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国志
正安县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来,以全面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为契机,立足实际,积极探索实施151“党群直通车”服务行动,即落实“党员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制度”要求,突出“党的声音‘直通车、社情民意‘直通车、产业发展‘直通车、纠纷调解‘直通车、便民惠民‘直通车”五大重点,实现“使干部多走一公里,让群众少走一公里,切实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目标,以制度形式建立干部直接联系和服务群众的常态化机制,成为推进党员志愿服务制度化的有效载体,受到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欢迎。
分阶段推进
形成社会服务新格局
151“党群直通车”服务行动分三个阶段推进,即2014年“扎实推进”,2015年“深化拓展”,2016年“巩固提高”。同时按照“精准化服务、全方位覆盖、常态化保障”的要求,积极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覆盖城乡的服务体系,形成“党政主导、城乡统筹、上下联动、多元结合、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服务新格局。
分层组建服务队伍,实现服务精准化。全县以县直各单位和乡镇、村(社区)为基本单位,县里成立151“党群直通车”服务行动指导中心,县直各单位、各乡镇成立151“党群直通车”服务行动队,各村(社区)成立151“党群直通车”服务行动分队,有条件的村民党小组和村民小组成立151“党群直通车”服务行动小分队。各服务行动队队员定期或不定期深入基层听民情、解民忧、顺民心、办民事,实现服务由分散型向精准化转变。
县直单位和乡镇结合工作实际创新方法,开展“分类结亲”即“一对一”服务,根据群众需求送政策、送项目、送技术、送资金、送点子等,帮助他们理清发展思路、改善基础设施、解决发展难题。同时,各单位还开展组团式集中服务,以单位服务行动队为基础,集中力量联系后进村、后进组,构建“县直单位‘党群直通车服务行动队+后进村(社区)+后进组+贫困户”精准模式,使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的层次更加清晰、任务更加明确、覆盖更加全面。
整合社会闲散资源,实现服务优质化。在开展151“党群直通车”服务行动过程中,正安县将党务群团部门、政府组成部门、企事业单位、社团组织以及“两代表一委员”、党群连心户、入党积极分子、在外乡友等各方面资源整合起来,集中到151“党群直通车”服务行动团队中,实现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从以条为主、各自为政向条块结合、形成合力转变。同时,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也从党务部门“单兵作战”向有效整合各种社会资源“集团作战”转变,党建工作的资源和力量得到极大地整合与充实。151“党群直通车”服务行动为协调各方力量,整合各种资源建立应急机制提供了平台,使党员干部为群众提供更加及时、专业、有效的服务。
明确队员行动职责,实现服务高效化。全县根据县直机关和基层党员干部、学校教师、企业职工、医生护士、农技干部、大学生村官、志愿者、在外乡友等的资源优势,按照“精准、优质、高效”的目标要求,充分发挥“亲情、乡情、友情”的情感纽带作用,全面激发他们参与传递党的声音、听取社情民意、帮助发展致富、化解矛盾纠纷、服务人民群众“五个重点”工作,根据实际情况和服务对象需求,定时或不定时开展上门服务、定点服务、流动服务、集中服务等,及时掌握基层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积极帮助他们排忧解难,把分散服务变为有针对性服务,把被动服务变为主动性服务,实现服务高效化。
强化日常考核管理,实现服务常态化。正安县成立151“党群直通车”服务行动指导中心,负责总体协调指导全县服务行动工作。县委宣传部、县委办公室、县农牧局、县委政法委、县委组织部作为牵头单位,分别负责五部“直通车”服务行动队的协调指导,各责任单位按照牵头单位的实施方案和工作安排,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方案并开展服务行动。乡镇负责对村(社区)服务行动分队、小分队的培训指导和考核管理。同时,对全县各单位开展151“党群直通车”服务行动工作进行专项考核,将党员干部在开展151“党群直通车”服务行动中的表现情况作为年度考核、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推动广大党员干部积极服务群众,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实现服务行动常态化。
从理论到实践成效显著
正安县151“党群直通车”服务行动从理论走向探索、从探索走向实践、从实践走向完善,并在全县大力开展,取得显著成效。
解决群众难题,密切党群干群鱼水关系,是“民情快递员”。151“党群直通车”服务行动发挥民情“窗口”、互动平台作用,是设在群众家门口的社情民意站、投诉咨询处和困难帮扶点。基层群众普遍反映,开展151“党群直通车”服务行动以来,意见好提了,急事愁事有人管了,反映的问题没有“弯弯绕”,都解决得很好。一些基层的群众讲:“来自上面的党员干部和我们‘结亲戚,不仅教会了我们技术,还帮助我们‘富了脑子。”据统计,服务行动开展以来,直接解决群众反映的各类问题13500多件,问卷调查显示群众满意率为96%。
增强行为自觉,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是“先锋示范岗”。瑞溪镇党委副书记范红兰说,一年365天,党员每天24小时保持开机状态,哪里有群众需要,151“党群直通车”就会来到你身边。汪家田村党支部书记骆运勇认为,151“党群直通车”服务行动引导党员“沉下基层”为民服务,这种服务理念已经深入人心,成为党员干部的日常行为和习惯。一些参加服务行动的队员说,对群众反映的事项,我们不一定都能圆满解决,但一定会尽最大努力去为群众排忧解难。
强化实践锻炼,提升党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是 “社会大舞台”。在151“党群直通车”服务行动中,各单位驻村干部、新进公务员成为服务行动队联络员,协同配合开展工作,这种一线培养干部的方式,使那些缺乏基层经历的年轻干部学有目标、干有方向。市坪乡151“党群直通车”服务行动队员周显峰谈到,参加服务行动最大的感受就是全面提升了自己,丰富了经历,增加了阅历,以前不知道怎么和群众打交道,现在和群众在一起很“开心”,成了亲密朋友。许多刚从大学毕业参加工作的公务员反映,151“党群直通车”服务行动,就是一个“社会大舞台”,每次到基层一线去为民服务,都会在里边学到很多知识,接触不少地气,增加不少“底气”。
践行群众路线
显现多元效应
实践证明,151“党群直通车”服务行动完全符合中央关于完善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和推动共产党员志愿服务活动深入开展的要求,是践行群众路线正确而有效的方法。151“党群直通车”服务行动的开展,显现出力量大凝聚、民心大融合、作风大转变、能力大提升的多元效应,为下一步工作提供了很好的启示。
必须坚持顶层制度设计。正安县151“党群直通车”服务行动的做法,较好地实现了系统的协同作用,各类社会组织、队伍、平台等“抱团给力”,发挥出最大效益。151“党群直通车”服务行动,前一个“1”是关键、核心、不变量,“5”是延伸、拓展、可变量,后一个“1”是愿望、方向、目标值。这种系统性、民生性、开放性的制度设计,既突出了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核心作用,又为基层探索创新留出了空间。同时,以一证、一档、一卡、一账、一旗、一簿“六个一”为抓手的服务行动体系,更加有效地促进了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规范化和制度化。
必须坚持直接联系群众。151“党群直通车”服务行动有效解决了党员干部脱离基层、脱离群众、脱离实际的问题。实践证明,联系群众是党员干部的基本功,不能以慰问、帮扶代替直接联系,联系群众贵在参与、重在服务。151“党群直通车”服务行动“一竿子”插到底,不定时、不定点、不定人进行上门服务、集中服务、流动服务、结对服务,实现全方位、多角度了解群众、服务群众。
必须坚持党员干部自觉。党员干部队伍是建成同步小康社会的先锋队、主力军,只有保持和体现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才会得到根本保证。开展151“党群直通车”服务行动,要着力抓住提高党员干部队伍素质、发挥“正能量”,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宗旨意识、创新意识、自律意识和服务意识,教育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激发党员干部队伍活力,调动党员干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切实增强了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凝聚人心、推动发展、服务群众的能力。(作者系中共正安县委常委、组织部长 责任编辑/哈文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