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校“原理”课教学效果一直不如人意。新媒体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生活学习和表达个人意愿的重要媒介和工具。利用新媒体,充分调动大学生的情、知、信、行,不失为“原理”课教学走出困境、增强实效性的一种思考、一种路径。
关键词:新媒体;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4-0231-04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伴随着“数字化”长大的当代大学生无疑是新媒体技术的弄潮儿,互联网、手机、QQ、微博、微信等已经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的基本元素,最大限度地影响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变革。“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以下简称“原理”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础学科,内容丰富,理论性强,但教学效果一直低迷不前。大学生用手机上QQ、发微博、看小说等成为新媒体下课堂教学的一道“风景线”。如何利用新媒体激发大学生的聪明才智,提升“原理”课的感染力和吸引力,提高教学实效,已经成为高校“原理”课教学的重要课题。鉴于问题的思考,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要因势利导,用足、用好新媒体技术,充分调动学生的情、知、信、行,以情促知,以情促信,以信导行。
一、情:“原理”课教学的推动力
情即情感,是指人们在认知活动中对客观对象的一种态度体验,是人类所特有的基本属性和特征,表现为积极肯定的愉快、喜爱、向往、满意,或消极否定的憎恨、愤怒、厌恶等。马克思曾说:“激情、热情是人强烈追求自己对象的本质力量。”情感是“原理”课教学的催化剂、推动力。积极的情感促进、强化教学目标、教学任务的有效实现,反之就起到否定作用。可以说,情感是“原理”课教学让学生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学说,确立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的本源性基础。然而长期以来,“原理”课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无趣、无味、无用”成为部分学生的共识。利用新媒体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不失为“原理”课教学走出困境的一种好思维、好途径。
一是新媒体符合大学生成长、发展的需求。伴随网络长大,QQ聊天,刷微博,发微信,玩网游……新媒体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生活学习和表达个人意愿的重要载体。很难想象,离开手机或网络的大学生会是什么样子。所以,作为“原理”课教师首先要建立自己的网站,开设QQ、微博、博客等,通过微博、博客、QQ聊天,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现实需求,掌握大学生的新特点,利用新渠道,为大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更多的人文关怀。“通过新媒体与大学生进行的零距离接触中,以突出的个人魅力和崇高的理想信念感染人、鼓舞人,实现信息控制权转换后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尊严与地位的重塑。”[1]
二是“原理”抽象理论具体化的需要。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四门公共必修课中,“原理”课主要阐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立场、方法,内容枯燥,理论性强。伴随网络长大的大学生们习惯于感性形象思维,对理论性强的“原理”往往产生畏惧、厌学情绪。“原理”课教师要以喜闻乐见的形式,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声、光、电、图等感性易知方式阐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说,从情感上贴近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三是意识形态属性的需要。“原理”课教学具有很强的政治意识形态性。当前,网络信息的普及,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全球化趋势日益加剧,各国文化意识相互碰撞,极大地冲击着“原理”课意识形态教学。漠视学生情感,强调规范的训练,生硬地灌输和学生被动地服从的传统教学已经不被这个时代所接受。要有效体现“原理”课的意识形态性,需要把好学生的情感“脉”。新媒体已经成为意识形态传播的主要工具,它以不同的方式传播着某种特定的意识形态,起着积极或消级的作用。“原理”课教学要发挥新媒体的“正能量”,要向学生摆事实、讲道理。摆事实,就是充分利用新媒体,收集大量资料信息,包括正反两方面的事实资料;讲道理,即在大量正反事实资料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比较、归纳,使学生真切感受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所在。
二、知:“原理”课教学的核心
知即认知、认识,是指人类对世界的知识性和理性的追求,即关于自然、人和社会的认识、知识、经验、理性等内容,其外在形式就是科学研究、认识、理论、学习和教育等活动。[2]具体就“原理”课而言,知是指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形成对自然、人、社会的看法并做出是非、美丑、善恶的评价。“原理”课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学科,理论的抽象难懂往往导致学生厌学、“罢学”,而当前经过改版的“原理”课教材又是高度“浓缩型”的,更加重了理论的理解难度。照本宣科显然是行不通的,需要对教材内容全面把握、融会贯通。首先,变教材体系为教学体系,让学生以喜闻乐见的形式接受马克思主义。所谓教学体系,是指以教材为依据,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心理需要设置教学内容,选择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等组合而成的有机整体。教学体系实践过程需要大量的信息材料(包括社会热点难点、历史现象等)支撑众多原理、观点,新媒体的海量信息为“原理”课教学改革提供了直接便利。教师以教材为纲,结合学生的成长发展规律和思想实际,有选择地获取信息资料,构建教学内容。其次,“原理”课教学存在内容多而课时少的矛盾,要解决这一矛盾,需要学生课堂学习与课外自学相结合。为保证“原理”课学生的自学效果,教师要专门开设“原理”课网站,将自学内容放置在网站上,指明该掌握什么,了解什么,阅读什么,引导学生针对性地自学。最后,加强网络语言表达。语言是教学过程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沟通、交流的基本媒介和载体,语词的选择、语言的表达直接影响沟通和交流的效果。语言选择要依语境而定,特定的语境需要选择特定的语言。传统教学中,更多运用的是官方语言、政治语言、公共语言,使得原本就抽象、难懂的“原理”课更显枯燥、乏味。新媒体改变了传统话语模式,打破了教育者的话语霸权,教育者需要根据受教育者的生活实际、心理需要,变换教学话语表达,使言语表达富有科学性、时代性、创新性。为此,“原理”课教师需要熟练使用网络语言和网络思维,不断提高自己的网络表达能力,善于运用网络语言、文字、形象等形式表达自己的思想,让学生接受自己的观点、主张,赢得学生的认同,有效地实现对大学生思想、话语、行动的引导。endprint
三、信:“原理”课教学的价值追求
信即信念、信仰,即通过“原理”课学习,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坚定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何谓信仰?“信仰是人们对某种主张、主义和价值理想的极度信服和崇敬,寄托着人的精神最高的眷注和关怀。”[3]曾几何时,共产主义是国人坚定的理想信念。然而当前出现信仰“空场”,人们不知道该信仰什么或者不断怀疑自己的信仰。是什么导致了信仰危机?我们还需不需要信仰?需要什么样的信仰?该怎样坚守马克思主义信仰等一系列问题需要我们回答,尤其是“原理”课教学更需要直面这些问题。信仰是一种精神现象,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精神反映。生活需要信仰,有了信仰,生活就会有所依凭。所以,一定意义上,信仰是一种生存方式。有了信仰就有了生存的方向、目标。“人在信仰中存在。”[3]信仰有宗教信仰、世俗信仰,有理性信仰、非理性信仰,有科学信仰、非科学信仰等。“马克思主义信仰,基于人们生存的客观现实,从现实实践中分析和概括出符合事物发展方向的客观规律,给人们指出的是一条现实道路。遵循这条道路,人们通过努力和奋斗,就能够逐步达到追求的目标——共产主义社会。这样一个‘每个人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前提的理想社会,无疑会给追求进步、平等、民主的人们带来巨大的精神抚慰。”[4]事实证明,马克思主义信仰是一种科学信仰,是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是理想与现实的统一。根本上,“原理”课教学是一种信仰教育,是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教育,通过情感的渗入、知识的习得,促使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心悦诚服,坚定马克思主义理想信仰。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特别强调时效性,新媒体的即时性、交互性等特征正好符合信仰教育的时效性需求,海量信息可以第一时间直接获取和分享。为此,“原理”课教学可以借助新媒体这一平台,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案例分析、专题讨论、比较等教学方法,使学生信服马克思主义。如讲述第六章和第七章科学社会主义部分,学生对共产主义的实现普遍存在怀疑,如果不能很好解答这个问题,就会直接影响第三章历史唯物主义部分的社会发展规律原理,最终从整体上削弱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可信度。因此教学中,教师不能回避现实,应借助新媒体,收集大量现实案例资料、评论观点等,通过比较、分析,引发学生理性思考,最后指出社会主义发展是曲折性和前进性的辩证统一,帮助学生树立为共产主义奋斗的远大理想。
四、行:“原理”课教学的落实点
行即行动、实践。行是人的思想观念、价值文化的外在表现,是人格品行的形成和发展的标志。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特征,马克思一直强调哲学家的重要使命在于指导实践改造世界,“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5]“原理”课教学的有效性重在实践:一通过教学,理论知识内化为学生的认识、情感、信念;二通过学生内在的消化、理解,将知识外化为实践行动。目前,“原理”课在“行”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一是知而不行。过分注重知识传授,忽视实践浸炼。教学中,“原理”课往往被作为一种纯粹的知识形式向学生进行填鸭式灌输,学生也纯粹为了考试而应付了事。二是不知亦不行。这类主要是主观上排斥该课程,不愿意学,上课只是“走形式”,至于讲什么、学什么,压根不知道,更谈不上“行”。三是行而不实。社会实践教学是“原理”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尽管目前各高校都在实行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教学,但毋庸讳言,问题存在不少。社会实践流于形式,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参观、考察,更多是走马观花,起不到实际效果。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社会大环境的变迁。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滋生蔓延,经济至上主义和实用主义成为一些人为人处世的杠杆,导致部分大学生行为准则失衡和信仰空虚。另一方面是高校等机构对思想政治教育表里不一,重形式轻内容。表面上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但实践情况并非如此。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课时一减再减,授课时间一般被安排在垃圾时间段。实行大班上课,有的学校是几百号学生一起授课。“只听雷声响,不见雨滴下”,可以说是高校等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写照。新媒体为改变这种现状提供了契机,新媒体的即时性、互动性、公开性特征契合马克思主义实践性的需要,通过新媒体把“行”落到实处,弘扬社会正气,鞭笞歪风邪气。当然,新媒体在提供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风险性挑战。因此需要加强对新媒体的管理与完善。一是加强网络监管,净化网络环境。由于新媒体的无屏障性、开放性、去行政性等特点,使得网络信息良莠不齐,网络信息垃圾、网络暴力、色情、造谣诽谤等充斥着网络界面。这就需要实行网络实名制,加强网络立法,对网络违法违规者依法打击。二是完善校园网络,丰富校园文化。校园网络是学生经常聚集、交流的场所,也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直接窗口。学校要充分利用校园网络,合理设置网络内容。通过校园网站,及时报道校内发生的事件,引导校园热点话题的构建,为大学生的网络言论设置一定的“议程”,培育“意见领袖”,引发大学生群体共鸣。三是提升教师网络素养,加强“网上”与“网下”的师生互动。用足、用好新媒体技术,落实“原理”课教学行动,关键在于教师。教师是否注重新媒体技术发展,是否了解新媒体与大学生之间的关系,是否懂得新媒体技术的应用等,直接影响“原理”课的教学效果。“原理”教师需要积极探索“网上引导”,建立“网上引导”与“网下教育”相结合的教学教育机制,变学生“要你学”为“我要学”。
总之,新媒体是一把双刃剑,使用得当,推动社会的文明进步;使用不当,就会阻碍社会的发展。但新媒体技术的出现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因而,在新媒体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利用新媒体技术提高教学实效是个无法回避的话题。教师只有及时更新观念,积极适应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的新特点,掌握新媒体技术教育的主动权,才能真正体现教育教学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屈春芳,徐丽丽.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能力[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4).
[2]陈宝云.个人化:知情意解放与异化[J].江淮论坛,2005,(4).
[3]张曙光.“信仰”之思[J].学术研究,2000,(12).
[4]刘晓凯.信仰的一般本质与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树立[J].人文杂志,2000,(6).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7.
基金项目:浙江省社科联2012年度课题(2012N099)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任志芬(1969-),女,浙江绍兴人,哲学硕士,绍兴文理学院法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