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文
海涅说:“音乐具有一种奇妙的东西,我甚至要说,音乐——这就是奇迹。它处于思想与现实之间,就像一个偶然的中介物处于精神与物质之间,与二者有密切的关系,但又有所区别:它是精神,但这是一种需要时间加以衡量的精神;它是物质,却是能够不需要空间的物质。”
音乐属于精神的范畴,能带给人美的享受、慰藉人的心灵、鼓舞人的志气、陶冶人的情操,这是普遍的共识。但它又是物质的,因为它必须依赖由时间维系的音响才能得以存在。因而,音乐不仅可以让人自娱自乐,也可以作为商品由表演者提供给他人聆听享用。一般说来,人们走进音乐厅欣赏音乐表演需要凭票入场,学生考取音乐学院需要缴纳学费,在商店里购买唱片需要付钱,于是,音乐表演者、音乐教师或唱片出版者成为了以音乐为生的人,这些都是不争的事实,在这里,音乐的“物质性”为人们所欣然接受。
然而,历史的经验又告诉人们,音乐的这种“物质性”往往不能等同于音乐的质量,音乐的价值是无法用金钱衡量的。为人类创作了浩繁音乐经典作品的莫扎特死于贫病之中、贝多芬为生活竭尽全力、舒伯特以自己的作品换取一餐土豆的故事广为流传;中华民族的不朽乐章《义勇军进行曲》《黄河大合唱》诞生于民族危亡的艰苦岁月,旷世杰作《二泉映月》仅仅出自一位沿街卖艺者,许多经久不衰的名歌名曲的创作者或是只得到出版者按字数计算的微薄稿酬,或是根本分文未取全数奉献于社会。
时至今日充斥商业化的社会氛围,致使音乐在强烈的物欲熏染下铜锈气蔓延,以重金委约的创作可以产生平庸低劣之作,如过眼烟云般瞬息即逝,复制性的应景之作随处可见,有的为了迎合所谓的市场需要,甚至不顾道德与文化的底线,让低级庸俗的音乐表演招摇过市。
在某些音乐领域,还有一些人利用学生与选手急于求成的心理,借助艺术评比可操纵的空间,在他们所掌握的权力范围内正面或变相地谋取各自的利益。
早年,一位音乐频道的主持人曾用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挽救了一个对生活失去信心的青年。一首圣咏可以让人的内心得到洗礼,一首奋进的歌曲可以让一个民族增添无穷的勇气与力量,音乐同仁需共同努力,让音乐在人类精神文明中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以内外兼修的真善美直面世人,并充满信心地宣称:音乐应是一方圣洁的净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