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晓亮
【摘要】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产生活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尤其是我国的通信行业,正在迅速发展中。面对这种发展形势,就必须建设好基站传输光缆线路,才能满足我国通信行业的发展需求。在光缆线路建设中的建设原则、路由选择、光缆技术指标和光缆敷设安装等方面的分析研究也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 基站传输 光缆线路 建设研究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通信运营商为了提高竞争能力和服务质量,加大了网络覆盖面积,提高了网络覆盖质量,为适应未来市场的发展需求,建立一个高效灵活安全的基础传输平台。要加强我国建设基站传输光缆线路,为满足当代多样化社会化的通信需求提供服务。
一、 基站传输光缆线路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1 路由选择的问题
路由选择是基站传输光缆线路建设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这关系到光缆线路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那么要解决光缆线路建设中路由选择的问题,就要遵循几个原则。其一,安全性原则。要保证传输网的安全性,要把线路和传输网有机起来,还要尽量选择稳定可靠的地理位置,避开环境条件恶劣的地方,还要避开高压强电线和雷击区。例如,洪水多发地带、沼泽地带和石油、天然气等易燃易爆地区、森林、大风口地区,射击场等对通信有影响的地区。其二,经济性原则。要注意线路的经济性原则,就要尽量取直避弯。直线线路比弯曲线路更简短更经济。例如,在道路附近就沿路取直,在河流就利用桥梁,这样既安全又经济,一举两得。
1.2 敷设安装的问题
首先,检查光缆。在敷设安装前,对光缆进行检查,保证光缆质量符合国家规定。其次,光缆布防端别的识别。一般的,在光缆两段都有端别标识。端别标识有A、B两端,分别是红色的套管标识和绿色的套管標识。最后,光缆的布防要求。光缆的布防要符合规定。通常情况下,主干光缆环的引接点是A端,基站是B端;上级局是A端,下级局是B端。然而具体到局内光缆、管道光缆和架空光缆等实际情况,相应的光缆敷设安装方法又有不同。
1.3 光缆技术的问题
基站疆界光缆线路建设对光缆的机械强度、曲率半径、温度和外护层都有严格的要求。一方面是机械强度和曲率半径的要求。要保证光缆在外力作用下不发生光纤的额外衰减,就要保证光缆的机械强度,并且通常光缆曲率半径在敷设时是外径的20倍,安装固定后是外径的10倍。另一方面是环境温度的要求。在运输和储存时要求环境温度为-50~+70℃,安装时是-15~+60℃。在循环试验中为-20~+60℃。
二、基站传输光缆线路建设中的解决措施
2.1 科学合理的管理方式
基站传输光缆线路建设中需要吸收高素质的人才,并且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加强制度管理,深入文化渗透,提升员工待遇,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再教育,使员工产生强烈的归属感和责任感。打造一个技术过硬、责任心强的维护团队,把维护工作做细、做精、做优,成为值得信赖的优秀企事业。同时要建立科学健全的维护系统,及时对通信光缆的安全生产、安全运营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和监督,实现正规化、现代化、科学化、严谨化,提高员工应对复杂情况的能力。传输网要避免重复建设和重复投资,充分发挥网络的灵活性和业务的拓展性。在原有网络结构的基础上小幅度变动达到结构清晰、维护方便、投资少、见效快的目的。
2.2 施工人员专项护线宣传
工程施工和耕地等因素给施工人员带来了很大的麻烦,有72.2%的问题都是来自工程施工和耕地,为了防止外力对基站传输光缆线路的破坏,就要重点对施工工地附近的村庄农户开展专项护线的宣传工作,加强与附近施工单位的沟通协调,提供光缆线路路由图,提醒施工人员避开光缆线路。要与施工方签订光缆护线协议,与施工方密切合作,大力宣传,提高施工人员的护线意识。
2.3 加大打击破坏光缆线路行为的力度
基站传输光缆线路发生障碍的原因有7.61%是人为破坏,有部分人认为光缆中存在贵重金属,所以常常有人偷盗光缆卖钱,有的施工单位一意孤行,为赶工期野蛮施工,造成光缆线路发生故障,给人民带来极大的不便,给国家造成巨大的损失。因此,国家必须加大对恶意破坏光缆线路行为的打击力度,及时对人为损坏光缆线路的个人或组织予以严厉的惩治,以减少人为破坏光缆线路的事情,通过法律手段保护光缆线路。
如今人类已经进入信息时代,人们对于通信的需求越来越多。为了顺应的发展,满足社会的需求,就必须加强我国的基站传输光缆线路建设。在基站传输光缆线路建设中,有很多十分重要的工作,例如光缆路由的选择、光缆技术的指标和光缆具体的敷设安装。要保证基站传输光缆线路建设,就必须做好这几项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保障通信事业的推进,才能满足人们的通信需求,为大众提供更好的服务。
参 考 文 献
[1] 潘英武,刘雪飞.对于基站传输光缆线路建设的探讨[J].科技研究,2014,(22):24-27
[2] 吕伟.浅析基站传输光缆线路的建设[J].科技信息,2009,(26):12-16
[3] 董彪.浅析基站传输光缆线路的建设[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10):5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