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春华
(攀枝花学院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四川攀枝花617000)
近年来,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问题一度成为专业学者所研究的热点。最近,根据中国新闻网报道,广州市对社区的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进行了修订和补充,为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又有了新的配建标准和参考性准则;也再次将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研究推向一个新的高潮。各界人士纷纷为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出谋划策,促进我国城镇化建设时期社区的健康发展,为社区居民的生活提供更完善和更全面的社会服务。
“社区”一词源于费孝通等人首次将“community”译为“社区”,后来成为中国社会学的通用术语。社会学家总结出的社区特征:具有一定数量规模的人口居住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他们有着共同的社会意识和利益,以及密切交往的社会关系。社区作为社会组成的单元,有其相对完整的社会功能。如社区的经济生活功能、社区的社会化功能、社区的社会控制功能、社区的社会福利保障功能、社区参与功能等。我国社区建设是从20世纪80年代民政部提出以社区发展“街居制”开始的,并同时提出“社区服务”的概念。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在社区建设上,对社区的基础配套设施更加重视,并提出了许多新的建议和措施,以此丰富居民的生活。居住社区是以居住为主的,以一定地域范围为限定的、有着相应的社会文化、组织机构和共同的生活方式等特点的社会共同群体。
社区公共服务设施主要是指直接为本社区居民提供服务的,具有生活服务功能、社会管理性质和社会福利性质的设施,其服务对象具有一定的地域范围特征,一般包括公共建筑及其场地、附属设备等。
图1 人的需求层次图
根据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Abrahaln Maslow)于1943年提出的人的需求层次理论(图1),将人的需求层次分为初、中、高级阶段。处在初级阶段的需求主要包括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其中,生理需求主要涉及到人对衣、食、住、行及生存条件等方面的需求,是维持生命的必备物质条件;安全需求包括生命、财产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在社会中能获得的安全性条件。中级阶段的需求层次主要包括归属需求和尊重需求。归属需求主要能在社会中建立归属感,能获得情感上的沟通与满足。而尊重需求是个体的成功欲强,在需求上不仅能在情感上得到满足,更需要被他人认可,获得社会的承认与尊重。高级阶段的需求层次主要是自我实现的需要,这是对人的完美人格的一种阐释,也是不断发掘个体潜力,挑战极限等超越概念。马斯洛的需求理论告诉我们,人的需求层次是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在高级发展阶段,必将伴随着低级、中级阶段的需求,它们相互依存,互为激励前行。处在低级阶段的需求是人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物质要素,只有满足了生理需求,才有精力去追求高一级的需求,也可能成跳跃式需求发展。若某种需求长时间不能得到满足,必将成为紧要需求制约人对其他需求渴望,严重者还会影响人的健康发展,造成心理障碍。
把社区公共服务设施与人的需求层次相对应起来,可以看出,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建内容必须满足初级阶段的人性需求,即为居民提供基本的生活物资,保障人在吃、穿、住、用等方面的基本生理需求;保障人们的生活需求上的热能、环境卫生服务等物质保障设备;有一个安全出行的交通服务设施。能提供人身、财产、工作和资源等多种保障的服务,让人们能够安居乐业,享受生活的便利。
当人的初级阶段的需求得到满足后,必然向更高等级的需求方向发展。人们开始需要建立社区归属感,参与社会各项活动,实现交往的需求。若社区能够为人们提供交流的场所、学习、健身和娱乐等服务,能够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提供信息交流平台,保障人们社会交往的需求的满足。如现代网络信息服务平台的建立是人们通过其实现社会信息交流、物资流通和货币流通极便利的媒介。社区还必须为居民提供在交往中需要得到尊重与肯定的环境,营建以人为本的社会空间和相应服务的场所,同时还必须注意人的需求是不断向更高层次转变,或呈跳跃式的发展,认识到既能满足初级阶段需求,也能满足更高级阶段需求的发展,或呈循环式或呈螺旋式的发展方向,这就是人的本性在需求层次方面的表现。而人的需求已经不再为安全与交往需求羁绊,他将追求更高级别的需求,努力挖掘自己的潜在价值,实现个人价值最大社会化,来实现其对高层次需求的满足。这种需求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在自身的需求得到满足的同时,将这种需求扩大为社会化供应,满足有此项需求的其他人,因而表现为提供某种为他人服务的项目,来实现其价值;另一类是个人在满足需求上,接受更高层次的需求满足为前提,以期获得愉悦的、舒适的情境,表现为价格作为报酬的形式进行购买。社区为满足不同需求层次的居民提供相应的配套服务,根据个性化需求提供服务,以解决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矛盾。因而,人的需求层次决定了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建水平。
目前,我国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建项目的指导规范仍然执行《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 50108-93)(2002年版),其附表A.0.2是规划师进行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建项目时的参考依据,为全国范围内居住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建提供了指导性建议和配建原则。这是《规范》的价值所在。同时,在分析了该《规范》项目内容以后,结合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将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建内容与人的需求层次进行表格统计如表1。
可以发现,人的需求层次对于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建有着非常直接的影响。它决定了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建的方向,为实际配建中针对不同的消费人群有不同的配建标准。不同消费人群因其文化程度、社会背景和经济收入等差异,其消费需求差异较大,特别是在中级阶段和高级阶段的差异性非常明显。
社区是居民生活、工作、学习和娱乐的场所,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建必须从满足居民在社区内的一切社会活动需要出发,根据人的需求层次理论由低级到高级进行配建。也就是公共服务设施配建必须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从人的需求出发,根据社会经济和生产力发展水平,充分分析使用人群特点,有针对性地配建与居民消费水平相当的公共服务设施。
由于社区居民个体性差异较大,各种年龄层次的需求也呈群体性特征,因而必须考虑不同年龄段人群的体能特征、消费特点进行配建。儿童和老年人由于受身体条件的限制,在配建时应考虑他们的活动特点。如儿童对安全因素需求更大一些,在社区主要是能够满足学习、购物、玩乐等需求,相应配建内容以文具店、书店、玩具中心、游戏空间为主。老年人受体能限制,活动特点多以就近能活动为主,配建内容多以健身、休闲、文化娱乐、医疗服务为主。青少年群体对文化娱乐和体育活动设施需求较大。中青年人群的需求会呈多样化、个性化特征。在配建时必须以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为基础,以居民文化教育程度、工作环境、收入水平、社会风尚等要素共同决定。在配建时,必须考虑弱势群体的需要,如老年人年老多病,需要配建社区服务设施,如能将家庭护理与社区医院相结合,以家庭护理为主,社区护理为辅进行配套服务。配套公建必须从人的需求出发,体现需求层次的差异性和普遍性特点,才能建设有时代性特点,完善的配套能为居民带来强烈归属感的社区形象。
表1 需求层次与公共服务设施统计
当然,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建还必须尊重市场经济规律的原则,如社区商业服务设施、文化娱乐设施等。以居民需求为导向进行配置的思想,也是为其配建思想与市场经济高度融合的一个集中表现。
当社区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必须对所在社区的公共服务设施进行适当的调整和补充。这就是人的需求层次理论中人的需求由低级阶段逐渐向高级阶段发展,居民对高级阶段的需求出现了以扩大化、普遍性、年青化发展趋势。这就需要规划建设与管理部门对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进行必要的动态跟踪与监测,及时更新与补充更高服务水平的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项目,满足居民对社区公共服务设施提出的新需求。如最近几年网络服务销售的盛行,催生了经济发达地区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居民消费从实体店转战网络消费,需要社区中能建立快递门市,满足居民寄送、收取货物的要求。人们更是希望能够通过使用网络的便利性,满足更方便快捷的服务,如未出门之前能随时查阅公交车的行径动态、出租车的招呼使用、就餐服务能够在网上预先订购,来减少外出的等待排队时间。
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建内容必须与人的需求发展层次相适应,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的发展为平台,强化社区服务和行政管理职能,为居民提供更为便利的高水平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服务,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社区需求。为建设社区配套更为全面、服务更周到、品质更优越、内容更丰富的社区,增加监管机制,收集居民意见,及时补充跟居民需求相应的服务设施,是彻底尊重人的需求层次理论的表现,也是调节社区矛盾的一个重要手段,以此达到居民生活的便利性需求。
[1](美).马斯洛.动机与人格[M].许金声,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2]丁一.城市居住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设置的动态思考[J].河南大学学报,2010,(2)
[3]苏乾.居住区规划设计中配套公共服务设施的思考[J].住宅科技,2002,(3)
[4]GB 50108-95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