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系结石的病因及防治对策

2014-10-27 06:52冯玉甫陈国瑞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2014年9期
关键词:泌尿系治疗结石

冯玉甫+陈国瑞

【摘 要】 目的:对泌尿系结石的发生原因进行分析总结,并制定相应治疗策略,对泌尿系结石的预防进行讨论。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13例泌尿系结石患者进行观察分析,对结石的引发原因进行总结归类,对治疗方法进行考察研究。结果:引起泌尿系结石的主要因素为体内部胶体平衡失调(19.5%)、自身代谢紊乱(37.2%)、不同类型的尿路病变(31.0%),中药治疗和体外碎石联合治疗效果最为理想。结论:泌尿系结石的发病原因有多种,其中自身代谢紊乱所形成的代谢性结石最为多见。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可根据患者的个体状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同时,正确有效的预防措施能够有效的降低结石的发病率。

【关键词】 结石;泌尿系;原因分析;治疗

【中图分类号】R691.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4)18-0101-01

泌尿系结石又称为“尿石”,包括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等,是一种多发于青壮年的常见疾病。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生活压力的不断增加,泌尿系结石的发病率呈逐年增加的趋势[1]。本文对我院收治的113例泌尿系结石患者进行观察分析,对发病原因进行总结归类,对治疗策略和预防方法进行探讨,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113例泌尿系结石患者进行原因分析,其中男性72例,女性41例,平均年龄(35.4±2.16)岁,均无严重的心、肝等疾病。

1.2 诊断标准及研究方法[2] 所有患者进行尿液检查、血液检查,同时采用结石红外光谱分析手段以及影像学检查(B超、CT等)进行确诊。患者均由两名或两名以上的专业医师对发病原因进行分析判断,对泌尿系结石的治疗策略进行探讨,最终归纳分组。将113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上均无统计学差异,对照组仅采用中药治疗的方法,研究组在辅助中药治疗的基础上,进行体外碎石,分析联合治疗的有效率变化。

体外碎石采用WD-ESWL91水囊型B超定位体外冲击波碎石机,工作电压9~11kV,平均10.5kV;冲击次数2500~3500次,平均3100次;碎石1~2次,平均1.1次,两次间隔3周。中药治疗采用药方的基本组成有:金钱草、鸡内金、海金沙、车前子、黄芪、茯苓等13味中药,具体用量根据患者自身情况进行调整。

1.3 疗效判断标准[3] 治愈:尿液中红细胞数与血液中白细胞数在正常范围内,影像学检查无结石存在;有效:尿液中红细胞数可有轻度升高,血液中白细胞数恢复至正常范围,影像学检查结石数目减少50%以上;无效:尿液中红细胞数与血液中白细胞数与治疗前无改善,影像学检查结石数目无减少或减少50%以下。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20.0软件处理,对两组数据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计量资料采用平均数±标准差;组间比较进行卡方检验,P<0.05说明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发病原因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113例泌尿系结石患者中,22例由机体内部胶体平衡失调引起(19.5%);42例患者自身代谢紊乱(37.2%,其中痛风13例,甲亢5例,肾小管异常24例);35例患者由不同类型的尿路病变导致(31.0%,其中尿路感染13例,尿路阻塞9例,其他尿路病变14例);另有14例由其他原因引起。其中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在各因素发病率方面基本持平。

2.2 治疗方法分析 疗效见表1。

3 讨论

随着生活压力的不断增加,近些年泌尿系结石呈多发趋势且发病年龄呈年轻化趋势,通过研究分析,引起泌尿系结石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①机体内部胶体晶体失衡,人体内存在多种晶体盐,多为草酸盐、磷酸盐以及碳酸盐等。当人体内的多种晶体盐达到过饱和状态时,体内的胶体物质例如蛋白、核酸等无法及时对晶体盐进行调节,则过多的晶体盐极易沉积聚集形成肾结石。②自身代谢紊乱,研究结果表明,自身代谢紊乱所形成的代谢性结石最为多见,一般此类患者多伴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痛风、肾小管异常等代谢性疾病,或患者有一定程度的代谢障碍。③尿路病变,尿路异常是泌尿系结石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尿路病变包括尿路感染、阻塞等,当尿路产生炎症时,坏死的组织、脓液以及细菌就可能成为结石的核心,而大量的细菌会改变尿液的成分,使无机盐沉积,进而形成结石。

实验结果表明,联合法治疗泌尿系结石效果优于单一使用中药治疗方法。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可根据个体状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目前主要采用的治疗方法有中药治疗、体外碎石以及液体冲击等方法,少部分患者也有采用手术治疗。目前许多中药方剂服用方便,对于小结石的清除效果较好,体外碎石无痛苦、无手术,适用于体内大结石的清除,两种方法联合使用,治疗效果最为理想。

正确的预防能够降低结石的发病率。首先,应注意饮食与饮水,饮水能够促进机体的代谢功能,使晶体盐排出体外进而避免体内沉积,保证饮食多样化、合理化;其次,应注意锻炼身体,增强机体的免疫力,促进体液循环;最后,应按时体检,注意泌尿系统是否有病变,若出现代谢紊乱性疾病时也要注意结石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李小华.泌尿系感染性结石的病因、诊断及治疗分析[J].临床研究,2011,9(11):68-69.

[2]王玉.泌尿系结石的诊断和治疗[J].中国社区医师,2010,12(22):3-4.

[3]陈歧辉.国产美罗培南治疗泌尿系结石合并感染118例疗效分析[J].世界临床药物,2010,31(3):163-165.

(收稿日期:2014.07.08)

【摘 要】 目的:对泌尿系结石的发生原因进行分析总结,并制定相应治疗策略,对泌尿系结石的预防进行讨论。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13例泌尿系结石患者进行观察分析,对结石的引发原因进行总结归类,对治疗方法进行考察研究。结果:引起泌尿系结石的主要因素为体内部胶体平衡失调(19.5%)、自身代谢紊乱(37.2%)、不同类型的尿路病变(31.0%),中药治疗和体外碎石联合治疗效果最为理想。结论:泌尿系结石的发病原因有多种,其中自身代谢紊乱所形成的代谢性结石最为多见。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可根据患者的个体状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同时,正确有效的预防措施能够有效的降低结石的发病率。

【关键词】 结石;泌尿系;原因分析;治疗

【中图分类号】R691.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4)18-0101-01

泌尿系结石又称为“尿石”,包括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等,是一种多发于青壮年的常见疾病。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生活压力的不断增加,泌尿系结石的发病率呈逐年增加的趋势[1]。本文对我院收治的113例泌尿系结石患者进行观察分析,对发病原因进行总结归类,对治疗策略和预防方法进行探讨,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113例泌尿系结石患者进行原因分析,其中男性72例,女性41例,平均年龄(35.4±2.16)岁,均无严重的心、肝等疾病。

1.2 诊断标准及研究方法[2] 所有患者进行尿液检查、血液检查,同时采用结石红外光谱分析手段以及影像学检查(B超、CT等)进行确诊。患者均由两名或两名以上的专业医师对发病原因进行分析判断,对泌尿系结石的治疗策略进行探讨,最终归纳分组。将113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上均无统计学差异,对照组仅采用中药治疗的方法,研究组在辅助中药治疗的基础上,进行体外碎石,分析联合治疗的有效率变化。

体外碎石采用WD-ESWL91水囊型B超定位体外冲击波碎石机,工作电压9~11kV,平均10.5kV;冲击次数2500~3500次,平均3100次;碎石1~2次,平均1.1次,两次间隔3周。中药治疗采用药方的基本组成有:金钱草、鸡内金、海金沙、车前子、黄芪、茯苓等13味中药,具体用量根据患者自身情况进行调整。

1.3 疗效判断标准[3] 治愈:尿液中红细胞数与血液中白细胞数在正常范围内,影像学检查无结石存在;有效:尿液中红细胞数可有轻度升高,血液中白细胞数恢复至正常范围,影像学检查结石数目减少50%以上;无效:尿液中红细胞数与血液中白细胞数与治疗前无改善,影像学检查结石数目无减少或减少50%以下。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20.0软件处理,对两组数据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计量资料采用平均数±标准差;组间比较进行卡方检验,P<0.05说明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发病原因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113例泌尿系结石患者中,22例由机体内部胶体平衡失调引起(19.5%);42例患者自身代谢紊乱(37.2%,其中痛风13例,甲亢5例,肾小管异常24例);35例患者由不同类型的尿路病变导致(31.0%,其中尿路感染13例,尿路阻塞9例,其他尿路病变14例);另有14例由其他原因引起。其中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在各因素发病率方面基本持平。

2.2 治疗方法分析 疗效见表1。

3 讨论

随着生活压力的不断增加,近些年泌尿系结石呈多发趋势且发病年龄呈年轻化趋势,通过研究分析,引起泌尿系结石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①机体内部胶体晶体失衡,人体内存在多种晶体盐,多为草酸盐、磷酸盐以及碳酸盐等。当人体内的多种晶体盐达到过饱和状态时,体内的胶体物质例如蛋白、核酸等无法及时对晶体盐进行调节,则过多的晶体盐极易沉积聚集形成肾结石。②自身代谢紊乱,研究结果表明,自身代谢紊乱所形成的代谢性结石最为多见,一般此类患者多伴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痛风、肾小管异常等代谢性疾病,或患者有一定程度的代谢障碍。③尿路病变,尿路异常是泌尿系结石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尿路病变包括尿路感染、阻塞等,当尿路产生炎症时,坏死的组织、脓液以及细菌就可能成为结石的核心,而大量的细菌会改变尿液的成分,使无机盐沉积,进而形成结石。

实验结果表明,联合法治疗泌尿系结石效果优于单一使用中药治疗方法。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可根据个体状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目前主要采用的治疗方法有中药治疗、体外碎石以及液体冲击等方法,少部分患者也有采用手术治疗。目前许多中药方剂服用方便,对于小结石的清除效果较好,体外碎石无痛苦、无手术,适用于体内大结石的清除,两种方法联合使用,治疗效果最为理想。

正确的预防能够降低结石的发病率。首先,应注意饮食与饮水,饮水能够促进机体的代谢功能,使晶体盐排出体外进而避免体内沉积,保证饮食多样化、合理化;其次,应注意锻炼身体,增强机体的免疫力,促进体液循环;最后,应按时体检,注意泌尿系统是否有病变,若出现代谢紊乱性疾病时也要注意结石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李小华.泌尿系感染性结石的病因、诊断及治疗分析[J].临床研究,2011,9(11):68-69.

[2]王玉.泌尿系结石的诊断和治疗[J].中国社区医师,2010,12(22):3-4.

[3]陈歧辉.国产美罗培南治疗泌尿系结石合并感染118例疗效分析[J].世界临床药物,2010,31(3):163-165.

(收稿日期:2014.07.08)

【摘 要】 目的:对泌尿系结石的发生原因进行分析总结,并制定相应治疗策略,对泌尿系结石的预防进行讨论。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13例泌尿系结石患者进行观察分析,对结石的引发原因进行总结归类,对治疗方法进行考察研究。结果:引起泌尿系结石的主要因素为体内部胶体平衡失调(19.5%)、自身代谢紊乱(37.2%)、不同类型的尿路病变(31.0%),中药治疗和体外碎石联合治疗效果最为理想。结论:泌尿系结石的发病原因有多种,其中自身代谢紊乱所形成的代谢性结石最为多见。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可根据患者的个体状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同时,正确有效的预防措施能够有效的降低结石的发病率。

【关键词】 结石;泌尿系;原因分析;治疗

【中图分类号】R691.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4)18-0101-01

泌尿系结石又称为“尿石”,包括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等,是一种多发于青壮年的常见疾病。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生活压力的不断增加,泌尿系结石的发病率呈逐年增加的趋势[1]。本文对我院收治的113例泌尿系结石患者进行观察分析,对发病原因进行总结归类,对治疗策略和预防方法进行探讨,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113例泌尿系结石患者进行原因分析,其中男性72例,女性41例,平均年龄(35.4±2.16)岁,均无严重的心、肝等疾病。

1.2 诊断标准及研究方法[2] 所有患者进行尿液检查、血液检查,同时采用结石红外光谱分析手段以及影像学检查(B超、CT等)进行确诊。患者均由两名或两名以上的专业医师对发病原因进行分析判断,对泌尿系结石的治疗策略进行探讨,最终归纳分组。将113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上均无统计学差异,对照组仅采用中药治疗的方法,研究组在辅助中药治疗的基础上,进行体外碎石,分析联合治疗的有效率变化。

体外碎石采用WD-ESWL91水囊型B超定位体外冲击波碎石机,工作电压9~11kV,平均10.5kV;冲击次数2500~3500次,平均3100次;碎石1~2次,平均1.1次,两次间隔3周。中药治疗采用药方的基本组成有:金钱草、鸡内金、海金沙、车前子、黄芪、茯苓等13味中药,具体用量根据患者自身情况进行调整。

1.3 疗效判断标准[3] 治愈:尿液中红细胞数与血液中白细胞数在正常范围内,影像学检查无结石存在;有效:尿液中红细胞数可有轻度升高,血液中白细胞数恢复至正常范围,影像学检查结石数目减少50%以上;无效:尿液中红细胞数与血液中白细胞数与治疗前无改善,影像学检查结石数目无减少或减少50%以下。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20.0软件处理,对两组数据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计量资料采用平均数±标准差;组间比较进行卡方检验,P<0.05说明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发病原因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113例泌尿系结石患者中,22例由机体内部胶体平衡失调引起(19.5%);42例患者自身代谢紊乱(37.2%,其中痛风13例,甲亢5例,肾小管异常24例);35例患者由不同类型的尿路病变导致(31.0%,其中尿路感染13例,尿路阻塞9例,其他尿路病变14例);另有14例由其他原因引起。其中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在各因素发病率方面基本持平。

2.2 治疗方法分析 疗效见表1。

3 讨论

随着生活压力的不断增加,近些年泌尿系结石呈多发趋势且发病年龄呈年轻化趋势,通过研究分析,引起泌尿系结石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①机体内部胶体晶体失衡,人体内存在多种晶体盐,多为草酸盐、磷酸盐以及碳酸盐等。当人体内的多种晶体盐达到过饱和状态时,体内的胶体物质例如蛋白、核酸等无法及时对晶体盐进行调节,则过多的晶体盐极易沉积聚集形成肾结石。②自身代谢紊乱,研究结果表明,自身代谢紊乱所形成的代谢性结石最为多见,一般此类患者多伴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痛风、肾小管异常等代谢性疾病,或患者有一定程度的代谢障碍。③尿路病变,尿路异常是泌尿系结石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尿路病变包括尿路感染、阻塞等,当尿路产生炎症时,坏死的组织、脓液以及细菌就可能成为结石的核心,而大量的细菌会改变尿液的成分,使无机盐沉积,进而形成结石。

实验结果表明,联合法治疗泌尿系结石效果优于单一使用中药治疗方法。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可根据个体状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目前主要采用的治疗方法有中药治疗、体外碎石以及液体冲击等方法,少部分患者也有采用手术治疗。目前许多中药方剂服用方便,对于小结石的清除效果较好,体外碎石无痛苦、无手术,适用于体内大结石的清除,两种方法联合使用,治疗效果最为理想。

正确的预防能够降低结石的发病率。首先,应注意饮食与饮水,饮水能够促进机体的代谢功能,使晶体盐排出体外进而避免体内沉积,保证饮食多样化、合理化;其次,应注意锻炼身体,增强机体的免疫力,促进体液循环;最后,应按时体检,注意泌尿系统是否有病变,若出现代谢紊乱性疾病时也要注意结石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李小华.泌尿系感染性结石的病因、诊断及治疗分析[J].临床研究,2011,9(11):68-69.

[2]王玉.泌尿系结石的诊断和治疗[J].中国社区医师,2010,12(22):3-4.

[3]陈歧辉.国产美罗培南治疗泌尿系结石合并感染118例疗效分析[J].世界临床药物,2010,31(3):163-165.

(收稿日期:2014.07.08)

猜你喜欢
泌尿系治疗结石
妊娠期泌尿系急腹症20例临床分析
如何预防泌尿系结石
冰糖葫芦也会引起胃结石!
如何降低泌尿系结石的生成率?
62例破伤风的诊断、预防及治疗
1例急性肾盂肾炎伴有胡桃夹综合征保守治疗和护理
新生儿惊厥的临床诊断及治疗研究
柏凤汤治疗泌尿系感染47例
胃结石伴食管嵌顿1例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