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讯 (记者 赵一帆) 2014年4月25日,由北京市卫生计生委组织的“首都疫苗与免疫系列宣传活动启动会”召开,会议总结了北京市免疫疫苗工作的成果。
数据显示,通过多年有计划、有步骤、持续有效地制定和实施首都预防接种政策,北京市已建立起了覆盖全市、可跨区接种、信息化程度较高的预防接种服务体系。截至目前, 全市563个门诊已全部达到免疫预防规范化门诊建设要求,每年接受预防接种超千万人次,已连续28年无脊髓灰质炎野毒病例发生,连续17年无白喉病例发生。百日咳、新生儿破伤风、乙脑、流脑等疾病的发病率、死亡率均已降到历史最低水平。
免疫接种是传染病预防控制策略中最经济、最有效、最方便的手段。随着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市民公共卫生服务需求的增加,北京市免疫规划接种疫苗规模不断变大,达到17种,一类疫苗接种率达到99%以上,成为全国免疫规划疫苗种类最多,覆盖人群最广的省市。此外,北京市已连续7年在中小学生、60岁以上老人中开展流感疫苗免费接种工作,累计接种季节性流感疫苗924万人份,接种率分别超过了70%和40%;已连续15年在学龄前流动儿童中开展强化查漏补种工作,累计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乙肝疫苗、百白破疫苗等37万多人次;连续11年在外来务工人员中开展麻疹、流脑疫苗的预防接种工作,累计接种519万多人次。
近年来,北京市对于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监测机制不断完善、规范,报告病例数和报告质量逐年提高。依据《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及《预
防接种异常反应鉴定办法》,2008年7月,出台了《北京市卫生局、北京市财政局关于印发〈北京市疫苗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相关麻痹型脊髓灰质炎病例补偿办法(试行)〉的通知》。2008年底,开始建立市级、区县级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诊断专家库,制定了《北京市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鉴定实施细则》,市和区县医学会承担相应的鉴定工作。2012年5月16日,在总结3年多来北京市对疫苗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相关麻痹型脊髓灰质炎病例补偿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广泛征集相关委办局、疾控部门、医疗机构和社会公众的意见,出台了《北京市卫生局、北京市财政局关于印发〈北京市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补偿办法(试行〉的通知》。通过一系列政策的完善和实施,切实保护了受种者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