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宁
摘 要:本文根据技工院校学生特点,探讨了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团队精神的途径。
关键词:技工院校 体育教学 团队精神 培养
团队精神作为学生综合素质的一部分,对学生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体育教学作为技工院校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其工作重点是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一、团队精神的含义
团队是由两个以上相互依赖的,具有共同愿望,愿意为共同的目标而努力的技能互补的成员组成的群体。成员通过沟通,信任、合作和承担责任产生群体的协作效益,从而获得比个体成员绩效总和大得多的团队绩效。团队精神是大局意识、协作精神和服务精神的集中体现,核心是协同合作,反映的是个体利益和整体利益的统一,并进而保证组织的高效率运转。
二、技工院校学生缺乏团队精神原因分析
一是学生自我意识强烈,影响了团队协作意识的养成。目前大多数学生都是独生子女,父母溺爱,不忍心让他们吃苦,所以现在学生多习惯以自我为中心。
二是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传统教育注重单个人才的培养,强调个体能力的提升,不重视培养团队协作意识,从而使学生缺乏团队协作精神。
三、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团队精神的方法
1.向学生明确体育教学的组织目标
现代教学理论告诉我们,教学目标是教学过程中师生预期的教学成果,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它对教学活动起着调整、导向、控制和激励作用,并为教学评价提供依据。比如,老师在每节课的开始就告诉学生该节课的基本目标,以及在每个教学内容的开始就告诉学生这个练习的目的,让学生明确方向,就会统一意志、统一步调,教学任务就能顺利完成。
2.发挥良好团队行为规范的约束力
团队行为规范是指为了保证团队目标的实现,要求其成员必须遵守的行为标准,它可能是正式规定的,也可能是大家约定俗成的。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于各种积极的措施来形成良好的规范。比如组织队列操的比赛、拔河比赛、接力比赛、篮球赛、足球赛等,这样每个学生都会属于一个团队,大家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相互配合,一切行动听指挥,不能为了个人逞英雄、出风头而损害团体利益。只有让学生明白“团队荣我荣,团队耻我耻”这一道理,才能逐步培养学生为集体奉献的品质。体育教师应该及时地对学生中表现出来的好的行为倾向给予肯定和表扬,这样才能形成积极的团队氛围。
3.形成积极的团队舆论压力
此方法是利用团队成员归属与交往的需要,个体成员担心受到孤立、排斥的心理而实现的。但体育教师必须看到团队舆论的两面性,若来自团队的舆论压力是正确的,就能产生促进体育教学组织目标实现的作用,若是错误的就会带来消极影响。如在练习强度较大的中长跑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快点、跟上我、再坚持一下、我们一起跑”等积极的语言相互鼓励,才能达到较好的训练效果;而如果学生中有人说“累死了,跑不动了”等消极的话,其他听到的同学很容易就会因从众心理也放弃了。因此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维护正确的舆论,以促使学生与体育教学组织目标保持一致,切忌学生中正确的意见被不正确的舆论或相应的从众行为所压制,要弘扬正气。
4.培养学生的归属感
归属感就是感觉自己属于一个特定组织或群体,它是人体特有的心理需要。个体只有产生了自己归属于某一团体的感觉,才能消除对孤独的恐惧感,获得心理上的安全感。体育活动使个体有了更多的归属团体,满足了个体的归属需要。如在年级篮球比赛中,学生为了给班级争光而团结一致。本来许多女生对篮球并不感兴趣,但当自己的班级参加比赛时,她们会非常热情地当拉拉队,如果赢了,她们会感到欢欣鼓舞,而如果输了,她们会非常难过。这时这个班级就是一个体育团体,每个成员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共同的追求。在这样的情况下,这种归属感能使班级成员对班集体产生比别的团体更亲切的情感、更一致的行为、更深刻的相互依赖性。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造各种的环境来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团体归属感,从而使团体内部产生高度的凝聚力。
技工院校的职责不仅仅是传授学生技能,更要为学生以后的发展着想。要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新一代,教育教学改革势在必行,而素质教育则成为教育改革中的主旋律。团队精神培养可以体现体育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更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意识,让学生意识到这不是一个人的社会,需要团队的共同努力,去创造美好的未来,进而发挥团队合作的功效,实现团队和个人的发展。
(作者单位:淄博市技师学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