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源子?
摘 要:在近年的媒体报道中,许多原本涉及严肃社会问题的事件均由于新闻主角身份的特殊性而体现出报道的娱乐化。媒体失当的研判致使舆论效应强烈发酵,甚至主导了舆论走向,误导了受众,也影响了事态本身的发展。报道的娱乐化现象应该引起业界和学界的共同关注,以便更好地指导新闻实践。本文有针对性地结合近年来的典型案例与新闻实践,重点分析了新闻报道娱乐化的成因和表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报道娱乐化的修复思路。
关键词:报道娱乐化;舆情研判;修复思路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4)11-0065-02
当今,社会许多严肃事件经过媒体的报道均体现出娱乐化倾向,媒体失当的研判在此种现象中致使舆论效应强烈发酵,甚至主导了舆论走向,误导了受众,影响了事件的发展。笔者认为,媒体报道的娱乐化问题应该引起学界和业界的共同深思,以便提出有效的修复思路。
一、媒体报道娱乐化之形成原因解析
首先,新闻价值成为报道娱乐化的基础。新闻信息之所以能成为媒介议题进而发酵成舆论强势,基本条件之一就是该信息具有新闻价值。因此,新闻工作者常用新闻价值衡量信息能否符合新闻的要求。在实践中,新闻工作者常按照重要性、接近性、时效性、趣味性和显著性等价值要素对新闻事实进行选择。
以李某某案来说,它包含显著性和重要性的价值要素。社会中的强奸案本来就常被媒体报道,更何况涉嫌轮奸的当事人是公众人物之子,这强烈刺激了媒体记者的神经。而且,“富二代”、“星二代”等字眼在媒体的新闻报道中频频出现,作为“星二代”的李某某,其涉案的恶劣行径显然与社会舆论倡导的主流价值观相悖,挑战了社会道德与良知。另外,一年前李某某无证驾车滋事至今让媒体记忆犹新。至此,当事人的新事旧事叠加更加凸显了显著性。
需注意的是,媒体按新闻价值规律一次性对李某某涉案轮奸进行报道并不能说是报道娱乐化的表现,只能说新闻价值在报道娱乐化形成的过程中作为基础。
其次,找寻第二落点是报道娱乐化形成的事实过程。在新闻发布之后,媒体深入挖掘更多的内涵和外延,利用延伸与拓展的思维找出与之不相同的相关视角进行报道即为找寻第二落点。对于李某某案件,许多错过独家报道的媒体从不同视角争相挖掘第二落点,使铺天盖地的报道接踵而来,从案件同伙身份的探查、轮奸过程细节的描述、原告主动撤诉的传闻,到作案人员量刑的探讨;从李某某母亲成名、父亲发病、到李某某成长历程,当事人的隐私被媒体一一曝光,这其中不免掺杂了一些捕风捉影的虚假信息。可以说,媒体新闻拓展的过程即是媒体挖掘第二落点的过程,这一过程实则构成了报道娱乐化形成的事实过程。
再次,受众即市场的观念成为报道娱乐化的直接诱因。媒体在商业利益驱使下,除考虑本身的业务标准外,也思考着如何迎合受众,从而便形成了新闻报道吸引受众眼球的市场标准。但媒体过度注重市场标准的同时也丧失其客观、全面报道新闻的职业操守,媒体的公信力也将受到损伤。
比如孙某无证驾车一事,就事件本身而论,事实价值并不大,但由于孙某奥运冠军的身份使此事受备受媒体关注。随后,媒体为吸引更多受众,集体侧重报道了孙某成名后引发的一系列风波,如师徒矛盾、恋情曝光、炮轰领导等。还有一些媒体顺势盘点了近年文体界名人交通违章事故。这些报道不但迎合了受众,也获得了较多的经济利益。我们应该清醒,媒体一时间集体陷入无意识状态,必然会使社会舆论的导向发生偏离,舆论监督的效果也将被减弱。
最后,交互性传播是报道娱乐化形成的催化剂。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丁柏铨认为,“自媒体是任何一个具备一定条件的个体都可以凭借传播技术,利用自己支配的媒体,自由地发表意见和披露信息” [1]。与传统媒体相比,自媒体最大的特点就是交互性传播。因此,公众不仅在舆论的发酵阶段作为舆论的主体而存在,而且也能成为事实的揭露者、重要议题的发起者或典型舆论的引发者,公众成为真正的舆论主体。
如张某某超生一事源于一个演员的微博爆料,称其超生三个孩子,之后某媒体刊文称张某某超生四子,随后又有媒体爆料张导有四个老婆,七个孩子。事件本身没有因为张某某的回避而平息,反而在传统媒体报道后,迅速引起网民对张某某超生事件的深挖热议。从无锡滨湖计生局的回应,到希望张某某现身解释的追问,再到非婚生育的事实查证,最后到缴纳罚金数额的探讨,互动内容不断丰富。可见,双向互动的传播使单纯的新闻实践催生成一场舆论狂欢的盛宴。
二、报道娱乐化之问题表现分析
第一,严肃事件显现明显的娱乐化倾向。媒体的舆论引导主要通过新闻报道来实现,媒体的社会属性要求,在新闻事实面前媒体必须审慎对待,只有科学研判舆情,才能合理设置议题,从而引导受众走向正确的价值取向,使社会舆论向理性迈进。当下,许多媒体出于各种原因以娱乐化的视角报道了原本能反映严肃社会问题的事件,造成研判的失当,误导了受众。
李某某涉案事件,本来涉及未成年人犯罪的严肃话题,但由于其身份的特殊性引发了媒体戏剧性的报道。在谣言与真相之间,有关李某某家庭的隐私均被媒体挖出来发起全民讨论,甚至有媒体用不厚道的言语进行挖苦讽刺,所言李家摊大事了。一起严肃的刑事案件彻底走向了娱乐化,受众的情绪在舆论的误导下过度急躁,宣泄言论充斥互联网络,这种状态不利于对案件的理性反思。
第二,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竞相报道,媒体舆论在传闻中漂浮。之前提到的典型案例不但在互联网引发热议,也在传统媒体中被竞相报道。浏览每天与之有关的报道,可以发现大多都冠以“被曝”、“爆料”、“据透露”、“据传”等字眼,新闻源中基本没涉及到具体时间、地点、人物,但尽管如此,由传闻引发是非好坏的议论照样此起彼伏地发表。媒体对真真假假的信息时而肯定、时而否定,始终在传闻中漂浮。另外,由于点击率被视为网络的生命,信息在互联网引起热议是常态,相对而言,传统媒体一向严谨低调。但由于新闻主角的特殊身份,传统媒体也开始竞相报道,充满水分与虚假,体现出明显的娱乐化倾向。传统媒体转变本身就是报道娱乐化最表象的体现。
第三,强烈的视觉元素充斥新闻报道。新闻标题和图片能给受众带来即刻的直观视觉冲击感受,受众通过浏览标题和图片来代替文字阅读。因此,标题和图片是报道娱乐化重要的表现细节。
媒体为使新闻标题受到受众青睐,跳出平铺直叙的表现手法,采用多样化的形式加以表述。针对张某某超生,许多媒体采用玩笑、戏谑的表达来叙述,例如《张艺谋超生疑云,不能变成“葫芦案”》[2]、《有一部荒诞大片叫“寻找张艺谋”》[3]、《张艺谋为何能演“超生大戏”》[4]等。此外,媒体同时把图片作为新闻报道视觉的中心。通常将大幅的图片、直观的示意图配发在文字报道中,增强了报道的娱乐元素。如一些媒体,尤其是网络媒体,在张某某超生事件报道中制作了张某某与七个孩子的漫画,极具讽刺地展示该事件的始末。
媒体利用新闻标题和图片确实吸引了受众眼球,但实则缺乏对新闻事件理性的研判,违背了新闻专业主义的要求,难免背上低俗化的骂名。
三、报道娱乐化之修复思路探析
新闻传播规律的作用支撑着报道娱乐化强大的生命力,这在李某某、张某某、孙某三位新闻当事人所涉及事件的传播中均可看出。的确,新闻传播规律是客观的,决定事件发展的趋势和方向,所以我们必须承认报道娱乐化是新闻传播规律直接作用的结果,同时,新媒体环境的推动使这种传播现象显示出更为复杂的趋向。作为媒体,除了在意识上要正视这一客观现象的存在,在实践中也应积极探寻修复思路,以求媒体更科学地研判舆情、更积极地引导舆论。
思路一:把深入分析舆情视为舆情研判的重要准则。新闻的力量在于通过真实、全面、及时信息给受众的认识提供有效的信念,这必然要通过媒体对舆情信息全面而深入的掌握来实现。舆情的“研”与“判”不能离开主体主观因素的介入,因此,研判的重要准则是从实际出发,在全面掌握舆情信息的基础上,经分析整理,研究异常的深意和探求事实的本质。
此外,舆情信息只是舆情的一种反映形式,舆情也在不断变化,既随主体变动而变异,也随客体变化而异动。舆情能引起公众相互之间的感应并凸显其影响力,反过来,相互之间的感应又能促使舆情产生进一步的叠加效应。舆情研判若脱离对舆情规律的探寻,极易造成误判。因此,记者要特别下功夫分析舆情,使研判具有科学性,从而向受众提供事实真相,以主流的评论引导舆论。
思路二:把着眼于事件本身视为舆情研判的基本意识。媒体必须清楚,从事件本身的角度出发进行舆情研判是媒体专业精神的体现,同时也是对新闻传播规律的尊重。实现报道意识的回归,自然能避免研判的失误。舆论是在事实的基础上产生的,可以说是对事实的延伸,因此,媒体在进行舆情研判时,应着眼于事件本身,理智、冷静地分析复杂的舆情,在充分掌握真实舆情信息的前提下有效地报道,但在此过程中,媒体不能一味追求眼球效应来迎合受众。
思路三:把提升媒体素养视为舆情研判的内在关键。在网络舆情、微舆情强势介入之下,媒体,尤其作为主流媒体,能否第一时间研判发声,给受众解疑释惑,且做到不失语,成为媒体权威性和公信力关键的考量标准。因此,媒体首先要尊重传播规律,及时还原真相,对于复杂难辨的舆情信息,要以反思的态度多方求证、深入调查,跳出成见,给受众展示真实的信息,保障受众的知晓权。在面对质疑较多的问题时,请有关部门或专家及时解答,以便清除信息盲点,有效遏制负面舆论的产生。
参考文献:
[1] 丁柏铨.媒介融合:概念、动因及利弊[J].南京社会科学,2011(11).
[2] 刘晶瑶.张艺谋超生疑云,不能变成“葫芦案”[J/OL].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2013-11/21/c_118229026.htm,2013-11-21.
[3] 姚文晖.有一部荒诞大片叫“寻找张艺谋”[N].春城晚报,2013-11-21.
[4] 袁云才.张艺谋为何能演“超生大戏”[N].长沙晚报,2013-05-10.
[责任编辑:思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