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德学堂”别忘了“损”“益”原则

2014-10-31 02:27:42耿银平
声屏世界 2014年10期
关键词:人伦传统美德学堂

□ 耿银平

9月22日中国广播网报道,近年来,在弘扬传统文化的倡导下,办“女德学堂”也成为一种潮流。根据统计,目前,倡导“相夫教子”、“三从四德”、“守妇道”的女德班已经在我国遍地开花:从北京、山东、河北一直绵延到陕西、广东和海南。不过有媒体近日报道,在个别女德学堂,“打不还手、骂不还口、逆来顺受、绝不离婚”成为教学主旨。有人说这促进了家庭和谐,也有人说这是“洗脑”、是“对女人的人格否定”。争议不断的“女德学堂”引发社会的极大关注。

古语云:“治天下,首正人伦;正人伦,首正夫妇;正夫妇,首重女德。”德国也有谚语,“摇摇篮的手是推动民族素质的手”,可见,女性的道德水平如何、文化素养如何,对家庭和民族的影响非常大。通过“女德学堂”挖掘传统美德精华,让女性的现代化素养中增加古色古香的内涵,让女性发挥更为积极健康的 “润滑剂”、“开心果”的功效。

可看“女德学堂”的培训内容,“四大基本原则”:“打不还手、骂不还口、逆来顺受、绝不离婚”,这哪是传统美德精华啊?分明是让今天的女性回到洪荒岁月、封建年代,让女性重新像藤蔓一样捆绑在男权主义身上,没了自由,多有约束;没了尊严和尊重,多有不敬和精神摧残;没了平等和独立意识,多有居高临下的训责和人格羞辱,对女性素质、女性形象,构成了事实上的污染和损坏。

传统文化、传统美德在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绝对不是照搬照抄、原封拿来,必须用批判的眼光,进行分析、淘汰、选择。我国古人将文化传承演进概括为“损”与“益”两个方面:“损”指的是放弃,即将不合时宜的因素剔除;“益”指的是增加,即补充与时俱进、符合现实需要的新要素、新内容。由旧及新、新中有旧,是文化传承的常态和基本轨迹。源于古代的“女德学堂”,显然不能忘了“损”“益”的辩证发展原则。有利于发扬和弘扬女性价值的就积极的借鉴和挖掘,那些压抑女性、打压女性公共尊严的做法则要无情淘汰。让女性价值得到现代化发展,让“女德学堂”真正成为良师益友。

猜你喜欢
人伦传统美德学堂
学习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仁”为立身之本
学习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做重“义”之人
古稀之年上学堂
身边的传统美德
尊王抑或尊天:基于人伦与性命的晚明治道重建
原道(2019年2期)2019-11-03 09:14:58
用中华传统美德涵养党的道德建设
学习月刊(2016年4期)2016-07-11 02:54:06
天伦和人伦共生伦理永恒——秦汉传统中基于发生角度的伦理分类
森林学堂
宝宝国学堂
娃娃画报(2015年6期)2015-07-30 04:48:07
宝宝国学堂
娃娃画报(2014年5期)2014-07-31 08:1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