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古诗词教学成为学生美的享受

2014-10-27 07:36陆敏华
启迪·教育教学 2014年10期
关键词:银河白鹭诗句

陆敏华

我爱古诗词,也享受着古诗词教学的美:带着学生,漫游于桃红李白、阴晴圆缺、孤帆远影之中……

下面,我结合古诗词教学,粗谈古诗词教学的一点看法、想法和做法:

一.诗意解读:似雾、似雨、又似风

古诗词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诗意画面不是写实的素描,却是一幅幅水墨烟雨图。它特有的“似是而非”里面包含太多的不清晰,很难用准确的语言去解释、描述,往往可“意会”而难“言传”,因此,诗词教学不是重在准确理解诗句意思,而应重在指导学生感悟、体会诗意、诗境、诗情。

教学《 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日照香炉生紫烟。”中“生”的字面意思无非是:生成、产生、从无到有。如果把字意套用,诗句意思就成了:太阳照着香炉峰,香炉峰上产生了紫色的烟雾。如此一来,“烟雾缭绕”“轻烟袅袅升腾”的诗境荡然无存了。由此,教学时我忽略“生”的理解,联系“日照”和“紫烟”,引导学生想象画面:太阳照着庐山,淡紫色的云雾缭绕、悠然飘荡。有了可感的生动的画面,还有必要纠缠于“生”的字面意思吗?

又如:“疑是银河落九天。”疑:怀疑,不信。如果套用字意,岂不成了“我不信(怀疑)是银河从高高的天上落下”了?这样的理解,与李白豪放不羁的浪漫诗风相去太远。如何领悟“疑”在诗句中的表达?我以李白《静夜思》中“疑是地上霜”为铺设,然后结合学生对全诗的整体把握,训练学生语言表达:

“疑是银河落九天”——( )是银河从高高的天上落下。

学生:(我以为)是银河从高高的天上落下。

学生:(仿佛)是银河从高高的天上落下。

学生:(就像是)是银河从高高的天上落下。

这样的“意会”少了刻板的词句解释,却更接近于诗人天马行空的想象。

古诗“可解又不可解”,是解?还是不解?我认为如果“解”破坏了诗的意境的完整美,就不解;而对学生无法想象的内容,如“香炉”(指香炉峰),“九天”(神话中天的最高层。)就该“解”。把握“解”的度,保留诗词“似雾、似雨、又似风”的朦胧美。

二.诗词教学:入诗、入境、又入情

诗词是美的:语言精雕细琢;韵律平仄押韵;意境深远博大。在有限的篇幅里,浓缩了无限的美。诗词教学,侧重于“美”的化解:把浓缩的画面、诗意、诗情逐步化开来,让学生品味、感知、想象。

只有把教学过程看成是“赏美”的过程,教师才有诗的“激情”,学生才能感受诗词所特有的“美”,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在诗词教学中,对背景的导入,我有一些粗浅的体会:

(一)背景:合诗、合境、合情

背景,不是主体,但能起到衬托主体、丰富主题内涵的作用。适时导入相宜的背景,使诗词主体更清晰、丰满。

1.取关联内容作背景——丰厚

教学《望庐山瀑布》时,回顾李白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进一步感受夸张的修辞效果;又联系叶圣陶的《瀑布》,使学生对瀑布的认识更丰满,深切感受瀑布的雄伟壮观。

2.取诗人资料作背景——通透

古诗词如尘封的青花瓷,它的美,需要近距离欣赏。

诗人背景资料,能拉近历史,拉近诗人和学生的距离。在古诗词教学中,诗人背景和作诗背景十分重要。

《墨梅》是一首咏物诗,王冕借墨梅的高洁品性抒发洁身自好,不随俗流的生活态度,为了使学生能更真切感受诗人的情感,在学习《墨梅》的诗句大意后,导入诗人背景,通过生动、典型的事例,学生走近诗人,进一步认识了王冕——有才气、有志气、有骨气,不愿同流合污,淡泊名利,在此基础上体验诗句的情感可谓水到渠成了。

又如,杜甫是忧国忧民的爱国诗人,他的诗有厚重的民族情节,而时值战乱,因此诗人表达的大多以“忧愤”为主,少有闲散、愉悦,但《绝句》寥寥数字,那份轻快、欢畅跃然纸上,这就需要引导学生了解诗人作诗的背景:杜甫写这首诗时,正值“安史之乱”平定了,没了战乱,老百姓可以过安定的生活了,这让忧国忧民的杜甫松了一口气,加之他经历了长期在外漂泊的日子,终于回到成都的家——草堂,恬淡的村居生活让诗人心情舒畅、愉快。笔下自然流淌出“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有了作诗背景的介绍,学生就能准确把握作者的情感基调,从景物、诗句中感受这份闲适和愉快。

3.取插图作背景——生动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苏教版教材的插图很美,插图和诗词结合相得益彰,但在教学中,插图往往被老师疏忽。插图以线条、色彩的直观语言描述诗意,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份教学资源。

如《如梦令》,淡雅的水墨画插图十分切合诗词恬静优美的意境,画中,惊飞的白鹭,平静的水面,圆盘似的荷叶中一支支荷花亭亭玉立,小舟中,带着醉意的少女……诗和画以不同的形式表达着诗词丰富的内涵。

4.取音乐作背景——共鸣

音乐又是另一种语言,音乐能较快地调拨学生的心弦。但选择怎样的背景作音乐呢?基本的一条:音乐的旋律和主题要切合诗词表达的情感:或悠然、或奋进、或伤感、或绵长……主题不符的音乐就是画蛇添足的败笔。

(二)诵读:鸟瞰 、解剖 、会通

梁启超读书:第一遍鸟瞰,第二遍解剖,第三遍会通。对我们读古诗词很有启发。读的层次、要求不同,所得也不同,读诗词,是曲径通幽,逐层走进的过程。

“鸟瞰”处于诗词初读阶段,旨在把握诗的整体大意。

教学《渔歌子》时,我先呈现诗和对应的挂图,要求学生读诗,看图,两者结合,感知古诗的大意。六年级的学生通过读诗和看图,基本能把握诗词的大体:绵绵春雨中,远山若隐若现,平静的江面,一个头戴斗笠,身披蓑衣的老翁正在垂钓,鱼儿不时跃出水面,江边的桃花开得正艳。亦能初步感知诗情:春雨中的江南很美,江面上垂钓的老翁真是悠闲啊。

“解剖”处于诗词的细读、品读阶段,意在理出诗词中的难点和重点,引导学生思考、探究。

如《渔歌子》中,重点是感受江南美景和体验诗人悠然自得,崇尚自然的心境。此时,教师抓住重点句“斜风细雨不须归”,提出问题:刮着风,下着雨,老翁为何不想回家呢?学生带着问题细读、深读,透过文字,体验“老翁被这无尽的春色陶醉了,留恋其中。”

“会通”是学生领悟诗意诗境诗情后的整体表达。此时,不仅有诗词的情境,更融合了学生个性的体验、感悟,“会通”是“诗”和“人”的融合。

(三)悟技巧:无痕、适度

适度领会诗的写作技巧,使学生感受汉语的独特魅力。

“写作技巧”不知什么时候成了被否定的,不合时宜的东西。但我们不能回避写作技巧是语文学习的一部分。适时适度引导学生认识、了解、领会诗词技巧,也未尝不可。

如《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诗句对仗工整,是古诗中是典范,有必要引导学生略知“对仗”一二,我通过例举:“黄鹂”对“白鹭”,它们都是鸟,“黄”对“白”,都表示颜色,这就是对仗。然后鼓励学生试着找一找诗中对仗的地方,学生很快就找出“上”对“鸣”,都是动作。“翠柳”对“青天”,都是事物,“窗”对“门”……从中,既让学生直观认识了“对仗”,又感受汉语的趣味和精深。何乐不为?

这首诗的另一个特点:有动有静,有声有色。根据老师的提示,学生明白了“动”的是黄鹂的啼叫和白鹭的高飞,“静”的是绵延的西岭和停泊的船只;黄鹂有“声”柳树有“色”……这样,不仅回顾了诗意,又提升了欣赏古诗词的审美。面对如此巧妙、鲜活的文字,怎能不惊叹,怎能不热爱?

古诗词是中华文化中的一枝奇葩,拂去历史尘埃,仍美丽妖娆、荡气回肠!古诗词教学中,引领学生感知、欣赏、热爱这份文化瑰宝,既是教学的目标,亦是教育者的责任。

带着学生在花枝摇曳、月朗风清的诗词中穿行,美哉!

猜你喜欢
银河白鹭诗句
六一来了
银河
问银河
可以“吃”的诗句,你见过吗
去银河洗澡
读诗句,写成语
白鹭
银河升起
致老栗——读《牛背上的白鹭鸟》
简笔画白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