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清强
(福建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福建泉州 362000)
近年来,高等职业教学发展迅速。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培养技能型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是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然而,由于大多数高职院校都是由中专学校升格而来,学校体育课程的设置与教学中还存在许多弊端。改革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形成与高职院校培养目标相适应的体育教学体系是本文研究与探讨的课题。本研究期望能为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改革提供一点有益的参考。
很多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已实行了课改,也采用了参考学生兴趣的选项课教学。可改革还不彻底,成效还不明显;教学还是老一套;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自觉性还不高。从每年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的结果来看,学生体质的改善并不明显。我们还应探索更加适合高职学生特色的体育教学与学生体育锻炼新模式。
以福建电力职业技术学院2012年级、2013年级三年专学生和2010年级五年专学生为主要研究对象,调查访问对象包括学生、体育教师、教学管理人员等。
1.2.1 文献资料调研
在查阅泉州市图书馆、电力学院图书馆等及上网查阅有关体育教学改革方面的书刊和论文。
1.2.2 专题访谈
访谈部分高职院校的学生、体育教师、教学管理人员,听取各方人士对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意见和建议,并进行归纳和总结。
1.2.3 问卷调查
对福建电力职业技术学院2011年级、2012年级、2013年级及2010年级五年专学生发放问卷调查,
1.2.4 数理统计
用有关统计软件完成课题的数理统计分析工作。
1.2.5 逻辑学方法
运用逻辑学原理,对得出的观点、结论和建议进行归纳整理、分析推理并加以论证。
通过对福建电院2010~2013年级学生的体质健康标准素质测验的分析,可以看出,学生身体素质发展不平衡,总体指标有升有降,女生的1min仰卧起坐有所增长,但是,最重要的指标长跑即男生1000m、女生800m跑却出现大幅度的下降。其主要原因是这些项目的练习方法比较艰苦且单调,再加上现代生活条件的改善,徒步、负重的机会较少。现在多数是独生子女,从小就缺乏吃苦耐劳品质的培养,导致都不愿从事长跑等艰苦、枯燥的运动。当然,另一方面的原因是目前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在教学理念、体育课程的开设、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体育教学成绩的评价、师资配备、场馆设施等上还存在着一些不足造成的结果。
表1 福建电力学院学生素质测试成绩表
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应确立“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目标。长期以来,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总以增强学生体质、掌握运动技能、注重锻炼效果为主。部分体育教育工作者还停留在为教而教的误区里。认为体育教学就是教会学生的运动技能、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忽略了高职体育教学是学生人生中接受体育教育的最后阶段;忽略了高职体育必须与终身体育接轨。于是,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形成、预防疾病、保健养生、管理健康的知识的传授都不重视。造成高职院校的学生毕业后,体育锻炼活动也结束了。另一方面,现在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往往缺乏高职院校的个性,没有适应高职院校的职业特点,没有和高职院校的技能特点相结合,更别提学习如何预防职业疾病的功能锻炼了。
长期以来,高职院校大多数的体育教学内容一般以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武术、羽毛球运动为主。像学生喜爱的运动项目,如定向越野、游泳、形体、瑜伽、街舞、轮滑等很多高职院校都没办法进体育课。如果没有学生喜爱的体育项目,如果对学生的运动技能开发仅仅只有三大球和田径,那么,就无法满足学生个性化的体育锻炼需求,学生在体育教学中也就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不愿活动,被动应付,教师也就教不会、教不悦了。效果也就可想而知,更别提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了。
体育教学模式长期固化。大部分的高职校体育教学中主要还是以提高学生体质、掌握运动技能为主的教学模式。教学实践中没有考虑学生兴趣,没有让学生自主选项,自主选班,没有针对学生差异进行分层教学。教师关注的是动作技能学会了没有,而不是学生是否在愉悦中学习,是否爱上了体育锻炼,是否没有了体育课还会自已去进行体育锻炼,管理健康、自我锻炼等终身体育能力的教育更是一片空白。
目前,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在考核评价上,还是过分注重学生的技术动作和竞技成绩,还是忽视了对学生的学习态度、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健康管理能力、自身进步幅度等方面的评价。评价体系中的指标选取还是过于单调,权重比例也不尽合理,评价办法也有待改进。还是缺少多维的、能体现学生健康管理能力的相关指标。
调研发现,高职学院的体育师资配备还是不足,主要体现在男、女体育教师比例严重失调,给体育课男女分班教学带来困难。部分体育教师知识陈旧、观念保守,阻碍了体育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适应不了时代发展的需要。体育场馆设施也是投入不足,缺乏雨天开展体育活动的场地。有的学校体育馆年久失修,设施老化,体育馆经常大门紧闭,禁止学生入内锻炼,严重挫伤学生锻炼的积极性,影响了学校体育教学目标的实现。
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必须改革创新体育教学理念,改革以往长期以来的掌握运动技术、增强学生体质的思想。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必须要求学生至少掌握一项以上的健身保健的运动技能。在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过程中,不能过分强调吃苦耐劳等意志品质的培养,要让学生在辛苦的锻炼运动中得到乐趣,得到成功的体验。研究证明:只有学生从体育锻炼中尝到成功的、愉悦的正面体验,学生才愿意重复进行锻炼。而习惯的形成在于不断地重复。重复多了就习惯成自然了。高职的体育教学是学生人生阶段接受体育教育的最后阶段。体育教学中务必让学生从运动锻炼中得到愉悦的体验,得到成功的体验,从而自觉地在毕业之后还能坚持进行体育锻炼。体育教学中让学生爱上运动锻炼,爱上体育比教会学生多少技术技能更重要。体育教学中,应利用体育运动的健身娱乐性,把终身体育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中。让学生学会了各年龄段应该有什么样的锻炼,应该使用什么样的锻炼方法。
体育课改为体育与健康后,在体育教学的全过程中,始终要贯彻健康第一的思想。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管理健康的知识和能力。要让学生了解健康管理必须贯穿于人的生命的全过程。当身体出现各种微小的病变时,能及时发现、及时预防。并学会通过体育锻炼的手段,减少预防一些疾病。掌握在生活中一些实用的知识:比如制定健康规划、养生保健常识、如何管理情绪、急救常识等等,在高职体育教学实践中都应把这些实用知识传授给学生。体育教育本来就是为健康服务的。体育教学务必始终贯彻“健康第一”的教学理念。
高职体育教学要创新教学理念还应在教学过程中贴近高职的职业特点,与学生未来的职业需求相结合来开展体育教学。体育教学的内容要能突出职业特点。要能根据学生所学专业和未来可能从事的第一职业的特点,根据专业技术和职业体能所需身体素质的不同,有目的、有计划地选用突出职业特点的实用性教学内容来开展体育教学。为社会培养具有职业专项技能、素质全面的实用型人才服务。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应紧扣教学目标。应以“健康第一”为基础,以终身体育为目标,结合高职学院的专业特色来自主安排采用教学项目和教学内容。同时也要根据本地区、本学期伯气候特点和本校的场地器材情况来选择适合这群90后学生个性的教学内容。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内容如果永远仅仅是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田径等常规的运动项目,如果对学生的体能开发仅限于此,那么,时间一长,学生在体育练习中渐渐地也就失去了积极性、主动性和新鲜感。体育教学目标中不存在没有学会某项技术或技能就不是合格的毕业生。其实,作为体育教师也清楚这一现象。学生体育测验中,篮球投不进就不及格受到大家质疑,在这次的调查访问中,也有很多学生反映:我就是不会打篮球、不会踢足球,可是我会玩轮滑。我轮滑会玩平地花式等,我能否用这项运动来锻炼。本人任教的班上有一名学生上体育课经常请假,后来我深入了解原来是学校的体育课不爱上,到校外的健身俱乐部买了年卡,到校外去健身锻炼去了。这一现象足以说明我们的体育教学内容已跟不上学生的需要了。一般情况下,大家总认为:体育课女生最不爱运动。调查后发现:其实女生是没有适合她们的、或者是她们喜欢的运动锻炼项目。像形体训炼、瑜伽、街舞等项目女生都很喜欢。运动锻炼项目只有符合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学生才能自觉地坚持锻炼。否则,体育课结束,身体锻炼也就结束了。
高职体育教学中,应围绕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特点、职业技能特点、职业特征来选择体育教学内容,为学生今后的职业要求打下良好的体能基础。像电力专业的学生可增加一些户外运动、攀爬训练的教学内容;像计算机、财会专业等久坐职业可选择一些抑其过补其不足的健身内容,如武术、健身长跑、体育舞蹈等。体育教学内容安排中还要选择一些理论教学的内容。从理论上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健康管理等理念灌输,使学生掌握科学锻炼、保养身体的知识和方法,从而培养学生具有特殊职业的素质和终身管理健康的能力。
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要改革原来的体育课考核评分办法。摈弃过分注重学生的技术水平和竞技成绩,忽视对学生自我锻炼能力、健康管理能力、进步幅度等方面的评价。在承认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以“健康第一、终身体育”为指导来科学地构建体育教学评价体系。以科学的评价体系来引导学生既能掌握一项或几项体育锻炼技能或技术,又懂得管理自我的身体健康,并且能自觉通过体育运动锻炼来强身健体。体育教学评价体系中,评价指标的构建要能反映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自觉锻炼情况、同比进步幅度同时又要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以科学、公正、合理的体育教学评价体系来激发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引导学生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知识和能力,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
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改革只在体育课上进行改革突破是远远不够的。要增强学生的体质,让学生养成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仅仅靠一周的一次体育课不可能实现。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管理部门应该从宏观上把体育课教学、课外体育活动、课余训炼、运动竞赛有机结合起来进行综合管理。校园内要有多层次的、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活动,高职院校要鼓励支持各式各样的学生民间体育社团组织;要管理支持学生组建大学生生体育俱乐部。让所有有各种体育锻炼需求的学生都能找到自已的组织,都能有自己的体育锻炼圈子。由学校向学生提供体育锻炼所需的运动场馆和体育设施,并能指派专项教师负责辅导学生。学校要支持鼓励学生开展各种体育竞赛、体育交流。学校不能以是否是官方正式红头文件组织的比赛才参加,其它民间的体育竞赛一概不理不问。不能有怕竞赛可能会有伤害事故、怕承担责任,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来管理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以学生为中心的体育俱乐部是高职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主要形式。它满足了学生体育的兴趣,吸引学生长期参与体育锻炼,从而形成自觉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同时,学生自主参与俱乐部、体育社团的管理还可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提高学生的沟通、公关、协调能力等综合全面素质。
体育师资、体育场馆是开展学校体育教学的保障。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学校体育工作经费的投入,执行学校体育场馆、器材配备目录。在体育教学的实践中通过合理利用现有的场地器材、改造一些场地器材、制作简易的器材等来发挥场地器材的多种功能,提高场地器材利用效率,充分开发挖掘场地器材资源。现有的体育馆要加强管理,改变经常大门紧锁的状态。篮球场可手搭个简易遮雨棚,加个灯光。这样,晚上、雨天学生要进行锻炼都不受影响了。
提高体育教师的业务素质水平是体育教学改革的关键。高职院校应强化体育教师的培训和继续教育。体育教师的工作起早摸黑,工作负荷强度大。要构建合理的工作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工作态度。要更新体育教师的教学理念,改变传统的教学形态,创新教学意识、丰富教学方式来提高学生的体育锻炼兴趣。
深化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改革,要在体育教学中构建以健康第一、增强体质为主、以掌握管理终身健康的知识和能力指导思想的教学理念。同时要结合高职院校的专业特色,贴近专业来完善体育教学内容。各高职院校要结合自己院校的实际情况和每一届学生的具体情况,构建体现职业教育特点、符合专业技能特征和社会需要的体育教学体系。
[1]侍丽萍.“业群式岗位体育”之灵巧主导类业群概述——以××高等职业学校为例[J].当代体育科技,2014(10):186-187.
[2]李鸿江.学校体能教程[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
[3]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解读编委会.国家体质健康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