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嘉利
摘要:近些年来,高校教师的健康状况不容乐观。通过对某高校教师群体的健康状态调查,结果表明:高校教师普遍处于亚健康状态,很多慢性疾病,如高脂血症、脂肪肝、心血管疾病、肾脏疾病、高尿酸血症等患病率普遍较高,且随着教师年龄的增长,教师患病的概率变大,所患疾病的类别也增多。因此,高校教师的健康状况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应逐步完善社区保健医疗网络和全面改善医疗机构设施,加强健康管理及健康教育,更好地为高校教职工做好医疗保健服务;高校教师自身也应积极投身于各种体育活动,以提高身体素质。
关键词:高校教师;健康状况; 医疗保健
中图分类号:G478.2文献标识码:A
我国高校教师担负着育人和研究的重任,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栋梁,是实现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中坚力量。高校教师的健康处于不良状态直接影响到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并给国家带来极大的损失[1]。及时了解我国高校教师的健康状态及其影响因素,实施科学有效的管控,对提高高等学校教师的身心健康水平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有鉴于此,本文通过对武汉某高校教师的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分析了高校教师身体健康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改善高校教师的健康状况提出了相应的对策。〖HJ*3〗
一、高校教师健康状况调查及其结果分析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针对高校教师中可能存在的健康状况,本项目选取武汉某高校4174名教师进行调查,其中男性2191人,占52.49%,女性1983人,占47.51%。
1. 身体检查。体检的项目包括有室内检查(尿液检查、血细胞检查、生化检查)、心电图分析、彩超分析(甲状腺、肝、脾、胆、胰腺、肾)、 内科、外科等检查。
2. 问卷调查。鉴于朱丽等[2]对亚健康情况的论述,考虑到高校教师生活、工作、学习等方面的现状,制作了“高等学校教师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调查表”,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的资料、本人既往病史、本人家族疾病史及目前身体症状和心理亚健康症状。
(二)调查结果及分析
体检项目都没有异常的表现被认为是体检通过,如果有一项体检项目结果有不正常表现被认为体检异常。体检结果显示,高校教师常见疾病存在着明显的职业特点,相对来说,高脂血症、脂肪肝、心电图异常的检出率较高。其中体检异常人数最多的是血脂异常,异常率高达45.97%,其次是脂肪肝达40.86%,心电图异常达38.39%。高校教师常见疾病检出情况,见表1、表2。
1. 高校教师女性健康强于男性。由表1可知,女性脂肪肝、高脂血症、高血压和高血糖的检出率均低于男性,这与马红芝等\[3\]的研究结论相仿。分析其差异原因大约有二:一是男性的业务活动较多,抽烟、饮酒等长期不良的生活方式及精神紧张等因素易引起自身生理调节发生紊乱,而女性五十岁之前因雌性激素的分泌比较旺盛,这样会有利于血管舒张,进而有利于保持血管壁的弹性功能,这相当于对心血管具有一定的保护功能;二是男性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吸收了过量的高脂肪、高蛋白、高胆固醇,易引起营养超过正常值,如果加上工作和生活负担较重、运动较少,就会导致新陈代谢较低。相反,女性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及休息时间比较健康,并且她们关注饮食的合理性和体重的控制等,所以其疾病检出率相对较低。
2. 不同年龄阶段的教师群体患病种类不同。由表2可知,高校教师体检结果中患病率比较靠前的疾病分别是:高脂血症,脂肪肝,心电图异常,肾、胆、肝结石。其中被检出各种疾病者达52.04%,在小于29岁和30~39岁的教师群体检项目异常率中,位居前三位的分别是高尿酸血症、高脂血症、心电图异常;在40~49岁及大于50岁的教师群体中,排名前列的身体生理指标异常分别是高脂血症、肝胆肾脾B超异常、心电图异常。分析其差异的主要原因是肝胆肾结石、肝血管瘤、脂肪肝、胆囊息肉等疾病可以导致中青年高校教师群体的肝胆脾肾B超异常率高,而中老年高校教师群体一般高血压、脂肪肝、主动脉硬化、糖尿病和血脂异常率较高。
3. 高校高级职称教师健康不良状况较严重。高级职称教师血糖偏高的患病率为18.93%,血脂偏高有1517例,患病率达50.46%。这表明高等学校教师慢性疾病的患病率随着职称的提高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从疾病的分布上来看,随着职称的级别上升,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和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生率也逐渐增加\[4\]。
分析高等学校高级职称教师血糖和血脂偏高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高职称教师的教学和科研负担一般比较大,并且易于在夜间进行科研工作,导致睡眠严重不足,睡眠质量差,生活又缺乏规律性,许多人又缺乏体育锻炼意识;二是高职称教师年龄较大,家庭和事业上往往矛盾多、压力大,极易引发心理焦虑、烦躁、抑郁等不良情绪。如果处于长时间的紧张与心理上的不平衡,就会导致其机体的免疫力下降,易于患身心上的疾病。
4. 高校教师中患有慢性病的人较多。体检结果显示,高校教师血脂异常、脂肪肝、高血压、心电图异常、血糖升高的检出率分别为45.97%、40.86%、39.54%、38.39%、35.45%,普遍高于世界卫生组织宣布的正常水平值,究其原因,可能因为高等学校教师学历较高,进入高校时年龄相对较大;高等学校教师工作是以脑力劳动为主,缺少体力活动;高等学校教师担负着繁重的教学和科研任务,压力较大,长时间处于精神紧张的状态。高等学校教师的收入比较稳定,饮食上易于摄入过量的高蛋白质、高脂肪的食物,增加了患慢性病的概率。
5. 高校教师处于亚健康状况较严重。调查显示,在调查的人群中,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数占调查总数的42.55%;40岁上下的青年教师是比较容易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群,其中女教师的健康状况好于男教师。通过多因素方差的分析表明,身体质量指数、休息时间、喝酒、锻炼、进入睡眠时间五项因素是高校教师健康状态的主要影响因素。
二、高等学校教师身体健康的影响因素
(一)教师的疾病预防意识一般比较淡薄
调查结果表明, 有50.1%的教师没有采取任何的疾病预防措施,只是在得病的时候进行简单的药物治疗和康复运动;只有0.6% 教师能够经常性进行身体的检查和疾病的预防。这样淡薄的身体疾病预防意识显然难以取得好的预防效果。
(二)教师的压力十分巨大
调查结果显示,有79.83%的高校教师认为工作压力非常大或比较大。其中,有64.23%的高校教师认为工作压力是来源于科研和发表论文;有55.45%的教师认为教学任务重是导致工作压力的主要原因。可见,大部分高校教师都承受着超负荷的工作压力,若不能及时有效地采取措施,缓解教师的工作压力,将会严重影响他们的身体健康水平\[5\]。
(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的影响
调查结果显示,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缺少体育锻炼。生命在于运动,健康在于锻炼,参加体育锻炼是人类健康的根本保障,这对于从事脑力劳动的高校教师而言尤其重要。在调查对象中,54.60%的教师每星期只是偶尔参加锻炼或从不参加体育锻炼;85.77%的教师缺乏体育锻炼,这对于保持及提高教师的健康水平将产生不利的影响\[67\]。二是饮食习惯不健康。一日三餐无规律、暴饮暴食、不吃早餐等都会导致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生。在调查对象中,39.04%的教师不吃早餐或极少吃东西; 30.64%的教师经常感觉自己吃饭没胃口;在教师患疾病的种类中,消化系统疾病占调查总数的16.34%, 可见饮食无规律是影响教师身体健康的一个重要原因[8]。三是睡眠质量较差。调查结果表明,有35.34%的教师晚上经常睡不着觉,或睡眠质量很糟糕;有15.37%的教师经常醒得很早,教师每天在精神和身体上都很疲劳,若长期不能保证高效的睡眠质量,其对健康造成危害也就可想而知了。
三、改善高校教师身体健康状况的建议
(一)深刻认识及时了解高校教师健康状况的重要性
高校教师的身心健康状态,直接影响到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与进步。因此,全社会必须深刻认识到及时了解和掌握高校教师身心健康状况的重要性。作为学校,必须特别关注教师的健康状况,努力为他们提供优质的生活和工作条件,创造轻松舒适的工作环境。要加大对教师的身心健康及体育锻炼的资金投入,加大教职工锻炼的器材和场所的修建;组织各种各样的教师文艺和体育活动,让教师在轻松的环境中投入工作。
(二)扎实推进高校教师的健康教育和健康预防工作
发挥高等学校教师的学术优势,大力普及疾病防治知识,强化高校教师的健康意识,提高他们的疾病防治能力[910]。积极开展教师心理咨询服务,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充分利用网络普及健康知识和疾病预防知识,培养教师自我保健的自觉性,及时疏导与化解心理问题。一方面,对于已检出的疾病,让教师充分认识到疾病的相关知识,对患病教师进行疾病治疗方面的教育培训,减轻患病教师的痛苦;另一方面,提升教师的生活品质,从心理方面帮助教师积极面对来自外界的精神压力,激发教师乐观积极的工作和生活态度。
(三)提高教师自身对健康状况的关注意识
高校教师对亚健康认知的情况令人很不乐观,调查中,知道、听说过和完全不知道亚健康的教师人数各占总人数的三分之一。大多数教师对自己的健康状况意识十分淡薄,尚未真正意识到亚健康会给自己工作、学习和生活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首先,高校教师应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坚持体育锻炼,戒烟限酒,合理健康地饮食,确保营养的均衡,保持乐观向上的健康心态,要做到劳逸结合。其次,教师应该加强自身健康意识,主动防治原发病,特别是患有高脂血症、高血压和糖尿病的教师要注意控制血糖、降压和血脂,并定时监测自身血压、血脂等数据,做到提早预防,提早发现,提早治疗。
(四)对高校医院制度进行改革,优化资源配置,出台保障高校教师健康的相关制度
目前,部分高校还处于公费医疗的模式,校医院是教师日常就诊的主要医疗机构,如果不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必将影响高校教师的身心健康。并且随着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医院最终面临社会化、社区化改造,所以高校医院必须从自身管理上进行三个方面的改变:一是指导思想上应把单一医疗的模式朝着集体医疗、健康教育、预防保健、康复为一体的模式改变;二是服务对象上应把面向单一病人朝着面向整个家庭、社区、班级改变;三是服务方式上应把被动等待病人朝着主动联系病人改变。
按照医疗的实际需求,高等学校医疗体制必须深化改革,尽快承担起预防保健、常见病和多发病健康教育、诊治和计划生育指导的功能。校医院应结合教师健康检查,建立健康体检制度,进行电子健康档案跟踪,对处于亚健康状态的患者开展健康教育及健康跟进预警,采取预防和治愈慢性病的方法,开展丰富多彩的健康宣传、教育活动,普及教师的健康知识,培养教师自我保健的自觉性。并对有健康问题的教师督促其进行复查,防止体检的形式主义,检查后及时总结和具体指导。同时进行定期的电话随访,对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慢性病进行监测。
(五)社会应给予高校教师更多的理解与关怀,对高校教师开展心理解压工作
社会对高校教师有着高期望值,高校教师也有追求完美主义的倾向,加上工作的超负荷,极易导致高校教师产生越来越多的工作压力,久而久之便易形成身体上的疲惫、情感上孤独和抑郁等心理问题。因此,当前社会及教育机构对高校教师开展的心理解压工作仍有待加强。
\[参考文献\]
\[1\]韩新功,范鹏.高校教师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的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11):111112.
\[2\]朱丽,王声湧,范存欣,等.高校青年教师亚健康危险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03,19(5):595596.
\[3\]马红芝,张琼,金玉荣,等.韶关学院教职工756例体检结果分析\[J\].韶关学院学报,2007,28(12):99102.
\[4\]孙明兴,马全艳.辽宁高校教师身体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J\].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11,34(6):666668.
\[5\]邱毅,黄静珊,王兴林. 陕西省高校教师身心健康与体育锻炼现状调研\[J\]. 北京体育大学报,2006,29(3):313314.
\[6\]卢元镇.中国知识分子健康与体育参与状况评析\[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3,19(1):14.
\[7\]张勇,刘全,吴兆祥.安徽省中高级知识分子健康状况与体育锻炼的调查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1,24(4):460461.
\[8\]王灿,金长山,于柏松,等.中学教师常见疾病及患病相关因素调查分析\[J\].沈阳医学院学报,2004,6(4):239240.
\[9\]何伟: 高校教职工参与全民健身的调查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0,16(4):9293.
\[10\]李菁,杜雪平,张晓林,等.在社区开展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J\].中国全科医学,2000,3(4):308309.
二、高等学校教师身体健康的影响因素
(一)教师的疾病预防意识一般比较淡薄
调查结果表明, 有50.1%的教师没有采取任何的疾病预防措施,只是在得病的时候进行简单的药物治疗和康复运动;只有0.6% 教师能够经常性进行身体的检查和疾病的预防。这样淡薄的身体疾病预防意识显然难以取得好的预防效果。
(二)教师的压力十分巨大
调查结果显示,有79.83%的高校教师认为工作压力非常大或比较大。其中,有64.23%的高校教师认为工作压力是来源于科研和发表论文;有55.45%的教师认为教学任务重是导致工作压力的主要原因。可见,大部分高校教师都承受着超负荷的工作压力,若不能及时有效地采取措施,缓解教师的工作压力,将会严重影响他们的身体健康水平\[5\]。
(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的影响
调查结果显示,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缺少体育锻炼。生命在于运动,健康在于锻炼,参加体育锻炼是人类健康的根本保障,这对于从事脑力劳动的高校教师而言尤其重要。在调查对象中,54.60%的教师每星期只是偶尔参加锻炼或从不参加体育锻炼;85.77%的教师缺乏体育锻炼,这对于保持及提高教师的健康水平将产生不利的影响\[67\]。二是饮食习惯不健康。一日三餐无规律、暴饮暴食、不吃早餐等都会导致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生。在调查对象中,39.04%的教师不吃早餐或极少吃东西; 30.64%的教师经常感觉自己吃饭没胃口;在教师患疾病的种类中,消化系统疾病占调查总数的16.34%, 可见饮食无规律是影响教师身体健康的一个重要原因[8]。三是睡眠质量较差。调查结果表明,有35.34%的教师晚上经常睡不着觉,或睡眠质量很糟糕;有15.37%的教师经常醒得很早,教师每天在精神和身体上都很疲劳,若长期不能保证高效的睡眠质量,其对健康造成危害也就可想而知了。
三、改善高校教师身体健康状况的建议
(一)深刻认识及时了解高校教师健康状况的重要性
高校教师的身心健康状态,直接影响到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与进步。因此,全社会必须深刻认识到及时了解和掌握高校教师身心健康状况的重要性。作为学校,必须特别关注教师的健康状况,努力为他们提供优质的生活和工作条件,创造轻松舒适的工作环境。要加大对教师的身心健康及体育锻炼的资金投入,加大教职工锻炼的器材和场所的修建;组织各种各样的教师文艺和体育活动,让教师在轻松的环境中投入工作。
(二)扎实推进高校教师的健康教育和健康预防工作
发挥高等学校教师的学术优势,大力普及疾病防治知识,强化高校教师的健康意识,提高他们的疾病防治能力[910]。积极开展教师心理咨询服务,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充分利用网络普及健康知识和疾病预防知识,培养教师自我保健的自觉性,及时疏导与化解心理问题。一方面,对于已检出的疾病,让教师充分认识到疾病的相关知识,对患病教师进行疾病治疗方面的教育培训,减轻患病教师的痛苦;另一方面,提升教师的生活品质,从心理方面帮助教师积极面对来自外界的精神压力,激发教师乐观积极的工作和生活态度。
(三)提高教师自身对健康状况的关注意识
高校教师对亚健康认知的情况令人很不乐观,调查中,知道、听说过和完全不知道亚健康的教师人数各占总人数的三分之一。大多数教师对自己的健康状况意识十分淡薄,尚未真正意识到亚健康会给自己工作、学习和生活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首先,高校教师应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坚持体育锻炼,戒烟限酒,合理健康地饮食,确保营养的均衡,保持乐观向上的健康心态,要做到劳逸结合。其次,教师应该加强自身健康意识,主动防治原发病,特别是患有高脂血症、高血压和糖尿病的教师要注意控制血糖、降压和血脂,并定时监测自身血压、血脂等数据,做到提早预防,提早发现,提早治疗。
(四)对高校医院制度进行改革,优化资源配置,出台保障高校教师健康的相关制度
目前,部分高校还处于公费医疗的模式,校医院是教师日常就诊的主要医疗机构,如果不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必将影响高校教师的身心健康。并且随着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医院最终面临社会化、社区化改造,所以高校医院必须从自身管理上进行三个方面的改变:一是指导思想上应把单一医疗的模式朝着集体医疗、健康教育、预防保健、康复为一体的模式改变;二是服务对象上应把面向单一病人朝着面向整个家庭、社区、班级改变;三是服务方式上应把被动等待病人朝着主动联系病人改变。
按照医疗的实际需求,高等学校医疗体制必须深化改革,尽快承担起预防保健、常见病和多发病健康教育、诊治和计划生育指导的功能。校医院应结合教师健康检查,建立健康体检制度,进行电子健康档案跟踪,对处于亚健康状态的患者开展健康教育及健康跟进预警,采取预防和治愈慢性病的方法,开展丰富多彩的健康宣传、教育活动,普及教师的健康知识,培养教师自我保健的自觉性。并对有健康问题的教师督促其进行复查,防止体检的形式主义,检查后及时总结和具体指导。同时进行定期的电话随访,对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慢性病进行监测。
(五)社会应给予高校教师更多的理解与关怀,对高校教师开展心理解压工作
社会对高校教师有着高期望值,高校教师也有追求完美主义的倾向,加上工作的超负荷,极易导致高校教师产生越来越多的工作压力,久而久之便易形成身体上的疲惫、情感上孤独和抑郁等心理问题。因此,当前社会及教育机构对高校教师开展的心理解压工作仍有待加强。
\[参考文献\]
\[1\]韩新功,范鹏.高校教师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的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11):111112.
\[2\]朱丽,王声湧,范存欣,等.高校青年教师亚健康危险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03,19(5):595596.
\[3\]马红芝,张琼,金玉荣,等.韶关学院教职工756例体检结果分析\[J\].韶关学院学报,2007,28(12):99102.
\[4\]孙明兴,马全艳.辽宁高校教师身体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J\].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11,34(6):666668.
\[5\]邱毅,黄静珊,王兴林. 陕西省高校教师身心健康与体育锻炼现状调研\[J\]. 北京体育大学报,2006,29(3):313314.
\[6\]卢元镇.中国知识分子健康与体育参与状况评析\[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3,19(1):14.
\[7\]张勇,刘全,吴兆祥.安徽省中高级知识分子健康状况与体育锻炼的调查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1,24(4):460461.
\[8\]王灿,金长山,于柏松,等.中学教师常见疾病及患病相关因素调查分析\[J\].沈阳医学院学报,2004,6(4):239240.
\[9\]何伟: 高校教职工参与全民健身的调查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0,16(4):9293.
\[10\]李菁,杜雪平,张晓林,等.在社区开展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J\].中国全科医学,2000,3(4):308309.
二、高等学校教师身体健康的影响因素
(一)教师的疾病预防意识一般比较淡薄
调查结果表明, 有50.1%的教师没有采取任何的疾病预防措施,只是在得病的时候进行简单的药物治疗和康复运动;只有0.6% 教师能够经常性进行身体的检查和疾病的预防。这样淡薄的身体疾病预防意识显然难以取得好的预防效果。
(二)教师的压力十分巨大
调查结果显示,有79.83%的高校教师认为工作压力非常大或比较大。其中,有64.23%的高校教师认为工作压力是来源于科研和发表论文;有55.45%的教师认为教学任务重是导致工作压力的主要原因。可见,大部分高校教师都承受着超负荷的工作压力,若不能及时有效地采取措施,缓解教师的工作压力,将会严重影响他们的身体健康水平\[5\]。
(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的影响
调查结果显示,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缺少体育锻炼。生命在于运动,健康在于锻炼,参加体育锻炼是人类健康的根本保障,这对于从事脑力劳动的高校教师而言尤其重要。在调查对象中,54.60%的教师每星期只是偶尔参加锻炼或从不参加体育锻炼;85.77%的教师缺乏体育锻炼,这对于保持及提高教师的健康水平将产生不利的影响\[67\]。二是饮食习惯不健康。一日三餐无规律、暴饮暴食、不吃早餐等都会导致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生。在调查对象中,39.04%的教师不吃早餐或极少吃东西; 30.64%的教师经常感觉自己吃饭没胃口;在教师患疾病的种类中,消化系统疾病占调查总数的16.34%, 可见饮食无规律是影响教师身体健康的一个重要原因[8]。三是睡眠质量较差。调查结果表明,有35.34%的教师晚上经常睡不着觉,或睡眠质量很糟糕;有15.37%的教师经常醒得很早,教师每天在精神和身体上都很疲劳,若长期不能保证高效的睡眠质量,其对健康造成危害也就可想而知了。
三、改善高校教师身体健康状况的建议
(一)深刻认识及时了解高校教师健康状况的重要性
高校教师的身心健康状态,直接影响到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与进步。因此,全社会必须深刻认识到及时了解和掌握高校教师身心健康状况的重要性。作为学校,必须特别关注教师的健康状况,努力为他们提供优质的生活和工作条件,创造轻松舒适的工作环境。要加大对教师的身心健康及体育锻炼的资金投入,加大教职工锻炼的器材和场所的修建;组织各种各样的教师文艺和体育活动,让教师在轻松的环境中投入工作。
(二)扎实推进高校教师的健康教育和健康预防工作
发挥高等学校教师的学术优势,大力普及疾病防治知识,强化高校教师的健康意识,提高他们的疾病防治能力[910]。积极开展教师心理咨询服务,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充分利用网络普及健康知识和疾病预防知识,培养教师自我保健的自觉性,及时疏导与化解心理问题。一方面,对于已检出的疾病,让教师充分认识到疾病的相关知识,对患病教师进行疾病治疗方面的教育培训,减轻患病教师的痛苦;另一方面,提升教师的生活品质,从心理方面帮助教师积极面对来自外界的精神压力,激发教师乐观积极的工作和生活态度。
(三)提高教师自身对健康状况的关注意识
高校教师对亚健康认知的情况令人很不乐观,调查中,知道、听说过和完全不知道亚健康的教师人数各占总人数的三分之一。大多数教师对自己的健康状况意识十分淡薄,尚未真正意识到亚健康会给自己工作、学习和生活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首先,高校教师应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坚持体育锻炼,戒烟限酒,合理健康地饮食,确保营养的均衡,保持乐观向上的健康心态,要做到劳逸结合。其次,教师应该加强自身健康意识,主动防治原发病,特别是患有高脂血症、高血压和糖尿病的教师要注意控制血糖、降压和血脂,并定时监测自身血压、血脂等数据,做到提早预防,提早发现,提早治疗。
(四)对高校医院制度进行改革,优化资源配置,出台保障高校教师健康的相关制度
目前,部分高校还处于公费医疗的模式,校医院是教师日常就诊的主要医疗机构,如果不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必将影响高校教师的身心健康。并且随着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医院最终面临社会化、社区化改造,所以高校医院必须从自身管理上进行三个方面的改变:一是指导思想上应把单一医疗的模式朝着集体医疗、健康教育、预防保健、康复为一体的模式改变;二是服务对象上应把面向单一病人朝着面向整个家庭、社区、班级改变;三是服务方式上应把被动等待病人朝着主动联系病人改变。
按照医疗的实际需求,高等学校医疗体制必须深化改革,尽快承担起预防保健、常见病和多发病健康教育、诊治和计划生育指导的功能。校医院应结合教师健康检查,建立健康体检制度,进行电子健康档案跟踪,对处于亚健康状态的患者开展健康教育及健康跟进预警,采取预防和治愈慢性病的方法,开展丰富多彩的健康宣传、教育活动,普及教师的健康知识,培养教师自我保健的自觉性。并对有健康问题的教师督促其进行复查,防止体检的形式主义,检查后及时总结和具体指导。同时进行定期的电话随访,对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慢性病进行监测。
(五)社会应给予高校教师更多的理解与关怀,对高校教师开展心理解压工作
社会对高校教师有着高期望值,高校教师也有追求完美主义的倾向,加上工作的超负荷,极易导致高校教师产生越来越多的工作压力,久而久之便易形成身体上的疲惫、情感上孤独和抑郁等心理问题。因此,当前社会及教育机构对高校教师开展的心理解压工作仍有待加强。
\[参考文献\]
\[1\]韩新功,范鹏.高校教师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的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11):111112.
\[2\]朱丽,王声湧,范存欣,等.高校青年教师亚健康危险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03,19(5):595596.
\[3\]马红芝,张琼,金玉荣,等.韶关学院教职工756例体检结果分析\[J\].韶关学院学报,2007,28(12):99102.
\[4\]孙明兴,马全艳.辽宁高校教师身体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J\].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11,34(6):666668.
\[5\]邱毅,黄静珊,王兴林. 陕西省高校教师身心健康与体育锻炼现状调研\[J\]. 北京体育大学报,2006,29(3):313314.
\[6\]卢元镇.中国知识分子健康与体育参与状况评析\[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3,19(1):14.
\[7\]张勇,刘全,吴兆祥.安徽省中高级知识分子健康状况与体育锻炼的调查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1,24(4):460461.
\[8\]王灿,金长山,于柏松,等.中学教师常见疾病及患病相关因素调查分析\[J\].沈阳医学院学报,2004,6(4):239240.
\[9\]何伟: 高校教职工参与全民健身的调查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0,16(4):9293.
\[10\]李菁,杜雪平,张晓林,等.在社区开展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J\].中国全科医学,2000,3(4):308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