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兴
李炳银,中国作家协会研究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常务会副会长、秘书长。全国报告文学理论研究会会长。《时代报告·中国报告文学》主编。多次出任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鲁迅文学奖、解放军文学奖等许多部委、省市和报刊的文学评奖委员。
李炳银,一个中国当代近三十多年文学现实发展进程的参与者和见证者。已经出版的学术研究著作有:《文学感知集》、《小说艺术论》、《国学宗师--胡适》、《生活.文学与思考》、《当代报告文学流变论》、《中国报告文学的世纪景观》、《中国报告文学的凝思》等。
记者:您是复旦大学中文系毕业,本可以搞文学创作或文学评论,是一种什么机缘使你走上了文学及报告文学研究之路?
李炳银:中文系是主要对于中文积累的古今文化历史存在的靠近和研究,有研究古汉语语言、古典文学、现代文学等专业。我在校时属于文学理论评论专业。在校时主要是寻求积累相关文学的知识,了解中外文学的历史进程和著名作家作品,增加对各种文学对象的感受和理解。中文系,其实并不是单纯地培养作家,虽然很多曾经学习中文的人后来成了作家。作家是需要有接近文明正义和纯粹的情感精神追求的人们从事的创作活动,只要具有独特的感受和具有一定的文字表达能力的人都可以进行文学创作活动。当然,各人因为认识、环境、感受、理解表达的不同会有很多差别。
我在上大学之前,对文学比较懵懂,只知道有诗歌、小说、散文等这些具体的作品和作家,可对于文学的原理构成因素是很缺乏知识的。到了复旦大学中文系,在老师的引导和自己的大量阅读理解下,慢慢地对文学有了总体的基本认识,对作品的不同特点和良莠区分也渐渐地有了一些感受判断。后来,进入国家出版局参与文学书籍的选题审核,创作编辑和出版工作,这样的学习积累知识就同实际的工作结合起来了。但是,我虽然在这方面工作出色,可我总是不很喜欢文学出版的行政管理工作。1978年底,我再三请求领导批准,并承蒙中国作家协会、《文艺报》的领导接纳,我即开始了在《文艺报》直接参与现实中国文学创作的编辑采访和评论引导活动,并用更多的精力着眼对新作家作品的阅读。
在20个世纪的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伴随着中国社会的思想解放和改革开放,中国的文学创作表现出空前的活跃局面,在思想战线的积极推进和社会生活的良性改变等方面,文学都发挥了很好的影响和作用。记得1978年以来,徐迟的《哥德巴赫猜想》、理由的《扬眉剑出鞘》、黄宗英的《大雁情》、刘宾雁的《人妖之间》等很多报告文学作品相继发表出来之后,在社会各界和广大的读者中就产生了很强烈的影响。我在《文艺报》分工负责除诗歌、小说、戏剧题材作品以外的各类文学作品的批评工作之时,就专门组织过对这些作品的评论推介。可以说,从这个时候,我就已经开始意识到报告文学将在广泛的现实社会生活和文学创作中的独特地位作用和影响。尽管,我在这个时期,先后陆续对冯骥才、从维熙、刘心武、贾平凹、韩少功、金河、赵本夫、邓刚、刘兆林,何继青、王兆军、简嘉等不少小说家的作品进行过评论,但是,结合自己在《文艺报》的编辑工作,侧重的还是像写实性的报告文学、散文、随笔这方面的对象。报告文学这种新型的文体,从过去的被忽略到今天的突然崛起焕发,很快地被读者接受喜爱,产生巨大的社会影响,这是文学自身发展变化的力量作用,也是现实的社会生活环境对文学的呼吁选择和要求。社会的严峻主题和复杂生活环境,非常需要作家用不是虚构的技巧,而是真实地面对书写来参与和积极的影响其改变。所以,报告文学这种建立在真实事实基础上,又灵活地接受新闻的现实性和文学的思想情感及形象艺术表达的年轻文体,就得天独厚地有了充分表现自己特性和力量的舞台。而徐迟、刘宾雁、黄宗英、理由等人的作品,又有力地验证了这一点。这样的突出文学现象使我对报告文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在很多的评论家都十分热衷于诗歌、小说研究的时候,我几乎是孤独、个体地开始了对报告文学创作的关注。没有想到,三十多年后,我在报告文学研究方面的工夫和成果,竟然成了我的文学研究标志,产生了一些成果,被人们广泛认可与承认。
记者:从2000年的几百部长篇报告文学作品出版量,到现在年出版量1000部以上,您如何评述中国当前报告文学发展现状?
李炳银:报告文学作家过去(1976年之前)很少,明确的几个作家如刘白羽、华山、刘宾雁、黄宗英、魏巍、李若冰等,还时常被圈定在散文作家之中。在一些文学原理著作和教科书里,报告文学也是被看成散文的一个分支来对待的。尽管在1931年之后,在中国的文学创作中,特别是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曾经产生过许多报告文学作品,但在整个的文学场中,报告文学的地位和声音都比较地弱小。地位时常在新闻和文学之间游弋,被相互接受和推拒。
报告文学的兴起是从1978年徐迟的《哥德巴赫猜想》在《人民文学》第1期发表之后开始的。这篇作品和后来很多作家作品的跟进,使报告文学的特性和作用得到新的比较充分的认识,其文学地位也开始告别新闻,从散文中独立出来,自成阵营。再有1985年前后苏晓康、赵瑜、徐刚、胡平等“社会问题报告文学”的风潮震动,报告文学的大势就日渐浩荡。如今,以报告文学写作成名成家的人很多,每年出版发表的作品量也很大。虽然年轻作家还少,粗糙的作品很多,但不时出现的优秀作品总是让人欣喜和激动。尽管数量不可以说明质量,但数量往往是质量的基础。作品多了就一定会有好的出现。所以,这个大数量本身就是报告文学存在成果的表现。自然,我们期待有更多优秀作品的出现,可期望和实际总会有距离。报告文学创作现状比较平稳,但其形势不错,其后劲将会伴随着社会科学文化环境的改变有更强势的表现。有人认为,新闻业的发达和传媒手段的快速多样会对报告文学创作造成强大的压力,甚至排解了报告文学。这样的看法具有一定的道理与合理性,但新闻的快速、短小和不断变化,代替不了报告文学的全面、充分、形象和深刻等特点。总有新闻无法表达的思想精神和情绪情感内容,总有记者的镜头抵达不到的地方。所以,报告文学要在新闻的挑战面前不断地调整改变自己,以更加时代和灵活的方式适应环境与读者的需要,而不必担心自己的前途。
记者:随着中国越来越融入地球村,您认为中国报告文学的未来如何向世界传递中国的声音?
李炳银:文学作品,是社会生活的感受和记忆表达。任何时代的文学作品。都无法脱离作家所身处的那个时代而存在。像报告文学这样生成建立在真实事实基础上的,文学地表达社会生活事件、人物和精神思潮、感情的文学作品,其实对于认识人们身处的社会环境和生活状态,是比较直接和便捷的。中国是个具有悠久丰富多样文化历史积淀的国家,因为种种的原因,如语言、交通等,其实世界上的很多人对中国并不了解,认为中国很神秘,很遥远。伴随着中国社会的改变和在世界上影响的扩大,世界各地的人们必然对于了解中国有一种渴望。过去,已经有很多中国的书籍在外面流传,像老子的《道德经》、《红楼梦》等,但老子太过深奥,《红楼梦》经翻译也有了改变,何况那里面描绘的是“太虚幻境”、“贾语村言”,和广大的中国社会生活面貌是有距离的。至于,其它一些近现代文学作品,反映的生活与真实的社会生活也存在间隔。何况诗歌作品比较激情和自我、小说本身就存在虚构的成分,所以,都在人们认识社会真实面貌时有所限制。而报告文学是真实的,基础是社会事实、人物的原本呈现和思考感受表达,是最接近社会现实和原生态的对象。因此,写实性的报告文学对于外人从文学的角度了解中国具有很大的吸引和便利。
报告文学对中国自身的社会生活有真实的关注与表达,自然也是真实文学地传递中国社会生活的很好渠道。正因为如此,报告文学作家背负着十分庄严和沉重的责任与任务。既要努力接近现实中国社会的丰富矛盾对象,也要认真负责地思考和表达。力争通过自己的作品,客观理性和建设性地描述中国的社会人生面貌,实现个性的表达融入到真实本真的社会生活面貌的传达过程。在世界地球村已经形成的今天,我相信报告文学的这种特殊“话语”已经和必然会引起越来越多的内外人们的关注,成为一种相关中国的强音和高声。
记者:介于新闻和文学的报告文学,近多年似乎更趋向于艺术性的文学创作。您认为应该坚持怎样的创作方向以创作出更好的作品?
李炳银:你这个感觉似乎特别。现在常听到有人抱怨报告文学的文学艺术性不强,缺少文学的成分和感染力量。而你却认为其“趋向于艺术性的文学创作”!我理解你的意思,这也许是问题的两个方面。近些年来的很多报告文学,在积极深入地参与社会现实矛盾生活表达方面,确实少了。这实际上是报告文学在其现实新闻性上的减弱。报告文学之所以区别小说、诗歌等文学形式,一个重要的,也可以说是原则性的因素,就是她具备新闻一般的真实性与及时性。报告文学面对现实生活环境状态的表达少了,自然人们会感到其新闻性不足。现在,报告文学的题材范围空前开阔,这是一个发展和改变,是个好事情。但不论是表述什么样的对象,报告文学都应当有现实的眼光和思考,在对象中找寻可能对现实的生活有影响促进的内容。不管你是一种“史志”的报告,还是现实的艺术表达。最现实的热点话题,是报告文学的优选对象,也是可能充分显示报告文学新闻品格的地方。但报告文学不应该总是伴随着新闻的步伐走,报告文学不是简单的现时文学。可以在纷纭复杂的现实社会生活面前有一个观察、等待和思考的间隔时间。报告文学不和新闻比速度,而在充分、深刻和文学地表达方面下工夫。报告文学在参与现实社会生活面前表现不力,这是因为今天的社会生活变得非常的复杂和多元,作家很难具备强大的思想解释和把控能力,所以,就出现了避让的情形。还因为,报告文学的写作过程需要采访,到场,在资金、时间方面花费成本精力比较多,何况还会有真实与政治环境的约束等,这都是可能导致报告文学参与现实生活矛盾热点少的原因。但是,不可以以这些为借口而远离和疏远社会的现实生活,报告文学本来就是一种带有现实声音的文学表达,更应该珍惜自己的特性和优势发挥。
报告文学赢得文学的地位经历了不短的时间,期间还有不少的被误解、偏颇对待和排斥的坎坷过程。所以,报告文学要十分珍惜如今这样的文学品性和地位。“真实是艺术的上等原料”。有人粗暴地认为,报告文学不能够虚构,就实现不了文学艺术性的看法是明显错误的。但要在不违背事实真实性的情况下,要实现作品的文学艺术性也很不容易。因此,报告文学作家在严守真实性原则的同时,必须努力向文学艺术的高度攀登,让自己的作品像绘画、舞台剧、独舞等不少有明显限制的艺术一样,在真实原则的限制中有生动美妙的表达。但是,报告文学文学艺术性的因素和地位,也不要强调到过分的程度。纯粹的文学艺术性是没有价值的。文学艺术性只有同独特丰富的内容结合起来方才有很好的价值。报告文学的新闻信息价值、思想精神、情感表现、历史文献学等内容也都是其构成的重要成分,也是不能够忽略的。而且,在某些特殊的题材对象上,真实、真相本身就是有强大的力量。前苏联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索尔仁尼琴说“一句真话的分量比地球还重”。
记者:网媒时代,信息量的增大,读者更容易接受短小趣味性强的图文并茂的作品,报告文学的出路在哪里?
李炳银:是的,现在人们都很繁忙,也许还有一些浮躁。缺少拿出较多时间和精力阅读长篇东西的兴趣,而愿意随意和及时便捷地通过一些短小的信息来接近和了解社会。但是,网络媒体,手机短信或许可以给人提供很多表层的,及时的,甚至是不很切实的信息。但这也许不能够解决人们在更加全面深入和思考的层面上理解社会。一个突然发生的车祸,是新闻信息需要面对的,但这样的新闻报告文学作家一般是不会有大兴趣的。报告文学应该接近和面对那些可能包含着更多社会质感与丰富政治、文化、思想信息形态的对象,通过对这些信息形态的解剖表达,实现作家对社会生活事件人物的一定理性关照。因此,人们需要短小快捷的信息提供,也需要深入的审视和理性的社会分析及文学表达。正像我前面已经说的那样,报告文学仍然有大的天地空间,足可以表现出自己的现实精神和作用价值来。在现实的,真实的社会土壤上生长,是报告文学的根系所在。所以,不断变化的社会生活永远会给报告文学提供鲜活的题材对象,只要作为,就会有很好的前途。
记者:您有没有关注陕西的文学创作?您对陕西的报告文学现状有什么评价?
李炳银:陕西是我的故乡,自然总在关心陕西的事情。若从报告文学这个角度来看,陕西的报告文学创作发展似乎不是很理想的。其实,此前,陕西老一代的作家,像李若冰、魏钢焰等,都是在全国有影响的报告文学作家。后来,像陈忠实、冷梦等还都获得过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将奖。但是,在陕西,还曾经出现了柳青、杜鹏程、王汶石和路遥、陈忠实、贾平凹、邹志安、高建群、叶广芩、杨争光、红柯等等优秀的小说家。这些小说家的存在和很好的成就,对陕西的文学写作者有一种很大的,潜在的影响,似乎形成了只有写小说才是正经的,正宗的文学创作的观念。所以写小说的人很多,而似乎少有热心参与到报告文学写作这样既费时,费力,搞不好还会惹麻烦的活动之中。
其实,我们没有权利要求和改变每一个作家的文学形式选择。可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在今天的时代环境背景上,报告文学已经是一种可以直接充分地表达作家社会生活感受与思想精神的强势文体。复杂的生活在某些时候,需要的是作家作为知识分子直截了当的参与和表达,这个时候,报告文学就明显地比小说来得快捷有力。而且,真正有力量的文学,不是在技巧上有多么高超的技能和手段,而在于在美妙的文学表达中注入了足以影响读者思想精神和感情行为的内容,在于通过对社会生活的文学表达破坏和建设一种文明的人类生活秩序。仅仅是艺术的成分,那只是满足儿童兴趣的游戏和表演。报告文学在参与和影响记录社会生活方面有明显的优势,放弃或忽略了利用的可能,是一种遗憾!
我期望家乡的作家们在写作的过程中能够关注报告文学。我们临潼的作家黄伟兴,前年写了一篇题为《我姨》的报告文学,真实动情和理性地描述了全国劳动模范庞玉芹的人生事迹,就很好。时间过去快两年了,今年9月,《北京日报》却找出来整版转发了。所以,写报告文学,是可以成事成名的。报告文学写作足可以支撑一个人的强大精神思想和事业追求目标!
记者:您是我们临潼人,在京多年,能谈谈您对故乡情感吗?
李炳银:我自1969年2月离开家乡临潼县铁炉乡厨李村,已经有44年了。在外面的所有日子里,都无时无刻不在对家乡和家乡的亲人有一种思念和牵挂。也有密切的关注和期待。尽管家乡过去比较贫穷,现在还存在不少问题。但家乡的发展变化进步总是让我高兴,我为家乡祝福!故乡,永远是漂泊者的岸,是心灵的根脉。
记者:给我们推荐几篇您认为出色的报告文学。
李炳银:值得推荐的报告文学作家作品很多。我以为,我2010年所编,由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中国优秀报告文学读本》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个选本已经将2010年前中国的优秀报告文学作品囊括在内了。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到书店购来阅读。
这几年又出现了不少值得阅读的作品,粗略可以列出以下一些:
党益民:《守望天山》
赵 瑜:《寻找巴金的黛莉》
李春雷:《夜宿棚花村》、《索南的高原》
朱晓军、李英:《让百姓做主》
王旭烽:《家国书》
邢军纪:《最后的大师》
陈启文:《问卜洞庭》、《北京风暴》
叶多多:《一个人的滇池保卫战》
何建明:《忠诚与背叛》、《国家》
聂还贵:《中国有一座古都叫大同》
沙 林:不能缺失的心》
胡 平:《海角旗影》
(略)
应家乡文友的提问,做了以上的回答。都是自己的经历和认识,顺手敲出,不知可对读者有一点帮助。但愿不要浪费了大家的时间。谢谢!
2013年10月9日于北京
责任编辑/魏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