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鲁番旅游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

2014-10-30 08:26:32赵佳丽瓦哈甫哈力克姚一平关靖云伏吉芮赵恒山
关键词:吐鲁番旅游业旅游

赵佳丽,瓦哈甫·哈力克,姚一平,关靖云,伏吉芮,赵恒山

(1.新疆大学旅游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47;2.新疆大学绿洲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新疆乌鲁木齐830046)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持续增加,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一系列由传统单向直线经济所带来的问题日益凸显。要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就必须改变当前以资源大量消耗和生态环境恶化为代价的发展方式,发展循环经济。循环经济从根本上变革了“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强调在资源减量化优先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以尽可能小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而使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相互和谐,促进资源永续利用。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式,符合当今世界发展潮流。旅游循环经济是在循环经济基础上提出来的。它要求把旅游活动组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式链条,使各种介入要素都得到最有效的利用,缓解旅游资源短缺、生态环境脆弱的现实约束,从而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1]49。

一、旅游循环经济理论的提出和发展

旅游循环经济理论是循环经济理论的延伸、发展和创新。2003年,“循环旅游”被首次提出,随后,国内学者就其基本内涵与相关概念、发展意义和作用、发展战略及对策措施、运行体系及运行模式构建、在区域旅游和企业发展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研究:谢朝武提出旅游业循环经济是一种建立在生态学基础上的经济体系,在旅游业中运用循环经济理念将使人类中心型的旅游经济转型到实用生态型的旅游经济[2];侯海涛等在旅游循环经济所遵循的“3R”原则基础上纳入再思考(Rethink)、再修复(Repair)和再整合(Reorganize)原则,以“6R”原则指导旅游循环经济[1]50;李晖等认为,发展循环经济是解决环境保护问题的有效途径,是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3];李庆雷、雷明化等提出了针对不同地区的旅游循环经济的发展策略[4−5];陈小春、张兆胤等分别就旅游景区进行了旅游循环经济运行模式以及应用的研究[6−7]。在对旅游循环经济的不断研究中,旅游循环经济的作用和地位愈发凸显,旅游循环经济势在必行。

二、吐鲁番旅游发展现状

(一)吐鲁番旅游发展迅速

吐鲁番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东部,素有“火洲”之称,市区距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约183公里,是丝绸之路重镇,历史悠久,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是新疆旅游开发最早、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据统计资料显示(见表1),截止2012年底,吐鲁番地区实现旅游收入10.04亿元,增长12.55%。旅游人次和旅游收入创历年新高。吐鲁番旅游业收入增速明显,发展前景广阔,在吐鲁番整个经济中的支柱地位越来越显著。

表1 吐鲁番2003-2012年旅游收入情况一览表

(二)吐鲁番旅游客源市场潜力大

吐鲁番是展示西域地区历史文化、民风民俗和独特的自然环境的最具综合性、典型性、代表性的地区之一。旅游资源之丰富和集中居新疆第一,在全国也是名列前茅,多年来吸引了大量的海内外游客。据统计资料显示,2012年吐鲁番地区共接待游客528.3万人次,同比增长12.6%;其中国内游客516.7万人次,仍占主流,且增速平稳,客源充足,国际游客数量稳定,但相对较小,可见其市场发展潜力巨大。

(三)吐鲁番旅游服务要素得到一定发展

截止到2012年,吐鲁番星级酒店、宾馆总数达到120余家,总床位数约7 000余张,其中星级酒店27家,包括五星级1家,三星级22家,二星级4家,总床位数4 000余张;旅行社8家;旅游纪念品厂家5家,大型购物场所16处,各景区旅游零售摊点295处;民俗家访点205个,其中星级家访点64家。随着旅游服务要素的不断完善以及“十二五”规划所带来的各种发展机遇的显现,吐鲁番旅游业的前景会越来越好,吐鲁番地区未来也将接纳更多的游客。

三、吐鲁番旅游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旅游产品缺乏规划管理,开发深度不足

吐鲁番旅游业在资金投入方面严重不足;且由于旅游资源开发深度不足,缺乏创新和文化品味,对民族文化和自身的地域特色挖掘不够,影响了产品的吸引力;又因为缺乏合理的规划,导致优势资源转化率低,旅游产业结构单一,产业体系不健全,在旅游资源开发后,经营者为了经济效益,在经营管理中忽略了环境承载的极限,狭隘地单方面追求人数的增加,导致旅游旺季游客过多,景区严重超载,对景区脆弱的生态环境系统造成了致命的摧残,也影响了游客的旅游体验。

(二)旅游业主体缺乏循环经济意识

旅游业的主体指各旅游企业、各级政府、当地居民及与发展旅游业的各级实体和个人。目前,对循环经济的认识和宣传不到位,旅游企业指导原则还没有转变到从源头减少资源消耗和减少污染物排放的清洁生产上来,资源综合利用率低;旅游者的资源意识、环保意识亟待提高。另外,没有形成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制度体系、技术支撑体系和运行机制,也是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无法顺利开展的原因之一[5]22。

(三)旅游业相关政策、法规不健全,缺乏制度支持与保障

吐鲁番地区缺乏涉及旅游业政府规章或规范性文件,地区旅游局也只是制定一些诸如《旅行社经营许可》这样的行政许可文件,这就导致旅游景区在处理开发与保护的关系、产品与市场的关系等方面缺少具有本地特色的法律法规,一味套用国家或者自治区的相关法律,忽视本地区自身情况,从而造成偏差。没有相应的政策、法规支持与保障,制约了吐鲁番旅游的发展。

(四)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保护难度大

吐鲁番本身是一个水资源严重匮乏的地区,水资源的稀缺导致了该地区绿洲资源的稀缺和生态环境的脆弱。吐鲁番旅游一直走的是“资源—生产—消费—废弃物排放”单向直线经济,依靠高强度消费旅游资源以及高强度地破坏生态获取经济增长。此模式带来了一系列弊端,对于吐鲁番这样的西部地区,它的旅游资源受到破坏的形式更多是内在美学价值、艺术价值的衰减直至丧失。所以,必须将发展旅游业和维持资源两者统一于旅游循环经济,将吐鲁番自然和人文景观、生态保护、资源再利用有机整合,丰富旅游内容,提高旅游产品的质量,才能实现吐鲁番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四、吐鲁番旅游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在吐鲁番旅游的开发经营中,必须以旅游发展为目标,整个地区的生产与消费环节遵循旅游循环经济最新的“6R”原则,即:再思考(Rethink)、再减量(Reduce)、再利用(Reuse)、再循环(Recycle)、再修复(Repair)和再整合(Reorganize)[1]49,贯彻旅游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政府和旅游企业应在不超出旅游地资源与环境承载力的基础上,对旅游地进行合理的规划和适度开发,发展生态旅游、绿色消费、节能行居;再将旅游生产消费过程中带来的水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垃圾污染等进行资源再生和无害化处理,在避免环境破坏的同时,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见图1)。

图1 旅游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图

旅游循环经济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包括自然子系统、社会经济子系统。自然子系统为旅游活动提供资源和环境,包括地文景观、水域风光、生物景观等自然资源,还有遗址遗迹、民族村寨等人文资源,旅游目的地的居民也是该系统中的一部分(见图2)。

图2 旅游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子系统图——自然系统

政府和旅游企业对旅游地进行恰当的规划和开发,创造各种符合旅游循环经济发展原则的旅游产业,为游客提供可以实现生态旅游、绿色消费、节能行居的旅游条件,同时也在旅游业取得发展的过程中获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游客在旅游地进行食住行游购娱这一系列旅游活动,这些构成了旅游循环经济体系中的社会经济子系统(见图3)。社会经济系统利用自然系统提供的旅游资源和环境取得经济效益,然后把所得利润进行合理分配,一部分用于旅游开发、旅游生产消费过程中产生的污染,使得各种污染达到无害化、参与了整个开发生产消费过程的旅游资源得以再生,并以可持续的形式回归自然系统,从而继续为社会经济系统服务,实现旅游循环经济。

图3 旅游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子系统图——社会经济系统

五、吐鲁番发展旅游循环经济的策略

循环经济是一个复杂的多主题的工程,发展吐鲁番旅游循环经济还应在不同层面上引导政府、旅游企业、旅游目的地居民、游客将生产和消费纳入可持续发展框架中,这样有利于各要素之间形成循环链和循环网,使吐鲁番旅游科学健康的发展。

(一)政府策略

政府必须加强发展旅游循环经济的高新技术投入,依靠科技创新,因地制宜地为吐鲁番旅游循环经济提供技术支持。其次,加强法制建设,借鉴国外有关循环经济的立法,例如:日本的《建立循环型社会基本法》、德国的《循环经济和废物处置法》、美国的《资源保护和回收法》[8]。又因为旅游循环经济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政府还要与旅游相关的各企业协调配合,通过科技发展、教育宣传等全方位推进旅游循环经济理念,运用经济杠杆和价值工具等调整各方面的经济利益关系,把旅游企业局部利益同社会的整体利益有机地结合,确保吐鲁番旅游开发和管理向旅游资源优化、特色化与保护性、规范化与现代化方向发展。

(二)旅游企业策略

吐鲁番旅游企业应当制定长远的发展战略,而不是只考虑短期利益而透支旅游地环境和资源。旅游企业要强化企业社会责任意识,在开发经营过程中融入旅游循环经济思想,为游客提供生态旅游、绿色消费的旅游条件;做好利润分配,把一部分利润用于旅游造成的水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和垃圾污染的循环处理工作,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地区文化及传统;约束企业员工行为,处理好旅游淡旺季的调控,给予游客准确信息,确保其理性消费;为整个吐鲁番地区旅游建立良好形象,提升吐鲁番地区的旅游竞争力,在促进吐鲁番旅游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也实现了自身的经济利益,达到真正地共同繁荣和“多赢”。

(三)旅游目的地居民策略

旅游目的地居民应树立生态意识,传承对本地自然和人文资源的自豪感和责任感。对于旅游目的地的第一产业,尽量发展环保产业,在工业生产中,提高资源利用率,把产生的废物做好分类处理,实现资源循环利用,促进工业生态化;对于第二产业,应发展生态农业,清洁生产,可运用沼气等可再生能源替代煤、油、柴,形成生态村镇;在发展第三产业过程中,当地居民不应过度建造旅游住宿、交通、购物等配套设施,约束自身行为,同时监督旅游企业和旅游者的行为,以实际行动形成示范,促进旅游循环经济观念的渗透,从而更好地实现旅游目的地居民赖以生存的资源、环境的发展与保护。

(四)游客策略

游客应当提高对旅游循环经济的认识,把节能环保意识渗透到行、游、住、食、购、娱的各个方面:尽量选择电力等清洁能源的交通工具,在景区内减少缆车的乘坐;在游览过程中,注意个人旅游垃圾的存放,不损坏景区公物;住宿时,减少水电等资源的浪费与损耗;杜绝食品浪费,减少餐饮包装,拒绝使用一次性餐具;提倡文化型购物,购买绿色旅游产品;娱乐方式应当健康积极,以回归自然、文化和享受自然、文化为主,反对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或者高能耗高污染的旅游娱乐。游客要从自身做起,贯彻生态旅游、绿色旅游的宗旨,在监督旅游目的地政府、企业以及居民行为的同时,传播这种环保思想。

六、讨论

大力发展旅游循环经济是吐鲁番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旅游循环经济模式以吐鲁番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人文背景为依托,在环境优美的景区建设基础上,结合吐鲁番经济建设与旅游发展,实施清洁生产与绿色消费,推进废弃物的最小化、无害化与资源化处理,并与地区其他特色产业(如葡萄产业、哈密瓜产业、反季节蔬菜产业)形成耦合关系,把吐鲁番建设成一个自然风光优美、民族特色明显、环境友好的旅游城市。旅游循环经济对于同类西部民族地区旅游城市的发展和保护具有同样的借鉴意义。

猜你喜欢
吐鲁番旅游业旅游
云南出台20条措施,加快旅游业恢复
云南画报(2022年4期)2022-05-05 05:59:54
相逢吐鲁番
民族音乐(2019年2期)2019-12-10 13:14:55
中国旅游业2017的风往哪吹?
金色年华(2017年12期)2017-07-18 11:11:19
旅游
晚清吐鲁番协理台吉
吐鲁番地名新探
语言与翻译(2015年2期)2015-07-18 11:09:56
旅游的最后一天
旅游业
江苏年鉴(2014年0期)2014-03-11 17:09:32
吐鲁番的高
吐鲁番(2014年2期)2014-02-28 16:54:28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海外英语(2013年8期)2013-11-22 09: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