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鹏 张 兴 祝传书 张学宾 李艳红 翟卫兵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700 )陕西西大华特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苹果腐烂病是由一种顽固的弱寄主真菌即苹果黑腐皮壳菌 (Valsa mali Miyabe et Yamada)引起的病害,俗称烂皮病、臭皮病,是一种苹果树重要病害。主要危害6年生以上的果树,多数树木长势衰弱、枯死,严重时甚至毁园。
该病最早于1903年在日本被发现,1909年,宫部和山田共同命名其为Valsa mali Miyabe et Yamada。1915年三浦系统地研究了这一病害的发生过程。苹果腐烂病属于子囊菌亚门,球壳目,间座壳科,黑腐皮壳属。病菌适宜生活的温度为28~32℃。病菌通过菌丝体、分生孢子器和分生孢子角在树皮中越过寒冷的冬天,同样可以通过菌丝在病疤木质部里过冬。其为弱寄生菌,病菌孢子发芽入侵后,首先于死组织里定居下来,处于潜伏状态。夏季是苹果树活跃生长期,树势健壮,抗病力强,不是病菌扩展发病的好时机。而11月至次年1月,组织内部的病菌开始繁殖。深冬时候,病菌缓慢扩展,病症不明显。早春,病菌开始产生分生孢子,遇到雨水,分生孢子器挤出孢子角,分生孢子随媒介(如风等)扩散在果园中,其萌发以后从皮孔、果柄痕、叶痕和各种伤口侵入树体。6~8月树皮形成落皮层时,孢子侵入并在死组织上生长,后向健康组织发展。孢子靠秋雨飞溅等传播到其它入口。有些昆虫,如蛀茎害虫和桑天牛也可以帮助病菌传播。
陕西西大华特科技实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噻霉酮是一种新型、广谱的杀菌剂,具有高效、微毒、超低残留等特点。本文对不同浓度、施药次数和剂型的噻霉酮制剂进行大田试验,检验了防治效果。
2.1 试验园与品种 试验安排在两处试验地点进行:涂抹试验在陕西省延安市洛川县老庙镇北韩村苹果园内进行,小区试验面积0.1 hm2,管理条件一般,试验地肥力较好,株行距为3 m×3.5 m,树龄12年,苹果树腐烂病发生严重,试验地各小区管理水平一致,其它管理按当地常规方法进行。喷雾试验则在辽宁省葫芦岛市前所果树农场进行,周边地区为传统果业区及林区。试验园为丘陵山地,管理条件一般,树势中等,株行距3 m×4 m。果园内均为富士苹果。
2.2 噻霉酮施药量、施药次数和剂型的选择及施药方法 供试药剂1.6%噻霉酮悬浮剂为陕西西大华特科技实业有限公司生产。对于施药量的筛选,施药量分别使用 80 g/m2、100 g/m2和 120 g/m2。1年施1次药时,施用时间为3月15日,而1年施2次药时,在4月15日增加1次施药。喷雾选用全树淋洗式喷雾,手压背负式喷雾器进行,喷雾器喷口孔径1.2 mm,工作压力4 kg/cm2。采用树干涂抹法用药。施药前将病部的树皮用刀刮剥到韧皮部,切口要求立茬、菱形,然后对刮治后的病疤进行充分涂刷药液,除对病疤涂刷药液外,对其周围2 cm范围内的健树也要充分涂刷药液。通常选用毛刷,宽度一般为3~4 cm。阳性对照药剂选用40%福美胂悬浮剂和可湿性粉剂,而阴性对照选择清水。
2.3 调查方法 逐株调查记载当年新生、重犯、旧疤块数。以新病(新生及重犯)为基础,参考旧疤情况,按准则要求,对试验树分级。分级后,均匀搭配,划分小区,在分好处理及小区的基础上,于第1次涂药前进行基数调查。调查方法为:仔细对准备涂药的主干及粗度在5 cm以上主侧枝进行调查,记录新病(新生病斑及老病疤复发)块数。当老病疤复发的面积不足老病疤的整个面积时,按相应面积比例表示成小数。生长季及晚秋初冬对陆续新发生的病块进行刮治,刮后做标记,以便第2年调查时,统计在新病内。翌春发病盛期后进行防治效果调查,调查方法与药前调查方法相同。
2.4 药效计算方法
3.1 一年喷雾1次1.6%噻霉酮悬浮剂防治苹果树腐烂病 试验表明:供试药1.6%噻霉酮悬浮剂300倍(53.3 mg/kg),对苹果树腐烂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无药害发生,对有益生物无不良影响,防效为52%,稍低于对照药40%福美胂可湿性粉剂500倍(63.43%),但差异不显著。在春季发芽前喷1次供试药300倍对苹果腐烂病有一定的控制作用。
3.2 一年涂抹1次1.6%噻霉酮悬浮剂防治苹果树腐烂病 试验结果表明:试验药剂1.6%噻霉酮悬浮剂对苹果树腐烂病表现出较好的防治效果。 其中 80 g/m2、100 g/m2、120 g/m23 个药剂处理在当年秋季(9月13日)的平均防效分别为83.33%、95.8%、99.63%;翌年春季(3月 27日)调查的平均防效分别为81.53%、90.77%、93.84%;可以看出在试验药剂的3个剂量中,剂量越高,防治效果越好。对照药剂10%福美胂涂抹剂5倍处理在当年秋季(9月13日)和翌年春季(3月27日)的平均防效分别为83.33%、83.06%;不涂药(空白对照)处理,当年秋季病疤平均复发率为17.5%,翌年春季病疤平均复发率为38.75%。从表中可以看出试验药剂1.6%噻霉酮悬浮剂和对照药剂10%福美肿涂抹剂在不同程度上对苹果树腐烂病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其中试验药剂1.6%噻霉酮悬浮剂100~120 g/m22个处理的防效最佳,80 g/m2的防效与对照药10%福美胂涂抹剂5倍基本相当。
试验期间供试药剂1.6%噻霉酮悬浮剂在使用剂量范围内对苹果及其它非靶标作物生长无不良影响,园内苹果树长势良好,无任何药害现象产生。
3.3 一年涂抹2次1.6%噻霉酮涂抹剂防治苹果树腐烂病 试验结果表明(表1):试验药剂1.6%噻霉酮悬浮剂对苹果树腐烂病表现出较好的防治效果。 其中 80 g/m2、100 g/m2、120 g/m23个药剂处理在当年秋季(9月13日)的平均防效分别为89.26%、92.86%、100%;翌年春季(3月27日)调查的平均防效分别为79.02%、88.70%、95.15%;可以看出在试验药剂的3个剂量中,剂量越高,防治效果越好。对照药剂10%福美胂涂抹剂5倍处理在当年秋季 (9月13日)和翌年春季(3月27日)的平均防效分别为85.71%、77.42%;不涂药(空白对照)处理,当年秋季病疤平均复发率为17.5%,翌年春季病疤平均复发率为38.75%。从表1中可以看出试验药剂1.6%噻霉酮悬浮剂和对照药剂10%福美胂涂抹剂在不同程度上对苹果树腐烂病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其中试验药剂1.6%噻霉酮悬浮剂100~120 g/m22个处理的防效最佳,其80 g/m2的防效与对照药10%福美砷涂抹剂5倍基本相当。
表1 一年涂抹2次1.6%噻霉酮悬浮剂对苹果树腐烂病的防治效果
试验结果表明,一年喷雾1次1.6%噻霉酮悬浮剂的防效与阳性对照40%福美胂可湿性粉剂相当,300倍稀释液喷雾对苹果腐烂病有一定的控制作用。如果施药方法改为涂抹施药,则低剂量的噻霉酮的防治效果与对照相当,而防治效果随着药剂浓度提高而进一步提升。当一年涂抹2次1.6%噻霉酮悬浮剂时,其防效与一年涂抹1次的防效相比略有提升,但是差异并不显著,可能原因是试验结果受天气的影响较大。
从本研究的结果看,在防治苹果树腐烂病方面,应把握的3个技术要点。一是施药时间应选择在病害发生前或发生初期;二是建议噻霉酮用药量为80~120 g/m2;三是建议与其它不同作用机制的杀菌剂交替使用,以延缓抗药性的产生。
以往的苹果树腐烂病防治只是注重了对病害的防治,往往忽略了对植物健康的保护。通过在试验期间的探访、调查和实践,特提出一种“腐烂病3步疗法”。
第1步:早春防治阶段。①春季清园。此时果树处于生理活动较弱时期,伴随着春剪等活动,这个时期用1.5%噻霉酮(涂杆喷雾型)600~800倍喷雾进行果园大面积灭菌处理,利用噻霉酮杀菌谱广、持效期长的特点,有效杀灭越冬病原菌,同时必须配合将枯枝败叶清理出果园,阻断源头,禁止就地掩埋或随意丢弃。另外,应施用壳聚糖水剂增强植物抗病和抗胁迫能力,提高果树免疫力。②治疗病疤是防治腐烂病的重中之重,及时发现,及时刮治。用1.6%噻霉酮(涂抹型)直接涂抹病疤,直接使用,施工省时。特殊的刺激植物细胞分裂作用,快速愈合病疤,恢复树势,杜绝病菌继续侵染。
第2步:夏季治疗阶段。每年6~7月份是腐烂病病菌侵染期,这个时期果树生长旺盛,雨水充沛,病原菌繁殖、侵染活动尤为频繁。腐烂病病菌有着极明显的“恃强凌弱”的特点,病原菌大量入侵,在树势强树体中症状不明显,长期潜伏。一旦树势衰弱或水肥条件跟不上,症状十分明显。这一时期除了果树的主干、大枝颈部分外,侧枝、分叉处亦有大量潜伏病原菌,我们采用电子显微镜分析和多年试验结合,发现这一时期的防治最为关键。要求每年6~7月份用1.5%噻霉酮(涂杆喷雾型)50倍液进行涂干,将会杀死大量的潜伏病菌,这样就能全面解决腐烂病的发生的问题。
第3步:秋、冬季清园。这一时期果树刚刚采收完成,是最需要调理、恢复的阶段。相对前2个时期,秋、冬季清园更要注重果园的综合管理,用1.5%噻霉酮 (涂杆喷雾型)600~800倍喷雾进行果园整体灭菌,并对带病枝条进行修剪,并使用1.6%噻霉酮(涂抹型)直接涂抹,封闭伤口。同时注意倡导有机肥料和营养肥的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