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福德 王 鑫 翁海龙
(黑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所,黑龙江哈尔滨150081)
笃斯越橘(VacciniumuliginosumLinn.)又名野生蓝莓、笃斯或都柿(大小兴安岭、伊春)等,杜鹃花科越橘属的多年生灌木或小灌木植物。笃斯越橘鲜果富含人体所必需的氨基酸、糖、酸、维生素和矿质元素外,还含有大量花青素类等生理活性物质,具有极强的抗氧化活性和改善视力、抗心脑血管疾病、杀菌等医疗保健作用,因此被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确定为人类五大健康食品之一,也是世界范围内最具有发展潜力的果树树种之一[1~2]。
用于试验的果实2013年8月采自大兴安岭松岭地区。果实采摘后置于冰箱冷冻保存,2014年3月取出搓洗去除果肉和未成熟种子,剩余种子在阴凉处通风晾干。
选取不同的赤霉素浓度和不同的浸泡时间对种子进行正交试验。赤霉素浓度分别为200ppm、400ppm、600ppm、800ppm 和1000ppm,处理时间分别为 6h、12h、24h、48h 和72h,每个处理150粒种子,每个处理重复三次;同时以清水为对照处理(ck)。处理后的种子无特殊光照和温度处理,播于草炭和蛭石比例为1∶2的混合基质上。从种子播种开始逐日观察统计,从种子萌发开始记录,30d为一个发芽周期,求得每个处理三个重复的平均数,计算处理种子发芽势、发芽率。
发芽势及发芽率的计算公式为:
发芽势(%)=(发芽高峰时发芽总粒数/供试种子粒数)×100%
发芽率(%)=(发芽种子总粒数/供试种子粒数)×100%
表1 不同处理时间及浓度对种子发芽势(%)的影响
发芽势是衡量种子品质的重要指标。从表1可知,与对照相比,采用不同浓度不同时间的浸种处理对笃斯越橘种子的发芽势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600ppm浸种48h时发芽势最高,为43.33%。6、12、24h浸种时间组中,随着赤霉素浓度的增高,发芽势呈现增长趋势;而浸种48、72h组中,发芽势呈先升后降趋势,在600ppm时为最大值;在同一浓度范围内,随着浸种时间变化,发芽势均为先升后降,浸种72h的发芽势均小于浸种48h,而在1000ppm时,12h后发芽势就开始呈下降趋势。因此,在合适浸种时间内,赤霉素浓度和浸种时间提高对种子的发芽势有促进作用,而过长时间浸种对种子有抑制作用,高浓度时长时间浸种的抑制作用更为明显。
表2 不同处理时间及浓度对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试验结果表明(表2),赤霉素处理对笃斯越橘种子的发芽率有非常明显的影响,其中,600ppm浸种48h发芽率最高,为57.33%。与发芽势变化趋势相同,在一定浸种时间内,赤霉素浓度和浸种时间提高对种子的萌发有促进作用,而过长时间浸种对种子有抑制作用,高浓度时长时间浸种的抑制作用更为明显。
种子休眠是植物在长期系统发育过程中获得的一种抵抗不良环境的适应性。越橘种子颗粒小、种皮较厚等原因使得其具有较强的休眠特性,从而影响了种子的发芽效果。赤霉素作为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在种子萌发方面的应用研究较多,研究表明一定浓度的赤霉素浸种可提高桃[4]、月见草[5]、薰衣草[7]等和多种杜鹃科植物[8]种子的发芽率,但适宜的处理浓度有所不同。由于笃斯越橘种皮较厚,透性较差,短时间低浓度的赤霉素处理不能很好地打破种子休眠,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因此,本试验选取的赤霉素浓度为200、400、600、800 和1000ppm,浸种时间为6、12、24、48 及 72h。
研究表明,赤霉素浸种处理对笃斯越橘种子的萌发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与清水浸泡对比,可显著提高其发芽势、发芽率;在一定浸种时间内,赤霉素浓度和浸种时间提高对种子的萌发有促进作用,而过长时间浸种对种子有抑制作用,高浓度时长时间浸种的抑制作用更为明显。试验中以600ppm浸种48h发芽效果最好,发芽势、发芽率分别为43.33%、57.33%,为笃斯越橘种子萌发最适宜条件。
[1]何科佳,曾斌,张力,潘美山.我国蓝莓种质资源利用研究进展[J].湖南农业科学,2013,(23).
[2]徐海军,沈光,周琳,张悦.笃斯越橘生境分类及生态因子分析[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3,(1).
[3]王贵元,孙茜.不同层积时间和赤霉素处理对桃种子萌发的影响[J].种子,2009,28(1):90 ~92.
[4]南桂仙,金光德,安金花,等.植物激素对月见草种子活力的影响[J].江苏农业科学,2009,(6):250 ~251.
[5]江宇飞,仇璇.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薰衣草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影响[J].江苏农业科学,2009,(2):169~171.
[6]赵冰.光照时间和赤霉素浓度对太白杜鹃种子萌发的影响[J].北方园艺,2014,(2).
[7]刘仁阳,欧静,陈训,张玉武.赤霉素浸种对雷山杜鹃种子萌发的影响[J].贵州科学,2013,(2).
[8]李畅,苏家乐,陈璐,刘晓青,陈尚平,何丽斯.赤霉素浸种对毛毡杜鹃种子萌发的影响[J].江苏农业科学,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