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高度角教学新思路浅析

2014-10-27 02:38陈书来
地理教育 2014年10期
关键词:经线纬度规律

陈书来

高中地理必修1第一节“地球运动”中太阳高度角相关知识的内容十分抽象,学生普遍反映是高中地理学习阶段难度最大的知识点之一。能否化难为易或另僻佳径构建新的思维模式?整合高中地理教材内容,选取更适合学生自主学习和课堂互动的教学内容,设计出较有探讨性、实用性的课程,并能有效激活知识,应是教师教学中必须努力的方向。

一、太阳高度角在时间上的变化

首先从“地球公转二分二至图”(图1)探讨,明确地球公转到A(夏至日)、B(秋分日)、C(冬至日)、D(春分日)这四个地点(或说四个日期)时,因地球本存在自西向东的自转运动,所以每天太阳也是东升西落。

东升西落的轨迹如何?观察(北纬40°)“太阳视动图” (图2),图中画有三条不同时期的太阳运动轨迹图,因春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各地6:00正东日出,18:00正西日落如图所示。夏至日、冬至日这两天因地球自转,太阳在一天中变化情况分别为图中较长弧线、较短弧线。

北京任一天太阳东升西落随时间变化,也可简化成平面示意图(图3)。

随即引入太阳高度角概念:对于地球上的某个地点,太阳高度是指太阳光的入射方向和地平面之间的夹角(图4)。其中∠1、∠2分别表示不同时刻太阳高度角,一天中太阳高度角时刻变化,上午日出时,太阳刚从地平面升起,太阳高度角小,中午大,下午日落时也小(极夜区除外);即一天太阳高度角变化值规律为:从日出到日落,太阳高度角逐渐增大,中午达最大,后又逐渐减小。

此规律即“某地太阳高度角的日变化”规律。其中一天中太阳高度角最大值为正午太阳高度角,它就是当地地方时为12点时的太阳高度。如图2中:26°34′、50°、73°26′,分别是北纬40°对应日期的正午太阳高度角。

二、太阳高度角在空间上的变化

因为地球是不透明体,任一时刻,太阳只照亮朝向太阳光线的半个球面。在这一刻全球的太阳高度角又如何分布?引导学生观察夏至日全球太阳高度等值线图(图5)。

图中中心点O地就是太阳垂直照射到地球球面的点,观察者位于O点看天空中太阳,因在直射点上,地方时12点时太阳位于观察者头顶的正上方,即太阳光线与地面夹角为90°,是一天中最大的太阳高度,即正午太阳高度角为90°。距离中心点O相等半径的太阳高度角也相等,如图中70°、45°、30°、0°值的线,就是等太阳高度角。即地球上与太阳直射点距离相等点的太阳高度角也相等。通过观察学习,学生就能理解某一时刻太阳高度角的空间(在昼半球)分布情况。

根据“同一条经线上地方时相同”原理,图中BON这条经线的地方时为正午12点,在这条经线上的太阳高度角分布变化,就是教材所述“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经线)两侧递减。此规律即“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规律。所以,理解图5“全球太阳高度等值线图”数值空间分布规律,十分有助于对某一条经线上太阳高度角变化规律的理解,即从直射点向(经线)南北两侧延伸,太阳高度角越来越小。图示夏至日如此,其它日期用图5中的同心圆移动圆心到相关纬线,探讨观察后也可同理分别得出春秋分日、冬至日的正午太阳分布规律,画成二维坐标图(图6),观察后总结为: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变化规律——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自直射点所在纬度向南北两侧递减。

当然,再观察(图5)“同心圆等太阳高度线”,较易理解某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规律:某日离太阳直射点(纬度)近,这一日期正午太阳高度角就大;若离太阳直射点(纬度)越远,正午太阳高度角就越小。因太阳直射最北纬度是北回归线,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即夏至日。所以根据上述太阳高度季节变化情况可总结为: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夏至日达到最大值,冬至日最小值;同理,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冬至日达到最大值,夏至日最小值;当太阳直射点由南回归线向北回归线运动时,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不断增大,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不断减小,回归线之间地区正午太阳高度先增大后减小;回归线之间的地区,太阳两次直射,回归线上只有一次。这就是不同纬度上“正午太阳高度角季节变化” (或年变化)规律。可用简图表示(图7)。

其中a线为南回归线; c线为南极圈; b线赤道与北回归线之间; d线为北回归线与北极圈间。

三、正午太阳高度角计算

明白正午太阳高度角分布规律后,再理解正午太阳高度角计算及公式就较容易。某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即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的太阳高度90°减去两地纬度间距。用公式可表示为:H=90°-两地纬度间距。如6月22日北纬40°正午太阳高度H=90°-(40°-23°26′) =73°26′,而12月22日H=90°-两地纬度间距= 90°-(40°+23°26′) =26°34′。

利用图像辅助,有效整合教材内容,站在学生易理解、能探讨的角度突破知识重难点,这种从整体到局部的思维,总结出正午太阳高度角的时空变化规律及计算方法,不但会使较抽象、理性的知识点得到思考和探讨,而且学生在理解探讨过程中,让知识变为较形象、感性的问题解决过程,课堂学习更高效。这种不是教教材,而是通过实用案例互动探讨的学习过程,对知识点理解与掌握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endprint

高中地理必修1第一节“地球运动”中太阳高度角相关知识的内容十分抽象,学生普遍反映是高中地理学习阶段难度最大的知识点之一。能否化难为易或另僻佳径构建新的思维模式?整合高中地理教材内容,选取更适合学生自主学习和课堂互动的教学内容,设计出较有探讨性、实用性的课程,并能有效激活知识,应是教师教学中必须努力的方向。

一、太阳高度角在时间上的变化

首先从“地球公转二分二至图”(图1)探讨,明确地球公转到A(夏至日)、B(秋分日)、C(冬至日)、D(春分日)这四个地点(或说四个日期)时,因地球本存在自西向东的自转运动,所以每天太阳也是东升西落。

东升西落的轨迹如何?观察(北纬40°)“太阳视动图” (图2),图中画有三条不同时期的太阳运动轨迹图,因春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各地6:00正东日出,18:00正西日落如图所示。夏至日、冬至日这两天因地球自转,太阳在一天中变化情况分别为图中较长弧线、较短弧线。

北京任一天太阳东升西落随时间变化,也可简化成平面示意图(图3)。

随即引入太阳高度角概念:对于地球上的某个地点,太阳高度是指太阳光的入射方向和地平面之间的夹角(图4)。其中∠1、∠2分别表示不同时刻太阳高度角,一天中太阳高度角时刻变化,上午日出时,太阳刚从地平面升起,太阳高度角小,中午大,下午日落时也小(极夜区除外);即一天太阳高度角变化值规律为:从日出到日落,太阳高度角逐渐增大,中午达最大,后又逐渐减小。

此规律即“某地太阳高度角的日变化”规律。其中一天中太阳高度角最大值为正午太阳高度角,它就是当地地方时为12点时的太阳高度。如图2中:26°34′、50°、73°26′,分别是北纬40°对应日期的正午太阳高度角。

二、太阳高度角在空间上的变化

因为地球是不透明体,任一时刻,太阳只照亮朝向太阳光线的半个球面。在这一刻全球的太阳高度角又如何分布?引导学生观察夏至日全球太阳高度等值线图(图5)。

图中中心点O地就是太阳垂直照射到地球球面的点,观察者位于O点看天空中太阳,因在直射点上,地方时12点时太阳位于观察者头顶的正上方,即太阳光线与地面夹角为90°,是一天中最大的太阳高度,即正午太阳高度角为90°。距离中心点O相等半径的太阳高度角也相等,如图中70°、45°、30°、0°值的线,就是等太阳高度角。即地球上与太阳直射点距离相等点的太阳高度角也相等。通过观察学习,学生就能理解某一时刻太阳高度角的空间(在昼半球)分布情况。

根据“同一条经线上地方时相同”原理,图中BON这条经线的地方时为正午12点,在这条经线上的太阳高度角分布变化,就是教材所述“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经线)两侧递减。此规律即“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规律。所以,理解图5“全球太阳高度等值线图”数值空间分布规律,十分有助于对某一条经线上太阳高度角变化规律的理解,即从直射点向(经线)南北两侧延伸,太阳高度角越来越小。图示夏至日如此,其它日期用图5中的同心圆移动圆心到相关纬线,探讨观察后也可同理分别得出春秋分日、冬至日的正午太阳分布规律,画成二维坐标图(图6),观察后总结为: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变化规律——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自直射点所在纬度向南北两侧递减。

当然,再观察(图5)“同心圆等太阳高度线”,较易理解某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规律:某日离太阳直射点(纬度)近,这一日期正午太阳高度角就大;若离太阳直射点(纬度)越远,正午太阳高度角就越小。因太阳直射最北纬度是北回归线,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即夏至日。所以根据上述太阳高度季节变化情况可总结为: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夏至日达到最大值,冬至日最小值;同理,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冬至日达到最大值,夏至日最小值;当太阳直射点由南回归线向北回归线运动时,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不断增大,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不断减小,回归线之间地区正午太阳高度先增大后减小;回归线之间的地区,太阳两次直射,回归线上只有一次。这就是不同纬度上“正午太阳高度角季节变化” (或年变化)规律。可用简图表示(图7)。

其中a线为南回归线; c线为南极圈; b线赤道与北回归线之间; d线为北回归线与北极圈间。

三、正午太阳高度角计算

明白正午太阳高度角分布规律后,再理解正午太阳高度角计算及公式就较容易。某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即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的太阳高度90°减去两地纬度间距。用公式可表示为:H=90°-两地纬度间距。如6月22日北纬40°正午太阳高度H=90°-(40°-23°26′) =73°26′,而12月22日H=90°-两地纬度间距= 90°-(40°+23°26′) =26°34′。

利用图像辅助,有效整合教材内容,站在学生易理解、能探讨的角度突破知识重难点,这种从整体到局部的思维,总结出正午太阳高度角的时空变化规律及计算方法,不但会使较抽象、理性的知识点得到思考和探讨,而且学生在理解探讨过程中,让知识变为较形象、感性的问题解决过程,课堂学习更高效。这种不是教教材,而是通过实用案例互动探讨的学习过程,对知识点理解与掌握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endprint

高中地理必修1第一节“地球运动”中太阳高度角相关知识的内容十分抽象,学生普遍反映是高中地理学习阶段难度最大的知识点之一。能否化难为易或另僻佳径构建新的思维模式?整合高中地理教材内容,选取更适合学生自主学习和课堂互动的教学内容,设计出较有探讨性、实用性的课程,并能有效激活知识,应是教师教学中必须努力的方向。

一、太阳高度角在时间上的变化

首先从“地球公转二分二至图”(图1)探讨,明确地球公转到A(夏至日)、B(秋分日)、C(冬至日)、D(春分日)这四个地点(或说四个日期)时,因地球本存在自西向东的自转运动,所以每天太阳也是东升西落。

东升西落的轨迹如何?观察(北纬40°)“太阳视动图” (图2),图中画有三条不同时期的太阳运动轨迹图,因春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各地6:00正东日出,18:00正西日落如图所示。夏至日、冬至日这两天因地球自转,太阳在一天中变化情况分别为图中较长弧线、较短弧线。

北京任一天太阳东升西落随时间变化,也可简化成平面示意图(图3)。

随即引入太阳高度角概念:对于地球上的某个地点,太阳高度是指太阳光的入射方向和地平面之间的夹角(图4)。其中∠1、∠2分别表示不同时刻太阳高度角,一天中太阳高度角时刻变化,上午日出时,太阳刚从地平面升起,太阳高度角小,中午大,下午日落时也小(极夜区除外);即一天太阳高度角变化值规律为:从日出到日落,太阳高度角逐渐增大,中午达最大,后又逐渐减小。

此规律即“某地太阳高度角的日变化”规律。其中一天中太阳高度角最大值为正午太阳高度角,它就是当地地方时为12点时的太阳高度。如图2中:26°34′、50°、73°26′,分别是北纬40°对应日期的正午太阳高度角。

二、太阳高度角在空间上的变化

因为地球是不透明体,任一时刻,太阳只照亮朝向太阳光线的半个球面。在这一刻全球的太阳高度角又如何分布?引导学生观察夏至日全球太阳高度等值线图(图5)。

图中中心点O地就是太阳垂直照射到地球球面的点,观察者位于O点看天空中太阳,因在直射点上,地方时12点时太阳位于观察者头顶的正上方,即太阳光线与地面夹角为90°,是一天中最大的太阳高度,即正午太阳高度角为90°。距离中心点O相等半径的太阳高度角也相等,如图中70°、45°、30°、0°值的线,就是等太阳高度角。即地球上与太阳直射点距离相等点的太阳高度角也相等。通过观察学习,学生就能理解某一时刻太阳高度角的空间(在昼半球)分布情况。

根据“同一条经线上地方时相同”原理,图中BON这条经线的地方时为正午12点,在这条经线上的太阳高度角分布变化,就是教材所述“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经线)两侧递减。此规律即“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规律。所以,理解图5“全球太阳高度等值线图”数值空间分布规律,十分有助于对某一条经线上太阳高度角变化规律的理解,即从直射点向(经线)南北两侧延伸,太阳高度角越来越小。图示夏至日如此,其它日期用图5中的同心圆移动圆心到相关纬线,探讨观察后也可同理分别得出春秋分日、冬至日的正午太阳分布规律,画成二维坐标图(图6),观察后总结为: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变化规律——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自直射点所在纬度向南北两侧递减。

当然,再观察(图5)“同心圆等太阳高度线”,较易理解某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规律:某日离太阳直射点(纬度)近,这一日期正午太阳高度角就大;若离太阳直射点(纬度)越远,正午太阳高度角就越小。因太阳直射最北纬度是北回归线,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即夏至日。所以根据上述太阳高度季节变化情况可总结为: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夏至日达到最大值,冬至日最小值;同理,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冬至日达到最大值,夏至日最小值;当太阳直射点由南回归线向北回归线运动时,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不断增大,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不断减小,回归线之间地区正午太阳高度先增大后减小;回归线之间的地区,太阳两次直射,回归线上只有一次。这就是不同纬度上“正午太阳高度角季节变化” (或年变化)规律。可用简图表示(图7)。

其中a线为南回归线; c线为南极圈; b线赤道与北回归线之间; d线为北回归线与北极圈间。

三、正午太阳高度角计算

明白正午太阳高度角分布规律后,再理解正午太阳高度角计算及公式就较容易。某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即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的太阳高度90°减去两地纬度间距。用公式可表示为:H=90°-两地纬度间距。如6月22日北纬40°正午太阳高度H=90°-(40°-23°26′) =73°26′,而12月22日H=90°-两地纬度间距= 90°-(40°+23°26′) =26°34′。

利用图像辅助,有效整合教材内容,站在学生易理解、能探讨的角度突破知识重难点,这种从整体到局部的思维,总结出正午太阳高度角的时空变化规律及计算方法,不但会使较抽象、理性的知识点得到思考和探讨,而且学生在理解探讨过程中,让知识变为较形象、感性的问题解决过程,课堂学习更高效。这种不是教教材,而是通过实用案例互动探讨的学习过程,对知识点理解与掌握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endprint

猜你喜欢
经线纬度规律
一寸缂丝一寸金
纬度
找规律
关于正午太阳高度(角)公式的推导
巧解规律
找规律
谈“日期图”的判读分析技巧
高考中有关日界线常考的问题及解题方法
巧用规律妙解“日期变更题”
《氮和磷》中的一般与特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