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岩俊+孙志字
冷战时期,日本的首要作战对象是苏联,日本列岛北部地区首当其冲,中部地区则负责随时向北部地区增援,而且中部地区是日本的政治、经济中心,因此这两个地区一直是地面防空和空中作战的重点。苏联解体后,日本航空自卫队的注意力开始向西和向南转移。其目的首先是扩大日本在东亚地区的军事影响力,一旦朝鲜半岛或者台湾海峡发生军事冲突,如果美国进行干涉,日本作为美国的盟国,则能更为主动地介入其中,因此日本须将其军事部署调整到新的战略重点上。其次,一方面日本在东海划界和钓鱼岛、竹岛的主权问题上与邻国存在争议,另一方面日本想保证在中国南海海上运输线的绝对安全,争夺海洋权益,因此日本企图增强其在南面的军事实力。
在日本大的军事部署格局尚未完全调整过来的情况下,对于中国东南沿海和东南亚地区,位于日本本土的大部分一空军基地显得鞭长莫及,因此,冲绳地区就成为日本航空自卫队的主要前沿基地。日本航空自卫队在冲绳最主要的基地就是那霸基地,这也是日本距离钓鱼岛最近的军事基地。那霸机场最多可容纳150架战机,目前驻有第83航空队第204飞行队,装备20多架F-15J/DJ战斗机。据相关资料显示,第204飞行队装备的F-15J/DJ于2009年3月部署到此,作战半径可覆盖钓鱼岛,用于替换老旧的F-4战斗机。
20世纪70年代末,日本从美国购买了首批14架F-15战斗机。随后,日本航空自卫队自1980年开始了引进该型战斗机的“和平之鹰”计划,由日本三菱重工引进麦道公司的F-15战斗机生产线,包括单座的F-15J和双座的F-15DJ战斗教练机,并于1982年开始装备部队。F-15J/DJ的规格与美国F-15C/D早期型相似,主要系统与美国战斗机相同,只是换装了J/ALQ-8型电子支援系统和XJ/APQ-1型雷达预警接收机等日本自产的小型感测装置。
美国空军是F-15最早的使用者,时至今日,F-15中服役时间最长的已经超过30年,最短的也有15年,日本F-15J的老旧程度与之相当。原计划F-15将服役至2025年,然而近些年F-15系列战斗机因机体老化带来的结构上的安全问题日益突出,所引发的事故更是愈加频繁。
2007年11月,一架美国空军F-15在空战训练时突然解体坠毁,飞行员安全逃生。当月4日美国空军宣布F-15基于“适航性疑虑”,将停止部分“非关键性飞行任务”。随后,又于当月5日晚间宣布扩大停飞范围,新的停飞令适用于包括部署在阿富汗执行反恐作战任务的全球各地的F-15。此时,美军所有的676架F-15已全部停飞。日本航空自卫队亦于11月5日宣布全面停飞其F-15J/DJ。2008年1月,美国空军经过检查,发现约有180架F-15存在纵梁裂缝,此项缺陷有可能导致这180架战机提早退役。
2011年7月5日,在中日钓鱼岛问题再度升温之际,日本航空自卫队第204飞行队的1架F-15J从那霸基地起飞执行训练任务时坠入基地西北180千米处的东海之中,一名飞行员失踪。为此,日本航空自卫队再次在全国范围内暂时停飞了所有的F-15J。
对于复杂精密的现代战斗机而言,即便是一起偶然事故也可能意味着该型号飞机的安全性出现了巨大问题。事实上,日本航空自卫队的F-15J曾于近几年接连出现过多起故障,继而导致了整个机群的多次停飞。仅在2009年,F-15J就曾出现海上飞行训练时掉落引擎部件、飞行表演时尾翼翼尖掉落和降落时主起落架发生故障三起严重事故。可见,F-15J/DJ的每次事故并非偶然的孤立事件,其原因是该型机群所共有的、长期的可靠安全性上的缺陷和通病。
F-15/DJ作为日本航空自卫队的主力制空战机,紧盯邻国动向,是日本争夺周边海域制空权为数不多的选择。按照日本航空自卫队战备巡逻规定,204飞行队每日安排4架F-15J在基地值勤,一旦有不明飞行器进入防空识别区,接到紧急警报后日本战机必须在5分钟内携带AIM-9L或AAM-3等空空导弹升空,以双机编队前往拦截。当F-15J距离目标600米时,飞行员首先目视观察目标轮廓,确认其国籍,观察目标是否挂载武器。如果目标没有敌对意图,日机通常会采取伴随飞行的措施,并利用无线电喊话,拍下目标照片。如果目标不肯离去,日本拦截机则采用雷达锁定等强硬措施予以警告。
钓鱼岛主权问题升温以来,中国海监飞机赴钓鱼岛附近海域巡逻日益频繁,日本因此多次紧急出动战机升空拦截。日本在应对这一问题时所使用的战斗机全部来自于那霸基地的20余架F-15J,使得第204飞行队成为日本航空自卫队中任务最为频繁的飞行队,这无异于给本已疲惫至极的F-15J/DJ身上又加了一包稻草。近些年日趋频繁的事故表明,这种战绩辉煌的主力战机目前自身状态并不稳定,其战斗力也因此被画上了一个问号。另有分析指出,就目前日本航空自卫队主力战机的表现来看,疲惫的F-15J已不能保证日本取得“地区空中优势”。我们也不禁会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