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香玉 车梅英
【摘要】目的:探讨针对糖尿病患者开展人性化护理服务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36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8例。两组患者均给予临床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开展人性化护理模式。结果:观察组样本的护理总有效率为97.1%,护理总满意率为98.5%,与对照组比较均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糖尿病患者开展人性化护理服务可有效稳定患者血糖水平,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增加护理满意程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糖尿病;人性化护理;应用价值
【中图分类号】R473.58【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4)17-0124-02
糖尿病是临床常见慢性疾病之一[1],引发该疾病的致病因素较多,患者最主要临床特征为血糖水平偏高,同时存在饮食饮水量增加、体重降低等表现。当前临床治疗的主要方向为缓解疾病进展和抑制并发症发生,以此为基础保证患者的正常生活质量。有效的护理措施是提高临床疗效的最有效辅助手段[2],本研究将人性化护理服务理念融入糖尿病治疗中,获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具体方法与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3年3月至2013年11月收治的136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双盲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8例。观察组中男性36例,女性32例,年龄24~83岁,平均年龄(48.7±3.9)岁,病程1~13年,平均(6.8±1.7)年,Ⅰ型糖尿病6例,Ⅱ型62例;对照组中男性37例,女性31例,年龄23~81岁,平均年龄(49.1±3.7)岁,病程1~12年,平均(6.3±1.4)年,Ⅰ型糖尿病7例,Ⅱ型61例。两组样本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1.2.1对照组针对对照组护理患者运用临床常规护理措施,其护理范围归纳为以下几点:饮食调整及控制、药物疗法、运动疗法、胰岛素注射等。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如果表现出慢性并发症症状,应密切监测神经系统和血管情况。
1.2.2观察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个性化干预措施,其基础护理方法包括饮食、药物、运动等相关内容,个性化干预措施的开展方法如下。
1.2.2.1行为情感沟通通过提高护理人员的言行举止,以人性化、平等化的耐心体贴服务态度,缓解患者紧张情绪和身体疼痛,强调护士在日常护理操作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动作、语气,加强与患者之间如亲人般的情感沟通,消除患者陌生感,从而起到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的作用。
1.2.2.2胰岛素注射密切观察患者身体素质、病情发展变化、血糖水平,以观察数据为注射胰岛素方案的主要参照依据。在临床上常选择在用餐前半小时或餐时为注射胰岛素的最佳时机,并详细讲解其注射部位及正确注射方法。
1.2.2.3舒适注射护理在温度较低的情况下为患者注射药物时,需要为患者做好注射部位保暖措施,向患者讲解注射产生的不舒适感觉及注意事项,消除患者顾虑,同时便于患者自己感受到异样的不适后及时发现,立即采取相应措施。
1.3观察指标与疗效判定护理结束后针对患者开展空腹血糖与餐后2h血糖水平检测,并依据血糖水平改善程度判定护理效果[3]。①显效:空腹血糖水平在7.2mmol/L以下,餐后2h血糖水平在8mmol/L以下;②有效:空腹血糖水平在8mmol/L以下,餐后2h血糖水平在11mmol/L以下;③无效:均未达到以上血糖水平标准。同时拟定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其内容主要包括护理服务态度、血糖改善效果、注射舒适程度以及整体服务质量等,共包含15个题目,分别为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与不满意,总满意率=(非常满意例数+基本满意例数)/总例数。
1.4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15.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关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样本的护理总有效率为97.1%,护理总满意率为98.5%,与对照组比较均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及表2。
3讨论
随着我国医疗体制改革创新,基于生理、心理与社会的治护措施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临床护理也逐渐由单一的干预模式转变为人性化的生理护理措施[4],并且更重视患者的心理感受,全方位的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人性化护理措施正是基于这一观点而提出的新型临床护理模式,针对长期糖尿病困扰的患者开展该种护理模式,能够完全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促进治疗配合程度,进而提高疾病恢复效果。本次研究中针对68例患者开展了人性化护理措施,分别在情感沟通、健康宣教、病房设置、注射与胰岛素过程中建立人性化服务理念,最终提高了药物治疗的效果。本组样本经临床干预后,其护理总有效率为97.1%,护理总满意率为98.5%,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样本仅为86.8%与85.3%,两项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人性化护理模式不但可以有效改善病患疾病情况,增加血糖控制效果,还能够提高临床护理满意程度,进一步推动护患关系的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