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的效果观察

2014-10-23 02:38刘贵长刘瑞林李辉
中国当代医药 2014年27期
关键词:胆囊结石胆囊切除术

刘贵长+刘瑞林+李辉

[摘要] 目的 探讨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76例胆囊结石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参考组,每组各38例。观察组采用保胆取石术治疗,参考组采用胆囊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情况等及对患者进行2年随访,观察复发率。 结果 两组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少于参考组,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参考组(P<0.05),术后镇痛药物的使用比例明显低于参考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考组(P<0.05);两组随访期内均未出现复发。 结论 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具有显著效果,能减少胆囊切除对患者的损伤。

[关键词] 保胆取石术;胆囊结石;胆囊切除术

[中图分类号] R575.6+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09(c)-0174-03

Effect observation of preserving cholelithotomy treating cholecystolithiasis

LIU Gui-chang LIU Rui-lin LI Hui

Department of General Surgery,Xingguo People′s Hospital in Jiangxi Province,Xingguo 3424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preserving cholelithotomy treating cholecystolithiasis. Methods 76 patients with cholecystolithiasis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were div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n=38) and the reference group (n=38).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preserving cholelithotomy,while the reference group was treated with cholecystectomy.The operation situation and so on were compared,the recurrence rate after patients being followed-up for 2 years was observed. Results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 of the operation time in the two groups (P>0.05).Intraoperative bleeding amount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ess than that in the reference group,the first exhaust time,hospitalization tim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horter than that in the reference group (P<0.05).The use ratio of post-operative analgesic drug in observation group was obvious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reference group,the incidence rate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reference group (P<0.05).The two groups were no recurrence during the follow-up period. Conclusion Preserving cholelithotomy treating cholecystolithiasis has obvious effect,and it can reduce the damage of patients with cholecystectomy.

[Key words] Preserving cholelithotomy;Cholecystolithiasis;Cholecystectomy

流行病学研究显示,近年来胆囊结石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成人中约10%存在胆囊结石[1];传统临床治疗中主张将胆囊切除从而避免结石的生成,然而胆囊作为浓缩、存储及排出胆汁、调节胆道压力、分泌黏液的重要免疫功能器官,切除后患者生理结构发生改变,对患者机体带来一定的损伤,这就要求临床探讨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法[2-3]。保胆取石术是临床治疗胆囊结石的新型方法,为探讨其在胆囊结石治疗中的价值,本研究对本院近年来收治的76例患者进行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76例胆囊结石患者,根据其意愿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观察组38例:男20例,女18例,年龄20~82岁,平均(49.65±5.33)岁;病程2个月~4年,平均(2.15±0.35)年。参考组38例:男19例,女19例,年龄19~85岁,平均(50.14±5.74)岁;病程1个月~5年,平均(2.36±0.19)年。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及病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上腹部均未接受过手术治疗;胆囊功能良好,超声检查显示空腹及餐后胆囊体积收缩在30%以上;超声及MRI等诊断确诊,无或者出现轻微症状;结石数≤3颗,结石直径≤2 cm;无严重心脑肝肺等脏器功能障碍及凝血机制障碍[4]。endprint

1.3 保胆手术指征

胆囊无萎缩、畸形,胆囊壁壁厚<0.3 mm;B超显示胆囊能够良好收缩;无胆囊结石家族史;患者有强烈的保胆要求,同时能够对结石复发的可能性理解[5]。

1.4 方法

观察组采用保胆取石术治疗,患者均全身麻醉,胆囊投影下在右肋或者脐孔上缘分别做1 cm切口,观察胆囊的形态、大小、壁柔软度,观察胆囊是否出现萎缩、是否与周围组织粘连;对于明显粘连对胆囊底部牵出产生影响者,则分离粘连;将右肋下切口向两端稍扩大至1.5~2.0 cm,腹腔放气后,提胆囊底至腹壁外,分别采用4根1号丝线将胆囊底部固定在腹壁;用干纱条环绕胆囊底周围,在胆囊底做1个0.5~1.0 cm的切口,置入胆管镜,在内镜辅助下采用石篮套取石,对于数目较多或者体积较大的结石,可采用专用勺钳套取结石,从而缩短取石时间;对于结石直径>2 cm者,可适当延长胆囊底部切口;采用胆管镜取出结石后,将胆囊壁附着的结石残渣刷洗干净,用生理盐水冲洗,观察胆囊内是否有残留结石,胆囊管口胆汁不断流出后,采用4-0可吸收线将胆囊浆肌层及黏膜进行单层连续缝合,回纳腹腔内;再次填充气腹,观察无异常后,可将防粘连蛋白胶涂抹在胆囊底周围,常规放置引流管,并关闭腹腔,采用创可贴对切口进行拉扯。参考组采用胆囊切除术治疗,两组患者术后2 d均常规使用抗生素治疗,出院前患者均接受胆囊B超及血常规检查。

1.5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镇痛剂使用情况等;并发症发生情况;患者出院后均接受2年随访,观察复发情况[6]。

1.6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情况、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的比较

两组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术中出血量、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手术情况、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的比较(x±s)

与参考组比较,*P<0.05

2.2 两组术后使用镇痛剂情况的比较

观察组、参考组术后使用镇痛剂患者分别为3例(7.9%)、28例(73.7%),观察组术后镇痛药物的使用比例明显低于参考组(P<0.05)。

2.3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

观察组术后出现1例切口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为2.6%,参考组出现4例切口感染、3例脐周感染、2例粘连性肠梗阻,并发症发生率为23.7%,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 两组的复发情况

两组患者均接受为期2年的随访,均未出现复发。

3 讨论

胆囊结石在胆囊疾病中占4/5左右,以往人们对胆囊功能的了解并不彻底,多认为其除具有收缩及浓缩功能外,无其他重要功能,多通过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7]。近年来,随着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发现胆囊切除后可导致患者生理出现多样变化,其消化吸收功能紊乱,出现经常性胆绞痛、腹胀、腹泻等症状,而Schernhammer ES研究[8]发现,行胆囊切除术患者发生结肠癌的概率是未行胆囊切除患者的45倍;对于合并冠心病、脑血栓、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的患者来说,机体耐受性较差,实行胆囊切除术时,风险较大,这就要求临床必须探讨更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传统保胆治疗具有较大的盲目性,极易对胆囊壁造成损伤,同时可能夹碎结石;医生无法对胆囊内情况进行直视下操作,这就导致存在结石残留现象[9]。近年来,随着微创技术的不断发展,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术在临床逐渐被推广应用,通过肋缘下的小切口置入胆管镜,医生可在胆管镜直视下采用取石网套将结石取出,能够显著减少结石残留[10-11],同时医生能观察胆囊管开口、胆囊壁黏膜及胆囊内通畅情况,有效弥补了传统取石手术盲目性的缺陷,将对患者造成的损伤降至最低,最大程度地减少了结石残留现象。医生要严格掌握保胆取石术治疗的适应证,严格操作,从而保证手术顺利安全地进行[12]。目前临床对于取石术后结石复发率的报道存在较大差异。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少于参考组,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参考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考组(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复发,由此可知,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具有切口小、患者术后康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效果良好等优势,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周敬强,王伟,张勇,等.二、三孔经腹腔镜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74例报告[J].山东医药,2009,49(5):50.

[2] 欧阳才国,张和刚,姚宝福,等.内镜保胆取石与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治疗疗效对比分析[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09,11(11):36-38.

[3] 王旭,王翔翔,唐彤,等.内镜保胆取石术临床研究现状[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09,16(9):773-776.

[4] 许建平,刘衍民,简锋,等.腹腔镜与开腹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的对比研究[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09,9(2):148.

[5] 宋胜江,戴华卫,汤礼贵,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选择性经胆囊管胆管造影的体会[J].实用医学杂志,2010,26(8):1430.

[6] 袁和祥,王亚娟.冲吸钝性解剖法在肥胖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J].实用医学杂志,2010,26(21):3954-3955.

[7] 张宝善,刘京山.内镜微创保胆取石1520例临床分析[J].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2009,3(1):410-414.

[8] 陈晓通.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体会[J].肝胆外科杂志,2008,16(5):366.

[9] 夏国兵,曹玉刚,王进.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的疗效观察[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14,31(2):418.

[10] 刘承利,张辉,徐新保,等.经脐单孔腹腔镜保胆取石术16例应用体会[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4,14(3):267-269.

[11] 吕文才,付维利,郎桂玲,等.保胆手术,应该慎行[J].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14,20(3):228-231.

[12] 刘国忠,都全荣,李勇.微创保胆取石术联合穴位推拿治疗胆结石41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 12(10):126-127.

(收稿日期:2014-07-09 本文编辑:许俊琴)endprint

1.3 保胆手术指征

胆囊无萎缩、畸形,胆囊壁壁厚<0.3 mm;B超显示胆囊能够良好收缩;无胆囊结石家族史;患者有强烈的保胆要求,同时能够对结石复发的可能性理解[5]。

1.4 方法

观察组采用保胆取石术治疗,患者均全身麻醉,胆囊投影下在右肋或者脐孔上缘分别做1 cm切口,观察胆囊的形态、大小、壁柔软度,观察胆囊是否出现萎缩、是否与周围组织粘连;对于明显粘连对胆囊底部牵出产生影响者,则分离粘连;将右肋下切口向两端稍扩大至1.5~2.0 cm,腹腔放气后,提胆囊底至腹壁外,分别采用4根1号丝线将胆囊底部固定在腹壁;用干纱条环绕胆囊底周围,在胆囊底做1个0.5~1.0 cm的切口,置入胆管镜,在内镜辅助下采用石篮套取石,对于数目较多或者体积较大的结石,可采用专用勺钳套取结石,从而缩短取石时间;对于结石直径>2 cm者,可适当延长胆囊底部切口;采用胆管镜取出结石后,将胆囊壁附着的结石残渣刷洗干净,用生理盐水冲洗,观察胆囊内是否有残留结石,胆囊管口胆汁不断流出后,采用4-0可吸收线将胆囊浆肌层及黏膜进行单层连续缝合,回纳腹腔内;再次填充气腹,观察无异常后,可将防粘连蛋白胶涂抹在胆囊底周围,常规放置引流管,并关闭腹腔,采用创可贴对切口进行拉扯。参考组采用胆囊切除术治疗,两组患者术后2 d均常规使用抗生素治疗,出院前患者均接受胆囊B超及血常规检查。

1.5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镇痛剂使用情况等;并发症发生情况;患者出院后均接受2年随访,观察复发情况[6]。

1.6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情况、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的比较

两组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术中出血量、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手术情况、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的比较(x±s)

与参考组比较,*P<0.05

2.2 两组术后使用镇痛剂情况的比较

观察组、参考组术后使用镇痛剂患者分别为3例(7.9%)、28例(73.7%),观察组术后镇痛药物的使用比例明显低于参考组(P<0.05)。

2.3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

观察组术后出现1例切口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为2.6%,参考组出现4例切口感染、3例脐周感染、2例粘连性肠梗阻,并发症发生率为23.7%,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 两组的复发情况

两组患者均接受为期2年的随访,均未出现复发。

3 讨论

胆囊结石在胆囊疾病中占4/5左右,以往人们对胆囊功能的了解并不彻底,多认为其除具有收缩及浓缩功能外,无其他重要功能,多通过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7]。近年来,随着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发现胆囊切除后可导致患者生理出现多样变化,其消化吸收功能紊乱,出现经常性胆绞痛、腹胀、腹泻等症状,而Schernhammer ES研究[8]发现,行胆囊切除术患者发生结肠癌的概率是未行胆囊切除患者的45倍;对于合并冠心病、脑血栓、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的患者来说,机体耐受性较差,实行胆囊切除术时,风险较大,这就要求临床必须探讨更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传统保胆治疗具有较大的盲目性,极易对胆囊壁造成损伤,同时可能夹碎结石;医生无法对胆囊内情况进行直视下操作,这就导致存在结石残留现象[9]。近年来,随着微创技术的不断发展,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术在临床逐渐被推广应用,通过肋缘下的小切口置入胆管镜,医生可在胆管镜直视下采用取石网套将结石取出,能够显著减少结石残留[10-11],同时医生能观察胆囊管开口、胆囊壁黏膜及胆囊内通畅情况,有效弥补了传统取石手术盲目性的缺陷,将对患者造成的损伤降至最低,最大程度地减少了结石残留现象。医生要严格掌握保胆取石术治疗的适应证,严格操作,从而保证手术顺利安全地进行[12]。目前临床对于取石术后结石复发率的报道存在较大差异。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少于参考组,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参考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考组(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复发,由此可知,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具有切口小、患者术后康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效果良好等优势,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周敬强,王伟,张勇,等.二、三孔经腹腔镜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74例报告[J].山东医药,2009,49(5):50.

[2] 欧阳才国,张和刚,姚宝福,等.内镜保胆取石与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治疗疗效对比分析[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09,11(11):36-38.

[3] 王旭,王翔翔,唐彤,等.内镜保胆取石术临床研究现状[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09,16(9):773-776.

[4] 许建平,刘衍民,简锋,等.腹腔镜与开腹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的对比研究[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09,9(2):148.

[5] 宋胜江,戴华卫,汤礼贵,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选择性经胆囊管胆管造影的体会[J].实用医学杂志,2010,26(8):1430.

[6] 袁和祥,王亚娟.冲吸钝性解剖法在肥胖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J].实用医学杂志,2010,26(21):3954-3955.

[7] 张宝善,刘京山.内镜微创保胆取石1520例临床分析[J].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2009,3(1):410-414.

[8] 陈晓通.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体会[J].肝胆外科杂志,2008,16(5):366.

[9] 夏国兵,曹玉刚,王进.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的疗效观察[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14,31(2):418.

[10] 刘承利,张辉,徐新保,等.经脐单孔腹腔镜保胆取石术16例应用体会[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4,14(3):267-269.

[11] 吕文才,付维利,郎桂玲,等.保胆手术,应该慎行[J].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14,20(3):228-231.

[12] 刘国忠,都全荣,李勇.微创保胆取石术联合穴位推拿治疗胆结石41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 12(10):126-127.

(收稿日期:2014-07-09 本文编辑:许俊琴)endprint

1.3 保胆手术指征

胆囊无萎缩、畸形,胆囊壁壁厚<0.3 mm;B超显示胆囊能够良好收缩;无胆囊结石家族史;患者有强烈的保胆要求,同时能够对结石复发的可能性理解[5]。

1.4 方法

观察组采用保胆取石术治疗,患者均全身麻醉,胆囊投影下在右肋或者脐孔上缘分别做1 cm切口,观察胆囊的形态、大小、壁柔软度,观察胆囊是否出现萎缩、是否与周围组织粘连;对于明显粘连对胆囊底部牵出产生影响者,则分离粘连;将右肋下切口向两端稍扩大至1.5~2.0 cm,腹腔放气后,提胆囊底至腹壁外,分别采用4根1号丝线将胆囊底部固定在腹壁;用干纱条环绕胆囊底周围,在胆囊底做1个0.5~1.0 cm的切口,置入胆管镜,在内镜辅助下采用石篮套取石,对于数目较多或者体积较大的结石,可采用专用勺钳套取结石,从而缩短取石时间;对于结石直径>2 cm者,可适当延长胆囊底部切口;采用胆管镜取出结石后,将胆囊壁附着的结石残渣刷洗干净,用生理盐水冲洗,观察胆囊内是否有残留结石,胆囊管口胆汁不断流出后,采用4-0可吸收线将胆囊浆肌层及黏膜进行单层连续缝合,回纳腹腔内;再次填充气腹,观察无异常后,可将防粘连蛋白胶涂抹在胆囊底周围,常规放置引流管,并关闭腹腔,采用创可贴对切口进行拉扯。参考组采用胆囊切除术治疗,两组患者术后2 d均常规使用抗生素治疗,出院前患者均接受胆囊B超及血常规检查。

1.5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镇痛剂使用情况等;并发症发生情况;患者出院后均接受2年随访,观察复发情况[6]。

1.6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情况、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的比较

两组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术中出血量、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手术情况、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的比较(x±s)

与参考组比较,*P<0.05

2.2 两组术后使用镇痛剂情况的比较

观察组、参考组术后使用镇痛剂患者分别为3例(7.9%)、28例(73.7%),观察组术后镇痛药物的使用比例明显低于参考组(P<0.05)。

2.3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

观察组术后出现1例切口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为2.6%,参考组出现4例切口感染、3例脐周感染、2例粘连性肠梗阻,并发症发生率为23.7%,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 两组的复发情况

两组患者均接受为期2年的随访,均未出现复发。

3 讨论

胆囊结石在胆囊疾病中占4/5左右,以往人们对胆囊功能的了解并不彻底,多认为其除具有收缩及浓缩功能外,无其他重要功能,多通过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7]。近年来,随着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发现胆囊切除后可导致患者生理出现多样变化,其消化吸收功能紊乱,出现经常性胆绞痛、腹胀、腹泻等症状,而Schernhammer ES研究[8]发现,行胆囊切除术患者发生结肠癌的概率是未行胆囊切除患者的45倍;对于合并冠心病、脑血栓、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的患者来说,机体耐受性较差,实行胆囊切除术时,风险较大,这就要求临床必须探讨更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传统保胆治疗具有较大的盲目性,极易对胆囊壁造成损伤,同时可能夹碎结石;医生无法对胆囊内情况进行直视下操作,这就导致存在结石残留现象[9]。近年来,随着微创技术的不断发展,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术在临床逐渐被推广应用,通过肋缘下的小切口置入胆管镜,医生可在胆管镜直视下采用取石网套将结石取出,能够显著减少结石残留[10-11],同时医生能观察胆囊管开口、胆囊壁黏膜及胆囊内通畅情况,有效弥补了传统取石手术盲目性的缺陷,将对患者造成的损伤降至最低,最大程度地减少了结石残留现象。医生要严格掌握保胆取石术治疗的适应证,严格操作,从而保证手术顺利安全地进行[12]。目前临床对于取石术后结石复发率的报道存在较大差异。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少于参考组,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参考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考组(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复发,由此可知,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具有切口小、患者术后康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效果良好等优势,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周敬强,王伟,张勇,等.二、三孔经腹腔镜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74例报告[J].山东医药,2009,49(5):50.

[2] 欧阳才国,张和刚,姚宝福,等.内镜保胆取石与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治疗疗效对比分析[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09,11(11):36-38.

[3] 王旭,王翔翔,唐彤,等.内镜保胆取石术临床研究现状[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09,16(9):773-776.

[4] 许建平,刘衍民,简锋,等.腹腔镜与开腹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的对比研究[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09,9(2):148.

[5] 宋胜江,戴华卫,汤礼贵,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选择性经胆囊管胆管造影的体会[J].实用医学杂志,2010,26(8):1430.

[6] 袁和祥,王亚娟.冲吸钝性解剖法在肥胖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J].实用医学杂志,2010,26(21):3954-3955.

[7] 张宝善,刘京山.内镜微创保胆取石1520例临床分析[J].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2009,3(1):410-414.

[8] 陈晓通.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体会[J].肝胆外科杂志,2008,16(5):366.

[9] 夏国兵,曹玉刚,王进.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的疗效观察[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14,31(2):418.

[10] 刘承利,张辉,徐新保,等.经脐单孔腹腔镜保胆取石术16例应用体会[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4,14(3):267-269.

[11] 吕文才,付维利,郎桂玲,等.保胆手术,应该慎行[J].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14,20(3):228-231.

[12] 刘国忠,都全荣,李勇.微创保胆取石术联合穴位推拿治疗胆结石41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 12(10):126-127.

(收稿日期:2014-07-09 本文编辑:许俊琴)endprint

猜你喜欢
胆囊结石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疗效分析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的应用
结合视嗅觉刺激的优质护理对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后康复的影响
改进法二镜联合治疗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
浅析腹腔镜治疗用于小儿胆囊结石治疗的临床效果
经脐单孔腹腔镜与传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有效性及安全性比较的Meta分析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并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
胆囊与胆总管结石使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的临床研究
螺旋CT平扫在胆囊结石成分判断中的应用价值评析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