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的新机遇和新挑战

2014-11-05 03:24杨成明张棉好
教育与职业 2014年20期
关键词:体系人才职业

杨成明 张棉好

一、引言

1996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提出要依据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教育普及程度的地区性差异,积极推动初中后不同阶段的教育分流,构建、完善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共发展,与其他教育协调发展的职业教育体系。由此,我国社会各界开始积极探索、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体系。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水平和我国现代化程度的不断提升,职业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日益重要。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明确提出要“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满足社会大众终身学习需求与市场需要,和劳动力就业紧密结合,积极推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形成结构合理、形式多样、灵活开放、自主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首次用“大力发展”来表述我国对于职业教育发展的支持力度,同时还指出“到2020年,我国将构建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职业教育作为与经济发展、个体发展联系最为紧密的教育形式之一,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发挥着不同的功用。随着我国社会全面改革步伐的加快,构建具有新时期特征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服务经济、社会和个体的可持续发展,既是社会经济各领域的外在期盼,也是职业教育自身提升吸引力、疏通发展渠道等的内在需求。新的时期,国家高层和社会各界都逐步认识到职业教育的重要意义,这也为职业教育的发展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如何把握新的机遇、克服当下职业教育的欠缺和迎接时代提出的新挑战,也是职业教育能否实现质的飞跃的关键。

二、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的新机遇

目前,我国现有的职业教育体系主要存在中高职衔接不畅、普职沟通困难、学制体系不完善等一系列问题。出于社会经济各领域改革和职业教育自身转型的需要,构建具有现代意义的职业教育体系成为社会各界的共同期盼。在此背景下,国家高层、社会各界等都通过顶层设计、教育改革等多元化途径来改善以往职业教育体系的欠缺,这就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1.国家顶层设计重视,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摆在了更加突出的战略地位。自2011年始,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和国际水准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教育部开展了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国家专项规划,基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及《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0—2020年)》等一系列战略规划,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纳入国家专项计划,从国家层面思考、定位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这不仅为职业教育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统一了各部门对于职业教育的认识,也为构建满足国家战略需要和职业教育自身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提供了充分条件。

2014年2月国务院关于“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常务会议,强调牢固确立职业教育在国家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地位,通过创新职业教育模式、增加职业院校办学自主权、开辟多元通道来促使中高职间的衔接、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之间的衔接,引导一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不断推动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实现“三对接”,支持社会力量参与职业教育的兴办和改革,探索多方位的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强化职业教育规范发展的政策支持和监管保障,确保职业教育充足的发展动力。从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国家专项规划到国家政府战略层面对于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强调,促使了社会层面对于发展职业教育重要意义的认识,推动了社会各界对于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思考,这便为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树立了国家层面的标榜意识,从而强化了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时代意义,为职业教育创造了发展机遇,营造了改革氛围,提供了转型条件。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还引起了2014年“两会”代表的重视。其中,民盟党派就职业教育的招生制度、中高职衔接民办高职经费保障等问题,通过与台湾地区的比较来为大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献言献策,并且推动这些建议在国家顶层设计的参考下上升为国家意志。综上所述,不管是国家和政府层面的重视与倡导,还是社会各界通过高端途径的建议,都体现出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高校转型改革,提升受教育者学历层次,增加职业教育吸引力。针对我国部分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较低和职业教育缺乏本科层次的问题,教育部副部长鲁昕3月23日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表示,在我国1200所普通高等院校中,有条件的高校需要通过转型来成为应用技术型大学。这将使我国职业教育的学制体系更加完善,更加适应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接受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既可以满足受教育者学历方面的需要,为今后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奠定基础;也可使得毕业生获取职业资格证书,成为优秀技能型人才。这不仅对学生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有利于缓解我国高技能人才的短缺。

3.高考形式改革,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多元立交桥逐步形成。据相关数据统计,近几年来每年从中高等学校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毕业生总量在1700万人左右,而毕业生就业技能与市场需求的结构性矛盾却日益突出。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对技能型人才需求的不断增加,迫切需要通过高考的分流来培养技能型人才,以此来满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对于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在此背景下,教育部副部长鲁昕指出,我国即将出台方案,实现两类人才、两种模式高考。第一种高考模式是技术技能人才(包括三类人才,第一类是工程师,第二类是高级技工,第三类是高素质劳动者)的高考,考试内容为技能加文化知识;第二种高考模式就是现在的高考,即学术型人才的高考。技能型人才的高考和学术型人才的高考分开进行。应用技术型本科的设置和高考的改革促使职业教育内部各个层次有效衔接和畅通,逐步形成了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类型。与此同时,促进了普通教育向职业教育各个层次的流通,这就为构建多元立交桥,全面实现我国职业教育各层次之间的通畅衔接、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之间的有效沟通奠定了良好基础。

三、全面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新特征

在新的历史机遇下,全面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在功能体系、学制体系以及人才培养体系等方面都显现出一些新的特征。

1.全方位、立体式职业教育功能体系的凸显。现代职业教育的功能体系随着经济社会的变革和职业教育自身的发展也在不断进行自我调适,从而能够满足社会和个体持续发展的新需要。全方位的特征主要表现在职业教育服务社会的功能,形成了区别于以往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一般意义的功用,具体表现为:政治功能,培养公民形成现代化的公民意识,从而形成良好的政治信仰,在推动我国民主化水平不断提升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经济功能,结合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调整和产业结构的升级,积极调整专业设置,根据我国的产业发展规划,制订职业教育服务经济发展的新的专业设置计划,使得职业教育专业设置逐步贴近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等领域,从而提升职业教育适应市场需求的主动性;文化功能,利用职业教育学徒制等途径,积极探索职业教育在我国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和创新中的具体效能,通过自身的独特性为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和民族科学文化素质服务。立体式主要表现为促进个体持续发展方面的特征,随着学习型社会的逐步形成,终身教育的理念日益影响人们日常的学习、生活,传统职业教育对于个体的功能较多关注个体一次性就业的能力,而对于个体持续发展所需要的良好职业素质、学习能力、适应能力以及创业能力等方面缺少关注。在我国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的今天,“以人为本”受到社会各领域的推崇,因此职业教育在促进个体具备持续发展能力的过程中,应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始终为个体的更好发展服务。

2.多元立交的职业教育学制体系的构建。当下职业教育的学制体系存在普通教育进入职业教育易,而职业教育进入普通教育难;职业教育缺乏高职以上更高层次的教育形式,被社会称为“断头教育”;中职和高职之间衔接不畅等一系列问题。高考的改革以及应用技术型大学的建立,有利于解决我国职业教育缺乏高层次教育形式的现状,在促进职业教育各层次之间有效衔接的同时,推动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之间的沟通。随着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可通过建立弹性学制与学分转换制度,促进中职和普高学生之间自由的流动;通过设置第四级教育形式,促进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之间的良好转换,减少由于大部分学生来自于普高而在高职课程中开设中职专业基础课和专业实践课程,从而造成课程资源重复的现象;通过设立应用技术型大学预科班、非预科班,满足不同生源的学习要求,设立培训部来提升普通本科毕业生通过技能培训使其获取功能岗位的能力。各项措施的不断实行使得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所需的多元立交逐步形成(见下图)。

现代职业教育学制体系图

3.“重技能轻学历”社会氛围的营造。“唯学历论”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各行业选拔人才的重要特征,使得职业教育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遭遇“冷落”,处境尴尬。在这种崇尚学历的社会氛围下,招生难成为职业教育办学的头等难事,职业教育成为低普通教育一等的教育层次,在发展过程中缺乏吸引力而“不受人待见”。经济社会的全面改革,使得现代化建设中对于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求职者的技能配备逐步在职场上凸显出优势,促使人们对于高技能人才进行重新审视。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明确强调:“要发展与市场相匹配的职业教育、培养与市场相匹配的职业人才,形成‘不唯学历凭能力’的社会氛围。”国家高层的倡导和社会用人单位对于高技能人才的不断需求,使得“重学历轻技能”的社会氛围逐步改善,推动了“重技能轻学历”社会氛围的逐步形成。

4.职业教育类型观的逐步形成与学科地位的不断提升。职业教育是促进个体和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教育类型,但是由于其发展历史较短,以及其实践性和功利性的强化,导致科学性和人本性未能凸显,至今未形成完整的学科体系。而只有提升职业教育的学科地位,才能使其在促进自身发展和社会地位提高方面拥有更多的话语权。在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职业教育自身固有的特性使得人们逐步意识到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本质性的差别,通过高考的改革、应用技术型大学的建立,使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关系由从属关系逐步向并列发展关系转变。社会各界的学者也逐渐改变以往在普通教育基础上来寻求职业教育发展的理论支撑的做法,使得职业教育自身的专业理论建构得到发展,从而推动职业教育的课程论、教学论逐步显现出自身的特点,使得职业科学逐步成为职业教育的基准科学理论。职业教育类型观赋予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逐步趋同的学科地位,与以往相比,必然是提升了职业教育原有的学科地位。

四、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面临的新挑战

由于当下我国职业教育在管理体制、法律保障体系、办学体系等方面还存在各种问题,使得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在适应经济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升级、凸显学习型社会的特征和终身教育理念、促使个体持续发展等方面面临一些新的挑战。

1.科学有效、统一协调的管理体系亟待形成。以往的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条块式管理的特征很明显,表现为职业高中和高职由教育部门管理,而中职和职业培训由劳动保障部门管理;教育部门负责学历证书的管理,劳动部门负责职业资格证书的管理;教育事业费由财政部门管理,教育基本建设费由发改委管理。这种多头管理的现象不仅容易造成管理责任不明确、管理效率低等问题,更增加了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阻力。随着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的逐步深入,职业教育内部各层次之间的衔接更加顺畅,这就急需构建科学有效、统一协调的管理体系来管理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各项事务。

2.完善、明确的法律保障体系亟待建立。职业教育发达国家都有不同层次、不同深度的法律规范来保障职业教育的发展和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和完善,如德国制定了《联邦职业教育法》《州学校法》《职业教育条例》等一系列完备的法律保障职业教育发展。我国当前支撑职业教育的专门法律仅有1996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其内容多是对于职业教育发展的原则性规定,实际性的、操作层面的规定少之又少。同时,法规的具体内容较陈旧、单一,未能进行及时的更新和补充,如对高职发展过程中的招生、专业设置等具体内容均未做出明确规定。国家现在鼓励社会力量参与职业教育办学,而以往的法律对于办学主体的规定仅限于境内主体进行非营利性的教育,这明显与当下的时代需求相矛盾。因此,构建促进校企合作、职业学校实训基地建设、教育资源整合等方面的专门法律,及时更新以往职业教育法律法规中与当下发展实际相背离的内容,使我国职业教育法律体系更加完善、明确地指导各地区职业教育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3.本土化和国际化人才评价机制亟待完善。我国职业教育早已由规模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转变,而其中最为关键的因素就是职业教育人才质量问题。职业教育发达国家确保技能型人才质量的重要手段是建立严格的、统一管理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使得不同等级的技能型人才都能真正掌握实际的技能与理论知识。我国职业教育管理条块化,使得职业资格考试中买卖证书、形式培训等不良现象层出不穷,导致技能型人才的实际技能配备远低于国家指定标准。因此,构建符合国家实际的职业资格证书框架体系,是实现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要举措。与此同时,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还应推动职业教育逐步与国际接轨,这不仅有利于提升我国职业教育的国际化水准,也是提升我国整体人才素质的重要要求。总之,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过程中,一方面,要不断完善我国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和就业准入制度,不断促进职业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另一方面,要注重我国职业资格标准与国家化标准的对接,使得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国际化水准不断提升。

猜你喜欢
体系人才职业
人才云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职业写作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我爱的职业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