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彦,胡志远
(邢台市第三医院麻醉科,河北 邢台 054000)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感染性皮肤病,在临床上主要以皮肤疱疹和局部疼痛为主要特征。人在初次感染病毒后,若没有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常会形成以神经痛为主要表现的后遗症,大大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且目前尚无特异性药物和治疗手段。我们在长期临症过程中,发现通过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电针治疗面部带状疱疹后遗症(PHN)可以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1月~2013年3月在我院就诊的PHN患者9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Schmader诊断标准[1]:原发皮损消退,但面部可见色素沉着,持续性刀割样神经痛持续1个月以上,VAS≥7分。将符合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患者为电针治疗组共30例,其中男性13例,女性17例,平均年龄(49±9.12)岁,平均病程(9.12±2.09)个月;B组患者为星状神经节阻滞组共30例,其中男性16例,女性14例,平均年龄(51±8.72)岁,平均病程(10.12±1.82)个月;C组患者为星状神经节阻滞+电针治疗组共30例,其中男性18例,女性12例,平均年龄(53±7.11)岁,平均病程(8.12±3.14)个月,所有患者在性别、年龄及病程方面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电针治疗 使用KWD-808型电针仪(由常州英迪电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进行治疗。穴位选择:患侧的阳白、鱼腰、太阳、下关、地仓、颊车,健侧的合谷穴。针刺方法:采用透针治疗,具体为阳白透鱼腰,太阳透下关,地仓透颊车。操作方法:消毒所选穴位,选择0.75寸的一次性不锈钢针灸针,快速透皮后缓慢行针,采用平补平泻的手法,得气后选择地仓和合谷穴连接电极,以频率15次/min的直流电断续波治疗20分钟,每日1次,14日为1个疗程。
1.2.2 星状神经节阻滞 患者仰卧,颈部垫一枕头,头向后伸展,张口同时放松颈部肌肉。以患侧的第6颈椎横突前结节为穿刺点,常规消毒,用左手拇指中指外侧固定颈总动脉,右手垂直进针抵第6颈椎横突后稍外移至横突边缘,回抽,未见血、气体及脑脊液,缓慢推注0.5%利多卡因6ml,拔针后棉球按压针孔5~10min后,扶患者慢慢坐起观察30min,以出现Hornor综合征为阻滞成功的标志,隔日1次,14日为1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1.3.1 疼痛评定 采用改良VAS尺测定患者具体疼痛程度。改良VAS尺具有如下特点:其正面为移动的标尺,背面疼痛评分0~10,0表示无痛,10表示最痛。使用时患者自行移动标尺来判定疼痛,医生则在尺背面读取相应数值,以此来判断患者疼痛程度。
1.3.2 功能障碍评定 采用疼痛障碍指数(PDI)。最低分为0,最高分为70,分值越高,说明患者功能受到影响越大。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用SPSS Statistics 17.0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评分比较 3组患者治疗前疼痛程度无明显差异(P>0.05);经1个疗程治疗后B、C两组患者疼痛减轻较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间治疗后比较,C组患者疼痛程度明显低于A、B两组(P<0.05),A组与B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患者治疗前后功能障碍评分比较 3组患者治疗前均具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但各组间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3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功能恢复;治疗后的各组间比较,C组患者功能恢复明显好于A组(P<0.05),而B与C组、A与B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治疗前后疼痛评分比较()Table 1 Pain score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表1 治疗前后疼痛评分比较()Table 1 Pain score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注:①治疗前比较,P<0.05;②与A组比较,P<0.05;③与B组比较,P<0.05
分组 治疗前 治疗后A组7.72±1.21 4.86±1.67 B组 8.25±1.34 5.15±1.42①C组 7.92±1.43 2.11±1.54①②③
表2 治疗前后功能障碍评分比较()Table 2 Dysfunction score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表2 治疗前后功能障碍评分比较()Table 2 Dysfunction score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注:①与治疗前比较,P<0.01;②与 A组比较,P<0.05
分组 治疗前 治疗后A 组 56.78±5.65 38.26±3.92①B组 60.16±6.25 33.14±4.23①C 组 57.97±7.72 27.11±5.61①②
星状神经节阻滞具有改善头颈部供血,抑制交感神经兴奋,减少前列腺素合成与释放的作用,其缓解疼痛的作用可能与此有关[2]。研究发现,星状神经节阻滞还具有抑制患侧肌肉紧张以及痛觉的传导,对于炎性物质也同样具有抑制作用[3]。因此有人将其应用至颈椎病、眩晕、偏头痛的治疗,取得了良好效果[4,5]。但在临床上我们发现,本方法在颈面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方面,也有良效。由于星状神经节阻滞存在一定风险,如穿刺损伤、全脊髓麻醉、麻醉药物的毒性反应等,在临床过程中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在实施的60例患者中有1例患者出现声音嘶哑情况,考虑与喉返神经受伤所致,经对症处理后,症状消失。
本研究显示,针刺和星状神经节阻滞对面部带状疱疹的后遗症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在止痛,3组患者经1个疗程的对症治疗后,疼痛均有不同程度的缓解。星状神经节阻滞+电针无论是在止痛方面,还是在功能障碍恢复方面,明显优于单纯的电针和星状神经节阻滞阻滞。因此,本治疗方法可以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抑制痛觉传导,改善了痛觉中枢血流,扩张局部血管,减少代谢产物的刺激有关[6~9]。
星状神经节阻滞+电针治疗颈面部带状疱疹后遗症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且明显优于单纯的电针或者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1]Schmader K.Postherpetic neuraIgia in immunocompetent eIderIy peopIe[J].Vaccine,1998,16(18):1768-1770.
[2]向 勇,刘菊英,朱 涛,等.星状神经节阻滞对脑原性神经营养因子和白介素-8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5,27(4):205-208 .
[3]胡 云,王 黎,张 珍,等.星状神经节阻滞与颈横突局部注射疗法对颈源性头痛的疗效评价[J].中国康复,2006,21(4):227-228.
[4]胡俊峰,田 雷.小针刀松解配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分析[J].西部医学,2012,24(8):1471-1473.
[5]楚福明,刘 亮.中医疗法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颈性眩晕94例疗效观察[J].西部医学,2013,25(6):873-875.
[6]宋文阁,王春亭,傅志俭.等.实用临床疼痛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198-199.
[7]蔡 明,楚 敏,高贵媛.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脑梗塞患者的疗效[J].中华麻醉学,2008,28(1):82-83.
[8]张丽红.星状神经节阻滞的机制[J].国外医学麻醉学与复苏分册,2003,24(2):79-81.
[9]杨 元.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40例[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12):1309-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