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天华
仲夏,走进内蒙古革命老区喀喇沁旗王爷府镇喇嘛地村、下瓦房村,仿佛进入了世外桃源:整洁平坦的村路,穿村而过的赤承高速,最引人注目的是村路两旁矗立的座座银白相间、错落有致的蔬菜大棚,村民们三五成群为番茄打叉、为蔬菜打药的忙碌身影或隐或现。
走进村民钱顺的蔬菜大棚,集中成片绿油油的硬果番茄吐花伴果、长势喜人。41岁的钱顺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边打秧叉边唠嗑:“我家5口人,3个孩子,大女儿今年要升高中。为生计这些年我先后到呼和浩特、乌兰浩特等地做过木工支模、电塔领工,一年下来最多收入3万元,基本上是年年打工年年贫,远不够家庭开销。去年,听说政府为贫困户出台了金融贷款贴息政策,看到村委会宣传扣大棚种硬果番茄能赚钱,我就放弃打工跑回了家。这不,3月份通过3户联保,很快申请到了5万元贷款,钱一到位,我自己动手焊棚架,一下就支起了4个!”
钱顺乐滋滋地掰起手指头:“4亩番茄,每亩能种2000株,每株6盘,每盘2斤,每斤1.5元左右,每个大棚能收入3.6万元。扣除肥料、种苗等费用3000元和每亩大棚建设成本1.5万元,当年4亩可收入7.2万元,你说这不比舍家抛业打工强?”未了,他还不忘算小九九:“五六年之内不用重投建大棚的成本,明年收入还会更高。”
小钱变大钱 金融扶贫显神通
喇嘛地村村党支部书记乌瑞军回忆说,就在几年前,这两个村还完全是另外一种景象:泥泞的山村小路,稀稀拉拉的玉米秸杆,三三两两的塑料大棚。生产方式的落后,导致劳动力严重流失,外出打工青壮年越来越多,留守的村民守着几亩薄田种玉米、养牛羊过日子,人均年收入只有900多元。
这两年,村民们看到大棚番茄收益好,想发展但缺资金,是金融扶贫这场“及时雨”下到了百姓心坎上。喇嘛地村193户贫困户今年贷到了845万元扶贫款,仅新建硬果番茄冷棚一项就达600多亩。乌瑞军说:“像钱顺家有4亩棚算是小户了,有的村民一下子就扣了15亩。平均每亩产量按1.5万斤算,正常年景每亩纯收入可达1.3万元,人均可增收3000多元,让贫困户一举实现了脱贫梦。”
内蒙古自治区扶贫办主任刘忠诚说,贫困农牧民要发展生产,最需要的是资金,资金从哪来?银行!然而,真金白银却“卡”在金库里流不出来,一边是银行为贷款难而焦心,一边是农民为难贷款而发愁,“锁头”正是农民没有资产抵押,没人担保。
说起自治区出台的“金融扶贫富民工程”方案,刘忠诚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2012年,国家为阿左旗四方城村拨了150万元整村推进项目扶贫款。在如何分配使用款项上,村民们炸开了锅:有的提出平分资金,有的提出用钱买羊,还有的甚至提出按贫困程度排队打分分钱。这可难坏了村支书田国彬,四方城村有374户贫困户1124人,如果真平均分,每人仅能拿到1300元,靠这点钱想脱贫致富,无异于杯水车薪。
就在村民意见不一僵持不下之时,镇党委书记刘海峰提出了把150万元扶贫款放到金融部门作抵押放大贷款,用贷款买羊,挣钱后再还贷的想法。此言一出,立即遭到村民反对,扶贫款变贷款这怎么能行?刘海峰见一时无法说服群众,便跑到旗农行找专家王鑫主任请教,王鑫觉得为贫困群众放贷款搞扶贫是好事,创新一试没准能成大事。刘海峰心里有了底气,随即便以镇党委政府名义请示市、旗两级扶贫部门,并很快获得了批准。
说干就干!镇党委、政府,村“两委”班子多次反复上门做村民工作。统一思想后,决定拿出20万元为村里打两口井,130万元存入农行做风险保证金,协议以1:5比例放大贷款额度,支持农户发展肉羊产业。村民大会人人表决,374户贫困户以签字画押的方式,放大农行700万元分别贷给贫困户。此举激发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积极性,村里肉羊存栏数由2012年初的6000只猛增到现在的40000只,养殖户每户纯收入均在2万元以上。赤峰市委、政府及时总结经验,于2013年7月在阿左旗召开了全市“杠杆式”扶贫工作会议,全面推广“放大额度、保值增值、滚动发展”的“杠杆式”扶贫模式。
刘忠诚说,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自治区去年11月完善了金融扶贫机制,出台了“金融扶贫富民工程”方案,在自治区57个贫困旗县同时实施,连续5年每年拿出4.75亿元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作担保金,按1:10比例撬动农行50亿元信贷资金。此举如“一石激起了千层浪”,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无偿变有偿 贫困户说了算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喀喇沁旗扶贫办主任曹志文认为,金融扶贫是扶贫开发新的尝试,不同于以往扶贫资金的无偿使用。过去是政府批项目分配资金,贫困户多而资金少,仅能分到几只羊,有的贫困户不是把羊吃了,就是卖了还债,因为是政府无偿送的,老百姓不觉得心疼。现在,把资金使用的决定权下放,由过去无偿投入层层审批直接变成一步到位的农民贷款,资金直接到村到户,扶持谁谁贷款,谁贷款谁决定,扶贫项目上什么好,钱怎么花,贫困户说了算,彻底改变了贫困群众“等、靠、要”的思想习惯,起到了“扶贫扶志,治穷治心”的作用。现在,贷款后的贫困户都在设法找信息、学技术、跑市场、兴产业。
曹志文介绍说:“比如我们西桥镇姜家店村用金融扶贫贷款407万元,发展设施农业食用菌大棚201个230亩,新栽植食用菌200万单位;王爷府镇下瓦房村201户贷款950万元发展冷棚和牛羊业;美林镇头把火村261户贷款1110万元发展基础设施和养殖业、流通产业等等。目前我旗已发放金融扶贫富农贷1亿元以上,初步统计,每村约有60%左右的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发展产业,你可以到街面走走看看,有劳动能力的没人闲聊、打牌、下棋了,都在忙于产业、谋划发展。”
科左中旗舍伯吐镇毛都嘎查贫困户白永亮家庭原本十分拮据,通过5户联保,他申请金融扶贫贷款5万元,购置了5头基础母牛,年底就能怀上犊,明年10月份就能发展成10头牛,实现增收3万元。白永亮感慨万千地说:“没想到贫困户能贷到这么多款,而且贷多少都是我们自己说了算,脱贫致富终于有了奔头!”
政府变市场 活力大增强
“上级放权力,基层增活力。”赤峰市扶贫办主任崔广学介绍说,喇嘛地村绿色崛起只是内蒙古金融扶贫产业发展的一个生动缩影。“金融扶贫富民工程”的实施,为贫困地区农牧民的脱贫致富插上了翅膀,用老百姓的话说,“是一个了不起的创举”。政府真正还权于市场,还权于群众,发挥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贫困群众自我发展内生动力大大增强,脱贫致富的步伐不断加大。
据了解,在“金融扶贫富民工程”政策扶持下,内蒙古各地的扶贫开发工作不断涌现“一招鲜”的典型,初步形成了旗县有龙头企业带动、乡有特色产业、村有合作组织、户有增收项目的扶贫产业新格局。
“一村一策”推动了“一村一品”。贫困村根据自身优势各打各的特色牌,各走各的创业路,形成了鲜明的扶贫产业发展模式,包括翁牛特旗“富裕户以土地和自有资金入股,贫困户以土地和扶贫资金入股,农牧户到合作社打工”的合作社经营模式,敖汉旗高家窝铺村养鸡大户带动模式,开鲁县“大户带小户、富户帮穷户、先富带后富、实现共同富”的扶贫带动模式等等,农民脱贫致富的积极性一浪高于一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