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烦恼多 角色快调整

2014-11-03 03:53刘姿含
现代养生·上半月 2014年9期
关键词:老年人生活

刘姿含

退休是老年人感觉自己衰老的一个标志,因为很多老年人突然退休在家,什么事情也不做,感觉自己没有什么价值了,还有很多老年人不能及时转换自己的角色,从而引发了很多的身体疾病和心理疾病。

退休,是生活中的一次重大变动,是生命中重要的转折期,同时也是很多人不愿提及的字眼。原来在各自工作岗位上承担着重要角色的老人,有些人曾是领导,受人尊敬,求帮助的人络绎不绝,踏破门槛,如今他们却不得不面对平淡琐碎、无人问津的退休生活。还有一些人,曾经运筹帷幄,工作繁忙,难得有闲暇时间,退休后时间一下却多得无法“挥霍”,成为老年人的生活主旋律。在这些情况下,有些老年人会因无法适应而出现烦躁不安、消沉抑郁等情绪;在面对“空巢”时,他们有时会觉得在感情上和心理上失去了支撑和依靠,人也容易显得衰老。有的老年人甚至出现各种适应不良的行为,如坐卧不安,整日无所事事,并且会有严重的失落感。由于注意力不能集中,还可能常做错事;性格变化明显,极易急躁和发脾气。有的老年人还表现出多疑,当听到他人议论工作时常会烦躁不安,猜疑其有意刺激自己、小看自己。

究竟是什么原因使部分老年人退休后会面临这么多的适应困难呢?大致归纳起来,我们会发现这些困难都与“丧失”有关。

丧失,顾名思义,就是失去曾经拥有的东西。它有几种含义:其一是死亡,指至亲及好友的离世;第二是离开,指没有联系,或者感到被对方拒绝,遭到遗弃,如孩子成年后逐渐的远离、离婚等;第三是失去未来的各种可能性;第四是身体健康和身体功能的逐渐减弱等。这些丧失会在不同的老年人心里引发不同程度的反应。

如果遭遇了重大的丧失,老年人原本怀有的一些基本信念会被打破,内心不再平衡,会表现为诸多感受上的变化,如缺乏安全感、没有控制感、自我价值感或自尊明显降低等等。具体来说,老年人可能面临的丧失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首先是身心健康。由于年龄增长,生理状态老化,老年人的躯体疾病渐渐增多,并且治愈的机会也越来越少,身体的不适本身就会让老人心情不好,再加上依赖别人照顾的机会增多,更让老人觉得自己在给家人增加拖累,进而产生无用感、无助感,以及失去对生活的掌控感;其次是经济基础。退休了,即便是有固定的退休工资,通常也会比在职的时候少,给家里的贡献自然减少,有些老人会因此而感觉自己无用、不重要,在家里的地位下降了;再次是社会角色。退休了,工作多少年积累得来的社会地位通常也就没有了,尤其是原来担任领导职务的人,曾经在社会上承担重要的角色,退休后,无论做什么都产生不了之前的影响力,在家庭以外好像突然没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原来由社会角色带来的自尊感丧失了;第四是自我价值感。他们年轻时为儿女撑起一片天。如今,儿女都已长大成人,过独立的生活或建立自己的小家庭,在社会上也有了自己的圈子,在很多事情上老人已经不知道能再为他们做什么了。生活上、情感上不再被儿女需要,使得老年人在自我价值感上会产生巨大的落差,极易产生失落感。

另外,退休后老年人交往圈子变窄,人际互动减少,甚至亲友逐渐离世,使老年人缺乏情感支持。再加上亲友缺少沟通,让老年人难免产生孤独感。

从老人自身来看,可以做以下努力:

首先是多沟通交流,处理丧失。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人的一生中充满了丧失,同时丧失是和成长共存的,只要这些丧失得到适当的哀伤处理,老年人是可以顺利地度过这段转折期的。恰当的做法是承认、面对并适当表达由丧失导致的哀伤,包括各种情绪感受,如难过、失落、悲伤、生气、恐惧等等。尽快地从哀伤中解脱出来,不妨通过各种方式尽情地宣泄一番,如在亲人挚友面前号啕大哭一场,也可将自己的眷恋怀念之情,用诗文、书信或日记等形式写出来,以抒发胸怀并作为永久的纪念。

其次是发挥余热,重归社会。有的老年人身体硬朗、精力旺盛,又有丰富的从业经验和社会资源,可以考虑重操故业,比如医生、老师受机构返聘,或者自己下海创业,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参与公司的决策经营。这样既创造了经济价值,又为社会做贡献,实现自我价值,还在精神上有所寄托,感觉生活充实。

再次是培养爱好,扩大社交。也许有的人年轻时想学或做一些和工作、升职无关的事,却苦于每日忙碌而未能实现。退休了,有充裕的时间可供支配,去完成这些愿望。如写字作画、种花养鸟、跳舞、气功、打球、下棋、垂钓、旅游等活动,既益智怡情,又增进身心健康。这样也可以多与人互动交流,在集体活动中获得生活上的互助和情感上的支持,就不会感觉孤单和寂寞了。

从家庭来看,如果子女可以抽时间多陪陪老人,和老人多聊聊天,理解老人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和调节,对帮助老人顺利度过转折期有很大帮助。从政府层面上说,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应进一步加强老年教育,让老年人能够更好适应人生角色的转换,也可以增加对社会福利的财政支出,建设好福利体系,从大的角度让老年人“老有所依”。从社会层面来讲,社区或民间组织可以开办“老人活动”、“老人教育”,开展丰富的文体、健身、娱乐等等,为老年人营造新的人际网络和社交圈子。心理咨询机构可专门针对老年人的心理问题立项,有针对性地帮助老人,并需要在隐私保护、咨询手段、课程设计上用更多的心思。

如果人们,包括老年人自己,可以更多地理解退休带来的心理变化,就可以帮助老年人较好地度过退休的初始时期,从而开启新的人生阶段。退休是职业生涯的结束,却也是另一段精彩生活的开始。endprint

猜你喜欢
老年人生活
认识老年人跌倒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老年人噎食的预防、互救和自救
老年人崴脚之后该怎么办?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
漫生活?阅快乐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
水煮生活乐趣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