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独立学院管理机制创新研究

2014-10-31 05:04杨捷
求知导刊 2014年9期
关键词:独立学院管理机制高等教育

杨捷

摘 要: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化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型,独立学院作为一种新型的高等教育办学模式,其在发展过程中既有自身独特的发展优势,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本文将以独立学院教育管理的特点为着手点,探讨其在教育管理机制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以教学改革管理为突破口,提出了独立学院教育管理机制创新发展的方向,以期逐步创新其管理机制,促进独立学院在新的社会背景下实现协调、稳健和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高等教育;独立学院;管理机制;创新

近十几年来,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逐步加快,独立院校作为新形势下对高等教育办学模式的创新化探索,是指普通本科高校与社会力量联合,按照新机制、新模式创办的全日制普通本科层次的二级学院。它以母体学校优质的教学资源为依托,不仅是对高等教育资源的充分挖掘和利用,而且对当地经济的发展也有着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独立学院作为一种新型的办学模式已初步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与此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因此,本文笔者将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就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独立学院管理机制创新问题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一、独立学院教育管理的特点

自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迅速崛起的独立学院作为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模式,打破了原有高等教育体制的约束,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以“民、独、优”为显著特点的教育管理特色。具体而言,表现为如下三个方面:第一,独立学院一律采用民办机制,所需资金投入及其他相关支出,均有合作方或民办机构承担,而学生收费标准也按国家有关民办高校招生收费政策制定,在办学经费、教学管理机制等方面均呈现出显著的民办特点;第二,

独立学院在发展过程中,逐步摆脱了对母体学校的依赖,具有独立的校园和基础设施,实行独立招生、独立颁发毕业证和学位证,建立独立的教学管理体系,并进行独立的财务核算等,进而从相对独立过渡到完全独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第三,独立学院作为新型的教育模式,没有沉重历史负担的束缚,有利于其进行独立而大胆的教育改革与探索,使其在用人机制等方面均具有独特的优势,例如,实施教职工全员聘任制,并吸纳企业管理模式的精华,这不仅提高了教职工的准入门槛,有利于提高教职工教学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而且也将对教育管理质量的提高产生积极的影响。独立学院教育管理的特点,既是其在激烈竞争中取得立足之地的保障,同时也是高等教育成果的重要体现。

二、独立学院在教育管理机制方面存在的问题

1.师资力量薄弱

强大的师资队伍不仅是独立学院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而且也是其拥有良好声誉的关键因素。但由于受教学成本、教职工待遇、教职工发展等因素的影响,致使师资力量薄弱成了当前我国独立学院在教育管理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其主要表现为如下三个方面:第一,母体学校教师、社会兼职教师和普通高校兼职教师是组成当前独立学院教师队伍的主要力量,这些教师工作繁忙、科研任务重等原因,使他们在独立学院的教学过程中,感到分身乏术,无法保证教学质量;第二,独立学院教师的年龄结构存在很大的不合理性,呈现出退休老教师与青年教师多,中年教师少的局面,缺乏学术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甚至出现“断档”现象,退休老教师虽然学识渊博、经验丰富,但由于受年龄、体力等因素限制,無力承担繁重的教学任务,而青年教师往往缺乏一定教学实践经验,从而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第三,大多兼职教师不认为自己是学校的一员,缺乏对学校的认同感,往往上完课就走人,不注重与学生的沟通交流,甚至把所在学校的兼职工作当做自己以后发展的跳板,从而一心想自己的发展,而不安心于做好本职工作,使教师队伍松散,缺乏凝聚力和向心力。

2.教学资源匮乏

由于受国家相关政策、法规建设的滞后性以及独立学院自身办学时间短、资金短缺等因素的影响,使独立学院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教学资源匮乏现象。一般而言,当前我国大多独立学院的专业设置对母体高校的依赖程度较大,往往母体高校有什么优势学科、特色专业,独立学院也开设相应的学科、专业,从而使独立学院不能明确专业发展思路和发展路径,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方面,也只是在母体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上进行小修小改,甚至是全盘照抄,不能充分考虑独立学院的学生特点和实际,制定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从而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极其不利的影响。

3.监督约束缺失

独立学院所具有的独立法人财产权,使其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受相关政策、法规不健全因素的影响,无法形成健全而有效的监督约束机制。尤其是在独立学院的教学管理过程中,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没有对独立学院制定专门而明确的教学管理和质量评估标准,从而导致独立学院的一些规章制度形同虚设,变成一纸空文,对独立学院持续稳健的发展造成严重威胁。

三、独立学院教育管理机制创新发展方向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不仅是独立学院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而且是其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必要条件。因此,这就要求独立学院教育教学相关管理人员应当从如下三个方面做起,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首先,建立一支稳健的专兼职师资队伍,培养专兼职教师的责任感和主人公意识,将学校与教师之间传统的“雇佣”关系变为“合作”关系,积极征求专兼职教师对学校建设和发展的意见和建议,并鼓励他们大胆地进行教学改革和创新,实行民主化、人性化管理,从而增强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其次,独立学院应当通过多种渠道来筹措办学资金,不断满足教师的物质需求、改善办学条件,以吸引中青年骨干教师,并建立相应的考核和奖惩机制,从物质和精神方面对表现优异的中青年教师以鼓励,安排本学科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做中青年教师的导师,提高中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及教学研究能力。最后,应当根据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为专兼职教师提供继续深造学习的条件和环境,培养一批既有扎实理论知识又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双师型”教师,从而使独立学院的学生能真正掌握本领,为以后的职业生涯奠定坚实的基础。

2.搭建教学资源共享平台

优质的教学资源是独立学院实现长远发展的重要保障,这就要求独立学院相关管理人员在教学管理实践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独立学院自身的特殊性,在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方面与母体高校形成良性的互动机制,搭建教学资源共享平台。首先,独立学院应注重与母体高校进行信息沟通与交流,提高母体学院高层管理人员和骨干教师对独立学院的关注度,充分利用母体高校的教育教学资源,规范并落实课程设计体系,为建设特色化学院专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独立学院应充分探索并利用一切社会资源,构建校企合作平台,从而在开拓课程资源和专业设置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推动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有效融通,促进独立学院学生的成长成才。

3.建立健全监督约束体系

独立学院自主办学、机制灵活等特点,在为其内部管理制度改革提供巨大空间的同时,也从某种程度上加大了其监督约束体系建立的复杂性。因此,建立健全独立学院的监督约束体系,不仅离不开独立学院广大教职工的大力支持,而且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首先,独立学院各系部及教学部门应形成科学的教学管理机制,明确权利与职责划分,通过建立“优培、促学、困扶”机制,构建多层次立体式的教学质量监督体系。其次,充分考虑独立学院的办学实际以及学生的个性需求,以深化完全学分制为突破口,实行弹性学制,允许学生提前毕业等措施,推进教学管理改革,提高学生学习自主性。

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独立學院在其发展过程中既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因此,这就要求独立学院相关教育管理人员在工作实践中,应当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充分把握独立学院教育管理的特点,并正视其在教育管理机制方面存在的问题,从而从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搭建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建立健全监督约束体系等方面着手,不断创新独立学院教学管理机制,进而在促进独立学院教学质量提高的同时,使独立学院这一新型的教学模式实现稳健而长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耿亚飞,时杰会,朱 璐.新形势下独立学院管理机制的创新研究[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2(01):172—189.

[2]朱 跃,冯熙麟.独立学院教学运行与管理体制机制创新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3(21):55—56.

[3]霍 琳,周方圆.独立学院教学管理体制改革及运行机制创新[J].民营科技,2012(06):145.

[4]王 斌.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我国本科高校学生管理机制创新研究——以内蒙古师范大学为例[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

(作者单位:新乡医学院)

猜你喜欢
独立学院管理机制高等教育
试论工程造价管理机制的完善与创新
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奠定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
关于软科学质量管理机制的问题探讨
工电道岔结合部联合管理机制的探讨
文化传承视野下的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究
关于应用型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的研究
基于Flash+XML技术的护理技能虚拟教学平台设计与实现
独立学院法学专业的学科特色及其发展研究
以微课教学促进独立学院国际经济学应用性教学转型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