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里古镇历史建筑活化利用与旅游开发的新关系探索

2014-10-27 20:14袁青霞
商场现代化 2014年22期
关键词:古镇活化计划

摘 要:目前一般古镇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往往将古镇遗存的历史建筑保护开发成纯观光型旅游产品,结果常常门庭冷落。香港近年为了保存香港珍贵的历史建筑,推出了“活化历史建筑伙伴计划”,主要以创新的方式,活化利用历史建筑。通过研究此计划,可为探索黎里古镇历史建筑活化利用与旅游开发的新关系提供新的思考。

关键词:黎里古镇;活化利用;旅游开发;香港活化历史建筑伙伴计划

一、研究背景

黎里古镇位于苏州市吴江区,是一座保存较好的典型江南古镇,52.4公顷的古镇核心保护区内积淀着宋、元、明、清各朝代众多的历史遗存,在江南古镇中可谓少有。不少游客将黎里誉为“江南第七大古镇”。但目前镇上的历史建筑大多为破落空屋,无人问津或是租住他人使用。因此,保护开发黎里古镇,重现古镇风貌,成为刻不容缓的任务。2012年1月31日,黎里古镇综合开发正式拉开序幕。然而,黎里古镇要想超越其他古镇,必须切入旅游的最新趋势,从体验的角度开发旅游。在这样的目标下,黎里古镇多处历史建筑不能仅以原址原貌修复,功能单一地存在。那么如何善用这些历史建筑,为它们注入新生命,供当地居民和旅游者享用;既使其得到保护,又使其融入现代化的生活或旅游环境当中;使其在旅游开发后,文化价值得到增值,香港特区政府近年推出的“活化历史建筑伙伴计划”给出了这方面的启示。活化计划主要为了保存香港珍贵的历史建筑,并以创新的方式,对其加以利用,一方面挖掘其历史内涵,另一方面发挥其更深层次的社会功能,在历史建筑的保护与更新的运作模式、体制保障和资金保证等方面均有所创新,并得到了较好的社会反应。通过研究此计划,可为探索黎里古镇历史建筑活化利用与旅游开发的新关系提供了新的思考。

二、香港活化历史建筑伙伴计划

香港开埠的一个多世纪里,留下了1444幢历史建筑,这些建筑凝结了城市的记忆,见证香港的历史。然而,在过去几十年里,它们也面临着破败和被淘汰的危险。在这一背景之下,香港特区政府在2007—2008年度的《施政报告》中推出“活化历史建筑伙伴计划”,作为政府文物保育政策一系列措施的主要部分,把历史建筑再利用,赋予建筑物可持续的新用途,为社区和市民带来最大的效益,并于2008年2月、2009年8月、2011年10月及2013年12月分别推出计划的第一期、第二期、第三期和第四期。除了第四期仍在方案筛选阶段,该计划前三期已“活化”了12个项目,包括“鬼楼”雷生春改建的中医药养生所、前荔枝角医院改建的饶宗颐文化馆、大澳警署改建的大澳文物酒店、美荷楼改建的YHA美荷楼青年旅社……生动地演绎了什么叫做“华丽变身”。

当然,这场“变身”并不是官方一厢情愿的行政呼吁,企业、民间、社会团体都在竭力呵护那些老迈而倔强的建筑物,但他们不是要让古建筑原封不动地矗立在原来的位置上,或者把它们当作一个“被保护”的珍贵遗址供奉起来。活化计划的参与者们要把遗址升格为与当代商业文明相融合的场所——酒店、养生所、高校、文化馆、旅馆。从此以后,文物建筑不会高高在上地挂出“闲人免进”的招牌,相反,它们还要聚拢人气,变身为市民喜闻乐见的去处。

三、香港活化历史建筑伙伴计划的启示

在活化计划的委员会通过的保育及活化方案当中,有一些共同特征,了解它们对黎里古镇历史建筑活化利用与旅游开发的新关系探索有很大启示。

第一,保育为第一前提。现任政务司司长、前发展局局长林郑月娥认为,最重要的原则是要维持城市发展和文物保育的平衡。“鬼楼”雷生春改建的中医药养生所,在改造过程中尽量使用和装配原有的材料,以恢复建筑物的原貌。哪怕要在墙上钉个钉子,都要先向政府古物古迹办事处提交申请。诊所规定,老建筑内任何时段都不能同时容纳超过82人。

第二,文化为活化之魂。“活化”就是为历史建筑寻找新的生命、新的用途,充分挖掘建筑背后的文化内涵,使之成为独一无二的文化地标。2008年,荔枝角医院作为“活化历史建筑伙伴计划”之一被交给香港中华文化促进中心,并将下区改建为饶宗颐文化馆,用以展示这位国学大师的成就及其收藏。

第三,创新为活化主调。与传统保育概念不同,“活化”要在保存历史建筑的同时扩展其用途,强调以创新的方法加以善用。同时,旧建筑“活化”要加入当代美学及当代潮流。譬如“H形”的美荷楼,连接两座主楼的建筑部分因年久失修而需要拆卸,因此这个老土的“H形”楼屋造型要被粉碎,并以红黄蓝等鲜丽、时尚色泽修复其“破破烂烂”的旧貌。

第四,强调功能性。活化后的历史建筑服务大众,尤其在旅游方面具有很强的功能性。很多改造后的历史建筑已成为当地新兴的旅游景点或热门旅游配套设施。带有典型殖民地风格的大澳警署建活化后成为四星级的大澳文物酒店,新落成的酒店建筑风格以及重要的文物和标记都得到了精致的还原和保留,酒店更像一个博物馆或文物遗址。

第五,服务性与民众参与并重。(1)服务社区居民:这些被活化的历史建筑,尽管都被冠以“历史一级、二级建筑”之类的名衔,但它们并不高高在上,而是积极地为自己披上现代化的妆容,努力接地气,为了与公众进行更贴身、亲密的互动而存在。(2)创造就业机会,带动地区经济发展。第一至第三期活化历史建筑伙伴计划共计活化12个项目,从建筑期间到营运全职、兼职,共创造就业2019个职位,平均一个项目168人,这仅是拉动的直接就业人数。在未来,因活化项目的成功,间接就业人数会持续增加。

四、黎里古镇历史建筑活化方案

在研究过香港活化历史建筑保护计划后,我们建议在历史遗存丰富的黎里古镇旅游开发中,也可以活化利用历史建筑,让其走下神坛,亲近民众,赋予其更多的社会价值。在此基础上,结合上文提到的五大启示,在此姑且提出一个黎里古镇历史建筑代表——周宫傅祠堂的活化建议方案。

1.周宫傅祠堂现状分析

周宫傅祠位于黎里南新街,属市级文保单位。周宫傅祠原名宫傅周公祠,是乾隆时期工部尚书、太子少傅周元理的家祭祠堂。此祠堂建于乾隆60年,原有房屋六进,第三进为祭厅。一直是周元理后裔家祭之处。六进房屋中,第六进毁于大火,第五进被拆除,现存第一至四进保存完好。现存建筑中,包括祭祀用的大厅一座,三开间,屋宇高轩古朴,屋架基本完整,面积121.21平方米。周宫傅祠内有乾隆御笔所赐祭碑一块,文革被推倒,砍掉了首尾。明国初年,周宫傅祠堂还曾作为祭孔场所。

2.活化方案:改造为黎里老年大学

目前,周宫傅祠的修缮工作正在进行,建议在功能上,契合黎里养老产业发展需求,并结合周宫傅祠祭祖与祭孔合一的历史功能,活化建筑,将其设立为老年大学,开设养生、书画、武术等课程,为老年人提供一处文化学习、交流的场所。

根据周宫傅祠修缮方案,依照建筑布局进行功能空间划分,修缮后的周宫傅祠将形成六进建筑,建议前三进建筑以展示周氏家族历史文化为主,后三进则突出老年大学的实用功能。第一进建筑为门厅,修复后可在门内侧设置入口管理门房,作为门卫人员日常管理之用。第二进建筑设为周氏家族陈列馆。黎里八大姓之首的周氏家族,是黎里著名的世家大族,其最著名者就是周宫傅祠的主人周元理。建议陈列馆正中设置周元理雕像,广泛收集周元理等家族著名人物的文物资料,展现这个著名家族的发展历史。第三进建筑原为周宫傅祠祭厅,为周氏家族祭祖的场所,建议依照原有功能设置为祭厅。祭厅门外的庭院可开辟为老年武术等运动场地。第四进建筑建议一层设置为教室区,开辟电脑多媒体教室、舞蹈教室等,二楼设置为老年大学办公管理用房。第五进建筑设置为书画楼,该楼为老年大学书画教室,并设置阅览室。第六进建筑设置为琴棋楼,为电子琴、音乐教室,并可开辟一处小型表演场所,供老年人日常音乐表演之用。在充实周宫傅祠整体功能的同时,策划系列主题活动,如老年古典诗词唱诗班,可组织爱好古典诗词的老年人,仿照国外教堂唱诗班模式,将古典诗词谱曲、传唱,结合传统的民族音乐,打造浓郁的古典诗词文化氛围,同时还可以与当地文化部门合作,定期参加一些社会性、公益性表演活动,丰富老年人的生活。

作者简介:袁青霞(1989- ),女,汉族,江苏无锡人,苏州大学旅游管理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旅游文化研究与开发

猜你喜欢
古镇活化计划
无Sn-Pd活化法制备PANI/Cu导电织物
生姜对亚硝胺合成及体内代谢活化的抑制作用
小学生活化写作教学思考
古镇之旅
古镇——镇远古镇
暑假计划
同里古镇
学做假期计划
学做假期计划
Learn to Make a Holiday Plan学做假期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