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刚
(浙江龙游安能企业咨询服务中心,浙江衢州 324400)
做好工贸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浅谈
王晓刚
(浙江龙游安能企业咨询服务中心,浙江衢州 324400)
安全生产标准化是指通过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排查治理隐患和监控重大危险源,建立预防机制,规范生产行为,使各生产环节符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人、机、物、环处于良好的生产状态并持续改进,不断加强企业安全生产规范化建设。具体要求就是要严格落实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安全科学管理,实现企业安全管理的规范化;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强化安全意识、技术操作和防范技能,杜绝“三违”;加大安全投入,提高专业技术装备水平,深化隐患排查治理;改进现场作业条件,通过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实现岗位达标、专业达标和企业达标,有效防范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
安全 生产 标准化创建
基层安全监管部门负责工贸企业安全监管的人员少,力量薄弱,与监管对象多、任务重不成比例,因而在工贸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推进过程中感到力不从心,疲于应付。
社会媒体和各级政府部门对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的思想内涵、目的意义宣传力度不够,没有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
负责工贸企业的安全监管人员对工贸企业创建安全生产标准化在思想认识上还没有完全统一,部分工贸企业负责人对安全生产标准化认识理解不到位,在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中存在着应付抵触情绪。
政府推动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力度不够,没有建立有效的约束、激励机制。目前已下发的关于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文件通知中,制定建立的约束、激励机制实际操作性不强,不利于提高企业主动创建的积极性。
针对工贸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和压力,下步就如何推动我市工贸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全面深入开展,我想结合自己在实践工作中的感受和思考,从以下四个方面谈谈自己的想法。
(1)加强安全生产标准化相关法律法规和文件精神的学习和贯彻,全面正确理解领会安全生产标准化的丰富内涵,主动工作,创新方法。
(2)利用多种舆论宣传方式,加强对安全生产标准化思想内涵、目的意义的宣传,在企业中形成良好的创建氛围。
(3)深入企业宣传辅导、答疑解惑。在执法检查中,既要认真查找企业存在的问题和安全隐患,又要有针对性地做好安全生产标准化相关文件精神和标准规范的宣贯,增强企业达标的动力和信心。
(1)真实掌握辖区企业的安全生产现实状况,严格按照企业的规模和行业分类,建立辖区内工贸企业基本情况台账。
(2)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在安全标准化工作推进过程中,在把那些安全条件好、创建意识强的企业作为优先考虑的前提下,要坚持把规模以上企业和“三高”企业(高粉尘、高噪声、高毒物)作为我们工作的重点,按照先易后难,难易结合的原则,有计划、按批次组织实施。
(3)树立典型企业,创建示范园区。适时组织召开不同形式、层次、行业和区域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现场交流会、专题座谈会,交流经验,分析原因,制定对策。
(1)建章立制,将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纳入有关安全生产法律中,依法促进安全达标。抓住《安全生产法》等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法规修订、起草的契机,在法规层面上作出规定,把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纳入法制范畴。
(2)完善考核制度,落实两个主体责任,把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列入各级政府及企业年度绩效考核指标中,确保两个主体责任得到有效落实。
(3)加大对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的投入,在标准化推进过程中,各级政府应设立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专项经费。
(4)建立健全针对性和操作性比较强的约束激励机制。各级政府可考虑成立以安全监管部门牵头,财政、工商、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等多个部门参加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以政府名义制定下发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约束激励措施,对在规定期限没有达标的,企业风险抵押金存储、保险费率标准分别上浮多少个百分点、工商营业执照不予年检等。
(1)积极鼓励安全监管工作人员参加国家安监总局和省局组织的各种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培训班,努力提高县、乡两级安全监管人员指导企业创建安全生产标准化的能力和素质。
(2)加大对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企业自评人员的培训力度,大力提升企业自身达标的技能和水平。
(4)加强对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人员的培训,努力提高评审人员的业务技能。
总之,工贸企业标准化建设工作起步较晚,行业企业数量庞大,规模不一,各企业之间的本质安全差距大,但我们只要紧紧把握安全生产标准化这一有力抓手,探索创建方法,创新监管模式,落实两个主体责任,企业的本质安全就会逐步提高,各类安全事故就会逐步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