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俊 赵虎
今 年以来,国务院积极部署依托“长江黄金水道”建设“长江经济带”,构建沿海与中西部相互支撑、良性互动的新棋局,促进经济发展由东向西梯度推进,加快实施重大航道疏浚整治工程,推进内河船型标准化,打造新的经济支撑带和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开放合作新平台。上海航运交易所(上海航交所)凭借其在信息、平台以及标准上的优势为上海自贸试验区和“长江经济带”建设添砖加瓦。
“实际上,建设航运中心不能为概念而概念,不要为航运中心而航运中心,要明确理解航运中心可以为社会、经济带来什么,落到实处,就是可以为人民群众带来什么。”“建设航运中心就是民生工程,需要多宣传、理解,只有人民群众认识到航运中心的重要性,很多政策才能突破、生根、开花,这是目前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要从理念上突破的瓶颈。”近日,记者就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在推进“长江经济带”建设中发挥的作用采访相关权威人士时,上海航交所总裁张页如是说。
记者:从服务“长江经济带”建设的角度,请您谈谈对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看法及存在的短板。
张页:航运中心建设政策落地,并不意味就能“生根开花”。那么,究竟要生什么根开什么花,在哪里生根在哪里开花,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航运中心“平民化”。
实际上,建设航运中心不能为概念而概念,不要为航运中心而航运中心,要明确理解航运中心可以为社会、经济带来什么,落到实处,就是可以为人民群众带来什么。中共十八大指出:执政为民是检验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航运中心建设就是民生工程,需要多宣传、理解,只有人民群众认识到航运中心的重要性,很多政策才能突破、生根、开花。这是目前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要从理念上突破的瓶颈。
另一方面,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一定要在“集聚”上有所突破,落地政策要有“广惠”效应才算是好政策。上海要体现航运的集聚效应,拼的是什么?政策?现在中国很多航运中心的政策都逐渐趋同,因此,最终还是要看生活成本、综合环境、口岸服务等,这是上海今后要花大力气思考的问题。
至于说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还有哪些短板,不妨讲三点期望:一是希望航运市场能企稳。当前全球主要经济体的经济发展趋缓,航运市场自身又面临运力过剩等状况,所以期待市场实现大反转并不现实。二是希望更多的资金进入航运业。当前中国正在进行房地产等产业的宏观调控,船舶可以称之为“流动的地产”,航运业迫切需要资金支持。三是希望航运走向“绿色“。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国策,节能减排潮流不可阻挡,航运业自然不可避免。
记者:上海航交所如何依托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提升服务长江航运的能力,尤其在航运衍生品方面有何目标和计划?
张页:在“长江经济带”建设中,上海是龙头。上海自贸试验区要通过加快制度创新和服务平台建设,增强对长江流域的经济扩散辐射。
上海自贸试验区建设总体方案中明确“加快发展航运运价指数衍生品交易业务”。目前上海自贸试验区在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方面,还缺少面向国际的航运衍生品交易平台,上海航交所有责任和能力建设面向国际的航运衍生品交易平台。
一方面,上海航交所具有国际权威的、适合衍生品交易需要的航运指数。自1998年发布“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以来,上海航交所已形成国际集装箱、沿海散货、国际进口干散货、进口原油等四大指数系列。
另一方面,上海航交所具有航运指数衍生品交易创新发展实践经验。根据国务院2009年“19号文件”关于“加快开发航运运价指数衍生品”要求和贯彻落实上海市和交通运输部“加快推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合作备忘录”精神,2010年11月上海航交所发起成立上海航运运价交易有限公司开展航运运价衍生品交易,推出国际集装箱和沿海煤炭运价指数交易产品, 6月18日,又开始试运行国际干散货运力交易。三年多来航运运价衍生品市场初步实现了远期价格发现和套期保值功能;第三方集中交易平台公平、透明、高效;以风险管理为核心的制度体系保障投资者利益,市场未发生重大风险事件。
接下来,上海航交所将依托上海自贸试验区,打造上海国际航运衍生品交易中心,构建多层次航运衍生品交易市场以及电子交易平台,争取国际航运运价的话语权,为企业控制风险创造条件,实现上海发展资源配置型国际航运中心的国家战略,提升中国航运强国地位。产品方面将在现有基础上,逐步推出和培育国际干散货运价指数衍生品、国际原油运价指数衍生品,形成多层次产品结构。未来还有可能逐步推出运价指数期权交易,加强与现货交易市场联动发展。此外,还将积极探索船舶融资租赁资产证券化交易,构建多层次的国际化交易产品平台。
记者:上海航交所在航运金融服务方面如何推进“长江经济带”建设?
张页:为贯彻落实国务院有关部署,发挥金融支持服务实体经济作用,上海航交所正联合有关方,研究以内河航运融资租赁业务为切入点,开展航运融资租赁服务的可行性,充分支持“长江经济带”发展和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
航运市场自古以来就是承载金融业最大的市场,全球航运金融发展起步于航运,全球第一只股票、第一张保单、法律的起步都与航运相关。即使目前航运业处于低迷期,全球航运金融的贷款余额仍达到6000亿美元。最近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韩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访问希腊,都有大额航运融资项目签署,这说明作为高效低成本的行业,航运业的前景颇被看好。
航运融资租赁是连接金融和实体经济的最佳纽带,金融租赁业务将工业、贸易、金融三个领域紧密结合起来,同时以融物代替融资,保证资金直接进入实体经济,支持“长江经济带”内河船型标准化建设、装备制造业发展、企业技术升级改造等方面的金融需求。
记者:政府运价报备,以及船舶公估和保险等业务的推出,对“长江经济带”建设有何建设性意义?
张页:1997年,上海航交所在江浙沪试行国际集装箱班轮运价备案制度,对上海及周边地区国际航运市场的规范和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2009年,在全国范围全面实施班轮公司运价备案工作,所有与中国相关的国际航线都须报备运价。去年,进一步推进无船承运人运价备案工作,班轮运价备案从原先的班轮公司拓展到无船承运人领域。今年2月,国际集装箱班轮运价实施精细化报备。
运价备案制度为公众提供了一条规范和权威的信息公开和查询渠道,便于广大货主、托运人和贸易商开展外贸活动;有利于提高市场透明度,规范承运人市场行为;有利于交通主管部门加强市场宏观调控,有效制止不公平竞争行为。
信息公平是一切公平的基础;信息对称是一切对策的前提;信息全面是一切发展的条件。通过运价备案制度可以全面掌握班轮运价信息,同时也使上海航交所由初期功能发展成“维护航运市场公平、规范航运交易行为、沟通航运市场信息”的新功能。
说到船舶交易,上海航交所成立伊始即非常注重对航运市场要素(即“人船货”)的集聚和交易,尤其在船舶交易的配套服务方面开展了大量开创性工作。2003年,在上海市政府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上海航交所首家推出“船舶交易专用发票”,为船舶买卖交易提供鉴证服务。经过多年发展,上海航交所交易服务的船型由原先较为单一的散杂货船、集装箱船、油轮等扩展到冷藏船、挖泥船、工作船、液化气船等特种船型,基本实现全覆盖。
随着上海航交所在中国船舶交易市场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其功能地位得到明显提升。在2010年交通运输部出台的《船舶交易管理规定》中,上海航交所被赋予“组织船舶交易服务机构会员拟定统一规范的船舶交易服务规范、交易规则、交易合同示范文本”,以及“建立全国统一的船舶交易信息平台”等职责。上海航交所从单纯的船舶交易鉴证者转型发展为全国示范性交易市场,担负着引领全国船舶交易市场规范发展的重任。为此,上海航交所敢“闯”善“创”,推出一系列新举措、新服务:一是携手中国船东协会联合编制全新的《二手船买卖标准合同》,该合同成为继挪威版本后被业界广为认可的“上海版本”船舶买卖合同;二是发布上海船舶价格指数;三是组建中国第一家专业从事船舶保险公估公司——上海船舶保险公估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