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育军
(咸阳市渭城区水利工作队 陕西 咸阳 712000)
2010年1月份,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的通知》(国发〔2010〕4号),决定利用三年时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第一次水利普查,明确了水利普查的目的、意义、任务和要求。
根据普查的目标和任务,以及“全面系统”和“突出重点”的原则,确定了普查的对象和范围。明确了水利普查时间要求,标准时点为2011年12月31日24时,时期资料为2011年度。整个普查历时3年,分4个阶段进行。2010年进行前期准备,2011年进行清查登记,2012年上半年进行填表上报,2012年下半年进行成果发布。
搞好全国水利普查,有利于谋划水利长远发展思路,科学制定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有利于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推进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有利于深化水利管理体制改革,增强水利公共服务能力;有利于提高全社会水患意识和水资源节约保护意识,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本次经济社会用水调查是水利普查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经济社会用水调查,统计分析流域和区域分区的经济社会主要指标,建立用水户资料档案,掌握各行业用水户的供用水情况及其分布,从而全面清查我国境内经济社会用水情况。主要调查河道外用水情况,分为居民生活用水、生产用水、生态环境用水三大类。数据获取方式以县级行政区为普查单元,采取对规模以上用水户用水量进行逐个调查,规模以下用水户用水量通过典型调查结合相关成果推算获得。而2011年经济社会用水各项指标是通过台账建设分析确定的。
根据统计局数据,2010年渭城区的城市化水平为62.7%,因此我们抽样选取了6个居委会和4个行政村各10个居民户,即60户城镇居民、155人,40户、110人农村居民。经调查统计,城镇居民家庭生活年用水量为4759.50m3,人均日用水量为84.13 L/人·d;农村居民家庭生活年用水量为1913.01m3,家庭非生活年用水量为565.75m3,人均日用水量为47.65 L/人·d
除1个跨县灌区和1个规模以上非跨县灌区,另外抽取了3个纯井灌区为典型灌区。灌区数量5个,分布在10个镇办100多个村,灌溉面积18.5371万亩,其中耕地实际灌溉面积16.8181万亩,非耕地实际灌溉面积1.7190万亩;灌区取水量3558.6034万m3,其中耕地灌溉毛用水量3239.9830万m3,耕地灌溉毛用水量318.6204万m3。经计算,耕地灌溉亩均毛用水量192.6486m3/亩,非耕地灌溉亩均毛用水量185.3522m3/亩,耕地灌溉亩均净用水量142.6669m3/亩,非耕地灌溉亩均净用水量136.1896m3/亩。
表1 工业分行业大类企业数量及产值分布情况
养殖场20个,共有大牲畜0.5801万头、小牲畜0.9565万头、家禽51.7191万只。经调查统计,总用水量38.7988万m3,其中大牲畜20.9111万m3、小牲畜8.6102万m3、家禽9.2775万m。计算得出,大牲畜日用水量98.76 L,小牲畜日用水量24.66 L,家禽日用水量0.49 L。
典型用水户中高用水工业和一般工业分别采用SPSS抽样,并为了更具有代表性,对抽样结果进行了适当的调整。调查70户,工业总产值393.5502亿元,主要产品用水量2666.8787万m3,取水量2666.8787万m3,排水量428.5781万m3,分行业大类万元产值用水量6.3m3。
典型用水户中住宿和餐饮业和其他第三产业分别采用SPSS抽样,并为了更具有代表性,对抽样结果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建筑行业样本数量5个,第三产业用水户105个,主要社会经济指标:用水量375.7454万m3,排水量258.9472万m3。建筑业单位用水量0.51m3;第三产业人均从业人员用水量731.56 L/日·人。
本次普查按照行政区域进行,改变了原来按照取用水量分级管理的模式,我们在市水利普查领导小组的大力支持和密切配合下,完成了区域内取用水大户的调查,通过普查数据与陕西省各行业定额现状的对比,我区部分行业在节水型社会建设中还有一定的发展空间,例如昌源小区居民生活用水采取自动控制、推广节水器具等措施减少管网漏损水量,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多晶硅、石油助剂厂、渭河发电厂等高耗水工业采用高效节水提高工业用水的循环利用水平,降低单位产品取用水量,节水减排效益明显。
表2 第三产业分行业分类单位数量及从业人员分布情况
表3 城镇环境用水量、河湖补水量等指标情况
渭城区水资源短缺,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高,开发利用潜力有限,是陕西省缺水最严重的地区之一。随着渭城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水资源供需矛盾愈来愈突出,水资源紧缺已成为渭城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因素。但同时,渭城区却存在着水资源利用方式粗放、利用效率不高等问题。2009-2011年以来虽然开展了许多节约用水方面的工作,但距节水型社会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主要表现为:经济结构和产业布局考虑水资源承载能力不够,促进节约用水的法规体系、促进水资源高效利用的激励机制尚不完善,节水设施建设和技术推广力度不够,全社会节水意识亟待加强。渭城区现状节水各项综合指标与国内先进水平有较大差距,与国际先进水平更是相差巨大,生产用水主要是农田灌溉业用水定额偏高,工业火电、纺织、造纸、食品等行业万元增加值及单位产品用水量偏高,用水重复利用率低、污水处理率低、污水处理回用率低;生活用水主要是城镇人均用水定额偏高,节水器具普及率偏低。说明在生活、生产各行业有很大的节水潜力可挖。
近年来,区政府高度重视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水资源管理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明确提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发展战略,经济增长方式由资源投入带动型向主要依靠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发展思路。用水观念从浪费水资源、污染水资源的粗放式用水向节约水资源和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转变,初步实施了总量控制、定额管理制度,从向大自然无节制地索取,向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的转变。大力搞好节水宣传,创建节约用水的社会氛围;较好的完成了咸阳市节水型社会试点工作。组织人员学习四川绵阳、甘肃张掖、西安的节水经验,走有完成特色的节水型建设的路子。
加强对全区各取水单位的计划用水管理,参照取水单位用水规模实际情况,按《陕西省行业用水定额》下达取水计划,加强对计划用水单位监督检查,对超计划取水的单位采取累进制征收水资源费。通过定额管理,实行计划用水,促进了取水单位节约用水。提高取水单位水表安装率,积极开展智能型水表在全区的推广,城市规划区取水单位水表安装率已经达到了95%,远郊的水表安装率还可以提高。采取减少管网漏失、推广节水器具、加强高耗水行业的用水管理等措施加强节水管理。树立大的取用水企业例如渭河电厂、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和多晶硅、石油助剂厂等节水典型。全区各行业用水量保持稳中有降,有效降低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城镇节水器具普及率、城市输水管网漏失率等节水指标也会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针对咸阳市城市规划区地下水严重超采、水环境恶化的现状,按照《陕西省沿渭(河)主要城市地下水超采区划定及保护方案》和市政府《关于做好城市规划区自备水源井关闭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采取各种有效的保护措施控制地下水超采,实现规定的限采目标,实现超采区采补平衡,防止现有超采区的扩大,防止新的超采区的形成,延缓或避免环境地质灾害。
通过实施2012年~2013年渭城区重点县、维修养护及水利设施恢复工程等项目,采取渠道防渗、低压管道输水、微灌、喷灌等节水灌溉措施,开展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提高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
不断完善水价形成机制,按照城市供水水价“三步走”的改革方案,对城市自来水价进行了调整,进一步实现了水资源费计入水价成本,逐步落实水价调整方案,充分发挥经济杠杆调节作用;农业用水积极推行用水计量收费和面向农民的灌区终端水价制度,使农业水价改革取得较显著成效。
水利普查为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推进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增强水利公共服务能力及提高全社会水患意识、水资源节约保护意识,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探索途径提供了信息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