, 2000(1):82-100.

[8]Gorg H, Strobl E. The Effect of R&D Subsidies on Private R&D[J].Economica,2007(74):215-234.

[9]杨其静,杨继东.政治联系、市场力量与工资差异一基于政府补贴的视角[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0(2):69-7.

[10]Faccio M, Masulis R W, McConnell J J. Political Connections and Corporate Bailouts[J]. Journal of Finance, 2006(61):2597-2635.

[11]林毅夫, 蔡舫, 李周. 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M].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4.

[12]余明桂,回雅甫,等:政治联系、寻租与地方政府财政补贴有效性[J].经济研究,2010(3):65-77.

(责任编辑:李映果)endprint

猜你喜欢
分位数回归
新常态下我国城乡居民代际收入流动性分析
县域产业园区经济发展对城镇化的影响
中国农村居民消费函数的实证研究
支农贷款影响农户收入增长的路径分析
企业员工情绪劳动问题的统计研究
家庭债务变动对婚姻不稳定性的影响
制度软化、公众认同对大气污染治理效率的影响
流动人口家庭与城镇家庭的消费差异
税收政策影响居民消费水平的区域效应研究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分位数回归分析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不平等的演变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