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的每一个弦都承受着约90公斤的张力,整台钢琴由约20吨的张力紧绷着。因此随着时间推移,弦的状态会一点点变化,而影响音准。
为了保证美妙的音乐效果与良好的触感,一般钢琴使用了大量木材或毛毡等天然的素材,这样的素材与人一样易受冷热或湿度的变化影响。
钢琴的定期保养不仅是为了正确调整随时间流逝而变化的音准,更是作为钢琴的综合性健康诊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为了以良好的状态长期使用钢琴,我们建议至少每年1~2次定期调律,练习量多时增加调律次数为佳。
在日常保养中,表面的灰尘要用毛掸子或法兰绒擦拭。键盘用柔和的布擦拭,很脏的部位,拧紧浸有肥皂水的抹布擦拭,酒精或洗涤剂等药品会损坏键盘,因此不要使用。
市场上销售的化学制品抹布或琴面保养材料成分不明,也请不要使用。
为什么需要定期调音
知识窗
知识加油站
音乐会或演奏会,是指在观众面前的现场表演,通常是音乐的表演。音乐可以是由单独的音乐人所表演或是音乐团体的集体演出,像是管弦乐团、合唱团等。音乐会的通俗称号也叫“show”与“gig”。音乐会所举办的地点有着许多的可能,例如公共演艺厅、夜总会、音乐屋、体育馆、谷仓、音乐厅和多功能的表演场所等等。音乐家通常是在舞台上表演。在唱片尚未流行前,音乐会是听众唯一能有机会听到音乐家演奏的途径。
欣赏音乐会前多熟悉曲目
如果你即将聆听的音乐会曲目大多是你所不熟悉的,先让自己熟悉一下曲目是很好的做法。如果愿意掏钱购买CD,当然是最好的办法,不仅可以不限时间尽情欣赏,还可以永久收藏。如果不想花钱,尤其不确定自己是否会喜欢那些曲目,那么向朋友或从图书馆借来听也是省钱的好办法。假如能听到不同版本的演奏录音更好,因为每位演奏者对相同乐曲都有自己独特的诠释风格,欣赏并比较不同的演奏诠释,更有助于你了解曲子的全貌,也可帮助建立你自己的鉴赏标准。如果你没有太多时间听众家版本也不要紧,至少听过一两次,人们对多少有些熟悉的事物,总是比较容易接受和喜爱。
至少先熟悉主要曲目
通常我们未必拥有或借到每一首演出曲目的录音,尤其时间又不够充裕,那么建议先从聆听主要曲目着手。一场音乐会的主要曲目通常是中场休息之后的第一首或整场音乐会最后的压轴曲(如果是交响乐,中场休息之后通常就只有一首),安排于这个次序是为了避免听众于上半场结束后便离去;其次,上半场第二首曲目通常也是颇具份量的。当然,你也可能是因为喜欢音乐会中其他作品而选这场音乐会的,请别误会,非主要曲目并不表示乐曲就不好,通常被选为主要曲目的作品,可能是该演奏者最拿手的代表作,或是最近卖力练习的新作,也可能是整场音乐会中技巧最艰难、最能展现演奏者精湛技巧功力的作品,有时是份量最重、完整一系列的演出,如奏鸣曲1至4乐章全部,另外也有因为是该曲目在该地区的第一次首演,或当地本土作曲家的重要作品,也是常会被选为主要曲目的。
音乐会的穿着礼仪
西方电影老喜欢嘲笑听音乐会的女性,美其名曰为欣赏音乐会的高尚理由,实际上是为了中场休息时的咖啡时间,和其他女性朋友争奇斗艳、闲话八卦、争风吃醋。虽然有些讽刺,但也有写实贴切的描写,比如听音乐会的女性大排长龙进洗手间的画面,真是一点都不夸张。的确,已有不少音乐会还为此延长了中场休息的时间。所以,准备好好欣赏一场音乐会,第一件要注意的事就是,音乐会前不要吃喝太多让你频频跑厕所的食物,当然也不要吃太撑让自己当场打嗝,成为临时加入的最不受欢迎的伴奏。
关于参加音乐会的穿着,国内外最普遍的情况是男性着西装,女性着洋装(裙装)或小礼服,许多正式场合仍认为女性穿着裤装是不礼貌的打扮,若是知名音乐会,如四大男高音的演唱会或重大音乐会等,不论男女甚至要穿着正式晚礼服,欧洲国家较美国更重视穿着。穿着得宜不仅显示个人的素养,也是对演出者的尊重和礼貌,但的确也有些人是借着音乐会的场合,特地展示自己华丽高贵的服装。一般而言,除了户外音乐会不对服装加以要求外,聆听音乐厅的音乐会演出,还是建议大家注意服装仪容的整洁,虽不用过度华丽,但最好避免牛仔裤、拖鞋或奇装异服的打扮。
带儿童参加的注意事项
即使参加的是专为儿童演奏的音乐会,气氛不像一般音乐会严肃,但仍应该事前告诉孩子,音乐会场不像电影院,禁止喧哗或在会场进食,当然更不可能在演出中吃爆米花或喝可乐了。让孩子事先了解这一点,以免进场之后才生气哭闹。演出前,虽要让孩子吃饱,但不要吃太多种类的食物,避免消化不良而中途肚子痛跑厕所,更要避免打嗝或发出难闻的气味,让自己不舒服且引起周围听众的不愉快。若
担心孩子肚子饿或口渴,可于中场休息时再慰劳孩子,并且利用和孩子喝饮料的时间,说说上半场的欣赏心得,如最喜欢哪首曲子?最欣赏哪一段演出?感觉怎么样?最喜欢什么乐器的声音等等。若是欣赏歌舞剧,还可讨论剧情、布景、道具、舞步等,让孩子表达对音乐的神奇体验,以及了解精彩演出背后努力的过程。
此外,当天若健康情况不佳,如重感冒、发烧、咳嗽、流鼻涕等,最好忍痛取消活动,除了消耗精神体力不利复原,想咳嗽却不能咳的痛苦更是令人难以忍受。对国人来说,有一点比较难理解的是,外国人认为音乐会或会议进行中,咳嗽是很不礼貌的行为,当事者通常要赶快躲避,以最快的速度从现场消失,但却对大声擤鼻涕的动作和声音不以为然,甚至在音乐会中也有人公然擤起鼻涕。
准时入场很重要
国人的时间观念一直为人所诟病,尤其是婚丧喜宴,大家对于开席时间不准时早已司空见惯,甚至觉得理所当然。幸好,大都市音乐会不守时的情况已经大大改善,但若是场地不佳、规模较小或地点较偏僻的音乐会,不守时的情况仍然屡见不鲜。
其实,不论哪种场合,迟到都是很不礼貌的行为。最好能于开演前十五分钟左右到场,不仅可以充分熟悉环境,又有充裕的时间阅读乐曲解说。当然,许多音乐会的曲目编排也特别针对此点设计,第一首曲目通常安排时间较短的乐曲,目的就是方便迟到的听众还能于第二首演出前的空档进入,当然,也有愈来愈多的音乐厅严格限制迟到的入场者,演出一开始便将入场的大门关上,迟到的人只能等到中场休息才可以进入了。endprint
不要制造噪音
如今电子产品盛行,从早期的电子表、BB机到现在人手一部的移动电话,都是音乐会场最不受欢迎的产品。请记得一定要事先关机,以免铃声响起引来众人对你怒目相视。当然,现在很多剧院已经设立了专门的设备,使手机没有信号,省去了不少麻烦。
选择合适的鼓掌时机
聆听曲目不熟悉的音乐会,最让人紧张的莫过于何时该拍手。关于拍错手的笑话也是许多学音乐者茶余饭后聊天的话题。国外音乐会拍错手的机会较少,这当然和他们文化背景、较常接受古典音乐的熏陶有关,虽说拍错手的情形较常发生在第一次听音乐会的人或是对曲目不了解的情况下,但也有因对曲目太熟悉而忘我拍错手的情形。
在国外曾发生过这样的事情,有一次聆听Kiri Te Kanawa女士演唱,会场中不少是上了年纪的乐迷,其中一首歌曲因有多次反复,且结尾的伴奏型态相同,就有人拍错手了,当钢琴伴奏继续弹奏时,气氛显然有些尴尬,但风度极佳的Kiri Te Kanawa女士做了个“不要紧”的手势,并且继续演唱,等到所有反复完毕,歌曲真的结束了,反而没人敢拍手了,这时幽默的Kiri Te Kanawa女士立刻作出“快给我掌声”的手势,于是如雷般的掌声轰然响起,也引起大家会心一笑。其实,拍错手很严重吗?拍手的规矩到底是谁决定的?就连专业的音乐工作者对拍手的意见也有分歧。
大多数人认为应该要尊重乐曲的整体性,所以拍错手可能会影响到音乐的进行,也干扰到演奏者的演出情绪。举例来说,一般独立的乐曲于演出结束后拍手并无不妥,但若有乐章曲式的乐曲,如奏鸣曲、交响乐或是组曲等,虽然各乐章或各舞曲间大多有暂停的时间间隔,但由于彼此之间仍具有关联性,因此在乐章或组曲之间拍手会破坏乐曲的整体性。所以现在全世界的音乐会都有相同的默契,即于整
首交响乐或整组乐曲全部演奏完毕时才一起鼓掌,乐章之间和组曲之间不个别拍手。甚至有些乐团指挥为了不希望观众拍手,会刻意在乐章与乐章之间的暂停时间仍保持手势高举的动作,表示音乐还没有完全结束的意思,也有独奏家会以动作暗示,如保持还要继续演奏的姿势,表示音乐还在进行等等。当然也有更强势的,就直接转头对听众说:“请不要拍手!”
的确,当台上演奏家正全情演出的同时,台下的听众如果也能扮演高水准的聆听者,台上台下固然皆大欢喜,但有些人会问:不就是因为音乐实在太棒,所以才忍不住想拍手,这样难道有错吗?事实上,包括我自己在内,每个有过演出经验的表演者应该都不会否认,有掌声总比没有掌声好。当然,欣赏者若能加强对乐曲的认识,并提升自己的音乐素养,对音乐本身和演奏者而言,都是一种尊重的表现,仍是值得鼓励和学习的,但对于拍错手的朋友,是否也要避免用瞧不起或没水准的眼光待之呢?毕竟每个人都当过入门者,更何况他可能真的受到音乐很大的感动才忍不住鼓掌呢。
在这里,提供给大家一个小诀窍,若对何时该鼓掌没有把握,建议你不妨多观察旁人,等别人先拍手再跟着拍,就不会出错了。同时我也希望演奏者都如Kiri Te Kanawa女士一样机智又有风度,也许聆听者的音乐素养程度不一,但任何听众喜欢你的音乐演出,他们的鼓掌都是一种鼓励和肯定。在我们抱怨古典音乐的听众愈来愈少,音乐会卖座每况愈下的同时,是否更应该要以感谢包容的心情愉快接受呢?
音乐厅中座位的选择
如果跟你说绝大部分的音乐厅都一样,最好的位子在最便宜的票区,而最贵的位子其实是最差的,你相信吗?不要以为我在开玩笑,这是真的。其实音乐厅中最好的位子,刚好就是音乐厅楼上后段的座位,因为声音会向上飘,传到远处刚好融合的最好,而且许多音乐厅的设计是前低后高,所以前排最贵的位置通常是低于演奏(唱)者的高度,所以声音都从这些人的头顶飘过,直接到后方顶端正好完美的融合在一起,再加上来自天花板的反射,坐在上层后排那里的听众彷佛坐在乐团旁边一般,更有身临其境的立体音响,而坐在最前端舞台正前方票价最贵的听众,则更容易听到不平衡的音响效果,可能某个乐器声部特别大声,而另一个声部则特别小声,好像吃到一道盐加太多,而糖放太少的菜肴,口味都走样了。因此,音乐厅后座通常坐的是音乐系学生和真正的行家,反而前面那些贵的位置都是留给穿着华丽的贵宾(反正他们很多都是来亮相的,音响不好不重要,漂亮的服装要让大家都瞧得到才重要)的。所以,不要觉得买最便宜的票不好意思,因为你才是行家。若是觉得距离太远,无法看清台上演奏的姿态,可以携带小型的望远镜,保证看得清晰。
不过,还有一种情形,你可以买中间稍前的位置,就是想让孩子看清楚乐器。虽然也可准备望远镜,但年纪很小的孩子使用望远镜毕竟不方便,所以为了让孩子看清楚各种乐器的演奏方式,这种情形下就可以刻意选择视野较清楚的中段位置,忍痛舍弃最好的音响效果。
音乐会的种类
巡回音乐会:
巡回音乐会是指一系列由音乐家、音乐团体、或一些在不同都市或地点所举行的音乐会。特别在流行音乐领域中,这类的巡回音乐会通常变成大规模的活动,可以持续几个月到数年的时间,能让数百万人有机会参加,并可以赚数百万元的门票收益。巡回音乐会中不同的部分,一般被称为“legs”。
Live音乐会:
Live音乐会是一种现场音乐会形式,歌手在台上演唱,观众站在台下欣赏。因为是站着,所以占地面积相对较小,而且大部分观众都可以和歌手近距离接触,同时也比较容易调动观众情绪。并不像通常的音乐会不许喧哗,相反地,观众可以尽情释放自己的情绪(当然在不伤及他人的情况下),另外,一般的“Live”不允许携带有色饮料。
新年音乐会:
新年音乐会一般在元旦前夜举行,演奏的是最为经典或欢快的曲目,新年音乐会展示的是人类最文明、最欢快、最明亮的侧面,高雅、轻松、豪华、热烈是新年音乐会的最大特点。
新年音乐会大多在古典的音乐厅内表演,但也有另辟蹊径者。2012年12月31日,钢琴王子李云迪在北京工人体育馆上演自己的第一次场馆版跨年音乐会。古典音乐、钢琴、体育馆,几个特别的元素在此齐聚,个中缘由耐人寻味。
可以想象寒风彻骨的冬日里,选择这样一场“围炉乐话”,恐怕是让古典音乐迷们心里再温暖不过的一件事了吧。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