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德胜+李洪侠
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现阶段特征与趋势,传统治理理念正在转向现代治理理念,传统经济正在转向现代经济,传统金融正在转向现代金融,亟需完善现代金融服务体系。
目前的金融服务不够均衡
金融服务发展现状和问题
间接融资占比大,直接融资占比小。我国长期以来呈现银行业发展相对较快,社会融资主要依靠银行体系的局面。截至2013年年底,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计151.4万亿元,证券业机构总资产2.1万亿元,保险业资产总计8.2万亿元,分别占93.6%、1.3%和5.1%。2013年社会融资规模中,通过银行渠道实现的社会融资占84.5%,债券和境内股票分别占10.5%和1.3%。相比而言,美国的直接融资存量占比高达86%,银行主导型国家如日本、德国20世纪60年代直接融资占40%~60%,2012年则分别达到69.2%和74.4%。新兴市场如印度和巴西也分别达到70%和69%。
融资成本高,实体经济盈利能力不强。我国资金价格与发达国家相比明显偏高。2013年我国一年期贷款利率约为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2~6倍。随着贷款利率管制的放开,以及部分银行存贷挂钩、承兑汇票等循环操作,在基准利率6%的情况下,一些企业实际承担了10%左右的贷款利率。2014年一季度,我国银行业净资产利润率比工业净资产利润率高1倍以上。更关键的是,与中外高融资成本差相对应的是,中外实体经济利润水平之间的差距。在2014年世界500强企业中,美国银行、保险等各类金融类机构平均利润率是22.9%,其他实体企业仅为7.9%;日本入围企业中,金融类机构和实体企业平均利润率分比为9.1%和3.9%;中国入围企业分别是18.6%和2.2%。显然,中国金融业与实体经济之间利润率差异明显大于美国与日本。这在很大程度上是高融资成本侵蚀了部分实体经济利润所致。
资金相对充裕却分布不均衡。理论上,M2的增速应该等于GDP增速与物价增速之和,再加上2~3个百分点的调整系数。实际中,多年来我国M2增速比上述三者之和的上限高出2~3个百分点。M2/GDP从1995年底的1提高到2013年底的1.95。M2总量超过110万亿元,已跃居全球第一。总体看,我国资金量相对比较充裕,但却存在向部分地域和行业集中的趋势。首先,东部资金充足,中西部欠缺。2011年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GDP分别占全国的52%、20%、19.2%和8.7%,相应金融业总资产占比分别为66%、13%、15%和6%。其次,资金向房地产、地方债务平台等少数领域集中,导致杠杆率提升和泡沫增加,“三农”和小微企业等领域却持续存在融资难和融资贵问题。
原因分析
银行业历史较长且国有银行处在垄断地位。首先,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银行业就一直存在且占据融资主体地位。计划经济时期为数不多的银行,地位与政府机关相当。即使到目前银行业仍没有破产先例,给社会“以银行无风险”的错觉。其次,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国有银行资产规模、网点覆盖、利润水平等均显著增长,在存贷款、支付结算、债券承销等主要业务方面,五家国有行市场份额都超过10%,符合美国沃克尔规则界定的垄断标准。2014年中国500强企业中,260家制造企业营业收入总额占40.6%,净利润却仅占19.3%;工农中建交五家银行营业收入总额占5.9%,净利润却占35.7%,远超制造业企业。而且,五大行利润占比已经第三次超过制造业部门,二者的利润差距越来越大,五大行平均净资产利润率19%,远超260家制造业企业8.8%的平均净资产收益率。最后,随着利率市场化步伐加快,商业银行业务开始向证券交易、理财服务、兼并重组、财务咨询等非传统业务领域扩展,提高了存款者收益。这些同时从负债端和资产端提高了银行业的竞争优势。
资本市场发展相对滞后。首先,与银行几十年历史相比,我国现代股票市场20世纪90年代才开始,制度的健全和投资者心目中的地位提高都还需要一个过程。其次,监管部门与被监管对象之间的“旋转门”和“利益捆绑”,监管制度的行政审批色彩浓重、企业股权融资成本偏高,“老鼠仓”较多,市场被少数机构投资者控制等,损害证券监管的公信力和投资者信心。再次,监管当局在不恰当的“股指情结”影响下,倾向于通过短期政策影响股市,不利于市场形成稳定预期,容易诱发过度投机和道德风险。最后,银行跨行业发展,挤占了部分资本市场业务。很多大型商业银行都设置了投资银行部、资产管理部等,经营范围渗透到直接投资、房地产投资、消费信贷,跨越了实业、货币和资本三大市场,压缩了证券公司的业务空间。
政策性金融弥补市场失灵的作用发挥不到位。三家政策性银行都同时开展政策性和商业性业务,两者之间在机制和导向上存在“内在冲突”。两类业务的混合经营和核算,产生了一系列问题。首先是职能定位不清,政策性金融机构不能较好履行弥补市场失灵的本职,反而与商业银行在竞争性领域形成了竞争。其次是两类业务的决策机制不一致,监管部门没有建立专门的资本、资产负债、拨备等监管要求,仍是沿用商业银行的规定,政策性机构难免“监管套利”,造成无序竞争。最后是几家机构内部没有分账管理和分类核算,不能全面真实反映两类业务的成本收益,无法区分风险责任,监管部门难以建立严格、有限的考核评价机制。
金融业管理的体制机制有待完善。首先,国有企业、国有银行预算软约束问题是我国金融不均衡的重要体制原因。两者名义上都是国家所有,一方面国有业务“肥水不外流”,另一方面,经营风险由财政兜底。两者主要负责人都由组织部门任命,竞争压力相对较小,而且存在为政绩忽视市场规律的冲动。其次,我国金融行业竞争总体仍不够充分。资金是特殊的商品,只要有公平的竞争环境和足够的市场参与者,也遵循供求规律、价值规律和竞争规律等市场经济规律。但我国金融实行严格事前审批制度,长期限制民间资本进入,金融供给的中介机构相对不足,即使目前开始设立民营银行,短期内仍无法根本改变与国有银行不公平竞争的大环境。
经济金融环境要求金融服务加快转变
经济转型阶段要求金融服务现代化
过去30多年,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巨额储蓄支撑下的投资带动所致。相对较低的人口抚养比则是社会储蓄迅速积累的重要源泉。测算表明,1982~2010年间我国GDP增长中,资本投入的贡献率为71%,劳动投入的贡献率为7.5%,人力资本贡献率为4.5%,人口抚养比贡献率为7.4%,全要素生产率贡献率为9.6%。目前,我国经济换挡减速,三期叠加,人口老龄化加速、青少年人口减少、社会储蓄增速放缓是必然趋势,投资资金供给中长期将现紧张局面。未来我国将走上主要依靠科技带动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道路,这也是发达国家的发展路径。在资金总量减少、靠投入拉动增长的模式成为历史的情况下,让有限资金更好灌入实体经济、促进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就需要加快完善现代金融体系,提高金融效率。
产业结构升级对金融服务提出新需求
国内外经验表明,大危机酝酿大变革,特别是供给层面的革命性变革,将是经济复苏的关键。2008年金融危机将世界经济带到长周期谷底,没有新行业的发展,经济就没有未来。我国正在通过全面深化改革释放制度红利,通过转型升级为经济持续发展带来持久动力。未来我国产业发展重点方向主要是:现代农业、高端制造业、节能环保产业和现代服务业。这些产业都具有与科技密切相关的特点,前期研发投入大且产业发展的时效性强;产业研发生产周期长、风险大,这是科技创新的普遍特点;产业发展的正外部性强,利润率偏低,如节能环保产业平均利润率约为6%左右。发展新行业要求高效率、低成本、剂量大的金融服务,能满足风险较大、收益有限业务的金融需求。
国内外金融环境变化为金融服务现代化创造条件
首先是金融危机以来世界金融环境剧烈变化。发达国家对金融债务危机和金融危机进行了深刻反思,对金融发展和监管进行了新的设计,比如巴塞尔协议Ⅲ要求宏观与微观审慎监管相结合、混业经营等,这为我国金融创新发展提供了现实版的教材,我国可以在吸取发达国家经验教训基础上,发展适合自身实际的金融服务体系。其次是国内出现金融脱媒、利率市场化、民营银行等新的发展态势,加剧传统金融的竞争。竞争带来发展压力和动力,很多传统商业银行开始探索加快创新改革。最后是云计算、大数据等互联网技术,以及移动终端等科技创新广泛应用于金融领域,互联网金融已成为包括第三方支付、P2P小额信贷、众筹融资、新型电子货币在内的新金融领域,而且在不断丰富完善。2013年工商银行的73%交易量来自互联网业务,远超过3万个营业厅业务规模,证券业网上交易量占85%以上,个别证券公司可达95%以上。一系列科技和商业模式的创新,将为我国金融服务现代化提供必要的支撑。
现代金融服务的发展方向和建议
完善现代金融服务,方向是针对当前的不足,加快完善种类齐全、结构合理、服务高效、安全稳健的现代金融市场体系。进一步发挥市场机制决定资金价格的作用。均衡发展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增加金融供给、创新金融产品和模式、提高服务效率,让银行、证券、保险以及一系列金融创新相互配合,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完善金融服务;规范政策性金融,更好发挥弥补市场失灵的作用;完善和协调金融监管,在确保金融稳定的基础上,促进金融服务业健康快速发展。
处理好银行业市场决定作用和政府作用关系
完善现代金融企业制度。借规范央企负责人薪酬的东风,进一步严格考核,硬化预算约束,为各类金融机构提供公平竞争环境;提升国有金融机构治理水平,根据市场化原则选拔管理层,通过激励约束相容的考核机制,确保高管人员以股东利益为目标。完善公司治理,形成有效的决策、执行、制衡机制,并落实到日常经营管理和风险控制之中。
发展普惠金融。支持小型和区域性金融机构发展,满足草根经济体金融需求;创新调控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经济社会发展薄弱环节的支持;规范发展民间借贷,拓宽小微企业多元化融资渠道,鼓励互联网金融等创新,扩大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和渗透率;完善信用体系,优化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生态环境。
扩大金融业对内对外开放。顺应利率市场化趋势,加快建设民营银行等民间资本参与的金融机构,扩大实施范围,为实体经济提供竞争性的金融供给;遵循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等原则,扩大金融业对内对外开放,引入国际经营管理理念,提高金融资源优化配置能力,增强金融部门竞争力,推动人民币跨境使用和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推进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政策性金融机构剥离商业性业务,专门负责政府委托的带有战略性、外部性、低利润的业务,并建立量化考核办法,重点关注社会和战略效果,而非利润等财务指标。混合经营的过渡期,应推进分账管理和分类核算改革,找到不同业务的盈亏平衡点,为经营决策和国家补贴提供可靠依据。
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加快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减少IPO过程中证券监管部门的行政审批和价值判断,增强发行制度的弹性和灵活性,降低发行成本,提高融资效率;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完善责任追究制度,抑制欺诈上市等行为;完善上市公司退市制度,优胜劣汰,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强化市场约束和诚信约束,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维护证券市场公平、公正、公开。
丰富股权融资产品和渠道。继续完善主板、中小企业板、创业板和新三板股权市场体系建设,建立区域性股权市场。建立健全不同层次市场间的差别制度和统一结算平台;完善以机构为主、公开转让的中小企业股权市场,建立健全做市商、定向发行、并购重组等制度安排,丰富融资工具和交易品种,增强服务中小企业的能力;引导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风险投资基金健康发展,支持创新型、成长型企业股权融资。
规范发展债券市场。扩大债券市场规模,推进金融产品创新和多元化,加大资产证券化力度;发展市政债,完善城镇化建设融资机制;发展中小企业集合债券、私募债等融资工具,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债券管理部门加强协调配合,提高信息披露标准,落实监管责任。
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和金融创新。落实《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原则》,完善支付、清算、结算法规制度;保障发行、交易、清算、托管结算和监管机构间数据高效处理和传递,提高市场透明度和运行效率,促进金融市场安全高效运行;推动金融市场机制、组织、产品和服务模式创新,拓展金融市场的深度和广度;完善保险经济补偿机制,建立政府推动、市场化运作、风险共担的多层次巨灾保险制度;加快建设大宗商品期货、期权市场,争取国际定价权,对冲价格风险。
完善金融监管加快金融改革
实施金融监管改革新标准。完善逆周期资本要求和系统重要性银行附加资本要求,引进国际银行业流动性和杠杆率监管新规,提高银行业稳健性标准;细化金融机构分类标准,统一监管政策,减少监管套利,弥补监管真空;明确对交叉性金融业务和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职责和规则;加强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政策、交叉性金融产品与跨市场金融创新的协调,共享信息,形成监管合力。
界定金融监管和风险处置责任。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和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坚持中央对金融业的统一管理;明确地方政府对地方性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监管职责及风险处置责任,强化日常监管,打击非法金融活动,及时处置区域金融业突发事件;规范地方政府对金融机构的出资人职责,避免对金融机构商业性经营活动的行政干预。
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建立功能完善、权责统一、运作有效的存款保险制度,形成市场化的金融风险防范和处置机制;要覆盖所有存款类金融机构,与现有金融稳定机制衔接,实行有限赔付和基于风险的差别费率机制,具备信息收集与核查、早期纠正及风险处置等功能;完善金融机构市场化退出机制,包括风险补偿和分担机制,加强对存款人的保护,防止银行挤兑。
稳步推进汇率和利率市场化改革。按照以市场供求为基础、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为目标,发展外汇市场;有序扩大人民币汇率浮动区间,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央行基本退出常态式外汇市场干预;健全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提高金融机构自主定价能力,发挥贷款基础利率作为信贷产品定价的参考作用,推进同业存单发行与交易,扩大金融机构负债产品市场化定价范围;健全反映市场供求关系的国债收益率曲线,优化国债期限结构,完善债券做市支持机制,提高市场流动性,丰富投资者类型,提高债券市场开放程度,增加交易需求。
加快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推进外汇管理从重行政审批转向重监测分析,从重微观管制转向重宏观审慎管理,从“正面清单”转向“负面清单”,方便企业走出去投融资;推动资本市场双向开放,提高跨境资本和金融交易可兑换程度;继续推进境内外股市互联互通;提升个人资本项目交易可兑换程度;综合考虑资产负债币种、期限等情况,合理调控外债规模,优化外债结构,做好外债风险监测;加强对短期投机性资本流动特别是金融衍生品交易监测;坚持对资本流动采取必要的临时性管理的理念。
(作者单位:中国民生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