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翔
长江经济带上升为国家战略,为马鞍山江海联运枢纽中心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撑和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发展环境。马鞍山市委、市政府提出“打造江海联运枢纽中心、建设港口物流基地”的发展战略,与国家长江经济带建设遥相呼应、一脉相承。
李克强总理指出,“目前长江黄金水道面临着交通能力不足、网络结构不完善、综合交通枢纽落后等问题,要打造网络化、标准化、智能化的综合立体交通走廊。”总理关于建设综合交通体系的部署,从国家层面加大了对水运事业及综合交通网络的规划、建设和投入。这将有利于马鞍山争取国家建设资金投入,加快综合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沿江高速、沿江铁路、慈湖公路大桥等一批重大项目的快速立项、审批和建设。
长江经济带要开放,完善全流域的大通关体制是一个重要切入点。国家对完善大通关体制作出部署,更加有利于加快实现上海——马鞍山通关一体化,打造“到马即海”新格局。
长江经济带区域经济一体化,各省市要有进一步打破行政区划壁垒的勇气,更好发挥市场对要素优化配置的决定性作用。总理关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讲话精神,将有利于马鞍山市有效对接上港集团的“长江战略”,加强与上海、南京、芜湖、合肥及皖北地区合作,实现更大范围、更广区域合作一体化。
李克强总理还要求,“长江中游省份要发挥承东启西的优势,推进双向开放。长江下游省市要建立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发挥东向开放的龙头引领作用。”总理关于建立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部署,有利于马鞍山市实施“无水港”战略。当前,马鞍山市借鉴沿海先进港口经验,正在实施“无水港”战略,拟将马鞍山港大门延伸至合肥和皖北地区,变“在家等货”为“上门接货”。
“经济发展,交通先行;转型升级,水运先行。”当前马鞍山依托长江黄金水道的巨大资源优势,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提出了“打造江海联运枢纽中心”、“建设港口物流基地”的战略任务。
其中,远期目标方面:建成立足安徽、面向世界、服务长江经济带,辐射中西部地区,接轨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航运要素聚集、功能完善、市场繁荣、“到马即海”的江海联运枢纽中心,使之成为发达的临港制造基地、现代物流中心、国际水陆转运中心、国际水水转运中心和地区新的经济增长极。近期目标方面:基础设施较为完善,航线密度提高,与周边港口合作密切,水水、水陆、水铁中转网络基本建立;基本实现马鞍山——上海一体化的口岸通关模式;建成港口保税物流园区基础设施,实现封关运作;临港产业初步成形;港航信息交易平台初步建立,江海联运枢纽中心初具规模。
为全力打造江海联运枢纽中心、加快建设港口物流基地,马鞍山正在实施“八大工程”:信息工程,打造“智慧港口”;畅通工程,打造“到马即海”新格局;通关工程,打造上海——马鞍山通关一体化;要素工程,打造资源配置市场化;引智工程,打造港口经济人才库;合作工程,打造组合港;升级工程,打造港口航道升级版;转型工程,打造临港产业新体系。下一步,马鞍山市委、市政府将全力把马鞍山市打造成江海联运枢纽中心,加快建设港口物流基地,重点做好“提速设施工程、筹办高峰论坛、实施‘腾笼换鸟、实施‘无水港战略、加大资金投入、出台扶持政策、发展游轮经济”等工作。
相信不久的将来,条条“水上高速公路”,将为物流大进大出提供最便捷的走廊;艘艘现代化船舶下水,让马鞍山的资源、产品通江达海。届时,依托江海联运枢纽中心、港口物流基地,马鞍山的产业聚集程度将进一步提高,经济总量将进一步扩大,为打造全流域黄金水道、建设长江经济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