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宝林
(黑龙江广播电视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80)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数字化大爆炸时代来临,远程教育已由远程学习(D-Learning)、电子学习(ELearning)等两个阶段逐渐向移动学习(M-Learning)阶段悄然转变。真正的移动学习资源并非是将现有的电子学习资源回炉进行二次加工并应用在移动终端那么简单,移动学习能给学习者带来真正的“人人、时时、处处”学习的新感受,移动学习注定成为未来学习不可或缺的一种学习模式。远程教育的主体逐渐从教师向学生转变,从教师的“教”为主体逐渐转变为学生的“学”,学习者可以借助现代化技术手段并自始至终地在教师的引导下,在不同的时空条件下利用现有教育资源开展个别的实时和非实时的自主式学习,学习过程更加强调的是在师生之间存在的时空准分离的状态下产生的动态交互性[1]。因此,在资源的使用上,我们秉承“可用、有用、好用”的原则,但是,我们也应当清楚地认识到现阶段远程教育资源在建设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可利用性不高,重复建设,建设与应用的分离,特别是资源与学习过程的捆绑严重缺失,很多资源是休眠的,学习者往往找不到合适的资源去使用[2],大多数情况下是建设者假想的和臆造的成分较多。因此,必须对学习资源进行正确评价,在实践中不断检验和完善,以为学生提供更为全面、有效的学习服务,从而使移动学习资源更好地满足学生的自主学习需要。
学习资源设计是指在数字化学习过程中,为了满足学习者各种普适性、个性化的学习需求,教学设计者(也就是指移动学习资源的开发者)不断对资源内容和结构进行调整和完善,以适应外界变化的学习需求。教学设计在学习者使用学
学习资源的评价原则,是构建学习资源评价指标和开展评价工作的重要前提。国内的众多学者对网络课程资源的评价原则进行了一些探讨。朱凌云等(2002)指出,网络课程的评价原则包括全面性、客观性和唯一性。王正华(2010)提出个性化与双向性、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目的性与发展性、易操作性等评价原则[3]。除了要遵循以上原则以外,还需要结合资源的特征和完善程度,制定出个性化的评价原则。(1)关联性:资源的评价往往被简化为一些孤立的指标,这些指标一般情况下拘泥于以花费在硬件和软件上的金钱数量来衡量,或者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使用频率等,忽视了资源个体之间的关联,丰富的内容以及呈现形式的多样性直接提升了各自被浏览的概率,从而促使资源快速完善。(2)可行性:对学习资源的评价也要从微观和宏观两方面进行考虑,既要关注资源的界面设计,也要关注其教育价值,也就是在实施时的可操作性是否受到人财物以及时空等因素的制约,否则,对大多数学习者来讲,学习资源无论是从形式还是内容上几乎是毫无价值的。(3)时效性: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陈旧的知识需要及时被淘汰,学习资源要及时反映出该领域的最新进展及变化,体现出较强的时效性。(4)客观性:要尽量收集相关材料并以此为基础,在评价过程中尽量克服主观感情,用一定的理论进行分析和评判。(5)差异性:移动学习与传统学习的评价侧重点不同,不能盲目模仿传统学习评价的模式和标准,移动学习更注重的是学习过程、学习资源以及学习环境的评价。
一个有效的评价框架必须兼顾学习资源的学习途径和技术途径等两条主线。一般来说,在移动学习的环境中,不同角色、不同要素、不同层次导致产生两种不同途径,我们称之为“三六三”模式,即三种角色(包括硬件、软件、人)、六种要素(包括学习终端、网络、学习平台、资源、学习内容、活动)、三个层次(包括装备、支持、服务),如图1所示。点。(6)活动:除了选择合适的内容,教师还应对学习活动进行设计,借助移动技术的特点并发挥其优势,在学习活动中始终贯穿实现教学目标的思想,同时要重视学习者的参与程度、过程体验及学习成果。
图1 移动学习资源生成路线
此外,情景的构建和问题的提出都是要因人而异的,因此,评价框架还要考虑学习者文化背景的因素。为评判资源的适用程度以及学习效果,我们应该将学习者的反馈作为指导基础,根据教师教学设计思想并结合学习资源实际制定出评价指标,并最终形成相对比较完善的评价体系。笔者认为,移动学习资源评价指标可以依据以下四个方面来进行设定:
(1)学习内容:突出内容的完整性、准确性、合理性、创新性、重难点、关联性、时效性、拓展性。(2)呈现方式和教学设计:结构完整性、框架结构的灵活性、统一性、链接、电子标签、帮助、技术应用的合理性、教学模型。(3)技术支持:用户界面设计、安全与可靠、产品的便携性、更新。(4)学习评价:学习过程、学习成绩(详见表1)。
表1 移动学习资源评价指标分析
学习资源既要满足教学需要,也要兼顾当前最新的信息技术发展,同时,也不能忽视其经济价值。当诸多资源可能具有同样的教育价值时,我们就要考虑到学习资源的性价比了。学习者在移动学习过程中,其注意力是分散的,学习者在一定的“碎片”时间内进行学习,这就要求在建设方面应注重开放适宜碎片时间学习的学习材料。加之现在移动网络的改进和带宽的提高,移动学习资源基于技术扩散的基础上向多种媒体元素的融合方向去发展。设计过程中尽量采用“分割”的思想将学习内容模块化,将一个个很小的“知识模块”设计出来,再由知识模块构成知识点,再形成知识专题。受众在学习过程中一般强调使用对象的心理特点和个性化特点,设计者就要注重设计适合学习群体的移动学习资源。
移动学习是伴随着移动互联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发展起来的新型学习模式。移动学习资源是互联通信技术同信息资源的有机结合的产物,因此,资源建设在发展远程教育中尤为重要,对学习资源的客观评价也是判断资源优劣的必要条件。在创设资源时,我们要秉承“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思想,设计出适应和满足移动学习的资源。在评价学习资源时,也要考量资源的微粒化、学习者的有效参与、资源的便捷获取以及人机交互性等问题,充分发挥学习资源在移动学习中的优势。
[1]叶宝林.远程教育资源提升参与式学习有效性探析[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3,(6):74~75.
[2]叶宝林.教育信息化技术扩散促进移动学习资源创新研究[J].学理论,2013,(33):210 ~211.
[3]杨现民,余胜泉.生成性学习资源进化评价指标设计[J].开放教育研究,2013,(8):96 ~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