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引领绘一张汾口油茶产业蓝图

2014-11-05 07:49撰文邵海燕
浙江林业 2014年1期
关键词:产业带口镇油茶

◆撰文/邵海燕 徐 跃

汾口镇位于淳安县西部,西连衢州,北邻安徽,被称为“杭州的西大门”,是浙江省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也是全省首批省级中心镇之一,2005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镇”。全镇地域面积122平方公里,其中,山林面积12.7万亩,占69.4%,林业经济发展潜力巨大。

近年来,淳安县高度重视油茶产业的发展,2011年将油茶产业发展列入“十二五”规划,计划到2015年,全县新发展长林系列油茶基地1.5万亩,油茶低产林改造面积2万亩,产值力争达到1亿元以上。为进一步加快林业产业化发展步伐,汾口镇提出了“两带五园六基地”建设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总体思路,“万亩油茶产业带”是汾口镇规划的主要林业产业发展项目。2009年以来,汾口镇共发展良种油茶2476亩,投入资金逾2000万元。其中,2013年发展良种油茶基地1410亩。在未来几年内,汾口镇将致力于培育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推动汾口镇油茶产业化发展。

政策保障与科技服务并重

在杭州市规划的两条油茶产业带中,淳安是发展北线油茶产业带的主要阵地之一。20世纪六七十年代,杭州市曾大规模种植油茶,一度发展到18万亩,后因分山到户、市场疲软等因素,农户在油茶生产上舍不得投入或不敢投入,油茶林长期疏于管理,荒芜严重,产量不断下滑。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茶油以其合理的脂肪酸组成、丰富的营养成分和特有的保健功能,逐渐得到市场的认可,茶油价格稳中有升,林农种植油茶积极性持续高涨。各级政府和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因势利导,通过合理规划、政策引领、科技支撑、龙头带动等措施,实施良种培育、油茶低改、园区示范和品牌建设,大力培育油茶产业,努力促进林农增收致富,取得了一定成效。

出台政策措施。淳安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油茶产业的发展,积极规划布局,并出台产业发展激励政策,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加强油茶良种推广和油茶低产林改造力度,做大做强油茶产业。对连片改造10亩以上的油茶,给予每亩一次性120元的补助;对新种10亩以上油茶连片基地并统一调配优良品种的,给予每亩一次性150元的补助。为确保汾口镇“万亩油茶产业带”建设任务能够顺利实现,汾口镇财政在县林业部门补助的基础上,再安排50万元资金用于油茶产业带建设。此外,还制定了林区道路建设、土地流转等项目的扶持、奖励政策。同时,各村两委通过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保证建设资金及时足额到位。

强化科技服务。汾口林业中心站实行林业技术人员联系示范户制度,全程跟踪指导服务示范户科学经营,建立良种造林示范基地。加强与科研单位的联系,聘请技术指导专家,强化产业的科技支撑。2012—2013年,邀请油茶专家授课,组织林业技术人员及林农参加专题培训,现场指导油茶芽苗砧嫁接、低产林改造、油茶管理等技术,受训人数200余人次。

注重良种繁育。建设良种繁育基地,提供优质种苗,保证油茶产业发展的种苗供应。2008年汾口林场从亚热带林业研究所引进油茶良种长林系列品种共计8个品系的大树4000余株,2010年新建长林系列油茶良种采穗圃基地50亩、长林系列油茶良种繁育基地30亩,到2011年已累计繁育油茶良种苗木160万株,2012年产苗量100万株。2013年采用油茶良种芽苗砧嫁接技术育苗45万株,培育容器油茶苗20万株,充足的优质种苗为汾口镇乃至淳安县的油茶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赢

目前,汾口镇种植的良种油茶长林系列平均亩产达到40公斤以上,按当前市场价60元/公斤计算,近5年内种植的2400多亩油茶稳产期可实现年产值576万多元,油茶产业带既装扮了“青山绿水”,又是一座不断升值的“绿色银行”。

同时,发展林下养殖又给油茶基地带来了新的活力。“把鸡放养在油茶园,取食园中昆虫和百草,鸡粪可以作为有机肥,促进油茶生长。而且这种散养的鸡属原生态,深受消费者喜爱。”经过市场考察和实地调研,宋京村千亩油茶项目的负责人张增夫准备发展林下养殖。直接产值加上林下经济产值,油茶产业将成为当地林业经济发展的一个新增长极。

在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油茶基地的建设也给汾口镇带来了可观的生态效益。早先,汾口镇存在较大面积的荒芜芒类植物山场,给林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森林消防工作带来了不利影响。在2013年度油茶产业带建设中,汾口镇积极开展芒秆山造林,造林面积达1080亩,占油茶基地总面积的76.6%。据该镇副镇长鲁志鸿介绍,汾口镇通过发挥政策杠杆作用,鼓励消灭荒芜芒类植物山场,根据不同地类实行差异化补助,2013年荒山芒秆种植油茶的,县、镇两级总补助800元/亩,旱地补助500元/亩。预计到2015年,油茶产业带建设将彻底清除全镇荒芜芒类植物山场总面积的80%以上,最大程度地消除森林火灾隐患,改善生态环境,发挥生态效益。此外,油茶是良好的生态型经济树种,适应性强,耐干旱、耐霜冻、耐贫瘠,基本无虫害,生态景观效应显著。

林地流转和规模经营有效推进

据统计,2009年,汾口镇原有油茶面积2000余亩,主要分布在9个行政村。其中,分布面积较大的翁川源村原有700亩油茶林,但各家各户分散经营,有的劳动力不足,有的管理不善,收获的油茶籽只能以比较低的价格卖给收购商。面积小、缺乏集约经营、规模化程度不高是制约汾口镇油茶产业化发展的瓶颈所在。

为整合油茶资源,提升产业,汾口镇规划以“万亩油茶产业带”为蓝图,通过林地流转和规模经营整合林地资源,力图突破发展瓶颈,实现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促进油茶集约化、标准化、规模化生产。一方面,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生产经营有利于企业自身科学发展,实现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产业链的延伸,改进产品加工工艺,发挥品牌效应,增加油茶附加值;另一方面,龙头企业的发展有利于引导带动更多的农民参与发展油茶生产,实现企业、社会和农民间的资源整合,推动汾口油茶产业的整体前进与升级。

在2013年度的油茶项目中,汾口镇实现林地流转840亩,占总面积的59.6%。推广700亩良种油茶生态高效标准化栽培模式,占总面积的49.6%,其油茶基地全部开辟水平梯带,种植长林系列两年生油茶良种容器苗,进行良种油茶生态高效标准化栽培,基础配套设施完善。建设林道主干道3公里,基地中开设辅助道4公里,方便经营管理,减少运输成本。建造容积为25立方米的蓄水池2个,埋设水管3000米,用于干旱季节引水抗旱,保证油茶稳产丰产。2010—2012年,汾口镇共完成油茶低产林改造950亩。峰溪村有老油茶园800余亩,该村筹集到10万元资金对其中500亩油茶进行了劈山抚育,油茶增产效果明显。2012年,该村油茶产值在50万元以上,油茶产业一项收入为村中700余口人人均增收700元。

多种所有制经营形式并举

2013年3月28日,李克强总理在江苏常熟考察家庭农场发展情况时指出:“通过股份合作、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等多种形式发展现代农业是大方向。”在2013年度油茶产业带建设中,股份合作经营600亩,占42.6%;家庭经营420亩,占29.8%;集体经营390亩,占27.6%。多种所有制经营形式组成比例合理,非公有制林业充满活力,显示汾口良种油茶产业的蓬勃生机。

在股份合作经营中,企业投入资金进行整地、种植,荒山以股份形式入股基地。宋京村的800亩荒山与杭州千岛湖青林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联姻”,已经入股了千亩油茶基地。该公司在前期做了大量的调研工作,并准备一期规划800多亩油茶基地,后期将扩大种植面积,建立油茶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产业链。荒山以股份形式入股基地,今后村里不仅能得到主营经济作物的纯利润的10%,还可以提供就业机会让村民在家就业,农户还可以将自己种植的油茶果卖给公司加工,构筑互利共赢的模式。

家庭经营异军突起,其中红旗村余炳松290亩的家庭林场计划在投产后申请注册油茶专业合作社,通过“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实现家庭经营基础上的农业现代化的新路径。红星村村民周世平于2011年种植的100亩油茶经过两年来的精心管护,2013年已经陆续挂果,预计2014—2015年将进入盛产期。非公有制林业的发展,有利于增加林业发展的投入,推进林业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促进林业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为汾口油茶的发展增添了新的活力。

猜你喜欢
产业带口镇油茶
诸暨市店口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
油茶种植技术措施与油茶作物发展前景分析
油茶种植市场展望及营造林技术探究
幼小携手 感悟成长
家乡的油茶
京喜与澄海玩具产业带携手
人参果 脱贫果
浏阳河文化旅游产业带发展路径研究
论区域分工对农产品竞争力的影响
新兴县老促会组织老区村油茶种植户到罗定学习取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