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然,赵 农
(西安美术学院美术史论系,陕西 西安 701165)
中国传统塑作玩具的工艺之美
李 然1,赵 农2
(西安美术学院美术史论系,陕西 西安 701165)
中国传统民间塑作玩具是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独特的方式展现了深刻的民族内涵,是中华文化的重要体现。本文从其发展历程、特点、反映的民俗等几个方面对传统塑作玩具进行了初步的研究。
塑做玩具;民间;民俗;信仰
在一些旅游景点或者是城市的公园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一个现象:一个老人坐在马路边上,面前摆着一个简单的木架子,上面插满了各式各样颜色艳丽的小人或者动物。这便是中国最传统的玩具之一——塑作玩具。在当今社会各种外来商品的强烈冲击下,中国传统塑作玩具能以其独特的姿态保留下来并得以发展,原因之一是它有中国传统文化的滋养。正因如此,这些塑作玩具背后所包含的社会背景和文化内涵值得我们去研究。
塑作,是借可塑性软质材料成型的一种造型手法和造型品类。与西方艺术中的雕塑比较,“塑作”更多地体现了中国传统美学意趣和技艺特色,包涵了绘画、雕塑、刻印、装饰等丰富的造型因素。因此,中国民间塑作既是“雕塑”,又超越了一般“雕塑”的既定意义和规范。
中国民间塑作玩具主要用于娱玩或摆设。它多取粘土、米面、食糖、纸纤或棉花等软质材料,以抟、捏、堆、贴、剪、吹、浇、拉等手段结体构形,并以绘、染、刻、划、点、戳、印、插和缀等手段施加装饰。按造型原材分,塑作玩具有泥塑、面塑、江米塑、糖塑、纸塑和棉塑等品种;按造型技艺分,塑作玩具则有捏塑、模塑、吹塑、浇塑和彩塑等样式。
在中国民间,塑作有着极广泛的群众基础,塑作玩具亦遍布于南北各地。悠久的历史和浓厚的风俗,造就了塑作玩具的民族品格和地域特色,使之成为与民俗生活息息相关且审美意趣鲜明的民间美术品。
在民间,“玩具俗称耍货”,专作玩耍娱乐之用。“玩具”之名谓最早可见于宋代典籍《梦梁录》中,①但作为专门的儿童戏耍之具的文字记载,则可见于更早的汉代文献。
中国民间塑作玩具最早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期,在新石器时期文化遗址中出土有雕塑和捏塑的作品。例如:陕西宝鸡北首领陶塑人面、西安半坡的陶塑人头、鸟兽、湖北天门石家河的陶塑人像、浙江桐乡罗家角的陶塑人像等。史岩先生曾在《中国雕塑史图录》一书中明确的指出:“彩陶是新石器时代特有的产物,后世出现的彩陶俑和彩塑造像当即肇始于此,后来才逐步发展成为我国独具一格的彩塑艺术。”[1]
当然这些遗存并不能单纯地定义为原始人的玩具,它们含有复杂的功能意义和精神内涵。但我们不能否认它可能代表的原始人游戏的因素。这些姿态生动的塑作是如此的淳朴与可爱,透露着原始人的生活情趣、娱乐及对美的追求。这些陶塑已显示了原始人自娱的心理需要和表达自我意志的趋向。通过这些遗物,我们可以看到原始社会中的人们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有了“雕”和“塑”的意识。中国塑作玩具的基本品类、造型模式和审美特征在新石器时代已经初步形成。
关于泥塑玩具最早的文字记录出现在东汉王符的《潜夫论·浮侈篇》中:“或以游遨博弈为事,或丁夫世不传犁锄,怀丸挟弹、携手遨游。或取好土作丸卖之于弹,外不可御寇,内不足以禁鼠雀……或作泥车瓦狗、马骑倡俳,诸戏弄小儿之具以巧诈。”[2]文中的“泥车瓦狗”、“马骑倡俳”等即儿童玩具。而从考古工作所整理出的大量汉代“泥车瓦狗”等实物中,可看出此时的泥塑工艺较之石器时代有了很大的发展。到了唐代,除了泥制玩具外,在阿斯塔那墓还出土了面制人像及动物形象的塑作,由此,面塑玩具开始出现。
发展至宋代,商业活动的活跃也带动了泥塑玩具向商品化方向发展的趋势,随之出现了以此为业的泥塑艺人,并且有专门出售泥塑玩具的货摊。1943年日本出版的《玩具丛书》里,收有一件高五寸的宋瓷娃娃。娃娃头扎双髻,腰系一兜肚,裸上身,左手执一荷花,右手抱瓶,形象稚拙可爱。
元明以来,中国民间塑作玩具制作更为精细,根据民间传说和方志、家谱记载,有许多以后成为地方特产玩具的雏形和宗师始于明代。如奉刘伯温为祖师的陕西凤翔泥偶鬼脸,传为朱元璋始创的“泥狗狗”,聂福来始创山东高密聂家庄泥塑原型“锅子花”等等。此外,明代江西景德镇的瓷玩、江苏宜兴的陶玩和广东石湾的“陶公仔”,尚有存世者,其技艺水平较之前代更为精致,反映了整体民间塑作工艺的提高。
直至清代,中国民间塑作玩具工艺发展至顶峰,其生产方式、风格种类都已基本完备。由于技术流传、工匠迁徙以及为适应当地需要,这时期出现了许多新产地和以玩具制作为营生的世家,北方新产地以河北新城和山东菏泽为著,它们分别出产泥玩和面塑。至此,中国民间塑作玩具的种类、地域风格及技艺传统已呈定势。
(一)题材 玩具的题材与特定的民族文化有关,它们大多是该民族文化中最典型的文化母题的简约反应。一般来讲,除了现实题材外,玩具上多见的是一些长期流传、家喻户晓的传统题材。比如中国玩具中的虎、猴、鸡、阿福②、摩喝乐③、黄胖④等。还有一些题材是来自于神话传说或者小说中的形象,这些题材往往反映了民族文化中的善恶观、美丑观和真假观,借助于玩具,使这些观念得以在民间阐释和传播。
(二)造型 民间塑作玩具的造型材料多选用泥制、布料、纸制或面粉等,这些都是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材料,反映了塑作玩具与人们日常生活的亲密关系。
中国民间塑作玩具的造型大多圆润丰满,很少有棱角出现;运动部分多着重于神态于形状的精致刻画,非运动部分则着重与审美的修饰。譬如各种布老虎、泥老虎,它们大多呈粗短的枕形,几乎没有张牙舞爪的突出部分;而在眼、耳、嘴、胡须、尾巴等活动部位有较写实的细致处理。
(三)色泽 中国民间塑作玩具多采用鲜亮、明快、对比强烈的颜色,反映了中华民族在色泽处理上的文化特征。中国原始“五行”观念将“五色”视为世界诸方“色相”之源,中华民族自古便执着于色彩浓度和纯度的追求。这一切在民间塑作玩具上体现得十分充分,民间塑作玩具大多数以白粉打底得以墨线勾勒,采用红、黄、绿三色做主题装饰。这正是一个民族的审美眼光所导致的对色泽的基本理解和选择。
(一)信仰民俗 信仰民俗的形成依赖于原始思维的习俗惯例。天人合一、万物有灵、神灵佑护等原始信仰观念支配着一系列信仰民俗的传承、变异,并渗透于包含民间塑作玩具在内的所有民俗事物之中。
古代民间玩具摩喝乐就是信仰民俗的直接反应。宋代东京汴梁城内,七夕期间有大量身着红背心、手持荷叶的泥娃娃上市,这就是用于乞巧的摩喝乐。“摩喝乐”一词一直沿用到清代,它是泥娃娃的统称。乞巧活动实际上是天人合一观念的曲折反映。中国传统的男耕女织方式唤起了人们对天的期望,“牛郎星”与“织女星”成为天上的人间写照,天与人是这样的相似,摩喝乐在这里充当了信仰民俗的道具。
此外,像泥公鸡、泥马、泥牛、泥狗狗等各种民间玩具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地域负有信仰民俗的责任。
(二)生产民俗 西安半坡遗址的陶球与石球,因发掘于儿童墓中而被考古学家确定为那个时代的儿童玩具。[4]这些玩具与当时社会的生产活动是密切相关的,社会生产实践需要社会个体从小培养与之相适应的智能,因此习俗化的儿童玩具中便包含有对生产行为的模仿。直到现在,乡村儿童仍然以小碾子、小铁锹等生产工具模型作为玩具,其缘起及社会意义与原始的石球、陶球玩具一脉相承。
(三)商业习俗 民间玩具在商品流通中能否普及,取决于其自身功能和社会价值。原始产品自产自用的形式及相互交换的愿望为玩具的流通创造了条件,商业流通则使玩具自身不断繁荣、竞争,并被选择和淘汰。
以北京塑作玩具的发展概况为例,不难看出商业民俗对玩具艺术风格的制约作用。人们通常认为,北京地区的塑作玩具主要以“宫廷色彩”为特征的,而宫廷色彩的形成正是当地商业民俗发生作用的结果。北京是明清两代的都城,大量的宫廷用品流入民间,在买卖的过程中,宫廷用品的华贵与奢靡、精美与繁缛不断引起民间的注意,被民间艺人逐渐融进自己的创作构思。清王朝贵族的审美意趣通过玩具流通,对社会审美风尚和消费心理产生影响,宫廷色彩逐渐浓厚,终于形成了北京民间玩具艺术的地方特色。
(四)节令民俗 民间玩具是民俗事象的组成部分,也是节令民俗中活跃生动的部分。中国的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有与其对应的节令事物和节令形象,而这些节令形象往往就成为传统民间塑作玩具的模仿对象,如缘起于中秋节对月神祭祀的兔儿爷、嫦娥、端午节的布老虎;代表十二生肖的泥塑及布偶等。
在今天,一些民间玩具成为了节令的象征,端午节将至,我们可以看到街头常摆有卖布老虎和香包的摊位;临近春节,到处可见代表新年的布偶和泥塑玩具。这些都是节令民俗对在民间玩具中的反应。
(一)陶狗汉代河南省南阳出土(见图1)
形体浑圆,短嘴大头,四肢粗壮有力,卷尾。狗呈站姿,引颈向前窥视,一幅竖耳聆听的姿态,活脱脱塑造出家犬看宅护院,尽职尽责的神态,狗的整体塑造概括、简练,出神入化。汉代人除宠爱骏马以外,多喜爱养狗,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狗的形象也出现在儿童玩具中,拙朴可爱、神情毕肖的陶狗便成为孩童们最喜爱的玩具朋友。
图1
(二)青花瓷小狮明代河北省谭书彬藏(见图2)
形体浑圆、小巧玲珑。艺人有意夸大狮子的头部和浓密上卷的长尾,俗话说“十斤狮子九斤头”。巧妙的艺术夸张,使幼狮充满了童趣。小狮子粗犷敦厚,双耳下垂,双目凸起有神,嘴微张,虽是伏卧,却有跃跃欲动之感。狮、虎在中国民俗文化中,都是纳福驱邪的吉祥瑞兽,既是儿童们的耍物,又是儿童们的保护神。
图2
(三)彩瓷小弥勒佛 清 江西景德镇出土(见图3)
米勒,梵文的意思是“慈悲”,在中国,“大肚弥勒佛”是妇孺皆知的形象,又称“欢喜佛”。这位“欢喜佛”,民间传说是五代后梁时的“布袋和尚”契此。契此原是浙江奉化人,长得矮胖,大腹便便,常用竹棍挑着个大布袋,四处化缘,平素总是笑口常开,乐观豁达。
图3
(四)大阿福清代无锡市泥人研究所藏(见图4)
图4
彩塑泥娃娃“阿福”,细泥翻模成型,空心薄胎。“阿福”沿袭了宋代泥娃“摩喝乐”的打扮,头束双抓髻,束大红绸子彩带,圆脸庞,洁白丰腴,朱红小嘴略带笑意,双耳垂肩,一派福相。
(五)兔儿爷 1952年作 北京生产(见图5)
图5
民间传说月中有“蟾宫”,蟾宫中住着美丽的仙女嫦娥,伴随嫦娥身边还有一只玉兔,善良的玉兔每天坐在蟾宫旁的桂树下,给西王母捣长生不老之仙药。人世间都把祛病长寿的理想,寄托在药师玉兔的身上,恭称它为“兔儿爷”。按照民间传统习惯,每年中秋节家家户户都要祭拜“兔儿爷”,于是泥塑彩绘的兔儿爷和兔儿奶奶便应运而生。彩塑兔儿爷做的最好的应属北京有个叫“垂杨柳”的地方;其次是山东济南,它们之间共同的特点是造型生动,彩绘精美。
中国民间传统塑作玩具以其悠久的历史、分布地区的广阔和形式的多样著称于世界,形成了具有特色的中国玩具文化,并对中国工艺美术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中国民间泥塑玩具以其淳朴的外表和日渐精细的工艺,或活泼,或端庄,或诙谐,或明丽,反映了中华民族普遍的价值观念和乡土风情。
社会在飞速发展,一方面人们对物质文化需求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另一方面多元文化的复杂性让中国人们迫切希望找回属于本民族的文化特性。中国民间传统塑作玩具以其独特的形态,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特征,因此,研究中国传统塑做玩具,彰显中国传统玩具文化便显得尤为重要。
①宋代吴自牧《梦梁录》卷13:“杭州大街、买卖昼夜不绝。四时玩具……”至此,正式的“玩具”一词方才始见,并一直沿用至今。②江苏无锡一带自古以来便流传着一个神话传说“沙孩儿”的故事。传说古代的惠山,毒蛇、猛兽成灾,终日祸害百姓,人民苦不堪言。上天得知后,立即传旨派“沙孩儿”骑青狮下界除妖。沙孩儿身高力大、勇猛无敌,不久妖魔鬼怪、毒蛇猛兽被他全部消灭。从此老百姓安居乐业,五谷丰登。人们怀念沙孩儿的功绩,于是家家都做用泥做一个怀抱青狮的童子,置于卧室,以求吉祥,取名“阿福”。
③摩喝乐也作“摩候罗牟”、“摩合罗”,是流行于宋代的一种泥塑小娃娃,在农历七月七日之前大量上市,是节令性泥塑玩具。“摩喝乐”是佛祖释迦牟尼的儿子,他天生聪颖、密行第一。
④黄胖,据《东京梦华录·清明节》记载:“都城之歌儿舞女遍满园亭,抵暮而归,各携枣锢、炊饼、黄胖、掉刀……,谓之门外土宜。”这里明确记载了黄胖于清明时节大量上市,是一种节令性较强的泥玩具。
[1]史 岩.中国雕塑史图录(卷1)[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9.
[2](东汉)王 符.潜夫论·浮侈篇[M].西安:三秦出版社,1999.
[3]宋培贤,丹 妮.中华文化丛书·玩具与民间工艺篇[M].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2009.
[4]吕品田.中国民间美术全集·游艺篇·玩具篇[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3.
[5]王连海.中国民间玩具简史[M].北京: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1991.
[6]李露露.中国传统玩具与游戏[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6.
[7]倪宝诚.另类童话——玩具[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2.
Beauty of Chinese Traditional Sculpture Toys
LI Ran,ZHAO Nong
(Department of Art History,Xi'an Academy of Fine Arts,Xi'an Shaanxi,701165)
Chinese traditional folk sculpture toys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hinese traditional arts and crafts,it is a unique way to show the deep ethnic connotation and an important manifestation of Chinese culture.This paper summarizes research from several aspects of its development process,characteristics,the folk and introductions for toys.
sculpture toys;traditional;folk;faith
J193
A
1674-0882(2014)04-0109-04
2014-03-05
李 然(1990-),男,山西大同人,在读硕士生,研究方向:艺术设计史与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
赵 农(1962-),男,陕西西安人,教授,研究方向:中国艺术设计史。
〔责任编辑 冯喜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