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第二语言教学的角度对比分析蒙语和汉语的语音特点

2014-10-22 15:58李萨如拉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44期
关键词:辅音元音对比

李萨如拉

摘要:语音是语言的组成部分之一,是语言三要素之一,它与语法、词汇等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是从汉语和蒙语语音的角度进行对比,对这两种语言语音系统进行比较分析,从而找出其相同点和不同点,应用于解决蒙汉双语语言教学的实际问题,从而能够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语音;元音;辅音;对比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4-0214-03

一、引言

对于蒙古族学生而言,他们学习的第一语言是蒙语,第二语言是汉语,本文试图通过两种语言的对比分析来了解两种语言的差异。“对比分析的方法早在20世纪40年代至60年代就在第二语言习得领域中开始研究和使用,应用语言学家弗里斯等就使用对比分析的方法系统地对比母语和目的语之间的异同点。”这样的方法对教学和学习语言更有效。通过用对比分析方法首先要了解蒙语语音和汉语语音的不同点。蒙汉语分别属于没有亲属关系的两种差异较大的语系,蒙古语来源于阿尔泰语系,汉语来源于汉藏语系;汉语属于孤立类语言,蒙语属于粘着类语言;汉文是象形文字的表达,蒙文是表音文字的归宗。一个发展变化过程中形成了上形、中形、下形的变化,因而每个音节(以及每个词)都形成了自己的某些持点,可以说蒙文是一种外形上具有在过去的蒙文教程里,字头分为十二类,叫作“十二字头”,这和蒙文的音节构成有直接关系。所谓“十二字头”实际上就是蒙文音节表。与阿尔泰语系的蒙古语相比汉语可以有辅音,但是会出现在音节的开头和末尾。普通话音节中一般没有复辅音,即没有像蒙语中的辅音连在一起的现象。

二、汉语和蒙语的语音系统中元音的比较

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教程》:把语言学分为“共时语言学”和“历史语言学”。我们对现代蒙古语标准音和现代汉语普通话语音系统运用对比分析理论,对其语音系统作共时的对比分析。对比语言学认为,母语和目的语的结构相同能产生正迁移,相异则会产生负迁移。

1.蒙语和汉语单元音的对比:汉语的单元音有10个:i、ü、u、a、o、e、-i、-i、er、ê。蒙语的单元音有短元音七个:a、?藜、i、?蘅、ω、θ、?拊;长元音七个:a:、?藜:、i:、?蘅:、ω:、θ:、?拊:。汉语单元音只有短元音,没有长元音。因为长元音和短元音的发音基本相同,差别只在于发音时间的长短,把短元音的发音时间拉长就成为长元音,可以看出汉蒙单元音的发音的相似性和相异性。汉语蒙语单元音对比分析如下:①[i]——[i]:舌面、前、高、不圆唇元音。汉语和蒙语相同。例如:汉语:医(yī)、析(xī)、提(tí);蒙语:ile(公开)、imaa(羊)等。②ü[y]———,舌面前、高、圆唇元音。汉语有这个音,蒙语中没有这个音。例如:雨(yǔ)、女(nǚ)、吕(lǚ)等。③ê[ε]———,舌面前、半低、不圆唇元音。汉语有这个音,蒙语没有这个音。例如:诶(ê)。④ɑ[A]———[a]:汉语的ɑ[A]是舌面、央、低、不圆唇元音。蒙语的ɑ[a]是舌面、后、低、不圆唇元音。二者的差别在于舌位的前后。例如:汉语:白(bái)、塔(tǎ)、天(tiān)。⑤u[u]———[]:汉语u[u]是舌面、后、高、圆唇元音。蒙语的[?蘅]是央、高、圆唇元音。二者的差别在于舌位的前后。例如:汉语:武(wǔ)、补(bǔ)、谱(pǔ)。蒙语:usu(水)、uran(手巧)、surtal(教养)。⑥e[γ]———?藜[?藜]:汉语的

e[γ]是舌面、后、半高、不圆唇元音。蒙语的?藜[?藜]是舌面、央、中、不圆唇元音。二者的差别在于舌位的前后和舌位的高低。例如:汉语:特(tè)、乐(lè)、个(gè)⑦o[o]———[θ]:汉语的o[o]是舌面、后、半高、圆唇元音。蒙语[θ]的是央、中、圆唇元音。二者的差别在于舌位的前后。例如:汉语:我(wǒ)、博(bó)、破(pò)。蒙语:θnder(高)、edθr(白天)。⑧er[?謂]———,汉语中的i[]舌尖前、高、不圆唇元音,只能和声母z、c、s相拼。如:汉语:资(zī)、词(cí)、四(sì)。⑨er[TM]———,卷舌、央、中、不圆唇元音。例如:汉语:而(ér)、二(èr)、尔(ěr)。蒙语中没有。

2.汉语中前响二合元音有[ai]、[ei]、[ao]、[ou]。蒙语中的前响二合元音有[ai]、[ei]、[oi]、[ui]。例如:汉语:爱(ài)、白(bái)、派(pài);蒙语:sain(好)、eregtei(男的)、hoito(北)。汉语的后响复元音有ua、uo、ie、ue,蒙语中的后响二合元音有[au]、[eu]、[iu]、[iω]。例如:汉语:压(yà)、挂(guà)、脱(tuō)、铁(tiě)、略(lüè)。蒙语::bii(不是吗)、xrui(土岗)。汉语的中响复元音有uɑi、uei、iao、iou等。例如:汉语:怀(huái)、推(tuī)、了(liǎo)、刘(liú)等。蒙语:abugai(先生)等。

三、汉语和蒙语的语音系统中辅音的比较

1.f和b、p、h。在普通话里,根据发音部位划分f是唇齿音,b、p是双唇音,h是舌根音,这些声母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是完全不同的,但是蒙语没有f音,因此蒙生读f声母时往往产生误读现象,读成b、p、h。例如:“辅fǔ导”读成“bǔ导”;“飞fēi机”读成“pei机”;“番fān茄”成“pān茄”;“方fāng便面”读成“pāng便面”;“办法fǎ”读成“办huǎ”等。发f声母时,上齿咬住下唇形成窄缝,让气流从窄缝中挤出。练习发f声母是可以反复的做如下口部动作:上齿接近下唇,离开、接近、离开。发准了f音,再根据辨音字表分离出f声母字。例如,试比较下面的词语,而后读出正确的发音:伐树—爬树;烦闷—盘问;膀子—胖子—幌子—房子;放大—庞大—榜样—皇上;铺路—符合—补贴—狐狸;花圃—果脯—捕捉—辅导。endprint

2.j、q、x和zh、ch、sh。蒙语中没有舌面音“j、q、x”和“zh、ch、sh”两组辅音,而蒙语中有一组发音部位居于它们之间的辅音“”这三个辅音与元音i相拼,接近于汉语的“j、q、x”音。例如:“寻找zhao”读成“寻jiao”;“智zhi慧”读成“ji慧”“吃chi饭”读成“qi饭”;“抄chao写”读成“qiao写”;“博士shi”读成“博xi”;“学生”读成“学xing”。读这两声母时应注意区分它们的发音方法:舌面音指舌面前部抵住或接近硬腭前部,气流在这一部位受到阻碍后形成的音。如汉语普通话中的j[t?覬],q[t?覬'],[?覬]。舌尖后音:又叫卷舌音或翘舌音,舌尖翘起和硬腭前部形成阻碍发出的辅音。例如,汉语普通话中的zh[t§],ch[t§>],sh[§]。

3.z、c、s和zh、ch、sh。在普通话里舌尖前音z、c、s和舌尖后音zh、ch、sh是比较难分辨的两组声母。在很多方言中都出现混读的现象。内蒙古地区的西部方言和东部方言中也都有混淆的现象。汉语方言的干扰同样影响了蒙古族学生的发音。舌尖前音z[?子?滓],c[?子?滓>],s[?滓]是舌尖和上齿龈或上齿背形成阻碍发出的辅音。舌尖后音zh[t§],ch[t§>],sh[§],又叫卷舌音或翘舌音,舌尖翘起和硬腭前部形成阻碍发出的辅音。

四、汉语和蒙语的语音系统中声调方面的比较

蒙语没有声调,它在交流中强调的是重音。重音是指几个相连的音节或音素中发音特别重的某几个或一个音节或音素。蒙语的重音包括词重音和句重音两个方面。出现在单词某个音素上的重音叫词重音。出现在句中某个词语上的重音叫句重音。词重音按其所处的位置还可以分为固定重音和不固定重音。蒙语的词重音是固定重音。蒙语的重音固定在每个词的词首。发音时,每个词的开头音素读得特别清楚、响亮,后面的音素顺势减弱,以至脱落。对于初学汉语的蒙古族学生都存在一个跑掉的现象。就是说汉语声调的调值不对,听起来发音声调不准确,也容易产生歧义现象。汉语是有声调的语言。普通话中有四个声调。声调是指贯穿音节的高低升降的变化,起到区别意义、区别词性等作用的音高变化。阴平的“苏州”说成去声,就成“肃州”了,把上声调说成去声调,例如“牛奶”读成“牛耐”。所以声调在汉语语音里无论是语音还是语义,都起着区别词性和词义的重要作用。如:“妈(mā)”阴平调、名词,骑马的马(mǎ)上声调、动词,骂人(màrén)的“骂”是去声调、词性是动词。声调在汉语的语音系统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另外,有些音节的声调在语流中会发生有规律的变化,也就是音变,包括轻声、上声的变调和“一、不、七、八”的变调。内蒙古自治区属于以蒙古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地区,很多学校以蒙汉双语教学为主。在这样的双语教学迅速而深入的发展的语言环境中,对现代汉语和现代蒙古语语音系统进行对比分析,对蒙古语为第一语言的学生的汉语教学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李作南,李仁孝.汉蒙语言比较[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3.

[2]清格尔泰.蒙古语语法[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1.

[3]唐吉思.汉语翻译教程[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

[4]赵金铭.对外汉语教学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5]陈昌来.对外汉语教学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endprint

2.j、q、x和zh、ch、sh。蒙语中没有舌面音“j、q、x”和“zh、ch、sh”两组辅音,而蒙语中有一组发音部位居于它们之间的辅音“”这三个辅音与元音i相拼,接近于汉语的“j、q、x”音。例如:“寻找zhao”读成“寻jiao”;“智zhi慧”读成“ji慧”“吃chi饭”读成“qi饭”;“抄chao写”读成“qiao写”;“博士shi”读成“博xi”;“学生”读成“学xing”。读这两声母时应注意区分它们的发音方法:舌面音指舌面前部抵住或接近硬腭前部,气流在这一部位受到阻碍后形成的音。如汉语普通话中的j[t?覬],q[t?覬'],[?覬]。舌尖后音:又叫卷舌音或翘舌音,舌尖翘起和硬腭前部形成阻碍发出的辅音。例如,汉语普通话中的zh[t§],ch[t§>],sh[§]。

3.z、c、s和zh、ch、sh。在普通话里舌尖前音z、c、s和舌尖后音zh、ch、sh是比较难分辨的两组声母。在很多方言中都出现混读的现象。内蒙古地区的西部方言和东部方言中也都有混淆的现象。汉语方言的干扰同样影响了蒙古族学生的发音。舌尖前音z[?子?滓],c[?子?滓>],s[?滓]是舌尖和上齿龈或上齿背形成阻碍发出的辅音。舌尖后音zh[t§],ch[t§>],sh[§],又叫卷舌音或翘舌音,舌尖翘起和硬腭前部形成阻碍发出的辅音。

四、汉语和蒙语的语音系统中声调方面的比较

蒙语没有声调,它在交流中强调的是重音。重音是指几个相连的音节或音素中发音特别重的某几个或一个音节或音素。蒙语的重音包括词重音和句重音两个方面。出现在单词某个音素上的重音叫词重音。出现在句中某个词语上的重音叫句重音。词重音按其所处的位置还可以分为固定重音和不固定重音。蒙语的词重音是固定重音。蒙语的重音固定在每个词的词首。发音时,每个词的开头音素读得特别清楚、响亮,后面的音素顺势减弱,以至脱落。对于初学汉语的蒙古族学生都存在一个跑掉的现象。就是说汉语声调的调值不对,听起来发音声调不准确,也容易产生歧义现象。汉语是有声调的语言。普通话中有四个声调。声调是指贯穿音节的高低升降的变化,起到区别意义、区别词性等作用的音高变化。阴平的“苏州”说成去声,就成“肃州”了,把上声调说成去声调,例如“牛奶”读成“牛耐”。所以声调在汉语语音里无论是语音还是语义,都起着区别词性和词义的重要作用。如:“妈(mā)”阴平调、名词,骑马的马(mǎ)上声调、动词,骂人(màrén)的“骂”是去声调、词性是动词。声调在汉语的语音系统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另外,有些音节的声调在语流中会发生有规律的变化,也就是音变,包括轻声、上声的变调和“一、不、七、八”的变调。内蒙古自治区属于以蒙古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地区,很多学校以蒙汉双语教学为主。在这样的双语教学迅速而深入的发展的语言环境中,对现代汉语和现代蒙古语语音系统进行对比分析,对蒙古语为第一语言的学生的汉语教学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李作南,李仁孝.汉蒙语言比较[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3.

[2]清格尔泰.蒙古语语法[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1.

[3]唐吉思.汉语翻译教程[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

[4]赵金铭.对外汉语教学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5]陈昌来.对外汉语教学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endprint

2.j、q、x和zh、ch、sh。蒙语中没有舌面音“j、q、x”和“zh、ch、sh”两组辅音,而蒙语中有一组发音部位居于它们之间的辅音“”这三个辅音与元音i相拼,接近于汉语的“j、q、x”音。例如:“寻找zhao”读成“寻jiao”;“智zhi慧”读成“ji慧”“吃chi饭”读成“qi饭”;“抄chao写”读成“qiao写”;“博士shi”读成“博xi”;“学生”读成“学xing”。读这两声母时应注意区分它们的发音方法:舌面音指舌面前部抵住或接近硬腭前部,气流在这一部位受到阻碍后形成的音。如汉语普通话中的j[t?覬],q[t?覬'],[?覬]。舌尖后音:又叫卷舌音或翘舌音,舌尖翘起和硬腭前部形成阻碍发出的辅音。例如,汉语普通话中的zh[t§],ch[t§>],sh[§]。

3.z、c、s和zh、ch、sh。在普通话里舌尖前音z、c、s和舌尖后音zh、ch、sh是比较难分辨的两组声母。在很多方言中都出现混读的现象。内蒙古地区的西部方言和东部方言中也都有混淆的现象。汉语方言的干扰同样影响了蒙古族学生的发音。舌尖前音z[?子?滓],c[?子?滓>],s[?滓]是舌尖和上齿龈或上齿背形成阻碍发出的辅音。舌尖后音zh[t§],ch[t§>],sh[§],又叫卷舌音或翘舌音,舌尖翘起和硬腭前部形成阻碍发出的辅音。

四、汉语和蒙语的语音系统中声调方面的比较

蒙语没有声调,它在交流中强调的是重音。重音是指几个相连的音节或音素中发音特别重的某几个或一个音节或音素。蒙语的重音包括词重音和句重音两个方面。出现在单词某个音素上的重音叫词重音。出现在句中某个词语上的重音叫句重音。词重音按其所处的位置还可以分为固定重音和不固定重音。蒙语的词重音是固定重音。蒙语的重音固定在每个词的词首。发音时,每个词的开头音素读得特别清楚、响亮,后面的音素顺势减弱,以至脱落。对于初学汉语的蒙古族学生都存在一个跑掉的现象。就是说汉语声调的调值不对,听起来发音声调不准确,也容易产生歧义现象。汉语是有声调的语言。普通话中有四个声调。声调是指贯穿音节的高低升降的变化,起到区别意义、区别词性等作用的音高变化。阴平的“苏州”说成去声,就成“肃州”了,把上声调说成去声调,例如“牛奶”读成“牛耐”。所以声调在汉语语音里无论是语音还是语义,都起着区别词性和词义的重要作用。如:“妈(mā)”阴平调、名词,骑马的马(mǎ)上声调、动词,骂人(màrén)的“骂”是去声调、词性是动词。声调在汉语的语音系统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另外,有些音节的声调在语流中会发生有规律的变化,也就是音变,包括轻声、上声的变调和“一、不、七、八”的变调。内蒙古自治区属于以蒙古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地区,很多学校以蒙汉双语教学为主。在这样的双语教学迅速而深入的发展的语言环境中,对现代汉语和现代蒙古语语音系统进行对比分析,对蒙古语为第一语言的学生的汉语教学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李作南,李仁孝.汉蒙语言比较[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3.

[2]清格尔泰.蒙古语语法[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1.

[3]唐吉思.汉语翻译教程[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

[4]赵金铭.对外汉语教学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5]陈昌来.对外汉语教学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endprint

猜你喜欢
辅音元音对比
失去爆破和不完全爆破
元音字母和元音字母组合的拼读规则
BR Sounds
英语的辅音连缀
元音字母和元音字母组合的拼读规则
辅音连缀全接触
克里斯托弗·马洛与陶渊明田园诗的对比