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悄然兴起了赴境外游学潮。学生利用寒暑假走出国门,到陌生的自然、社会环境中去,并不是单纯的游玩、游赏,更多的是游走、游历;不再是被动式的接受学习,而是主动的体验性学习;不仅要吸纳关于游学对象的普适性知识,更要建构属于自己的个体性知识。在游学过程中游是学的方式,学是游的目的,两者相辅相成,交互共生。
一、在行游中开拓视野,
丰富人生阅历
在游学旅行这个社会大课堂里锻炼成长,学生有机会把书本知识与社会生活实践结合起来,开拓视野,丰富人生阅历。
2013年,中山大学附属外国语实验中学游学团一行10名同学赴英国姊妹学校布鲁克豪斯学院展开为期三周的游学活动。布鲁克豪斯学院位于莱斯特郡的Market Harborough,是当地有名的私立学院之一。每年有近半的同学进入世界百强大学。那里风景优美,校园建筑古典,小镇上的人特别礼貌、友善。
每个周末学校都为同学们安排了丰富的外出游览活动,让同学们近距离接触英式文化,感受东西方差异。同学们去了很多有意义的地方,参观了剑桥大学,感受了国王学院的庄严肃穆,游历了哈利波特体验中心。只有真正观看过这些电影拍摄者为电影道具做出的各种创新,才能体会到电影为何会如此受欢迎;在距莱斯特郡不远的Foxton Lock,同学们不但欣赏到了美丽的大自然风景,还亲自体验了古老船闸的操作方法;到伦敦是孩子们最高兴的事情,看大本钟,坐伦敦眼,逛步行街,欣赏街头艺人表演……伦敦终于不再停留在图片印象,它看得到,摸得到并且体验得到。
同学们参观国际著名学府,游览世界各地名胜景点,在欣赏美丽风光的同时,性情得到陶冶。通过亲身体验和细心观察,认识到另一个国家经济发达,政治民主,在社会规范、行为习惯等方面有很多值得我们认真学习的地方,但同时,不同的文化背景造成了不同的行为习惯,而人们的行为习惯只是文化背景的缩影,并不代表着文明的程度,更不代表国家和民族的优劣。
二、在学习中升华思想,
明确新的目标
在旅行期间,我们会安排同学们与外国学生进行课堂互动,体验国外独特的学习方式。对接学校对我们这个来自中国的团队非常重视,不但安排了最优秀的老师给我们上课,还给我们安排了专门的对中国文化非常感兴趣的接待老师全程陪同。
每天,同学们接受英语、数学、科学、文化、体育等课程(见下表),上课的老师都是经验丰富的国际教师。刚开始我们还担心孩子的英语基础,怕听不懂老师们的课,上了几节课才发现,这种担心是多余的。这里的老师不仅会使用很多方法让孩子们明白自己在说什么,还会设计很多有趣的活动让孩子们参与进来。每节课都设计了很多活动,让孩子们在活动中体验学英语的乐趣,在游戏时不知不觉中提升了自己的英语水平,提高了活学活用的能力。游学活动不但能帮助同学们克服英语学习瓶颈,还能帮助大家建立自信心、树立更清晰的学习目标。很多同学在游学之后将自己的努力目标设定为世界顶级大学,如剑桥、牛津、哈佛、普林斯顿等,并在回国后的学习中显现了更大自主性和积极性。
对于实践活动课进行亲身的体验,某些实践活动比我们国内的活动更贴近同学的实际知识水平和思想水平,实践动手活动更多,也更加有利于培养团队的合作精神。同时,在学习过程中,他们对行为习惯的要求比我们更严格,这些都是值得学习的地方。但我们也注意到,在学习中,国外基础教育的课程对理论知识的要求不高,对于同学的后续理论学习不利,这是我们目前学习的优势,应予以保留。
三、在观察中融入思考,
建立新的行为模式
在游学旅行中,同学们入住当地居民家庭,真正了解有着完全不同的文化背景的国家的生活方式,行为模式上也受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比如,有同学在回国报告会上分享自己在国外观察到的现象:前面走的人会主动为后面的人支门,小路上车为行人让路等。同学们都表示,自己要在今后的生活中以身为范,用行动感染身边的人,争做文明市民。
在游学活动中,同学们学会了用自己的眼睛,自己的角度去看世界。他们通过自己的眼睛和头脑去认识新鲜的事物,并且不再盲从。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了解国外社会中自由的限度,无论是言论上对他人的不可侵犯,还是在日常的行为规范,使同学们更充分地认识了什么才是自由,怎样才能享有更大的自由,那就是,首先尊重别人的自由权利。
置身国外,同学们更加充分认识到了纪律的重要性。远在异国他乡,团队的团结一致,共同行动在能否顺利完成游学实践任务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所有的同学都需做到遵守纪律,甚至在老师要求的基础上制定更加严格的小组纪律,不能出现任何掉队等现象,保证游学活动的顺利完成。同学间也学会了分工合作进行学习,他们不但能在学习之前就做好计划,主动分工,而且在学习和生活过程中互相帮助,互相协调,在评价过程中甚至能够自己设置评价的项目,认真客观地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评价,这是学习能力和团体合作能力的一个重大进步。
伴随国民收入的增长,家长对子女素质教育意识的不断提高,游学的大众化和多元化是必然之路。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对于举办境外游学,我还想谈点个人的观点。
首先,汉武帝曾说,虽然我们使用征战、通商乃至和亲等非常手段去开疆拓域,但我们最终的目的是要把华夏文明远播到异域,远播到我们无法用手所能伸及的地方。英国首相也曾说,英国可以放弃一个印度,但不能丢弃莎士比亚。可见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是不可轻视的,更需要传播和传承下去。今天的莘莘学子,也是未来中国梦的实践者,在我们的学子远赴万里,满怀好奇和欣赏之心向人类不同的先进文明学习的同时,是否应把华夏文明远播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呢?
其次,我们可以尝试在游学的组织行程里,安排更多的文化交流,不妨在有不同的兴趣爱好的同学当中选拔一些优秀的项目,从点滴开始,增加游学中的互动项目。例如在我们所处的广东地区的粤剧、粤绣、茶艺、书法等,都是适合传播与传承的文化项目,在游学前加以编排,与外国同学交流过程中互动,可以让中外同学都能感受和领略到不同的文化和风俗,从而达到增强彼此友谊、增进见闻的良好效果。■
【谭凯文,广东省广州市广州民办教育协会副秘书长】
责任编辑/杨艳利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