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止泻贴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小儿腹泻60例临床观察

2014-10-31 09:28徐秀珍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上半月 2014年10期
关键词:小儿腹泻

徐秀珍

【摘 要】 目的:探讨小儿止泻贴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小儿腹泻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给予小儿止泻贴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对照组口服思密达冲剂。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止泻贴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显著,药物安全有效。

【关键词】 小儿腹泻;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小儿止泻贴

【中图分类号】R725.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4)19-0037-02

幼儿多由于自身免疫功能差,并受感染、天气骤冷、饮食不合理、食物过敏或胃肠功能紊乱而导致腹泻的发生,好发于秋冬季节,是儿科常见病、多发病,被列为我国幼儿重点预防的“四病”之一。发病年龄段以6个月至3岁的婴幼儿居多,临床主要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及大便性状改变,偶伴体温升高、恶心、呕吐、腹痛,水、电解质紊乱等症状。我国小儿腹泻是仅次于小儿呼吸道感染的多发疾病之一。根据文献记载[1],轮状病毒是诱发小儿腹泻疾病起源的首因,是1973年由澳大利亚人Bishop经电镜发现的一种肠道病毒,当患儿自身免疫功能降低,轮状病毒通过粪—口途径侵入患儿肠道,导致患儿肠道水和电解质的吸收能力降低,导致水和电解质紊乱,恶性循环促进疾病的进一步加重。中医学在小儿腹泻的辨证论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属中医“泄泻”范畴,是由于脏腑娇嫩,感受外邪或饮食内伤、乳食不知自节,脾胃虚弱,遇寒温不能自调,一旦调护失宜,外易为六淫所侵,最终导致腹泻。单独使用西医广谱抗菌素类药物治疗,不能有效缓解疗患儿所有临床症状,因此,我院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具有温中散寒、止痛止泻作用的小儿止泻贴,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共同给药,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自2013年7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小儿腹泻患儿120例,均符合《儿科学》中有关小儿腹泻的诊断标准[2],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其中观察组男30例,女30例,年龄7个月至3岁,平均(2±1)岁;病程1~4d,平均(2.5±1)d;中医分型:湿热内蕴型26例,脾胃虚弱型34例。对照组中男28岁,女32岁;年龄8个月至3岁,平均(2.5±0.5)岁;病程1~3.5d,平均(2.5±0.5)d;中医分型:湿热内蕴型32例,脾胃虚弱型28例。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入选患者均具有明显胃肠道症状,主要表现为腹泻,同时可伴有发热、恶心呕吐、腹痛等临床症状;排除细菌性痢疾、生理性腹泻、阿米巴痢疾、食物过敏、霍乱、霉菌感染等引起的腹泻;同时,排除慢性腹泻急性发作期,腹泻时间<7d;无严重心、肺、肝、肾疾病;排除合并急性支气管炎、急性支气管肺炎等急症;大便镜检可有脂肪球或少量白细胞;均征求患儿家属同意,愿意配合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大便病原学检查,大肠杆菌或轮状病毒检测结果为阳性。

1.3 治疗方法 两组患儿入院后均常规给予补液,纠正水、钠电解质失衡,改善酸碱平衡紊乱等对症处理。对于脱水明显的患儿,可静脉或口服补液。观察组给予小儿止泻贴外用,药物组成:胡椒、黄芩、地黄、肉桂、马钱子、大黄、羌活等;联合双歧杆菌联活菌胶囊口服,1次1粒,每日早晚各一次;对照组口服思密达冲剂口服,l岁以下,每日1袋;l~2岁,每日1.5袋;2岁以上,每日2.5袋。两组小儿在给药方面,均为3d,即1个疗程。经过系统治疗,对患儿的症状、体征及药物副作用进行对比。

1.4 临床疗效判断标准 根据《临床儿科学》诊断标准,将小儿腹泻分为显效、有效、无效三类[2]:①显效:1个疗程后,患儿的临床症状、体征完全消失,大便常规恢复正常,腹泻次数≤2次/d,粪便性状正常;②有效:1个疗程后,患儿症状基本消失,大便常规好转,腹泻次数减少至4次/d,粪便性状明显改善,但仍有一定比重水分;③无效:经治疗后,临床伴随症状未见好转,粪便次数、性状无明显改善,甚至加重。总有效率为显效率及有效率之和。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法,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对比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的总有效率分别为100%、83.33%,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药物不良反应对比 两组患儿在整个给药过程中均未发生明显药物不良反应,疗程结束后,给予肝功能、肾功能、血常规、尿常规检查,均无明显异常变化,不良反应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小儿腹泻是儿科常见的疾病之一,中医认为,小儿属“稚阴稚阳”之体,其胃肠功能均未完善成熟,脾脏娇嫩,多种因素易诱发腹泻。有学者认为[3],小儿腹泻多由脾胃薄弱致脾失健运,清浊不分,水走肠间所致。并且,幼儿不断生长发育,饮食习惯缺乏合理性,对营养物质的需求量不断的增多,因此,脾胃的形质和功能不成熟及不完善就更为突出,容易诱发小儿腹泻。临床调查发现,病毒感染是诱发该疾病的主要原因,通常在夏、秋季节频发,好发于5岁以下的幼儿。常见菌群为大肠杆菌、空肠弯曲菌、金黄葡萄球菌等,也可由其他原因导致。有数据统计[2],约有4%的患儿腹泻是由轮壮病毒感染引起,为引起小儿腹泻的主要病原体。患儿感染后可由外向内侵犯小肠上皮黏膜细胞,轮状病毒侵入肠管,促进水、电解质大量流入肠腔,导致细胞坏死及变性。小儿轮状病毒具有较高发病率,严重威胁小儿生命健康。目前有关轮状病毒性腹泻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我国的死亡率比较低,但是临床表现食欲不振、呕吐、恶心、腹胀、大便次数增加、乏力等,严重的腹泻可造成小儿营养不良、生长发育障碍等。现临床常采用口服药或者肌肉注射治疗,传统上是以清除侵袭性致病菌为目的,对小儿腹泻的主要致病菌类有着显著效果,服药后部分症状立即缓解,但少数患儿临床症状改善缓慢,效果不佳。且因药物经过口服进入胃肠道后,不能充分吸收,而选择对患儿进行肌肉注射的,患儿痛苦大,依从性差。

依据中医学“内病外用”的理论,采用小儿止泻贴进行治疗,可起到温中散寒,止痛止泻的作用。本病发病的病理关键在于脾虚湿胜,外感之湿邪可为致病之标,而内生之湿邪常为致病之本。因脾喜燥而恶湿,故应用具有补中益气、健脾燥湿功能的药物治疗。在脐部给药可以使全身经络疏通,气血通畅,用于感寒腹痛泄泻轻症具有较好的疗效。脐部是腹壁最薄的地方,皮下无脂肪,止泻贴中的胡椒、肉桂、赤芍、当归具有补中益气、温里祛寒之功效,在脐部给药有利于药物的渗透、吸收,大黄、黄芩具有清湿热、泻火、祛瘀之功效,经外用达五脏六腑 ,迅速发挥药性,达到治疗的目的。荆芥、白芷、乌药、独活具有理气止痛之功效;马钱子具有收敛止泻之功效;独活、防风具有祛风止痛之功效 ;诸药合用,可达到阳气升、腹泻止的效果。在药物治疗中,双歧杆菌活菌制剂含长双歧杆菌、嗜热链球菌活菌,均为人体正常菌群,形成生物屏障,有效阻碍病菌的入侵,抑制致病菌的生長,调整肠道菌群平衡。思密达属天然肠黏膜保护剂,对机体内的病菌、病毒具有选择性固定及抑制效果,能与黏液蛋白结合,有较强的粘附及抑制作用,对肠道黏膜具有较强的修复作用。本文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83.3%,观察组患儿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在整个给药过程中均未发生明显药物不良反应,疗程结束后,给予肝功能、肾功能、血常规、尿常规检查,均无明显异常变化(P>0.05)。

综上所述,小儿止泻贴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显著,药物安全有效,无明显药物不良反应,给药简单、方便,能有效改善小儿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王华.双歧三联活菌联合思密达治疗小儿腹泻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3,22(08):127.

[2] 王卫平.儿科学[M].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27-385.

[3] 赵占景,王辉,陈银山.止泻散联合止泻贴治疗小儿腹泻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5):514-515.

猜你喜欢
小儿腹泻
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腹泻效果观察
分析轮状病毒疫苗预防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
联合平板电脑护理干预在小儿腹泻致肛周皮肤损伤的预防
中医敷贴治疗小儿腹泻60例临床观察
微生态制剂在小儿腹泻治疗中的疗效评价
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等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分析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观察
小儿腹泻原因探讨及治疗分析
联用双歧杆菌活菌与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
蒙脱石散联合乳酸菌素片治疗小儿腹泻72例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