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海龙 朱广浩 毕清林 游慧慧
摘 要 综述了在观赏鱼原色标本制作中几种常见方法及操作原理,以期为提高原色标本制作质量以理论指导。
关键词 原色标本;浸制;塑化;剥制
中图分类号:Q94-3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4)24--02
制作一种栩栩如生、色彩保持度高的彩色观赏鱼标本,在科研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价值,而且在标本展示、陈列和艺术欣赏等方面也有着重要的作用。并且普通保存方法的鱼类标本,常迅速褪色而显枯草色,原有的艳丽色彩难以长期保持。而本项目对彩色观赏鱼的原色标本制作进行探索,具有较高的科研价值和应用价值。在联系实际情况基础上,收集相关资料,整理成文,以期待为广大水产、水族工作者提供参考资料。
1 标本的选择
作为制作标本用的观赏鱼,需要完整、新鲜、鳍条和鳞片基本上完整。尽量选择活体或刚死不久,且内脏完整,没有腐烂迹象的个体。冰鲜标本可以解冻后再用[1]。若为活体,可以暂时先养起来,一旦死亡,就不能再继续浸泡在水中,以避免鱼体内渗透入过多的水分,使其腐败变质或内脏腐烂,死后的鱼,在没有用药处理之前,可以先用纱布覆盖或包裹,以达到防止鱼体干燥或脱水,保持标本的新鲜完好,鱼体柔软的效果。
2 不同方法的标本处理与保存
2.1 浸制标本保色法
浸制彩色观赏鱼标本是延续其色彩的一种方式,但是作为鱼类浸制标本,其艳丽的色彩往往难以保持。浸制标本的常用浸制液是福尔马林和酒精,用它们制作标本程序简单、购置方便、成本也较低,但却不能很好地保存彩色鱼类的颜色,会使其原有的天然色彩消失,最后成为千篇一律的淡褐色,从而降低了标本在教学中的直观性[2]。为保存鱼类标本的天然颜色,需对保存液加以处理。
2.1.1 浸制处理
可采用窒息法把鱼处死,将粘附在鱼体上的黏液等污物洗净,操作时需要放轻动作,以避免弄掉鱼鳞,或者损坏鳍条,拍照以留存鱼原始色彩图片,接下来配制浸制液8%福尔马林+2%苯酚,再腹腔注射,进针部位在腹鳍的基部,注射到腹腔等部位稍硬,胸鳍等部位微微张开为适宜。
2.1.2 浸制保存
标本观赏鱼在注射过后先放在解剖盘里,用湿纱布等材料包裹起来,等到鱼定型结束,可以把鱼放到标本缸里,用配制好的浸制液浸制保存[3]。固定动作尽量要温和,时间要尽量缩短,但要保证灭菌完全,此外,海水鱼种类的保存液最好调制的跟海水等渗,以减少标本的皱缩,存放标本的标本缸需要用黄油密封住口和盖,以避免苯酚的氧化变色[4]。
2.2 塑化标本保色法
塑化该项技术最早由德国海德堡大学生物塑化研究所Gunther VOII Hagens博士在1978年到1990年研究出来的。是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生物标本保存技术之一。原理是利用液态高分子化合物或多聚物,通过真空渗透手段进入组织内代替组织中的水份,并通过硬化处理,是组织达到塑化的目的[5]。
2.2.1 塑化处理
处死过后的观赏鱼,要马上注入25%的聚乙二醇分子量600(含1%麝香草酚),再将其浸泡在聚乙二醇里。通过添加蒸馏水来配制出浓度分别为25%、50%、75%、100%的聚乙二醇梯度溶液。温度保持在在室温条件下,由低到高的梯度溶液每日换一次,直到换为100%的聚乙二醇。2~3 d后,把分子量6 000以上的聚乙二醇放置在59℃的温箱中,等到完全溶化,就把标本转入并完全浸没。10~12 h过后,把取出标本,用电吹风不断加热,同时用塑料泡沫等材料吸走表面多余的聚乙二醇,等到还未冷却时马上定型,防止冷却变硬。最后用分子量低于600的聚乙二醇在标本表面涂一层,以保持光泽与湿润感[6]。标本塑化后需整形处理。将塑化后的标本移入保温箱,调节温度为60℃,用注射器把溶化的石蜡抽出,注射进其干瘪处,填充至饱满程度。
2.2.2 塑化保存
制作成型的标本可直接以各种姿态摆放或固定在有机玻璃板上,置于标本瓶内。保存过程中,可以用泡沫塑料等材料蘸取适量的分子量低于600的聚乙二醇擦洗表面灰尘等脏物。
2.3 剥制标本保色法
剥制标本这门工艺是重现动物生前形象,就是把死去动物的皮张通过多种工艺和材料进行加工与处理,重新通过材料进行填充与整形,重塑生前形态,既让它们永久储藏保存,同时又能保持如生姿态,对于濒临灭种的部分物种制作剥制标本,具有更高的价值[7]。此外,该法制作的标本耐运输和储藏,也不容易退色。
2.3.1 剥制处理
目前我国鱼类剥制标本还是采用传统的剥制法,(1)进行生物学特性测量与摄影:为了保留标本原始数据并能在整形时进行比较参考,必须要对其进行局部及整体的摄影和测量。(2)进行剥制:选择切口位置要在鱼类腹部中线,在解剖工具帮助下仔细将骨骼、肌肉、脂肪尽量剔除掉,还要保持鳞片、皮肤及鳍条的完整性。(3)进行浸皮:部分脂肪组织不易被剔除,其中可用95%工业用酒精浸泡1~3 d小型观赏鱼类;用1份明矾、2份食盐和10份水配制的溶液浸泡5~10 d大型观赏鱼类。为保证鱼皮不起皱变形,还需要在鱼皮上涂抹适量的甘油。(4)制作合适假体:选择棍、钢丝、竹等支撑材料作假体,大小比例要适合。(5)进行整形:选择化纤棉及聚乙烯等不易腐烂的材料作填充物,注意尽量使鱼体被撑至原形 [8]。
2.3.2 剥制保存
涂抹防腐材料,并将切口缝合起来:可以采用常见防腐剂明矾和樟脑,在缝合好切口的部位再涂抹石蜡,并用清漆把鱼体的表面再薄薄的刷上一层,用来保证鱼表颜色艳丽不变色。
3 结语
鱼类标本的采集和制作是一门涉及多种知识的学科,在生物科研、教学以及展览陈列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也是目前国内研究的热门课题。目前常用的方法如:浸制标本保色法、塑化标本保色法、剥制标本保色法等都有各自的利弊。所以读者在选用观赏鱼原色标本制作方法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比选择。
参考文献
[1]冯恩慧,陈炜.鱼类浸制标本的制作技术[J].生物学杂志,1998,8(15):33-34.
[2]王玉欣.保色标本和透明标本的制作[J].生物学杂志,1997,(1):42.
[3]陈凯.生物标本的管理和维修[J].安徽农业科学,2005,33(2):371-372.
[4]王鉴衷.关于彩色鱼类、两栖类、爬行类浸制标本保色法的探讨[J].舟山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3):54-56.
[5]杨成杰,石谨,李忠华.解刨学特殊标本制作技术[M].香港:银河出版社,2004:103-104.
[6]唐安科.一种简易塑化动物标本的制作方法[J].生物学通报,2006,41(9):56-57.
[7]祝尧荣.动物剥制标本制作技术[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0,20(6):123-124.
[8]肖方.在动物标本制作中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J].生物学通报,1997,32(2):30.
(责任编辑:刘昀)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